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飛機導航自拍杆,
古人是如何去旅遊的?
你有好奇過麼?
今天,
一個神秘的小女子將為你開啟一段穿越之旅
一起來認識一下她!
小女子馬爾泰·若曦,來自一個我說也說不清楚,你聽了可能也不明白的幾百年前的架空朝代,由於小女子無意間集齊了七顆龍珠召喚出了神龍,引發凡塵大亂,跌入時空縫隙,一睜眼發現穿越到了2017年的遠安。
迫於生計,只能外出找活幹,最終小女子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被一家旅行社錄取,成為一名旅遊諮詢,知道我來歷的同事們都特別好奇我們古人如何旅遊的,為了滿足大家的求知慾,本小仙女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關於我們古人旅遊的那些事兒。
小仙女旅遊課堂開課了!大家認真聽講做好筆記哦!
在我生活的那個年代旅遊業遠沒有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發達,人們旅遊也不完全是以休閒娛樂為主要目的,大部分旅遊活動的進行都是依賴於政治、商業、文化等其他活動。
經過本仙女的苦思冥想,大約將我們古時候的旅遊活動歸納為「帝王巡遊」、「宗教旅遊」、「商務旅遊」、「文人漫遊」、「節慶旅遊」五大形式。
在我們君權高度集中的封建王朝,帝王就是天下至尊,帝王出遊那場面必然是相當壯觀,鮮衣美婢,駿馬華燈,旌旗飛揚,百姓群簇,好不熱鬧。巡遊牽涉到食、住、行、遊、娛等方方面面,其花費多則耗盡國庫, 少則花費數年、數十年國家財力。
除了飽覽山川美景,帶著後宮佳麗看看「這是朕為你打下的大好河山」之外,帝王巡遊的目的更多的在於宣揚國威,體察民意,鞏固政權。乾隆帝下江南期間多次在杭州、南京等地舉行盛大的閱兵式,向江南人民顯示大清朝的力量,達到震懾國民,維護國家安穩統一的目的。
在如今的二十一世紀大家無法再見識到帝王巡遊的浩蕩聲勢,但是在旅遊業高度發達的今天來遠安旅遊,我們卻能夠享受到帝王般的至尊VIP服務!旅遊諮詢、線路規劃、景區導遊、美食推薦、酒店預定,只要關注「美麗遠安」,這一切都有!(好吧,迫於老闆壓力打了一個硬硬的廣告,向金錢勢力低頭)
宗教旅行以宗教朝覲為主要動機,歷史上最著名的代表就是男女老少家喻戶曉每逢寒暑假芒果臺鐵定循環播放的《西遊記》中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的原型——玄奘西遊。
玄奘西行最初是為了以求統一中國佛學思想的分歧。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玄奘從長安出發,開始西行。 貞觀十七年(643年)春,玄奘攜帶657部佛經,取道今巴基斯坦北上,經阿富汗,翻越帕米爾高原,沿塔裡木盆地南線回國,兩年後回到首都長安。
時至今日,宗教旅行依舊是旅遊市場的一大熱門,這從每年遠安鳴鳳山絡繹不絕的來自五湖四海的香客便可看出。
遠安鳴鳳山是遠安道教文化的發源地,素有「武當遠,鳴鳳險」之美譽,在這裡既可以問道解惑、朝拜信仰,又可以飽覽丹霞山水美景,豈不妙哉?
