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幸甚至哉 歌以詠志

2020-09-05 鄒小櫻

當我們還沉浸在《賽博中國》光怪陸離的世界時,騰訊音樂人忽而四彈齊發,以《四季歌》·民謠四重奏之名,用春夏秋冬四季作類比,一口氣推出了包含四張民謠音樂個人專輯的全新特別企劃。

所謂《四季歌》,具體如下:林側《清晨幻想曲》,代表「春晴」;,馬條《給給》,寓意「夏詠」;張淺潛《星月之河》,即為「秋暝」;曉月老闆《新樂府·人間宋詞》,意味「冬塵」。這四位創作者音樂風格各異,有人語言趨於詩化之深邃,有人表達方式炙熱大膽,把他們都歸入民謠的大類中,並非是風格或概念的遊戲。關於民謠,其定義一直隨著時代改變,光是2000年後,我們便接連經歷了周雲蓬/萬曉利式的知識分子意識覺醒,再到陳綺貞/林一峰的城市旅人形象確立,進而延展至陳粒開創的lo-fi式簡約主義,以及如今隔壁老樊/花粥更為下沉和世俗化的表達方式,民謠作為最「接地氣」的音樂語言一直如水流動,大象無形。但有一點從未改變:民謠,真也。它是離人心最近的聲音,它是每一個創作者跳動心臟最直接的展示,也是創作者對周遭世界最直覺的反應。好的民謠歌手均是時代的觀察者和記錄者。

來聽聽《四季歌》裡的故事吧。先是「春晴」,林側《清晨幻想曲》。過往,林側給我們的印象是大膽的行為藝術家、詩人,可在專輯的同名標題曲裡,你聽到的卻是林側在輕輕地訴說她的內心世界:「朋友們說我實在不可理喻,為什麼要公開自己的秘密,我只想分享一種美麗,關於生命和真理的奧秘」,林側在歌唱時是微笑且輕盈的,不帶一絲的矯揉造作。坦白說,這是我第一次聽到林側的音樂作品,聽她的《流雲》、《大地之子》等作品,對於我來說這是久違的「純粹的民謠」之作,以三拍子圓舞曲的節奏輕輕旋轉,把我們帶回白衣飄飄的年代。在過去,林側通過她勇敢的行徑和大眾交流,在這張作品裡,她脫下了語言的甲冑,直接給你看她的心。

第二篇章「夏詠」為馬條的《給給》。關於馬條,十多年前我剛來廣州時,馬條還常在芳村花地灣出沒,酒喝到上頭,便會操起吉他,上臺高歌一曲。馬條一直都是民謠圈的異類,他像是齊秦歌裡的「狼」,始終不願被馴服。但在《給給》中,馬條卻呈現出那般的柔軟,他開始用上了那些顯得「中年人」的音色,專輯同名曲《給給》他熾烈地說要把全世界都給自己的小女兒,在《拉長時光》裡他同樣是用自己慣常的公路音樂,但所用語言、對小公主包裹的姿態會讓你發出「哈?這是馬條?」之感慨。馬條所代表的是他始終野生野長的生命力,尤其是當小女兒出生後,他對生如夏花之絢爛的理解,造就了這張專輯。

第三篇章「秋暝」,來自張淺潛《星月之河》。在民謠歌手中,要論藝術氣質、內心化,張淺潛沒有怕過誰。她的作品通常不會有具體的所指,她習慣於構築給人們瑰麗的想像世界,聆聽張淺潛的作品需要先把自己的想像力充好電。秋,在中國人的腦海中是一個特別的季節,它和想念、收穫、無數繁蕪的思緒有關,秋風起,我們會不由自主地開始胡思亂想,張淺潛的這張《星月之河》就是她的瞎想。如她的《心牆》,「我是向上翻飛的塵煙,在晴空中化作一點,順著塵埃跌落成碎片,是愛讓我變得如此危險」,這是典型的張淺潛式的想像。特別要提醒的是,這張唱片其實非常地樂團化,如果真要糾結起來,它更像是一張民謠搖滾或另類民謠的唱片。但正如我之前所說,民謠的定義並不在於音樂風格本身,把自己掏出來,即為民謠。

第四篇章「冬塵」,是曉月老闆的《新樂府·人間宋詞》。坦白說,我之前對曉月老闆稍有偏見,但這張作品更新了我的許多看法。在前奏曲的蕭瑟意境裡,我們進入了冬日的幽思世界,曉月老闆把我們耳熟能詳的宋詞改編入曲,包括辛棄疾的《青玉案》、《摸魚兒》、蘇東坡的《定風坡》等等。所謂「新樂府」,是由陳偉倫老師在2014年發起的一項音樂跨界運動——你會問說,是不是這幾年李宇春御用的音樂製作人陳偉倫?對的。涉獵多個創作維度的偉倫老師,他在新樂府中,堅持用吉他、貝斯、鼓等西洋樂器和中國的傳統民樂混搭,並與傳統戲曲進行融合,甚至包括許多電子音樂的表現手法,以此打通中國傳統音樂和世界的橋梁。此後,新樂府不斷有新朋友加入,曉月老闆的這一張作品便是如此。為經典的宋詞重新譜曲演唱,這件事兒很多人都在做,我不敢說曉月老闆這張作品是這裡面最好的,但我能說的是,這會是我迄今所聽到的最符合我們對宋詞的想像的作品,內中精彩,就請大家用耳朵一探究竟。

