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桃妖不是妖
豆瓣7.5分,票房破5000萬。
一部主旋律電影,沒有流量明星的加持,卻能有這樣的票房斬獲,亦能引發如此廣泛的關注和討論……這部好電影,值得細聊。
《秀美人生》這個片名來源於一個人,故事的主人公黃文秀。她是原廣西百色樂業縣百坭村第一書記,北京師範大學法學碩士畢業。花樣年華的姑娘,放棄了大城市優渥的工作機會,轉身回到村屯,回到生養她的那片土地,把滿腔的熱情化作了脫貧攻堅戰中的激情與鬥志……
影片中,郎月婷飾演黃文秀。整部戲,她穿得最多的,就是黑色運動褲和紅色的工作馬甲,馬甲的背後寫著,第一書記黃文秀。想不到,從《盲探》、《華麗上班族》中走出來的郎月婷,飾演黃文秀,竟如此靈動,臉上的笑容裡有一種鄰家女孩的和善與親切。看她在百坭村蜿蜒的山路上來回奔波,跟村民們打招呼、嘮家常,笑靨如花,總覺得那個鮮活的姑娘從未離開過。黃文秀的心裡裝著老銀匠、黃大貴、百橘園,更裝著鄉鄰們的脫貧攻堅戰。這樣的青春年華,在自己深愛的土地上揮灑志氣,厚厚的眼鏡永遠遮不住笑眼中的星光。
黃文秀的事跡和情懷都非常感人,而將這些過往歲月搬上大熒幕的,則是著名導演苗月和她執導的《秀美人生》。看過苗月導演的《十八洞村》,老戲骨王學圻和陳瑾把苗鄉人家的扶貧故事演繹得輕鬆、有趣,別具生活氣息,也展現了精準扶貧更加實在的意義。《秀美人生》,導演苗月攜手知名演員郎月婷、張政勇、白威、陶海等,將一部謳歌時代人物的《秀美人生》,演繹得煙火氣十足,讓人又哭又笑,青春的氣息更是撲面而來。地道的廣西方言非常有代入感,百色味兒的普通話夾雜著「得不得」的土方言,就是最真實的生活寫照。廖書記和黃文秀的互動,製造了很多笑點,老一代村幹部與新時代的年輕幹部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雖然方法和思路不同,但他們都深愛這片故土。
印象最深的一場戲,是村民讓讀高中的女兒去廣州打工,廖書記和黃文秀前去勸說。回來的時候,走過吊橋,老吊橋在顫悠悠的搖擺,廖書記說,你送她去讀書,她肯定就不會回來了。以前我們那個時候,做書記最多的是初中生,我們就沒有走……黃文秀看著廖書記的背影,沉默了很久。
鄉村,祖國廣袤土地上的點點星光,很多已經在時代的洪流中掉隊了。走出去的年輕人,就算再眷戀故土,可又有多少人還願意回去面朝黃土背朝天呢?像黃文秀和千千萬萬辛勤付出的駐村幹部,他們真的值得被銘記!就像《秀美人生》主題曲的一段歌詞所說,你問我為什麼回到鄉村來,有些事情總得有人去做,有些青春總得在遙遠的鄉村秀一秀,年輕人的態度就是鄉村的未來……
大時代裡的大情懷,落在苗導的《秀美人生》中,沒有豪言壯語,沒有官腔高調,有的是坦蕩、自然的廣西山村之美,黃文秀開著汽車在蜿蜒崎嶇的山路上一騎絕塵,後備箱中還載滿了鴨子、蜂蜜各種土產……未經修飾的容顏,笑靨如花。
《秀美人生》是一個人的青春,黃文秀永遠停駐在了自己的芳華歲月。但像她一樣千千萬萬的駐村幹部,卻在質樸的鄉間,演繹著別樣的追夢青春。他們的日子,腳踏實地、豐富多彩;他們的事業,惠及萬千百姓民生;他們是很多很多人,日復一日在鄉土中默默的耕耘……同樣的青春,他們質樸、實幹,只因為心中藏著對祖國山河深情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