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自2005年首播以來,直至今日已經重播超過3000遍。
這在中國影視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李雲龍這個滿嘴粗言卻充滿堅毅血性的形象深入人心。
這個角色也讓當年已經47歲「高齡」的演員李幼斌嘗到了「走紅」的滋味。
但已經不惑之年的李幼斌對走紅沒什麼感覺,不過就是覺得找自己拍戲的人多了起來。
相對於李幼斌在熒幕上塑造的眾多「硬漢」形象,真實生活中的李幼斌更多的是作為演員的認真敬業和對家人愛人的柔情似水。
今天就帶大家走近李幼斌老師的人生故事。
1958年,李幼斌出生於吉林省長春市一個工人家庭。
李幼斌的父母在鐘錶廠做高級技工,雖不是大富大貴,但也算是溫飽有餘的家庭。
李幼斌家中兄弟姐妹4人,有兩個孩子從事了文藝工作。
其中大姐李野萍成為了一名話劇演員,李幼斌後來考上了長春市話劇團,跟隨著大姐的步伐成為了一名話劇演員。
李幼斌沒有一夜成名的好運氣,一直都是靠自己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取得成績。
剛進入話劇團時李幼斌只能「跑群眾」,沒有臺詞,只是充當背景板。
4/5年之後,李幼斌才慢慢地開始演一些有臺詞的小角色。
直到加入話劇團9年之後,他才有機會在話劇中演一些重要的角色。
當時的話劇團一般都是歌舞形式的表演,李幼斌形體練得不好,跳舞也不會。
1983年,深知自己要學習的東西有很多的李幼斌申請到上戲去進修2年。
在上戲中的學習也並不輕鬆,對比本科就在上戲接受專業表演訓練的同學,李幼斌進度比較落後。
特別是小品課上,別的同學上去就是演,而李幼斌覺得特別難,感覺小品能把人給逼死。
不過進修完後,確實對李幼斌的表演有所提升。
畢業之後,李幼斌進入了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了自己的第一部主演電影《死症》。
之後李幼斌一邊拍電影,一邊演話劇。
年輕的李幼斌老師,帥氣不輸小鮮肉
雖然演技依然爐火純青,但他卻一直沒有遇到那個令他「爆紅」的機會。
李幼斌對此不以為然,他以羅曼羅蘭的《約翰.克裡斯朵夫》中的對話激勵自己:
羅曼羅蘭對舅舅說:我想成名。
舅舅說:你不要想著成名,你要竭盡所能。
憑藉著對演員事業的熱愛,李幼斌絲毫不著急地按照自己的腳步去走。
從演戲中找到了體會人生的樂趣。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有時候名利也是如此,當你懇切追求的時候無法如願,反而放開胸懷的時候他自然就來了。
2001年,劉燕銘在長途飛行前在首都機場買了一本小說打發時間。
沒想到這一看就停不下來,發現這個故事實在是精彩。
一下飛機劉燕銘第一件事就是聯繫同事買下這部小說的版權。
這就是《亮劍》的影視版權。
但在當時的市場軍旅題材電視劇處於低迷狀態,《亮劍》的情節也頗為敏感,因此無法第一時間就開拍,直到3年後市場有所回暖,劉燕銘才決定把《亮劍》拿出來拍。
《亮劍》最重要的就是男主角李雲龍的人選,整個故事都是圍繞著他來展開。
李雲龍的好壞,決定了整個電視劇的成敗。
而當時導演與製片人的第一人選就是李幼斌。
李幼斌看完劇本後覺得故事非常精彩,但已經46歲「高齡」的他卻心中有些發怵。
畢竟自己已經不年輕了,28集的電視劇有17集都在打仗,不是在土裡挖戰壕埋炸彈就是滿臉灰土還得激情昂揚的指揮,李幼斌怕自己的身體吃不消。
正當李幼斌準備割愛拒絕這個角色的時候,李幼斌的紅顏知己史蘭芽讀到了劇本,深深地被故事打動。
史蘭芽馬上勸說李幼斌一定要接這個角色,不接他會後悔的。
史蘭芽的一番勸說讓本來就對角色頗感興趣的李幼斌徹底動了心,一咬牙也就接下了這個角色。
但《亮劍》的拍攝條件卻比李幼斌想像的還要艱苦。
劇組開拍的時候已經是冬天,在北方室外已經到零下40度的天氣。
開拍之後一連幾個月都不能休息,從早上7點開始一直拍到晚上7點,每天拍足12個小時。
外景很多,而拍攝的房子都是郊區廢舊的房子,李幼斌跟飾演趙剛的何政軍拍戲間隙坐在房間的炕上,底下都得放一個棉被,不然凍屁股。