雖然說在我們古時候,重農抑商和農本商末是思想的主流,但是商業卻也一直堅強的在打壓中成長,隨著商業的發展,商務旅行也應運而生。例如春秋戰國時期的陶朱公、呂不韋等商人都曾負貨販運,週遊天下,在為商務而奔波的路途中亦體驗了風土人情,青山綠水。
隨著商業的不斷發展,同時還產生了許多著名的商路如 「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茶馬古道」。這些商路不僅在當時對促進經濟發展、文化交流、民族團結做出了巨大貢獻,時至今日依舊它是無數國內外驢友嚮往的旅遊路線,吸引著五湖四海的遊客。
遠安是嫘祖故裡,嫘祖是中華文明始祖軒轅黃帝的正妃,是她發明了植桑養蠶、繅絲織絹之術,遠安縣境內至今保留有大量有關嫘祖文化與絲綢文化的遺蹟、遺址、風物傳說。為了紀念這位人文女祖,遠安人民修建了嫘祖文化園,園內設有遠安嫘祖文化博物館,展示了嫘祖絲綢織造技術和燦爛的絲綢文化,在中國絲綢文化起源和發展史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說嫘祖絲綢通商屬於亞歐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整個博物館形似山洞,象徵著嫘祖與黃帝成婚的軒轅洞,是用獨具遠安特色的丹霞地貌紅砂巖砌壘成,上面懸掛的七彩繩象徵五顏六色的絲綢從這裡走向世界。
在武陵峽口生態旅遊度假區,有一條懸在山崖的蜿蜒山道,就是所說的大紅巖「官道」,是連接宜昌、襄陽兩個府道的重要通道。鹹豐年間《遠安縣誌》專門有一章《大紅巖修路碑文》,上面記載:自襄樊達荊州,其道有二:一東出荊門,諸驛是也;一西出大紅巖,諸山是也。大紅巖屬遠安北境,在荊山以南……其行李往來越荊山,而南大紅巖實為必經之路。
「官道」 是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千百年間它在溝通遠安與宜昌、襄陽等地經濟、文化交流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構成了商旅的通途和文教的脈絡。如今的武陵峽谷及官道全長5公裡,青石質山體,喀斯特地貌,集暗河、水潭、溶洞、巖坑一體,峽高林密,僻靜幽深,人跡罕至,別有洞天,頗有陶淵明筆下「世外桃源」的意境。
文人主要是指那些熟悉經史、能作詩賦的人,文人腹中有詩書、下筆能成章。而文章要做得好,一是要多讀書,二要多遊歷。遊歷從而成為文人非常重要的一種生活選擇,遊歷可以結交更多的有學問、有見識的人,與他們切磋學問。
歷史上有許多文人騷客都曾遊歷遠安,唐朝詩仙李白被遠安秀麗獨特的山水風光所吸引,當即揮墨成就「清溪清我心,水色異諸水」的千古名句;明代文學家袁中道稱鳴鳳山為「如鳳之將嘯」;清朝詩人許忠一稱讚鳴鳳山「地僻山逾峻,尋奇直造頂」等。
斯人已逝,青山依舊。雖然我們已無緣親睹這些文人墨客的風骨音容,但卻還能去他們走過的山水,透過千年歲月的斑駁,來一場跨越時光的心靈對話。
節慶旅遊是在古代時期最貼合我們這些平頭老百姓的旅遊方式了,遙記當年上元節,長街十裡燈火輝煌,人頭攢動,賞花燈、猜燈謎、吃湯圓、觀戲耍,燈光人影構成了一道道光影絢麗的風景。
如今節慶旅遊依舊紅火發展,每逢農曆三月十五,軒轅黃帝正妃嫘祖的生辰的那一天,在嫘祖的故鄉——遠安,方圓數百裡的民眾自發集聚嫘祖鎮舉辦廟會,朝拜祭祀,1400年以來經久不衰。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現如今每年的這一天遠安縣嫘祖鎮都會舉辦盛大的「嫘祖文化節」。活動現場不僅有盛大莊重的祭祀祈福儀式拜祭人文先祖嫘祖,還伴隨著文化研討、商業貿易、文藝展演、鄉村旅遊等系列活動,活動場面聲勢浩大,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吸引著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
好了,今天的小仙女課堂就要結束了~大家對我們古人的旅遊是不是有了一個新的了解了~關於我們古人旅遊你們還有什麼想要知道的了?歡迎大家給我們留言,有緣下次給大家解答哦~拜了個拜~
點擊「閱讀原文」,馬上手機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