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人藝排演戰疫話劇《逆行》,京漢兩地藝術家不斷地推敲、修改劇本

2021-01-08 武漢發布

6日,武漢人民藝術劇院原創戰疫話劇《逆行》進行彩排。該劇由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王曉鷹擔任總導演,著名劇作家趙瑞泰編劇,中國話劇「金獅獎」得主路羽主演。在舞臺上看到那些戰疫英雄的無畏與大愛,看到每個武漢人經歷過的團結與奉獻,令人更加理解何謂「一城平凡的人眾志成城,託起一座英雄的城。」

武漢人藝原創戰疫話劇《逆行》排練現場。

大半年過去了,趙瑞泰還記得大年初三的晚上8時。「一推開窗戶就震動了,在武漢最艱難的時候,一棟棟樓裡都在唱著國歌,一盞盞燈都亮了。」他決定放下手頭的工作,寫一出戰疫話劇。「我在武漢生活了半個多世紀,親歷疫情的暴發,更親歷武漢人民心中力量、激情、責任的爆發,一定要寫一齣戲。我不能去一線戰疫,但總應該做點什麼。」從2月開始構思,4月28日就寫出初稿,此後又不斷修改,僅形成文字的劇本就有四稿。

遠在北京,總導演王曉鷹也在用創作「戰疫」。「4月中下旬,我接到邀請導演這部劇,劇本一個字都沒看到,不假思索就答應了。」相隔千裡,兩人開始不斷地推敲、修改劇本,直到王曉鷹6月14日來到武漢,調整仍在繼續。劇中的一些演員曾在疫情期間下沉社區,演到一些親歷過的情節,他們常在排練中淚流滿面。王曉鷹說:「這些真切的、有質感的、飽含情感的細節,只有來到武漢才能體會。」

武漢人藝原創戰疫話劇《逆行》總導演王曉鷹。

這齣劇裡,有白衣天使、逆行英雄,也有團結一致守望相助的普通人,趙瑞泰說:「通過這次疫情,我真正感受到人民這兩個字的分量,正是一個個平凡的人眾志成城,最終才託起一座英雄的城市。這齣戲不僅要留下感人的故事,更要留下武漢人、中國人的精氣神,有了這種精神,再大的困難我們都會挺過去。」深入武漢,王曉鷹則更真切地感受到了武漢人蓬勃的生命力,「從疫情初期的慌亂、恐懼,到抗擊疫情的奮不顧身,武漢人內在的生命力量也在成長。」(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萬旭明 通訊員蔣豔麗)