李幼斌作為主角場次臺詞特別多,後來被凍得發燒了,喝了半瓶二鍋頭才頂住拍完當天的戲份,回到酒店泡澡都在浴缸裡面睡著了,手裡還拿著劇本。
雖然環境艱苦,但劇組關係很融洽,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個好劇本,應該要好好演繹。
當時李幼斌就斷言,這個戲肯定會「火」。
結果一語中的,《亮劍》一經播出就大受歡迎,「火」的程度也超過了李幼斌的想像。
終於在47歲這年,李幼斌嘗到了「成名」的滋味。
之後《闖關東》《紅日》《國門英雄》《中國地》等好影片也找上門來,李幼斌也把金鷹獎、百花獎、飛天獎等一系列獎項拿了個遍。
李幼斌對待成名的態度倒是隨遇而安,依然是一年拍2-3部戲,沒事的時候看看書看看電影,心態上沒什麼變化。
對於得獎李幼斌表示:演員只要作品演得好,肯定會得獎,得獎當然很高興,但應該把精力放在演戲上。
演戲是根本,得獎是大眾或者專家對你的肯定,最終作品才是評價專業好壞的標準。
但現在有些演員卻妄自尊大,不去好好打磨演技就想著拿獎,偶然得了一次肯定就放言「要是順利我應該拿了獎項大滿貫了。」
這簡直就是本末倒置,演技不行,作品很爛,即使拿到大滿貫也不過是自欺欺人的跳梁小丑。
真的希望有演技又有實力的年輕演員可以跟老藝術家看齊,專心打磨自己的作品和演技,不僅做一閃而過的流星,更要做真正的藝術瑰寶。
李幼斌塑造的角色很多都是性格堅毅的「硬漢」類型角色。
而在媒體眼中李幼斌也是出了名的「難搞」。
採訪的時候你問一句他答一句,你不問他堅決不說,你問的問題只要與戲無關,李幼斌就是一句「差不多了」直接堵死你「八卦」的心。
簡直就是「沒有一個人能夠從李幼斌嘴裡撬出一絲八卦來」。
李幼斌跟妻子史蘭芽的感情很好,而且夫妻檔合作7次以上。
但每次發布會或者宣傳的時候兩人都離得十萬八千裡遠,想知道他們夫妻間的趣事,全靠同組演員爆料,對隱私是相當保護。
李幼斌跟史蘭芽感情很好,史蘭芽在外拍戲時,李幼斌會驅車10幾公裡給她送水果送罐頭;史蘭芽也會給李幼斌做他愛吃的東北菜,雖然自己是南方口味。
愛人之間相互關心和遷就。
史蘭芽也是一名優秀的演員,16歲出演《圍城》中的唐曉芙而一鳴驚人。
2002年出演《江山》時與李幼斌認識相戀。
史蘭芽有過2段婚史,第一任丈夫是導演張斌,第二任丈夫是一名圈外人,兩人育有一個兒子。
李幼斌跟史蘭芽在一起之前,也有過一段婚姻。
前妻是長春話劇院的演員張瑞琪,兩人育有一個兒子,在2006年離婚。
據說張瑞琪與李幼斌在一起生活近20年,《亮劍》火了之後,李幼斌不想讓史蘭芽沒有名分地跟著他,所以才決心離婚跟史蘭芽在一起。
感情的事情誰又說得清楚呢,當兩個人的成長不同步的時候,分開就成為了一件無法避免的事情。
不過離婚之後李幼斌對兒子還是很關心。
李幼斌從來不打孩子,在家裡比較民主,尊重孩子的意願,這樣的教育方式挺值得稱道的。
孩子雖然是通過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但他們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想法。
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尊重,不應該以愛之名互相綁架。
李幼斌飾演的角色多為「硬漢」類型人物,加上他對隱私的保護,很多觀眾對他真實的性格知之甚少。
不過李幼斌身邊的朋友都說他生活中特別隨和,而且愛開玩笑,對妻子非常呵護和疼愛。
可以看出李幼斌並不像他角色中所表現出來的那麼「硬」,而是有很多柔軟的地方。
外表越是剛毅的人,往往內心反而柔情似水。
但是無論如何,好的演員最重要的就是能夠給觀眾帶來好的作品。
起碼在這一點上,李幼斌已經做到了極致。
正如錢鍾書所說:你吃雞蛋有必要認識下蛋的母雞嗎?
一個演員的作品只要足夠精彩,在不為人知的背面他是如何,也沒必要去打擾和深究了。
《亮劍》名場面結尾
作者介紹:
青靈風:
2個月寫出閱讀量50萬爆文的小白寫手;
愛追劇追熱點的90後初老網癮少女;
關注我,有趣有料的青靈風帶你看劇追星聊情感,麼麼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