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舟被非法扣留畫面公布:遭海關搜查盤問3小時後才見逮捕令

2021-01-10 每日經濟新聞
孟晚舟被非法扣留畫面公布:遭海關搜查盤問3小時後才見逮捕令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8-23 07:13:30

據加拿大媒體報導,孟晚舟遭到正式逮捕前遭到海關的搜查和盤問,整個過程長達3小時。

每經編輯 王嘉琦    

中新網客戶端8月22日消息,加拿大卑詩省高等法院在聽取控辯雙方意見後,已於當地時間8月20日同意公布華為公司副董事長、財務長孟晚舟案件的部分文件,包括其在溫哥華國際機場遭扣留時的監控視頻片段,以及數百頁相關法庭文件。加拿大媒體於21日披露了這些資料的部分內容。

視頻顯示,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在溫哥華國際機場從香港到布宜諾斯艾利斯中途停留時被捕。據加拿大媒體報導,孟晚舟遭到正式逮捕前遭到海關的搜查和盤問,整個過程長達3小時。

 

畫面主要為兩個場景。

第一個場景中,身著深色運動套裝、白色運動鞋的孟晚舟被身著制服的女性工作人員帶至隔離區域。

另一個場景則顯示,在二級檢查區櫃檯前,身著制服的男性工作人員對孟晚舟的行李開箱檢查。

孟晚舟曾與對方對話,但視頻片段並無現場聲音。

據觀察者網,當天上午11點10分,孟晚舟乘坐國泰航空CX838航班抵達溫哥華國際機場,並與同伴一起下了飛機。之後,孟晚舟被加拿大當局在沒有提供逮捕令的情況下扣留,她的兩部手機和同伴的一部手機也被扣押。

11點35分,兩名加拿大邊境服務局(CBSA)人員將孟晚舟帶往該機場的海關二次檢查區。這些人搜查了孟晚舟的財物,並帶走了她行李中的iPad和MacBook電腦,以及U盤。

直到當天下午2點15分,孟晚舟才被加拿大皇家騎警(RCMP)告知逮捕令。在此之前,她一直受到CBSA人員的詢問,包括自己在華為公司的角色,以及電子設備的密碼等。

根據RCMP的聲明,孟晚舟在當天下午2點27分要求與律師交談,但直到一個小時後才被允許和法律顧問通電話。

另據加拿大廣播公司(CBC)8月21日報導,孟晚舟的律師還表示,RCMP最初曾計劃在飛機上就逮捕孟晚舟。之所以讓CBSA來扣留她,是為了「在加拿大司法部和美國聯邦調查局的指示下收集證據。」

孟晚舟在被加拿大當局非法扣留兩周後獲保釋出獄,她的引渡(至美國)的聽證會定於2020年1月20日舉行。

在8月22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表示,加拿大政府在與中國的各種爭端中不會退步,你有何回應?

耿爽回應說:當前中加關係遭遇了嚴重困難,責任完全在加方。加方很清楚當前中加關係的癥結。有理不在聲高,公道自在人心。我們敦促加方反省錯誤,認真對待中方的嚴正立場和關切,立即釋放孟晚舟平安回國。

此前,任正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多次提到了孟晚舟。

例如,6月29日下午,華為心聲社區發布了任正非在接受加拿大《環球郵報》採訪時的紀要。

記者:還有一個關於您和您女兒的問題。孟晚舟個人跟加拿大有聯繫,她在加拿大有房產。您和加拿大有個人聯繫嗎?有房產或者投資嗎?

任正非:沒有,因為我英文不好,在加拿大沒辦法生活,沒辦法上街買菜,開車出去找不到路。我將來生活定居地就是中國了。

記者:但孟晚舟經常去加拿大,她去年10月份去過加拿大嗎?

任正非:她自己到處亂跑,我不知道。

記者:華為什麼時候知道美國對孟晚舟的逮捕令的?

任正非:她12月1日被控制,我是12月3日知道的。她本來是要主持阿根廷工作會議的,知道她被抓了以後,12月4日我就飛到阿根廷主持會議了。

記者:您的意思是指華為內部沒有任何人知道針對孟晚舟之前已經發布了逮捕令嗎?

任正非:任何人都不知道,如果知道,還會這麼傻去「撞牆」嗎?

記者:這也是我問這個問題的原因。因為那次孟晚舟要去的阿根廷、墨西哥、哥斯大黎加、法國,這些國家都是跟美國有引渡協議的。還有澳大利亞。

任正非:有些國家很聰明,拒絕了美國的建議。

記者:如果是聰明的舉措,應該是怎麼樣呢?