相關焦點

  • 文化|話劇《逆行》首演感動觀眾:高呼「武漢加油」一霎那,全場流淚
    10日,話劇《逆行》經過大半年創作、修改提高,中南劇場大劇場正式首演。記者許魏巍 攝10日晚,大型抗疫主題話劇《逆行》在中南劇場首演,在疫情中奮戰一線的醫務工作者、社區工作者、志願者和教師代表觀看了演出。
  • 謳歌英雄城市,大型原創抗疫話劇《逆行》,9月10號首演
    2020年,在上級宣傳文化部門的重視支持下,武漢人民藝術劇院成功創作了原創話劇《戰「疫」英雄》。之後,劇院再次集聚力量,在抗疫精神的激勵下,創作了大型原創抗疫話劇《逆行》,謳歌英雄的城市和人民。9月10號晚,該劇將在中南劇場大劇場首演。
  • 武漢大型原創抗疫話劇《逆行》正式公演,真情實感戳中觀眾淚點
    昨晚,武漢市大型原創抗疫話劇《逆行》在中南劇場大劇場首演,劇情以武漢某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劉宇先為主人翁,展現了其不顧自己身患絕症,在疫情中逆行而上搶救生命的感人故事。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劇的演員都由本地演員出演,作為武漢疫情的親歷者,可以說大家都是本色出演,真情實感催人淚下。
  • 北京人藝經典劇目話劇《茶館》何以成為經典
    研討會結束,曹禺、焦菊隱等人來到老舍家,跟他商議劇本的修改意見。老舍聽後非常興奮,立刻表示:「你們的意見非常好!我3個月後給你們交卷。」3個月後,老舍準時把重新寫好的劇本交到北京人藝,劇本以老北京裕泰大茶館的興衰為背景,通過對茶館及各類人物的描寫,反映了近半個世紀的社會面貌,揭示了舊中國的動蕩和黑暗,定名《茶館》。
  • 醫護本色出演 話劇《戰「疫」2020》首演
    醫護本色出演 話劇《戰「疫」2020》首演金羊網  作者:鄢敏  2020-06-05 在武漢醫院,發生了什麼?醫護人員怎麼救人?
  • 抗疫話劇《飛向春天的鴿子》將於7月首演
    6月28日下午,大型原創抗疫話劇《飛向春天的鴿子》正在南京市話劇團加緊聯排中。他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全劇的亮點在於一隻在南京、武漢兩地飛行的鴿子,來串聯幾戶人家的故事,「我們既是演員,也是生活在南京的普通百姓。作為文藝工作者,我們想通過話劇的方式來給大家傳遞力量。」
  • 話劇《德齡與慈禧》「引爆」京滬兩地戲劇市場的背後
    但事實上,何冀平的成名作是話劇《天下第一樓》,當時的她還是北京人藝的在編編劇,這部以全聚德為創作背景的作品,至今仍被譽為「當代現實主義經典劇作」。1989年,何冀平舉家搬遷香港,她也由此成為香港話劇團的編劇。
  • 推進兩地文化交流 音樂話劇《春風》亮相常州
    26日晚,常州大劇院內掌聲、喝彩聲不斷。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歌舞劇院創排的音樂話劇《春風》在此亮相。濃鬱的新疆風情,動人的故事情節,明快熱烈的音樂旋律讓觀眾們耳目一新。
  • 北京人藝創排抗疫題材新戲《社區居委會》
    昨日,北京人藝以抗擊疫情為背景的原創新戲《社區居委會》舉行媒體見面會。該劇體現了北京人藝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和植根生活的創作原則,以小見大,用普通人身邊事,講述有溫度的故事,給予人們力量與信心。《社區居委會》由李龍吟編劇創作,講述了在遭遇突如其來的疫情後,北京一個普通的社區居委會裡所有工作人員從嚴冬到初夏,在每一天瑣碎的抗疫日常中,與社區居民們經歷的點點滴滴,在離別與重逢、恐慌與鎮定、抱怨與理解中走過了不平凡的抗疫之路,迎來了希望。李龍吟激動地說道:「疫情發生以後,我受到了我所在的社區居委會隊伍服務的感動,跟他們接觸後,我覺得他們做了太多,社區的作用實在是太大!
  • 第七屆武漢國際戲劇演出季來啦!8個國家33部作品等你來看
    33部作品中,20部為中國劇目,其中包括中國國家話劇院的話劇《比薩斜塔》、浙江話劇團的話劇《李叔同·最後的情書》及武漢人民藝術劇院的話劇《戰「疫」英雄》《逆行》和木偶劇《木偶神韻》等。13部國外劇目則基本以現場放映為主,包括英國國家劇院的《議事錄》《仲夏夜之夢》、馬德裡皇家歌劇院的《圖蘭朵》等。
  • 李宣:陝西人藝要講好陝西故事,打造有藝術良心的話劇
    與陳忠實先生合作的話劇《白鹿原》,劇本選用了中國著名劇作家,北京人藝版話劇《白鹿原》編劇孟冰的劇本,並邀請多次獲得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的總政歌劇團、國家一級導演胡宗琪擔任導演。陳忠實先生不僅在排練、首演和全國巡演中傾注了莫大的關心,甚至在病榻之上還偷偷打電話詢問演出情況,正是這份彌足珍貴的信任和支持,才有了陝西人藝版話劇《白鹿原》的成功。
  • 推進兩地文化交流 音樂話劇《春風》亮相常州|新聞中心|中國常州網...
