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毫米波挑起智慧建築大梁

2020-12-27 大眾網濟寧站

  建築是城市的「骨骼」,科技賦能建築,將令城市的「骨骼」更健康、更智慧,從而讓城市煥發出勃勃生機。隨著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智慧城市建設迎來了發展黃金期,智慧建築行業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5G的願景讓信息隨心而至,萬物觸手可及,這同時也是智慧建築的願景。」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泰爾系統實驗室副總工程師周峰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5G能夠增強整個智慧建築的底層神經系統,基礎的「土壤肥力」增加以後,各種各樣的應用場景一定會迅速成長起來。

  高頻率、大帶寬、精準定位

  5G毫米波的特性更適合智慧建築

  當下,建築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統(GIS)、智能建造、智能運維、物聯網、區塊鏈等新概念和新技術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房地產基礎設施的項目實施中。

  有觀點認為,相比於傳統建築,智慧建築最大的特點就是智能設備安裝以及數據信息的挖掘和集成。但在阿里巴巴智慧建築事業部資深專家孟濤看來,智慧建築不是簡單嫁接數位化技術的建築。智慧建築是擁有作業系統的建築,是全面感知、永遠在線的新生命體,也是人、機、物深度融合的開放生態系統。

  而智慧建築背後的關鍵技術,就是無處不在的網絡連接。「在場內人和設備連線的基礎上,融合多維度資源的智慧服務可令傳統辦公大樓變身智慧建築。」孟濤說。

  那麼,智慧建築內的5G網絡又該如何部署呢?據了解,全球5G部署基於兩大類頻段,一個是6GHz以下頻段(Sub-6GHz),另一個是毫米波頻段(30GHz—300GHz)。

  相比Sub-6GHz頻段,毫米波最大的優勢是頻段資源非常豐富,帶寬能達到400兆甚至800兆,無線傳輸速度達到10Gbps。此外,毫米波可以集成更多的天線,形成更窄的波束,空間分布能力非常強。同時,由於其帶寬大,因此產生的空口時延小,為高可靠、低時延業務的開展提供了天然的優勢。相關專家認為,毫米波能為以往移動技術難以支持的新型應用提供前所未有的支持,其室內覆蓋將成為智慧建築的首要研究方向。

  從人臉門禁、智慧訪客、視頻會議、多屏聯動、無線投屏、一鍵WiFi、雲列印,到智慧停車、智能燈光調控、空氣品質檢測……周峰認為,智慧建築內嵌了諸多高科技軟硬體,網絡終端可能會數以萬計,需要有超大的帶寬和極高的數據傳輸速率,而毫米波的特性恰好能夠滿足這樣的需求;其次,毫米波的波束很窄,相同天線尺寸要比微波更窄,所以具有良好的方向性,能分辨相距更近的小目標或更為清晰地觀察目標的細節,因此可以更好地實現諸如尋路、空間調度和基於移動憑證的訪問控制等建築功能。

  在2019年巴塞隆納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美國高通公司曾專門對5G毫米波室內場景應用進行了測試,結果表明:在用戶高度密集的室內場景下,利用毫米波可以提供很高的帶寬,為包括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和其他聯網終端帶來高容量、數千兆比特傳輸速率和低時延的連接。

  與此同時,我國5G毫米波的室內覆蓋測試也在快馬加鞭地進行。今年11月底的「世界5G大會」上,中國聯通方面也透露,目前中國聯通已經在一些場館中進行毫米波試驗,在北京的一些比賽場館裡面,通過毫米波技術可實現9Gbps的峰值速率,能為場館提供安全、可靠、便捷、高質量的網絡服務,為觀眾提供超級現場的互動體驗。

  小基站、光載射頻、「一樓一策」

  這些方法能解決毫米波室內覆蓋難題

  儘管毫米波的室內覆蓋市場前景誘人,但應用毫米波實現地面5G網絡覆蓋卻並不容易。無線電波有一個特性,就是頻譜越高,繞射能力越差,毫米波是超級高頻率的無線電波,覆蓋半徑相對較小,因此運營商需要建設非常密集的5G基站,付出高昂的成本,想要應用毫米波建設地面5G網絡達到Sub-6GHz覆蓋的效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周峰舉例,華為上海研究所公開發表的論文表明,測量結果顯示毫米波從室外宏站覆蓋室內非常困難,只有在靠近基站的方向才有比較好的覆蓋,縱深處幾乎沒有覆蓋。

  「在過去的研究中我們看到,5G毫米波從室外覆蓋室內非常困難,與3.5GHz頻段信號相比,除去自由空間傳播損耗的增量,在一些場景下毫米波的建築物穿透損耗比低頻段大6到16分貝。」周峰說。

  2019年美國電信運營商Verizon在芝加哥和明尼阿波利斯兩個城市開展了5G毫米波覆蓋試驗,發現其在室外場景的傳輸速率非常高,而一旦進入室內後,傳輸速率就顯著下降,甚至比4G網絡還要慢。

