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花開秋天的風,以及冬天的落陽,憂鬱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經無知的這麼想。」
曾幾何時,羅大佑的歌聲講述著一個又一個故事。從無知無畏的童年,到充滿煩惱的青少年,再到為了生活的成年。我們總能從羅大佑的歌曲中,找到共鳴。
年少不知曲中意,如今已成曲中人!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羅大佑。今天,讓我們懷著致敬的態度,重新認識一下這位音樂教父。
棄醫從樂
羅大佑出生在一個醫學世家。父母兄弟姐妹都是醫生。羅大佑也不例外,他是一位放射科醫生。
在這樣的家庭裡,討論最多的是醫院裡的事情。當然,除了這以外,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話題:音樂。
為了培養子女的興趣,羅大佑的父母就請來鋼琴老師,教孩子們鋼琴。就這樣,羅大佑的音樂夢也在心中慢慢地發芽。
雖然羅大佑對音樂很有天分,但是,父親認為醫生的地位和待遇更好。於是,按照父親的意願,羅大佑考取了一所醫藥大學。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醫院放射科工作,羅大佑從來沒有放棄音樂。期間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在思考再三之後,羅大佑決定放棄醫生工作,專心做一名音樂人。
對人性的思考
1982年,羅大佑出版了自己第一張音樂專輯《之乎者也》。這一張專輯有許多歌曲對人性和人生發出了思考,引起無數人的深思。
他那長長的捲髮,黑色的大墨鏡,黑色的大風衣,典型的搖滾歌手形象。他用歌聲傳遞一種反叛的精神。
音樂之精彩瞬間
《閃亮的日子》嚴格來說,是羅大佑作詞的開始。當時,正上大五的羅大佑接到朋友的邀請,為電影《閃亮的日子》創作主題曲。於是,羅大佑創作了這一首同名歌曲。
《童年》是第一次擔任製作人,為張艾嘉創作的。在大陸地區,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曲應該是成方圓演唱的。由於有一段歌詞寫了早戀,結果導致演唱的時候,少了一段。
羅大佑製作了第一張專輯,結緣了老東家滾石唱片公司。後來,聯手李壽全創作了直到現在都很大愛的歌曲《明天會更好》。
之後,羅大佑滿懷期待赴港發展。期間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如《東方之珠》、《皇后大道東》、《滾滾紅塵》、《戀曲1990》、《似是故人來》等等。
在香港時期,他也遇到了生命重要的伴侶李烈。此時的羅大佑不僅自己創作,還擔任其他歌手的製作人。音樂教父的名號也就此響起。
素言素語
無論是後來的縱貫線組合還是個人的專輯發行,羅大佑依舊活躍在音樂的舞臺裡。他那帶走個人特色的嗓音和音樂,讓我們回味無窮。
年少不知曲中意,如今已成曲中人!經歷了歲月洗禮的我們更容易聽出歌曲的味道。羅大佑還是那個羅大佑,我們已經是長大後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