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樓老師
導讀
這篇文章挺長,但不是一篇八卦,而是借用名人案例分析親子撫養方式。非常希望父母們能看完這3部分。
想必最近很多人都被霍啟剛和郭晶晶這對恩愛夫妻給刷屏了。這對著名的夫妻最近上了一檔真人秀,其自然流露出來的恩愛,讓看慣了豪門撕逼的群眾們感受到了人間還有真愛,豪門也有清流。
其實在我們的跳水女王嫁入霍家的時候,很多群眾還是捏一把汗的,即便港媒把郭晶晶嫁給霍啟剛稱為「下嫁」,可大家都知道「豪門深似海」,何況霍家還經常榮登香港八卦娛樂榜首,他們家的事情照實寫出來可以直接拍成TVB的連續劇。從爺爺霍英東開始,到爸爸霍震霆,再到霍啟剛三兄弟,幾乎個個人的戀情都被八卦欄目翻來覆去的報導,這幾乎是一家沒有隱私的豪門。
霍啟剛從小就是一個好孩子,十一歲去到英國留學,之後靠自己實力考入牛津大學,畢業後又進入著名投行高盛。從高盛離職後,他創立了自己的公司,幫助中國公司向外擴展以及幫助香港或外國公司投資中國。霍啟剛2008年進入家族企業任集團副總裁,同時是香港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全國青聯委員。和哥哥霍啟剛的優秀正好形成反比,據說霍啟仁學習成績很差,有小報稱他是利用了特殊關係才進到復旦大學學習。與哥哥霍啟剛幾乎零緋聞相比,霍啟仁是香港八卦娛樂的常客,他最著名的事件就是「劈腿女友閨蜜,害女友抑鬱跳樓身亡事件」。這件事情曾在娛樂圈喧鬧了一陣子,大家扒了扒霍啟仁的黑歷史,除了「劈腿女友閨蜜」,還有酒駕,無心學業等等。
一母同胞親兄弟,在同樣的家庭中撫養長大,為何霍啟剛和霍啟仁這兩兄弟差異這麼大?一個走了高端勵志路線,另一個卻總是「渣男人設」。
我覺得霍啟仁與哥哥霍啟剛之間差異的最重要原因,是他們的出生順序。關於出生順序是否影響一個人的智商和人格,我之前寫了一篇文章,叫做《出生順序會影響一個人的智商和人格嗎?》。伊利諾伊大學心理學Brent Roberts和Damian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家中最大的孩子智商最高,但是家中不同出生順序的孩子智商之間的差異非常小,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出生順序不同的孩子人格方面也有差異,最大的孩子顯得更加外向,更負責,性格更隨和,焦慮程度更低。但是,這個差異也和智商差異一樣,非常小。
這個研究結果雖然發現了家中長子的優勢,但其實它更說明了一個問題——單純出生順序這個因素對孩子影響不大。真正影響孩子的是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或者撫養方式,又或者是出生後生活環境的變化。我們先來看看第一個影響因素——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或者撫養方式。眾所周知,香港豪門歷來很重視長子繼承制,霍啟剛是霍家的長子長孫,從小被寄予厚望。並不是說其他的孩子父母沒有寄予他們厚望,而是霍啟剛的身份在家族地位中更加特殊。
每一個孩子都能敏銳地覺察到父母和家中其他人對自己的態度,即便他們沒有說出口。霍啟剛的重要性,在他自己很小的時候就能感受到,他在採訪中也說,「在我肩上不光是我自己霍啟剛,還代表了這個家族。所以每做一件事,都要先想後果,如果可以承擔才去做。」可見霍啟剛一直知道,自己的生命不僅僅只是自己,他還承擔著家族的責任,這種責任賦予了他一個重要的品質——使命感。家族榮耀,是他人生的意義之一。雖然霍家對霍啟仁也會悉心培養,但是大家對他的態度一定沒有對霍啟剛那麼重視,即便沒有明說,孩子也能感覺得到這些微妙的差異。據說朱玲玲嫁給霍震霆不久就生了霍啟剛,那時夫妻兩人還非常恩愛。但是朱玲玲並不適應豪門的生活,在之後歲月中與丈夫霍震霆的關係漸漸出現裂痕。霍啟仁小霍啟剛九歲,他出生後父母關係開始變得越來越糟。