    深入推進江蘇和新疆伊犁文化交流    音樂話劇《春風》亮相常州    常報全媒體訊 26日晚,常州大劇院內掌聲、喝彩聲不斷。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歌舞劇院創排的音樂話劇《春風》在此亮相。
  • 這部由話劇改編而成的電視劇,演員幾乎全部來自北京人藝。
    北京人藝,以鮮明的演劇風格聞名中外,是中國最負盛名的專業話劇院。北京人藝全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自1952年,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先生宣布劇院成立以來,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演劇風格,創建了著名的「北京人藝演劇學派」,可稱的上是中國話劇的最高殿堂。
  • 北京人藝經典話劇《譁變》劇評
    作家赫爾曼·沃克憑藉這一小說榮獲普立茲獎,並在不久後將其改編為話劇。這部劇曾在美國百老匯演出並獲得極好的口碑,1988年,北京人藝邀請查爾斯·赫斯頓導演此劇,一經演出,反響熱烈。如今,人藝先後出了四個演出版本,但是由朱旭前輩演出的首演版,在無數觀眾心中仍然佔據著重要地位。從劇本本身而言,《譁變》原作有多麼優秀已經不需要贅述了。任何一部經久不衰的話劇,都需要優秀的劇本作為支撐。
  • 話劇《我家的戰「疫」》部分主創人員做客內蒙古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廣播「常青樹」欄目
    主持人:歡迎大家收聽內蒙古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廣播常青樹節目,今天的「讀書品文」欄目中我們邀請到的嘉賓是本土話劇《我家的戰「疫」》總策劃雲露老師,導演代巖老師,劇中援鄂護士代彩玲的扮演者吳碧如老師和劇中網絡寫手烏蘭的扮演者郭海苗朋友做客直播間,一起聊一聊此部話劇的創作史。
  • 兩岸藝術家戰「疫」作品登上央視 廣受好評
    高效率創作高質量作品  兩岸音樂人還共同完成了多首以傳統戲曲為曲調的戰「疫」作品。歌仔戲《防疫調》是由陳飛和兩位臺灣音樂人林久登、楚陽作詞,林久登演唱的作品。陳飛說,創作期間,林久登、楚陽雖身在臺灣,但接到創作邀請後,立即放下手中工作,並通過電話溝通,在確定歌曲基調後,連夜趕出《防疫調》的歌詞和曲調;同時,林久登、楚陽還深夜向臺灣音樂製作人鄭寶預約錄音,並不停練習、試唱、修改。「僅用兩天時間,《防疫調》不僅完成創作、錄製,還趕製出了視頻。」陳飛說。  《防疫大作戰》《祈福武漢》是兩岸音樂人合作完成的兩首南音戰「疫」歌曲。
  • 北京人藝的話劇為什麼能成為經典?看了這些你就明白了
    劇院受到郭沫若、老舍、曹禺等人的精心培育並擁有舒繡文、于是之、英若誠等一批藝術家北京人藝始終堅持現實主義創作道路重視從中外各種戲劇流派特別是中國戲曲傳統中吸取營養《茶館》被視為北京人藝的「看家戲」也是中國話劇史上的瑰寶這部已經演了半個多世紀的名作至今每次上演仍一票難求
  • 人藝60位著名表演藝術家,其中有8對夫妻,老藝術家都很長壽
    根據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網站的記載,人藝目前在編的演員有177位,今天盤點一下觀眾最熟悉的60位著名演員。其中有8對夫妻,人藝1940年以前出生的老藝術家大多都很長壽,看來藝術確實能使人長壽。葉子(1911—2012)原名葉仲寅,前夫是著名戲劇家熊佛西,人藝元老之一,也是目前最長壽的人藝表演藝術家。
  • 你有多久沒痛痛快快流場淚了 這部抗疫話劇看了的觀眾還想帶家人再看
    有杭州武漢相隔兩地的情侶,為能與在武漢的醫生男友見面,身在杭州的護士女友毅然報名支援前線;有等待二十多年的夕陽戀老人,因為疫情,兩人相隔一道門卻只能用電話溝通;有武漢醫院的醫生夫婦,丈夫感染後與妻子在大年三十對著隔離玻璃一起吃餃子;更讓人拭目驚奇的是演員在「鬥方」間精彩演繹了方艙醫院不為人知的感人故事……一隻距離嘴唇只有5毫米卻吃不到的餃子
  • 人藝三「jia」演員同臺演抗疫新劇
    來源:北京晚報 原標題:人藝三「jia」演員同臺演抗疫新劇,再現北京百姓抗疫11月11日,由李龍吟編劇,任鳴、唐燁導演的北京人藝抗疫題材原創大戲《社區居委會》將在首都劇場首演。這次原本要外出拍戲,但聽說劇院要排這麼一個抗擊疫情的戲,而且前後還要演《家》和《古玩》,所以他推掉了十來部影視作品的邀約,踏踏實實留在劇院演話劇。他說:「這應該是老天爺安排好的,讓我想要為抗疫做點事情的心願能夠得償所願。這個戲是我們大家邊排練邊創作出來的,每個人都為劇中的情節和人物獻計獻策,共同把這個戲給立起來。這是我來劇院15年,第一次遇到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