任正非:其實就不應該去管這件事,因為這是美國的事情,應該美國自己管。加拿大一管,你們受挫折了,我們也受挫折了,我為這件事情還是感到很痛心的。

我們認為,孟晚舟從頭到尾是無罪的,她在加拿大更沒有犯罪,沒有「雙重犯罪」的情況,如果批准引渡就完全不符合加拿大的法律。因此,加拿大釋放孟晚舟能彰顯加拿大是法治國家。如果加拿大一定要美國許可才能釋放孟晚舟,那麼加拿大形象就不夠偉大,希望加拿大能獨立執行自己的法律規定。孟晚舟只要在加拿大沒有犯法、沒有雙重犯罪,應該被撤銷引渡的,因為撤銷符合加拿大的《引渡法》的規定。

記者:現在在加拿大有這樣的辯論,加拿大司法部長在任何時候有權力介入撤銷引渡的流程。包括加拿大的前總理也認為加拿大司法部長應該這樣做,您怎麼認為?

任正非:我認為社會輿論是正確的。從司法調查的情況來看,加拿大在執法過程中是有違法狀況的。加拿大司法部長終止引渡程序是積極的、明智的、合法的,大家不要糾結在孟晚舟問題上,挫傷了兩國關係、挫傷了兩國人民的關係、挫傷了發展機會。

我個人心胸還是比較寬廣的,不因為我的家人受難了,就對加拿大有不同的看法。今年我們在加拿大還是增加了許多研究人員,還是在繼續投資,沒有幹預改變他們的步伐。

我只是認為,孟晚舟問題遵循加拿大法律來解決,當前應該是一個解決的最好時機,雙方應該把這個套子解開,解開的方法可以討論很多種,當前司法部長是可以有作為的。

記者:您提到在加拿大加大投資,投資規模大概是多大?1000億美元?還是100億美元?您或許沒有具體的數字,但您計劃會有多大規模?

任正非:肯定是很大的數字,如果不發生這次和美國的衝突,也不發生和加拿大的衝突,可能加拿大會成為我們的世界理論科研中心。

7月18日,任正非在松山湖基地接受《共和報》、《晚郵報》、《24小時太陽報》、義大利通訊社、安莎通訊社等在內的義大利主流媒體採訪。

Antonio Fatiguso《安莎通訊社》:直到去年12月,您在媒體上露面都非常少,包括國內的媒體,可能最近十幾年,也就接受了兩三次採訪。但是您女兒孟晚舟被加拿大拘留以後,您出來與媒體溝通更多了,您能解釋一下為什麼嗎?另外,關於您女兒的問題,以您的見解,最終會以什麼方式來結束呢?

任正非:首先,我不是一個不願意多講話的人。過去我在公司內部講話非常多,因為我作為一個領導人,怎麼領導?就是講話。只是過去的講話不面對媒體。自從發生溫哥華事件,美國在紐約東區法院起訴我們,再後來把我們納入實體清單,國際媒體對華為幾乎都是負面報導,因為他們對華為帶有一種成見。我認為,我有責任在危難時刻站出來多講話,把烏雲抹去,透出一點光來。現在天有一點灰色了,不是完全的黑色了,大概有30%的媒體報導比較有利我們,還有70%的報導比較負面。

第二,美國這個國家太強大了,控制了全球的話語權,美國說什麼大家都容易相信,因此華為承受負面壓力過大,我有責任出來多講一講。一是增強客戶對我們的信心,華為公司不會垮掉,會對客戶負責任的;二是增強供應商對我們的信心,我們公司可以活下去的,賣給我們零部件,將來是能付款的;三是增強員工信心,要好好工作,公司可以活下去,儘管美國打擊很厲害,但是我們公司也很厲害;最後,也向社會傳遞正確的聲音,讓社會理解我們,以前沒有人這麼尖銳地指責我們時,總不能跳出來自己說自己。現在美國這麼尖銳地指責,正好有機會解釋自己,讓大家了解華為。現在社會輿論對華為理解的大概有30%,70%還是不夠理解,所以還要繼續說下去。

我也不只是為了救我的女兒,也為了救我們公司,所以我要挺身而出。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新網、觀察者網、NBD視頻、華為心聲社區等

