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太平洋戰爭後期,美軍為掌握制空權,每攻克一個島嶼便在上面平整土地修建機場,當越來越多的島嶼被美軍攻佔後,包圍圈便越來越向日本本土靠近,日本的生存空間漸漸被蠶食,這就是美軍的「跳島戰術」。在這一過程中,美軍的一舉動和能力把日軍嚇壞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太平洋戰爭(來自網絡)
讓日軍震驚的事,就是美軍每佔領一座島嶼後,都能以日軍無法想像的速度修建出機場及其它大量軍事設施,並以此為基地向日軍快速發起攻擊,讓日軍越來越無力應對!這個速度有多快?一般而言,一座新佔領的島嶼,美軍能在兩個星期內完成土地平整、修好機場,接下來不出十幾天便可利用它起降飛機。
太平洋戰爭(來自網絡)
日軍還發現,已經被自己炸毀過的機場,過幾天再乘飛機從高空查看,美軍竟然已經把它修復如初、照舊起落飛機了;日本飛機再次轟炸破壞,不過幾天美軍又再次將它修復。如此反覆,日軍被弄得精疲力竭,而美軍卻似乎樂此不疲!
太平洋戰爭(來自網絡)
在海軍艦船方面,美國每天能有一艘軍艦建成並投入使用,可以說被日軍擊潰多少,美軍立即就能修復或新造多少,並且還有新的艦艇在不斷增加。這種狀況,簡直是讓日軍感到絕望,他們感到自己已經無力與美軍消耗,也一定預感到本土被美軍轟炸將是遲早的事情,而事實也確實如此。
太平洋戰爭(來自網絡)
1944年,美軍研製成功了B-29型轟炸機,這讓日本空軍喪失了一切優勢。這種飛機,它的續航距離達4000至5000千米,炸彈搭載量4噸以上,能在1萬米以上高空飛翔。
美軍轟炸日本(來自網絡)
而當時日軍的高射炮只能射到8000米高度,日軍殲擊機雖然勉強可以飛到1萬米高空,但由於無法攜帶充分氧氣,所以往往是剛上升到美機的高度,接著便不得不緊急下降,對美軍的轟炸機難以構成什麼威脅。因此,美機可以在非常安全區域內,去執行轟炸日本目標的任務。
美軍轟炸日本(來自網絡)
1944年7月6日,美軍佔領了塞班島,從此日本本土已進入B-29飛機飛行的半徑以內。自1944年11月1日開始,從塞班島、關島、提尼安島基地上起飛的美軍飛機,對包括東京在內的日本城市展開了連續的大規模轟炸。美軍佔領硫磺島後,美機進入日本本土更加自由,使日本全境都處於美軍的狂轟濫炸之下。
東京(來自網絡)
日本許多城市,在美軍強大空軍的轟炸下,都被炸成了廢墟。1945年後,日本雖然還一直在頑抗,但其實已被美軍炸得慘不忍睹了。當時,一名日本新聞記者就曾驚恐的說:東京大體上已經沒有高地了,都被炸平了!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日本投降為止。
轟炸後成為廢墟的東京(來自網絡)
回首歷史,在太平洋戰爭中,美軍之所以取得最後的勝利,並不僅僅是某位將軍雄才大略的功勞,根本原因是美國強大工業的展現出的巨大威力。工業是一個國家強大的根本和基礎,這應是這場慘烈的戰爭留給我們的最大啟示吧。對此,你有何評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