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
文| 榴璉菌
編輯| 貓如意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裡面,最近被罵上熱搜的,除了伊能靜,還有努力人設的藍盈瑩。
伊能靜情商確實讓人捉急,被罵也無可厚非,連關錦鵬都發微說她沒有資格(消費梅豔芳),除了前任哈林依然幫她擋刀,也沒多少吃瓜群眾覺得她做的對。
然而藍盈瑩頻繁被罵我就不理解了,一個一不靠父母,二不靠資源,僅靠自己努力和能力的姑娘,怎麼就這麼不招人待見了?
初見藍盈瑩是在宮鬥教科書劇《甄嬛傳》,藍盈瑩演的浣碧確實不討喜,以怨報德還頗有心計。一度我也把這個角色和藍盈瑩的面向掛鈎。
直到看到她在《演員的誕生》裡的表現,才由衷佩服這個90後女孩。
細數藍盈瑩的瓜,可能她在浪姐裡的表現得罪了這三類人,生活當中,我們也有大概率遇見。
我管這類人叫假佛系。
藍盈瑩的努力,在浪姐的節目中高調狼性,刺痛了這類人的神經。
藍盈瑩家境優越,父母從商,不願意她從事演藝。
她曾憑實力考入上戲中學,被母親撕了入學通知書,又憑自己努力考入中戲。
藍盈瑩曾說,我就喜歡別人說我不行,越說我不行我就越要做好。
這是典型把阻力化作動力,這在一個喜歡抱怨的環境中實屬難得。
這類平庸的人,會把自己的不努力責任推卸到別人身上,環境以及社會上,從不檢討自己曾經做過什麼。
有位心理學家曾說,這類人說話的時候,習慣拿手指指著別人,你如何如何,他、她如何如何,卻從不說自己所欠缺的到底是什麼。這種行為模式是典型欠缺自信的表現,只有通過甩鍋給別人,社會環境,才能安撫住自責的靈魂。
這類人還有一個特點,遇到困難繞道走。
體育中有個項目叫跨欄,有勇氣且意志堅定的人,會跨越障礙,哪怕摔倒再爬起來,缺乏自信的人會說這根本不可能。
自己不去突破,也不允許別人突破。
努力的你肯定聽到過這樣的話:你看你看,他/她就是圖表現。如果你做的好,他會撇嘴說我只是沒做而已,不像你那麼愛出風頭,如果你失敗了,他會在心裡暗爽:果然出醜了吧。
這類人懼怕失敗帶來的挫敗感——出醜。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開口說英語。
不管什麼類的語言,都需要突破自卑的障礙:我怕說不好了,別人笑話我。
這類人事實上,比任何人都在意外界的眼光,而不在意自身的提高。
藍盈瑩毫不避諱地說自己也在意別人的眼光,正是如此,才會督促自己更加努力,但凡做一件事,就要認真做好。
人生往往如此,一條毫無感情的欄杆,攔住了一類不努力且見不得別人努力的人,放走了一批想要提高自己的人。
假佛系的本質是真的懶,思想意識上的懶,您要真佛系,也不會見不得別人的努力。
寧靜是另一種努力且自信的人。這就要說說藍盈瑩得罪的第二類人。
第二類人隱藏的很深,一般很難發現。這類人佔大多數,繼承了「儒釋道」傳統,深入骨髓。
他們會認為,即使你再努力,再優秀,也要謙虛低調有內涵。這樣的人設才會討喜,不會刺痛其他人。
我並不想指責這類人的動機和人生觀。畢竟,這是東方人的處世哲學。
我特別喜歡劉邦和項羽的故事,這兩個人一個極度代表了東方人處世的圓滑和情商,一個是技術流愛出頭。兩者的結局,一個成王,一個敗寇。
這就是東方人的特點。
寧靜為什麼努力卻不招人煩。她也是憑藉努力獲得認可的榜樣。靜姐言語犀利,渾身帶刺,卻讓人身心愉悅。
這就是她最有智慧的地方。經歷的多,感悟的多,也練就她自己的處世哲學:如何在保有自己個性的基礎上,學會東方式的為人之道。
學跳舞之前,她說自己不會學,也不會跳,降低了別人對她的預期,也降低了對其他姐姐的威脅。
雖然這麼說,但是她學起跳舞,比誰都認真。上一期節目裡,不吃飯的練,怕忘了動作,跳到要吃速效救心丸。
寧靜的聰明之處,就在於她敢於自建更敢於自毀人設。
對節目組安排不滿意,採訪問題不滿意,她最後都會繞到可能自己長大了吧這樣的對話中。言外之意,滿滿暗示節目組和觀眾,自己會有小孩一樣任性的時候。
這也是一種退讓的方式,一方面讓別人覺得她難伺候,但是她又能設身處地的考慮別人。
這真不是一般女人三兩年就能學會的智慧。
藍盈瑩的性格和處理問題的方式更像西方人。簡單直接,我是什麼樣的,就是什麼樣的。
網絡上噴她的大都因為她讓吳昕佔C位,學樂器。
如果不看節目,可能真的誤以為藍盈瑩霸道蠻橫根本不理別人感受。
然而,看了節目之後,你會發現,她在嘗試突破,並和老師們探討了可能性之後放棄,並沒有繼續堅持自己的想法。
東方人有一種相處之道是我至今無法理解的藝術,就像男女朋友談戀愛一樣,男生永遠弄不懂女人在想什麼。
在一檔情感節目中,情感導師跟鐵憨憨男孩說:女孩說不要就是要,說真的不要才是不要,明白嗎?
