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是柳雲龍執導的諜戰劇,由柳雲龍、羅海瓊、李小冉等主演 。該劇以潛伏於軍統內部的共產黨員「風箏」的人生與情感經歷為主線,講述了一個共產黨情報員堅守信仰的故事。
從1946年的重慶到1979年的北京,超級特工&34;歷經時代風雨,始終念念不忘尋找國民黨高級特工&34;的任務。柳雲龍表示,鄭耀先的命運起伏跌宕是本劇最大的亮點之一。5年的劇本創作,208天的拍攝周期,長達8個月的後期製作,無數次的修改、打磨與推敲,最終打造出了這部&34;諜戰劇。
《風箏》的故事不僅涉及了國共兩黨之間的明暗鬥爭,還展現了國民黨內部軍統、中統之間血腥的你爭我奪,故事的時間跨度長達三十多年,活躍在故事中的大小人物超過百個,矛盾形勢之複雜難料、人物情感之極致糾結,在同類型劇集中十分少見。《風箏》主打強情節路線,設置了極高密度的劇情衝突與懸念。為了增加該劇的可看性,《風箏》採用了極快的敘事節奏,全程不拖沓,所有故事的起承轉合可謂一氣呵成。更值得一提的是,該劇在劇情設置中,還加入了許多出人意料的反轉劇情,這讓整部劇的懸念接二連三,環環相扣。
該劇濃墨重彩地表現了各個勢力中的人物群像,劇中每個人物都有自己豐富的性格側面。同時,該劇捨棄傳統的諜戰包袱,中共特工與國民黨中統、軍統等幾大勢力互相滲透、制掣,上演碟中諜、計中計,包袱不斷,懸念直到最後才能完全揭開。
好的劇本裡從來沒有單一的、臉譜化的好人和壞人,而是人性。人性是複雜的。一個所謂的好人也會為了自己的職責殺害同胞,一個所謂的壞人也只是在為自己的信仰儘自己的職責和本份。《風箏》再現歷史的真實,他詮釋了摧肝裂膽的人性的力量。人性高於一切,請不要遺忘歷史!遺忘會埋下重蹈覆轍的危機!
該劇中,鄭耀先一生中的三個女人,兩個是「敵人」,「影子」更是一生宿敵。第一個是他的女朋友程真兒,被國民黨中統製造「車禍」撞死在街頭。第二個是他的老婆林桃,為了保護他,竟然刀刀毀容自殺。第三個是寒冰,這個一直比共產黨還像共產黨的特務,她樸素、率真,有黨性、講原則,讓鄭耀先苦苦追尋。
自從鄭耀先知道戴笠心腹、軍統大特務「影子」的存在後,他孜孜不倦地尋覓了40年。為此他忍辱負重以周志乾的名義在新中國卑微地活著,在廚房燒火切菜,掃大街、鏟垃圾,被愚蠢的小人物呼來喝去,挨打受罵,這一切的忍耐,只是為了完成當年組織交給的任務,他要與「影子」鬥智鬥勇,親手抓捕「影子」。正是這樣的一個「影子」,在最後時刻做好了一桌酒菜等他,兩個多年的對手、愛人最終承認他們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此生互相成就,韓冰搶先一步,不讓鄭耀先享受親手抓捕她的勝利,喝下毒酒身亡。
使命結束,「風箏」收線。可是心靈卻不再年輕,宛如白色長夜裡紅紅的夢。
通過觀看該劇,觀眾會對「信仰」有更深入的了解。何為「信仰」?以往的主旋律作品,通常會將「信仰」解讀成「為了新中國的誕生」而付出鮮血與生命。 「信仰」不是盲目與衝動,而是寫進骨髓裡的一種信念。
那個敢愛敢恨而又忍辱負重、立體多面而又大義凜然、絕對忠誠的潛伏特工形象——鄭耀先,他如一隻飄在高空的風箏,為了崇高的信仰,他潛入國民黨軍統內部,成為人見人怕的軍統六哥。這隻「老風箏」,不忘初心,堅持信仰,竭盡所能潛伏在國民黨內部,為我黨提供了很多絕密情報。由於身份特殊,鄭耀先後半生顛沛流離,不能與家人團聚,忍受巨大的痛苦。文革時期慘遭迫害,遭受批鬥,刑訊逼供,關押,他忍受著精神和肉體上的折磨,付出了難以想像的代價。鄭耀先的臥底生涯讓人感嘆,為了使命,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信仰,九死一生隱姓埋名、家破人亡,將有限的生命獻給了自己的信仰,無怨無悔為黨為人民鞠躬盡瘁,直到孤獨終老,這種力量震撼人心。
信仰從來不會像風箏那樣在天空飄忽,只不過是一代人犧牲了他們的青春與生命來支撐「信仰」,不用藉助風向於高空飄揚。面對這樣的「風箏」,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欣賞」,而是深深的敬意和凝望。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笑一塵緣。
我更想用這二十個字去總結——《風箏》,它必將成為中國電視劇史上,最值得懷念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