相關焦點

  • 法官裁定孟晚舟的律師可用「重大證據遺漏」申請終止引渡程序
    邊境服務局的主要工作是審查入境者的身份信息以及攜帶的物品等,但是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在溫哥華機場被捕前,邊境服務局對她進行了長達3個小時的盤問。三、違反逮捕令的建議竟然「不知道誰提出的」葉警員承認,改變在飛機上逮捕孟晚舟的建議是他提出的,但是當辯方律師問他,因為什麼提出這個建議時,他回答說,是因為邊境服務局的人暗示這屬於他們的司法管轄權。然而,當律師問邊境服務局的哪一位提出這個暗示的時候,葉警員卻回答不出來。
  • 孟晚舟案:加皇家騎警證人證詞矛盾 辯方律師質疑撒謊
    來自加拿大皇家騎警並曾參與2018年12月1日在溫哥華機場拘捕孟晚舟行動的3名證人此番出庭,接受控辯雙方交叉詢問。當地時間5月27日,華為公司副董事長、財務長孟晚舟走出其位於加拿大溫哥華的居所,赴法院出庭聽取裁決。
  • 加拿大現任國會議員首次公開表示支持釋放孟晚舟
    他還聲稱,當天他盤問孟晚舟之前,在13時09分與邊境服務局國家安全處打電話聯繫過,但他的上司麥克雷(Bryce McRae)的工作記錄顯示,這個電話是麥克雷自己在13點36分打的……卡特拉加達前後證言不一致的情況還有不少。「還沒有找到理由」就籤署移民限制令辯方律師問他,他在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被捕後為什麼又籤署了一份移民限制令?
  • 孟晚舟庭審日記:缺失的4小時
    來源:央視原標題:孟晚舟庭審日記丨缺失的4小時溫哥華當地時間11月19日,來自加拿大邊境服務局的官員索米思卡特拉加達(Sowmith Katragadda)繼續在卑詩省高等法院就孟晚舟引渡案作證。
  • ...與加司法部非法接觸,加拿大邊境服務局非法向FBI洩露孟晚舟的信息
    當地時間10日上午,在孟晚舟引渡案的交叉詢問過程中,法官獲知檢方證人、加拿大邊境服務局機場乘客運營負責人古德曼在9日作證期間,與加拿大司法部進行接觸,違反了法庭指令。法官決定暫停聽證,對此事進行處理,大約一個小時後聽證恢復。
  • 加拿大最新「證據」公布,美國情報機構已出手
    華為CFO孟晚舟女士被加拿大方面非法扣留已經兩年多了,儘管中國方面多次表態希望加拿大能夠釋放孟晚舟女士並讓她平安回到中國,但是加拿大始終一意孤行,不願意悔改,這也使得中加兩國關係因此惡化,貿易往來出現摩擦。
  • 孟晚舟庭審日記丨常規入境檢查?加拿大邊境服務局官員證詞遭辯方...
    他還聲稱,當天他盤問孟晚舟之前,在13時09分與邊境服務局國家安全處打電話聯繫過,但他的上司麥克雷(Bryce McRae)的工作記錄顯示,這個電話是麥克雷自己在13點36分打的……卡特拉加達前後證言不一致的情況還有不少。 辯方律師問他,他在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被捕後為什麼又籤署了一份移民限制令?
  • 終於,在孟晚舟律師的詢問下,加拿大皇家騎警承認了!
    中加之間的關係隨著合作的加深一直在改善,但很顯然「孟晚舟事件」的出現已經給中加關係帶來了障礙,加拿大方面對於扣留孟晚舟的做法一直沒能給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答案,加拿大方面需要拿出態度才能和中國繼續發展關係。
  • 獨家|孟晚舟被抓前後48小時細節曝光:一張密碼條神秘消失,FBI連發兩封郵件
    下午3:00,加拿大皇家騎警的警察們收到通知:孟晚舟將於2018年12月1日抵達溫哥華國際機場,搭乘國泰航空838航班,落地時間為上午11:30。警官達利瓦(一號警察的上級)派一號警察去拿逮捕令。此時,加拿大司法部檢查官已經準備好了一份由英屬哥倫比亞省最高法院法官弗萊明(Fleming)籤發的逮捕令副本。
  • 臺灣三立女主播遭以色列海關扣留
    華夏經緯網6月2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三立主播陳雅琳日前隨北大EMBA同學,赴以色列短期遊學,光課程花費就近臺幣25萬,而初次拜訪以色列,陳雅琳卻遇難關,入境時被海關留置在小房間2小時,此刻她記者魂上身,不斷追問扣留原因,但始終只換來一句「你必須等待」,讓她相當納悶,最後放行了,她仍百思不得其解,只好自嘲:「是否長得像恐怖分子?」
  • 華為風暴|一文看懂 華為孟晚舟案始末