  周峰指出,從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往測試中發現,利用室外宏基站實現毫米波室內覆蓋在某些場景下非常困難,比如出於節能降耗考慮,許多建築大量應用了金屬鍍膜保溫玻璃,而這種玻璃對電磁波阻隔效應非常強,使毫米波從室外基站覆蓋室內信號變得非常困難,「這就要使用高頻段和低頻段的聯合組網,在5G室內覆蓋中針對不同的建築構造做到『一樓一策』。」

  「在未來的5G架構中,室外和室內場景要分開,室內隔斷很少的大型空間如會展中心場景,毫米波的覆蓋是沒有問題的,在這樣的物理基礎上可以構建出先進智能的智慧建築信息系統,而且成本可以做比較清晰的估算。」周峰說。

  美國高通公司在2019年做的實驗中,室內網絡覆蓋基本放棄了在室外設立基站的思路,而是採用大量5G毫米波小基站,比如在1.5萬平方米的航站樓,用10個5G毫米波的小基站就能實現高效網絡覆蓋。

  針對存在物理隔斷的室內傳播環境,又該如何解決呢?「除了從建築設計角度充分考慮小基站部署方案外,光載射頻也將扮演重要的角色。」周峰表示,光載射頻通信是一種光纖和微波相結合的技術,可利用光纖低損耗、超寬帶以及抗電磁幹擾等特性來傳輸無線信號,能夠有效解決下一代超寬帶無線接入中帶寬和傳輸距離的需求,同時還能有效降低組網成本。(本報記者 馬愛平)

