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拍攝前的最終一步就是要檢查濾鏡是否清潔,如果濾鏡上存在髒汙,就一定要及時對其進行清潔。特別是如果是拍瀑布前或者小雨時拍攝,每拍一張照片都要去檢查濾鏡是否有粘上水珠或灰塵,否則明明在機位、參數等都調好的情況下,濾鏡上的一顆水珠,反而讓拍攝出來的成片成了廢片,拍攝時要隨身攜帶擦鏡布,以便現場清潔濾鏡。很多人會很注重鏡頭的清潔,而忽視了對濾鏡的清潔。
▲KaseK100金剛狼方形ND
雖然在某些相機或者一些較為明亮的情況下,安裝一個ND1000,仍可以進行構圖,但先完成構圖是萬無一失的,建議在安裝高檔位濾鏡之前,一定要先完成構圖,先把自己想要的所有內容都在場景內安置好,準備堅固的三腳架並鎖定,最後再安裝濾鏡。
拍得好比拍得到更重要。所以在定下構圖後,安裝濾鏡前,一定要拍一張基礎圖像,並檢查其清晰度和曝光度,從而在安裝灰鏡前,確保圖像的基本屬性都是正確的。雖然不是必須的,但建議要用手動曝光來拍攝。因為添加高檔灰鏡有可能會對某些相機的曝光功能產生影響,一旦上了灰鏡,就一定不能再用光圈優先。
在拍攝好一張正確曝光的圖像後,如果有除了ND鏡外的其他濾鏡,如漸變鏡,偏振鏡,一定要先使用其他濾鏡,最後再使用灰鏡,可以根據實際選擇添加偏振鏡或漸變鏡,安裝好後,把各項參數調好,再拍攝一張基礎圖像作為準備。
Kase金剛狼磁吸圓鏡大師套裝
包含:GND0.9/CPL/ND1000
1,手動對焦和手動曝光
在完成上述步驟後,就可以準備相機了。記住剛剛上一張所拍的基礎圖像的光圈和快門速度,把相機調到手動曝光模式,對焦模式也要設置為手動。
2,養成關閉取景器習慣
在長曝光時,單眼相機的取景器有可能會引起漏光,所以養成關閉取景器的習慣,或者用塊布來遮蓋,來防止不必要的光線進入。
越高檔位並不總是更好,更長的曝光時間也並不代表效果越好,要根據實際情景來選擇合適的ND鏡來拍攝。一般像溪流、瀑布通常用1/2秒到1秒的曝光時間,而海浪的霧化或雲的拉絲,通常需要30秒到幾分鐘的時間。
選擇哪一個檔位的灰鏡要攝影師的經驗,如果經驗不足,可能需要多一些試驗,運用不同的檔位來多拍幾張,從而找到適合的ND鏡。有目的地去使用。
在完成了以上步驟後,安裝上ND鏡後,無需再調節ISO、光圈,只需重新調節快門速度,可以藉助手機app或者微信小程序來計算。
曝光時間以分鐘為單位,意味著開始前的曝光和結束時的曝光有可能並不一致,尤其是在」黃金半小時「當中, 曝光量是變化地很快的,一般在日出時,光線逐漸變強,要適當地減少一些曝光量,實際快門時間可以稍微比算出來的快門時間減少一點,在日落時光線是不斷變弱的,所以可以稍微增加快門時間。不過這個快門時間,是要根據現場實際環境來定的,只有不斷總結經驗來嘗試。
最後,並不是長曝光就一定要使用快門線,在三十秒以內建議直接按下快門即可,三十秒之外,藉助快門線來按下快門或者藉助一些相機的T門即可。
1,檢查曝光
在拍攝完後,不要僅靠相機的顯示屏來檢查圖像,因為相機的顯示屏具有欺騙性,我們的肉眼會受到環境的影響進而誤判顯示屏內的圖像,因此最直接準確的方法應該是檢查直方圖,注意直方圖兩邊有不要「撞牆」,保證原片的曝光正確。
2,檢查對焦點
每一次快門釋放以後,要檢查對焦點。在相機的操作過程中,難免會有誤觸的發生,有可能會使原本定好的焦點游離,如果不及時發現,可能就會對焦錯誤。
以上就是拍攝長曝光的一個詳細流程,徹底了解這幾個流程,養成好習慣,能夠極大地提高你的長曝光攝影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