「人之三情,異地戀最苦」。這是異地戀貼吧裡重複率很高的一句話。那些年輕的人們,在距離的磨難裡,證明著自己的愛情,在孤單的生活中,堅守自己的選擇。然而,總會有一些特殊的職業群體,異地戀乃至於異地婚是他們不得不面對的生活。而這一年,充滿未知與困難的一年裡,監獄人民警察們為了監獄監管安全長期封閉在監獄內,一年的時間,他們都經歷著一場浩浩蕩蕩的異地苦戀。
我的小女孩兒長大了
2020年4月中,呼蘭監獄民警張強迫不及待地飛奔到女子監獄大門前,他親愛的小女朋友拿著箱子正在等他,對視的一剎那,兩人抱頭痛哭。
分別時,誰也沒想到本定為28天的第二批封閉執勤居然長達74天,兩個本該歡天喜地籌備婚禮的年輕人,在忐忑與未知中,在惦記與思念中,磨礪著自己的內心。
74天,並不只是一個數字,在得知疫情形勢更為嚴峻之時,監獄人民警察封閉執勤時間改為無限期,在一眼看不到頭的高牆內,分別在兩所監獄值崗的一對年輕人,內心無比煎熬。旁人無法體會他們彼此間的牽掛,在為數不多的聯繫裡,每一次都帶著淚水,每一次都在崩潰中互相安慰,重拾堅強。
對於93年的張強和他95年的女朋友來說, 職責與使命是稚嫩且單純的理解。但稚嫩與單純正是從警純粹的初心,這一年,儘管聚少離多,儘管推遲婚期,他們都在共同成長,慢慢懂得擔當。
10月15日他們離開工作崗位,10月18日兩位年輕民警喜結連理,10月22日重新接受核酸檢測、隔離備勤返回工作崗位。趕場一般的婚禮卻並不影響一對年輕人從稚嫩的情侶轉變為一對互相支撐與扶持的警察伉儷。
張強說:「這一年的經歷,她成熟了很多,不再像從前那麼愛鬧,反而給予了我更多的理解與支持,不得不說,我的小女孩兒長大了。」
那個姑娘狼狽地扛起我們的家
宮健初當父親的第一年,趕上了2020年。初為父母的小兩口迎接著人生預料之中的雞飛狗跳,然而,這份雞飛狗跳更多地留給了妻子鹹陽。
鹹陽背著一個重重的大行李包,胸前掛著不滿周歲的孩子,手上推著輪椅上生病的母親,這是帶母親去看病時,鹹陽狼狽且真實的樣子。那個每次出門都會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姑娘,在生活面前,成為滿身傷痕卻依舊堅挺的戰士。而那個能夠給予她關懷與依靠的人,總是沒辦法陪伴左右,她不得不學會了依靠自己。
這一年,監獄人民警察入監執勤就是與外界徹底斷了聯繫,家裡再大的事他們也只能做一個家庭的局外人,對於這一切,鹹陽早已習慣了。初為母親,她有很多心事、很多情緒、很多崩潰、很多不滿想要與丈夫訴說,但作為警嫂,她選擇了無言的支持。
宮健很明白,第一批封閉執勤踏入監內時,鹹陽剛出月子不久,他的那個文藝、柔和、愛美的姑娘,不得不經受由內而外的痛苦成長。儘管每一次結束封閉回到家裡,他都盡力做一個好丈夫,學著當一個好爸爸,但妻子獨自扛過的生活毒打,他永遠無法彌補。
對於89年生人的宮健與鹹陽來說,他們剛剛踏入生活的凡塵,職責與使命沾染著生活的氣息在磨礪中堅強而執著。
宮健說:「我嘴笨,但我愛她。」這一年,是他們步入成熟的開篇。
這一年,她真的累壞了
2020年的高考,摻雜著疫情的驚慌,也混合著不確定性的不安,不僅是對考生心態的考驗,更是對家長的磨鍊。吳紅軍緊繃的神經終於稍稍放鬆了下來,她的女兒如願考上了心怡的大學,然而這一年,他的陪伴並不多。
吳紅軍是呼蘭監獄醫院監區副院長,這一年,只要是醫院都十分忙碌,監獄醫院同樣如此。發熱門診、外診隔離診斷、消毒消殺、封閉民警體檢、服刑人員體檢,每一項工作背後都是一名又一名監獄民警的不歸家。在封閉執勤的日子裡,妻子包豔梅獨自撐起了即將高考的女兒的生活。
包豔梅也是一名監獄人民警察,作為獄政管理科內勤,她的工作瑣碎而繁雜。但是愛人封閉執勤,女兒即將高考,她必須成為那個兼顧一切的超人。
天下沒有弱女子。疫情嚴重的時候,為了減少與外界的接觸,每一次買菜包豔梅自己扛著大包小裹往家趕,儘量堅持不出門。孩子從課堂轉變為網課,習慣和心態都在變化。3月末得知高考延遲,孩子高興了兩天,卻發現需要屏住氣再扛過一個月的高壓。另一邊,包豔梅工作也十分繁忙,雖然居家辦公,但電話不斷,有時特殊工作必須到單位,她只能安頓好孩子,到單位加班,幾次加班回家都過了午夜12點。
肩負著工作職責,同樣陪伴著女兒熬過高考前的漫長歲月,經歷了估分、報考,一切塵埃落定之後,包豔梅像脫了一層皮,如釋重負。
對於75年生人的吳紅軍,和77年的包豔梅而言,職責與使命已經成為他們深入骨髓的思想。這一年的聚少離多,是吳紅軍的擔當,更是包豔梅的磨礪。但是這對警察伉儷在支持與理解中,攜手度過了這不平凡的一年。
吳紅軍說:「這一年,包豔梅真的累壞了。」在中年人為數不多的表達中,這一句有著別樣的沉重。
異地戀很苦,苦在惦念與無奈。這份無奈,逼出了一個又一個堅強的警嫂,也柔軟了一個又一個鐵漢柔情的監獄人民警察。他們在人群中平凡,也在職責與使命中偉大。
既然選擇,無問西東
職業所然,愛人亦然
撰稿 | 劉巍
原標題:《同城下的「異地戀」 | 監獄民警的大城小愛》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