作為2019年歲末騰訊音樂人的誠意鉅獻(四張連發,說「鉅獻」不為過吧),《四季歌》·民謠四重奏特別企劃集聚了四位優秀的音樂人,從他們各自的內心世界長出了四張審美各異的作品。如此前騰訊音樂人在電子樂上的著力,此番在民謠上的深耕,並於四時裡發芽,可見騰訊音樂人對於不同音樂風格兼容並包的開放態度。在當下網際網路的內容消費格局中,大家都在大談垂類,談如何做內容的垂直化、細分化,此話不假,當基礎的音樂品類訴求得到滿足時,許多樂迷他們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的時候,便會順著他們喜愛的部分繼續往下挖掘,成為那一個垂直領域下的硬核歌迷。以《四季歌》中的四位音樂人為例,他們其實並非「流量」,但他們在民謠的跑道裡,均作出了具有說服力的作品,如張淺潛、馬條更是在民謠圈享譽已久的前輩,騰訊音樂人能夠聚焦在這些作品及音樂人身上,可見其對內容挖掘和深造的決心,並將持續地給聽眾們帶來更多的優秀作品。

還有十多天,我們就要進入2020年,進入20世代,我們還將會繼續遇上怎樣的音樂,一切均是未知。卻也如曹孟德詩云:「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音樂自媒體「亂彈山」

萬馬齊喑的亂世裡,

透過音樂,

我們記錄當下。

相關焦點

  • 曹操的詩最後常加一句「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到底是不是廢話?
    但關於他的詩,很多人都有一個疑惑:為什麼他寫詩最後總愛加上一句「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曹操平生存詩共20餘首,這些詩的題材豐富,有寫現實的,有遊仙的,有抒寫理想的。這20餘首詩篇中,《觀滄海》、《龜雖壽》、《冬十月》、《土不同》4篇都用的是「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這8個字結尾。這到底是不是廢話?是否多此一舉。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二。
  • 讀《星漢燦爛,幸甚至哉》有感
    我讀的第一本書是關心則亂寫的《星漢燦爛,幸甚至哉》,我前期也一直在追文的,後期我覺得作者陷入瓶頸期了,一 發文慢,二 來平臺還有意延後,所以我大為光火棄文。不過作者還是過硬,在去年完美的收官。這是一部穿越文,女主程少商是一個擁有前世記憶得人,她不僅帶著前世的記憶還帶著前世混不吝的倔強脾氣,來到這個世族、門閥和皇權並存的古代。開始了她的戀愛訂婚之旅。
  • 小說推薦 | 《星漢燦爛,幸甚至哉》關心則亂
    《星漢燦爛,幸甚至哉》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作者關心則亂的作品,連載了一年直到十一期間才完結,和上本書一樣依舊是穿越文,慢熱,人物多,但又和上本書不一樣,正如作者所說,這是本純粹徹底的講感情的古言小說,關於愛、信任與成長。女主角俞採玲穿越到被家人養廢養死的程少商身上,有仇必報,利用自己的足智多謀在古代過好一生。關心則亂的文質量是很有保障的,推薦一看。
  • 關心則亂開新坑《星漢燦爛,幸甚至哉》,網友表示有生之年系列!
    這本小說的名字叫做《星漢燦爛,幸甚至哉》,關大剛在微博發言不久,就引來了不少讀者的關注,紛紛感嘆終於等到關大的新書了,簡直是有生之年系列的書啊。對此,小編表示深有同感!畢竟,關大曾經半年一更,讓我們這些讀者等的很是著急啊~接下來就進入今天的重點,那麼這本《星漢燦爛,幸甚至哉》講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 兩篇古言完結小說推薦——《坤寧》《星漢燦爛,幸甚至哉》
    《星漢燦爛,幸甚至哉》作者:關心則亂簡介:許多年後,她回望人生,覺得這輩子她投的胎實在比上輩子強多了,那究竟是什麼緣故讓她這樣一個認真生活態度勤懇的人走上如此一條逗逼之路呢?
  • 超好看的十本古言小說 星漢燦爛,幸甚至哉
    1、《星漢燦爛,幸甚至哉》作  者:關心則亂許多年後,她回望人生,覺得這輩子她投的胎實在比上輩子強多了,那究竟是什麼緣故讓她這樣一個認真生活態度勤懇的人走上如此一條逗逼之路呢?雖然認真但依舊無能版的文案:依舊是一個小女子的八卦人生,家長裡短,細水流長,慢熱。
  • 《知否》之後,《星漢燦爛幸甚至哉》確定影視化,網友卻並不看好
    《星漢燦爛,幸甚至哉》確定影視化,影視化內容為:程家女名少商,因戰亂自幼被父母留在祖母身邊,成為了「留守兒童」,嬸娘狼心縱容,意圖要將程少商養成廢人。面對重重陷阱,程少商為了活命,假裝荒誕背地裡卻真的苦學,韜光養晦等待父母歸來。可撥開烏雲見月明時,卻因多年疏離導致親情再難重拾。
  • 言情丨《星漢燦爛,幸甚至哉》作者:關心則亂
    【言情】《星漢燦爛,幸甚至哉》作者:關心則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