    中國通訊設備巨頭華為的副董事長兼財務長孟晚舟的引渡案,加拿大卑詩省最高法院將於當地時間周三(5月27日)作出關鍵裁決,裁定孟晚舟的案件符合「雙重犯罪」標準。因此,對孟晚舟的引渡案將繼續審理。引發涉及中、美、加三國外交角力的孟晚舟案已延續一年多,如何發展至今?
  • 沒收孟晚舟手機是FBI要求的
    來源:央視網溫哥華當地時間12月7日,孟晚舟引渡案中的重要證人——加拿大聯邦警察的警長羅斯·蘭迪(Ross Lundie)繼續出庭接受辯方律師的詢問。蘭迪在11月27日作證時承認,在逮捕孟晚舟之前,加拿大警方與邊境服務局進行了協調。
  • 已成「川普的政治囚犯」,孟晚舟可以摘下電子腳鐐逃跑嗎?| 艾問...
    加拿大大不列顛哥倫比亞高等法院於當地時間上午11:00公布了孟晚舟引渡案的第一個判決結果:認定華為公司副董事長、財務長孟晚舟符合「雙重犯罪」標準,因此對她的引渡案將繼續審理,孟晚舟女士將留在加拿大參加後期的相關聽證,並等待新的審判結果。而自2008年美國要求加拿大引渡的798個案件中,加拿大隻拒絕過8次。
  • 孟晚舟引渡案再次開庭,回顧事件經過,雙方聚焦一個問題
    2019年10月25日,孟晚舟朋友圈更新的照片據了解,這次聽證主要涉及法庭未來公布裁決結果的方式,以及有關媒體認證的安排,不涉及實質性的審訊。孟晚舟女士此次沒有出庭。事件回顧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在加拿大溫哥華被捕,美國向加拿大要求引渡她,加拿大法院定於2018年12月7日就此事舉行保釋聽證會。 2018年12月11日,加拿大法院作出裁決,批准華為公司財務長孟晚舟的保釋申請。2019年1月29日,美國正式向加拿大提出引渡孟晚舟的請求。中方敦促美方立即撤銷對孟晚舟女士的逮捕令及正式引渡要求。
  • [神秘]來見見任正非的「兩朵金花」:孟晚舟和Annebel Yao
    [溫哥華頭條Vancouverheadline 編輯]孟晚舟,任正非的大女兒,在加拿大被拘捕後,她的名字才傳遍華人圈、傳遍世界。孟晚舟1992年從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本科畢業(也有傳言說其只有高中學歷,後讀研),先在中國建設銀行工作,後因出國籤證被拒,於1993年入職華為。但是,入職華為後,孟晚舟從打雜的工作做起。
  • 韓國女團Oh My Girl在美國機場遭扣留 被認為是性工作者
    韓國女團Oh My Girl在美國機場遭扣留 被認為是性工作者  據臺灣媒體報導,韓國新人女團Oh My Girl今年4月出道後,因清一色的美少女外貌而受到矚目。據悉,當美方負責人詢問Oh My Girl與隨行團隊的關係時,某名工作人員回答「sister(姐妹)」,但因彼此並無血緣關係,加上行李中攜帶大量為了拍攝而準備的衣物及飾品,遭質疑是賣淫集團,美國拒絕入境。  Oh My Girl工作人員為解開誤會積極尋求與美方對話,但後來還是無功而返,滯留15個小時後,全體搭機回韓。
  • 孟晚舟庭審日記|美國聯邦調查局的「白手套」布局逮捕行動
    央視新聞12月8日消息,溫哥華當地時間7日,孟晚舟引渡案中的重要證人——加拿大聯邦警察的警長羅斯·蘭迪(Ross Lundie)繼續出庭接受辯方律師的詢問。蘭迪在11月27日作證時承認,在逮捕孟晚舟之前,加拿大警方與邊境服務局進行了協調。
  • 美國一手炮製:孟晚舟案唯一關鍵證據是給滙豐講的一個PPT
    有媒體評論,19億美元「僅相當於滙豐5個星期的利潤」,最終沒有人被起訴任何罪名,滙豐才算逃過大劫。正是從2012年起,滙豐一步一步設置陷阱,目標鎖定孟晚舟。指名約見孟晚舟,派出人員卻不對等。華為內部有專設部門與滙豐做業務對接,雙方會談理應由熟悉情況的相關負責人出席。
  • 允許有條件釋放孟晚舟?華春瑩和皮耶魯齊接連表態,美國聽清楚了
    2018年12月1日,華為CFO孟晚舟在溫哥華國際機場遭到非法拘押,理由是「對銀行存在欺詐行為」。美國在背後主導策劃,加拿大負責具體實施,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沉默了一段時間之後,任正非對此正式作出回應,總結起來三句話:美國醉翁之意不在酒,是衝著華為來的5G技術事關國家安全,在這一點上不妥協我已做好了此生再也見不到女兒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