東方人的處世之道,像極了女性思維,山路十八彎,九曲又迴腸。
西方人更加直接:想要就是想要,不想要就是不想要。
我們很難評判哪個更好,只不過在東方陰柔語境裡,藍盈瑩最好的行為模式就是低調,謙虛,說自己並沒有那麼優秀。
某種程度上,白羊座的藍盈瑩有點男性思維:考慮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其它的並沒有想那麼多。
我身邊很多腳走在腦子前面的白羊座朋友就是典型的例子。
藍盈瑩哪裡有網上說的那麼多彎彎繞繞的心思。當一個人專注努力跑向目標的時候,任何細節都是幹擾。
如果太在意,可能她也成不了幹啥是啥的斜槓青年吧。
術業有專攻,有人就喜歡專注手上的事兒,有人就喜歡把玩人際關係。你永遠沒辦法讓月亮去幹太陽的活兒,反義亦然。
第三類人就比較現實,這類人善於把熱搜和流量變現。
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自媒體文章要想在星海中脫穎而出,你必須走知音體或者地攤文學。
總結來說就是:文風易懂,觀點刺激。引經據典,反彈琵琶。
反彈琵琶是小學作文學的一種手法,就是別人說上,你就說下,別人說三,你就道四。
俗稱抬槓!
我們家鄉話叫打別(bie 第四聲)。
打別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為了引起關注。
自媒體的目的就更單純了,引起關注才能獲得流量,獲得流量才能賺錢。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自媒體行業處在自由競爭階段。
自由競爭的特點是什麼呢,就是廝殺。
不同於硝煙戰場,這種戰場是思維和觀點的博弈。
我看到的數據是,觀點客觀中肯的差不多都淹沒了,而觀點刺激的自媒體蒸蒸日上。
藍盈瑩某種程度上,是自媒體博弈的犧牲品。
有人說你好,我就偏說你差,唯有如此,才能引起爭論,獲得流量,拿錢入袋為安。
最後:
這是一個特別奇怪的時代,努力都會被罵上熱搜。
藍盈瑩固然有她不適應東方文化的處世之道,然而我卻欣賞她這種職來職往的性格,雖然她的後續並不好走,畢竟整體氛圍是希望你優秀也別刺傷別人,哪怕你不是故意的。
菌最近特別喜歡老話,老話都是古人總結的經驗和智慧
比如:人怕出名豬怕壯
有人想成名,想的都快瘋了,成名可以帶來榮譽和利益,然而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成名的代價就是被放在網際網路上「鞭屍」
菌打內心裡不想成名,也沒那個本事,更沒能力繞開以上三類人。
真佛系就是:我能力不足,我也努力了,我認,但我看到別人努力還挺欣賞,甚至覺得可以作為學習的榜樣。
你在生活中遇到過以上三類人嗎,或者聽過哪些老話兒特別有道理的,歡迎留言。
關注榴璉
瞎看電影:在電影中尋找靈魂
無腦追劇:快樂生活的100種方法
娛樂雜談:讓談資不再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