當一個妻子和自己丈夫關係出現問題的時候,她自然會向兒子靠近。那時大兒子已經在英國讀書了,母親更容易向還需要她照顧的小兒子靠近。傳聞朱玲玲特別溺愛小兒子,2000年朱玲玲搬離霍家大宅的新聞曾轟動一時,那時她是攜帶霍啟仁一起搬走的。後來朱玲玲更以去英國陪霍啟仁讀書為由,長期離開霍家。
(朱玲玲與兒子霍啟仁)
作為霍家長子的小兒子,霍啟仁既沒有必須履行家族責任的義務,又有母親的寵愛,據說霍震霆也因自己婚外情對他心懷愧疚,致使很少管教他,使得這位三公子為人行事更加隨心所欲。
這種由於出生順序不同導致兄弟姐妹行為和成就差異的例子不僅出現在霍家,也出現在別的家族中。李嘉誠的兩個兒子李澤鉅和李澤楷其實也像極了霍啟剛和霍啟仁。(李嘉誠一家合照)
據傳李澤鉅從小優秀聽話,讀書成績比弟弟李澤楷好得多,並且和父親關係親密,深得父親喜歡。在婚姻上,李澤鉅與父親一樣,鮮有緋聞,其妻子既非明星,也非名媛,兩人卻攜手多年,家庭和睦。
(李澤鉅與妻子和父親李嘉誠)
李澤楷不僅遲遲未婚,還常常緋聞不斷。據說李澤楷與母親莊月明的關係十分親密。李澤楷在多年後回憶起莊月明時,說母親曾長期失眠,鬱鬱寡歡。莊月明去世以後,李澤楷與父親關係越發惡劣。出生順序導致兄弟姐妹性格差異巨大的現象不僅在中國有,在國外也有。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和她妹妹瑪格麗特公主的行為表現差異也非常大。伊莉莎白二世是英國人民心目中神聖的女王,端莊、穩重,盡職盡責,家庭幸福。然而妹妹瑪格麗特公主在很多年裡一直都是英國王室的麻煩,她插足一個已婚男子的婚姻,使其家庭破裂,然而迫於王室壓力兩人並沒有成婚。後來她又嫁給了一位放蕩不羈的攝影師,婚姻在十多年以後結束,她也成為20世紀英國王室裡第一個離婚的人。她酗酒、抽菸,總是在家中舉行無窮無盡的酒會,有時甚至會全身裸露的在沙灘上走路或穿著比基尼泳裝與他人親熱。兩姐妹的分化,其實早就被父親喬治六世預見到,因為伊莉莎白必然成為女王,而瑪格麗特只能作為公主存在。出於對小女兒瑪格麗特的愧疚,這位父親給了她很多的愛,以至於輿論將瑪格麗特公主叛逆的個性都歸因於喬治六世的溺愛。同樣是英國王室,威廉王子和哈裡王子的畫風也是差異巨大。這兩位王子的童年和霍啟剛與霍啟仁兩兄弟頗為相似,大哥將成為繼承人,而哈裡出生後就要面臨父親外遇、母親飲食失調、父母離婚等問題。哈裡王子不滿17周歲時就被曝出吸食大麻的醜聞,後來又被曝出未成年飲酒,發表了種族主義言論以及裸照風波。直到近些年年近30歲的哈裡王子似乎開始有了一些改善,據說王子在服兵役期間漸漸開始有了變化。服兵役可能讓哈裡王子體會到了作為一位王子對國家的責任和義務,這個過程漸漸賦予了他使命感,這種感覺會使一個人行為和觀念出現變化,變得更加成熟穩重。
教育學家Patrick Cook-Deegan通過多年對青少年心理和教育的研究發現,幫助青少年發現他們的人生目的,或許比鼓勵他們學習基礎知識更重要。
一個人對「我活著是為了什麼」這個問題的思索大多開始於青少年時期,人生目的發現越早,一個人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付出的代價就越小。豪門長子或者皇族長子們很可能從出生那一刻人生目標就很清晰了——成為家族未來掌門人,使家族萬古長青。除了智力或者先天性格方面不適應之外,大部分繼承者有了這個目標以後,還是能夠很好的發展出對家族或者國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其實除了霍啟剛,還有很多低調的豪門繼承人都非常成才。(霍啟剛在採訪中說的一番話,至少代表了一部分豪門繼承人的想法)現在很多親子文章都在強調父母要給予孩子「愛和尊重」,我也強調這一點。
然而,對孩子的「愛與尊重」並不是一個孩子成功的全部保證,甚至不是他們幸福健康的全部保證。如果用武俠小說中的武功來比喻,
父母之「愛」以及對孩子全然的接納就是一個人的內力,可以保護他在逆境中迅速恢復;知識、技能甚至父母能提供的人生建議、人脈、金錢就是武功招式,當遇到對手時怎麼過招,與你學藝多精、會多高深的武藝有很大關係;而「人生目標」就是對手,內力再好、武藝再精,根本找不到對手,或者找錯了對手,不過是白白浪費一身好武藝。有些文章鼓勵父母「溺愛」孩子,要尊重孩子的欲望,不延遲滿足,不壓制需求,甚至不控制想法,如果父母真的這樣做,很可能培養出一個霍啟仁或者瑪格麗特公主。
有些父母可能會覺得為難,豪門的繼承人擁有很多優勢,他們出生就被賦予了「人生目標」,一般家庭的孩子沒有怎麼辦?上周推薦了一本書叫做《活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或許可以給很多父母啟發,如果孩子已經到了可以閱讀這本書的年級,不妨也買一本來看。還有一個方法,我也要告訴父母們。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後,父母們會發現他們開始追「偶像」,這不是個壞現象,追尋偶像是孩子尋找人生目標的一個表現。只是現在的「偶像」大多數都是娛樂明星,很多人只是被商業包裝成了一個典範,其實自身的品行並不值得學習。但當孩子找不到一個恰當的偶像時,他們會被這些「明星們」迷惑。
我非常建議父母能在自己家族中為孩子找到一個榜樣。如果父母能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為孩子在自己家族中找到一個偶像,不僅能使孩子對自己的家族感到榮耀,還會覺得自己很特別。霍啟剛接受《羊城晚報》採訪時說過一番話:「回來進入家族企業後,慢慢開始了解家族的故事,了解祖父、父親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參與國家的發展和建設,看到這個過程這麼難,贏得口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媒體一提到我常常以『霍英東長孫』、『霍震霆長子』稱呼,這意味著我不可以辜負了他們的希望。」我想霍啟剛未來也會把自己祖父和父親的故事告訴自己的兒子。
(霍啟剛、郭晶晶一家)
家族的故事是一個家族的無形資產,一個家族能夠從很多輩之前延續至今,一定有它過人的品質,但是這些歷史和品質不會被書寫記錄下來,如果家庭成員自己不傳頌,家族中的事跡會在歲月中消散殆盡。
每一個孩子都有先天的潛力,但是和成年人一樣,任何一種潛力轉化成一個卓越的技能之前,都需要經歷艱苦地打磨,所以成功者還必須具有的一個品質就是「毅力」。這個品質由賓夕法尼亞大學副教授Angela Duckworth提出,她認為這個品質是使一個孩子由「普通」變成「卓越」的關鍵。和贊成「溺愛」孩子的觀點相反,她認為培養孩子這種品質反而需要父母給孩子創造「適當的逆境」。
雖然大多數家庭不具備豪門的條件,但是豪門培養接班人的方法卻是普通家庭可以借鑑的。每一個家庭都有潛質將孩子培養成為優秀的人,但是這個過程也需要父母付出很多心血。
作者:小樓老師
來源:歐美爸媽
本文為歐美爸媽授權轉載
◆ ◆ ◆ ◆ ◆
李鼎智催眠治療實操班
本次催眠採取理論+實踐+應用相結合 的方式,有更多的體驗式的機會(包括集體體驗和個別體驗),學員進行分組練習,現場解決問題。通過初級班、中級班(共6天)的學習,使你全面、客觀、科學的運用催眠技術,成為一個催眠治療師。您可以將催眠技術應用於工作和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催眠技術能真正有效地幫助您、您的家人、朋友和來訪者。
全年滾動開課
諮詢電話:021-62233803、62233995
上課地點:中山北路3667號113室(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點擊「閱讀原文」 立即報名
↑點擊上方識別二維碼,訪問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