相關焦點

  • 高頻率、大帶寬、精準定位,5G毫米波挑起智慧建築大梁
    建築是城市的「骨骼」,科技賦能建築,將令城市的「骨骼」更健康、更智慧,從而讓城市煥發出勃勃生機。隨著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智慧城市建設迎來了發展黃金期,智慧建築行業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 ​高通如何應對5G毫米波帶來的技術和市場挑戰?
    全球晶片和器件、模組和系統廠商已經提供了哪些5G毫米波方案?當今,5G毫米波產業鏈已經基本成熟。主流的移動通信設備提供商都已經推出了支持5G毫米波的基站設備,晶片和終端設備廠商也發布了大量支持5G毫米波的產品。從高通的角度來說,我們已經推出了多代5G毫米波解決方案,通過豐富的產品組合助力加速5G毫米波部署。
  • 5G毫米波產業高峰論壇圓滿召開
    5G毫米波的應用將開啟5G發展的新階段,有望釋放出5G的全部潛能。為進一步討論5G毫米波的未來、釋放5G全部價值、推進5G毫米波產業的發展,由GSMA主辦,信通傳媒·通信世界全媒體承辦,高通公司作為技術合作夥伴的以「釋放5G全部潛能」為主題的「5G毫米波產業高峰論壇」於10月12日在北京召開。
  • 中興發布《5G毫米波(mmWave)技術白皮書》
    集微網12月16日消息,近日,中興對外發布了《5G毫米波(mmWave)技術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這是繼中興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提出的毫米波高效小型緊縮場創新測試方案後,結合自身的研發成果和更廣泛的生態系統的最佳實踐,針對毫米波技術應用的又一分享。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SUNBABY箱包皮具挑起原創設計品牌大梁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SUNBABY箱包皮具挑起原創設計品牌大梁時間:2020-09-27 09:51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SUNBABY箱包皮具挑起原創設計品牌大梁 物理學家牛頓先生曾說: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武煉巔峰:三千世界或已淪陷,星界成為最後的淨土,噬天挑起大梁
    武煉巔峰:三千世界或已淪陷,星界成為最後的淨土,噬天挑起大梁。武煉巔峰對於很多漫迷來說都是一部記憶深刻的作品,很大原因並不是因為武煉巔峰的細節處理合理,筆鋒犀利。更大的原因是武煉巔峰過於的冗長,到如今前言不搭後語,諸多細節徹底崩壞,作者換人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 【專利解密】5G毫米波市場,一加蓄勢待發
    第五代通信技術(5G)包括了毫米波頻段(24250MHZ~52600MHZ),毫米波探測是指利用毫米波頻段的電磁波實現對物體的探測,毫米波探測不僅僅能實現物體的定位、還可以具備成像、材質辨別等能力,在無人駕駛技術等領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現有的技術方案中,移動終端中的毫米波天線僅僅用來收發移動通信信號,不具備探測的功能。
  • SpaceX星鏈獲澳大利亞毫米波(mmWave)5G頻譜
    早早排除了華為,澳大利亞5G毫米波(mmWave)頻譜發放許可給SpaceX Starlink(星鏈)等15家公司。澳大利亞通信和媒體管理局(ACMA)周五宣布,已向提供5G毫米波(mmWave)頻譜的通信供應商發放第一輪設備許可。
  • 眾咖熱議:下一個5G發展風口,如何緊抓毫米波產業機遇?
    在光纖資源比較匱乏的地區,部署毫米波是潛在的替代方案。對移動性的基站如車載基站來說,毫米波也是潛在的回傳解決方案。除了補「盲」,毫米波也是5G熱點地區補「熱」的有力助手,在王府井等商業街道和體育場等熱點地區進行毫米波覆蓋,是毫米波應用的典型案例。例如在上萬人的演唱會現場,觀眾希望第一時間將精彩內容分享出去的需求,需要毫米波提供足夠的帶寬和容量來支撐。
  • 美版蘋果手機的5G毫米波為啥國行沒有?專家:各國5G方案不同
    Sub-6GHz雖然在傳播速度和帶寬容量上都比毫米波遜色,但其最大的特點是信號穿透力強,傳播距離與毫米波相比更遠,更容易解決大範圍區域的信號覆蓋問題。此前,谷歌公司在相同範圍、相同基站數量的環境內,對毫米波和Sub-6GHz的覆蓋能力進行過一個測試。
  • 美版iPhone 12 Pro/Max 獨佔的毫米波 5G 是什麼
    套餐,儘管它的速度不如毫米波,但比之前的 4G 要快上太多了。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發表的《5G 毫米波技術白皮書》中,專門強調了目前毫米波技術所面臨的挑戰,其中首要就是信號覆蓋率的問題,中國聯通對此進行了實測,根據實測結果,我們可以看到 5G 毫米波的穿透損耗遠高於 Sub-6 GHz,同時惡劣天氣如雨、 雪、霧等對毫米波的傳播也有不利影響。
  • 可愛的97李明德新劇《如此可愛的我們》:當了一回男主角挑起大梁
    這一次在《如此可愛的我們》終於挑起大梁,當了一回男主角,變身溫柔深情的談宋~
  • 美版iPhone12支持的5G毫米波 為什麼到國行版就沒了
    Sub-6GHz雖然在傳播速度和帶寬容量上都比毫米波遜色,但其最大的特點是信號穿透力強,傳播距離與毫米波相比更遠,更容易解決大範圍區域的信號覆蓋問題。此前,谷歌公司在相同範圍、相同基站數量的環境內,對毫米波和Sub-6GHz的覆蓋能力進行過一個測試。
  • 【5G專題 報導 2】什麼是毫米波(mmWave)與太赫茲(THz)?
    ★ 頻率GHz的電磁波:其中頻率介於30~300GHz的電磁波波長大約1~10毫米(mm),因此又稱為毫米波(mmWave),應用在衛星通訊、衛星定位、雷達與微波等,如果應用在有線通訊通常使用波導(Waveguide)為介質,波導是空心金屬管,可以讓電磁波沿著金屬表面傳播。
  • 高通徐晧:5G要達到最高速率,必須使用毫米波
    例如要達到最高的速率要求,就必須使用毫米波頻段,因為只有在毫米波頻段才擁有大帶寬,才能達到更快的速率。」近日,在高通線上媒體分享會上,高通中國區研發負責人徐晧表示,為了實現5G的極致速率,我們必須要運用毫米波技術。毫米波是必要的嗎?
  • 兩場kpop晚會,SM藝人挑起MC大梁,還有一個中國男團參加該慶典
    仁川KPOP演唱會的MC搭配也是一個亮點,大家都想不到會是這兩位男女愛豆成為搭檔挑起MC的大梁。SM娛樂旗下NCT dream的成員羅渽民,與JYP娛樂旗下ITZY的成員李彩領,兩人作為搭檔組成MC陣容。
  • 高通、LG Uplus與LG電子在韓國部署5G毫米波網絡
    來源:TechWeb文/藝藝子據國外媒體報導,高通、LG Uplus與LG電子今日宣布,三方基於5G商用智慧型手機在國立金烏工科大學(KIT)成功部署了韓國首個5G毫米波網絡。5G毫米波網絡將為KIT員工、教授和學生提供新的服務,為「智能校園」模式提供動力。LG Uplus比如,他們表示,5G毫米波網絡將允許使用虛擬桌面環境,可以在校園內隨時隨地通過5G毫米波網絡智慧型手機或筆記本電腦安全地工作。KIT還計劃利用5G技術建立高質量的遠程課堂,促進學生和教授之間雙向交流。
  • 中華電信、高通開通臺灣地區首個5G毫米波專網
    打開APP 中華電信、高通開通臺灣地區首個5G毫米波專網 南山 發表於 2020-12-17 11:20:06   據臺灣媒體報導,昨日,中華電信聯手高通,在臺灣日月光集團開通了島內首個、也是全球第一座 5G mmWave 企業專網的智慧工廠。
  • 裝配式建築、智慧工地、5G智慧化管理——貴州省貴陽市住宅產業化...
    會上,貴陽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貴陽裝配式建築發展的工作情況,貴陽市建管處負責人介紹了貴陽市貫徹落實《貴州省房屋市政工程智慧工地數字監管服務平臺建設工作方案》情況。通過觀摩會,與會領導及嘉賓對萬科·麓山的裝配式建築、智慧工地、5G智慧化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情況給予了高度評價。嘉賓們表示,在貴陽,住宅產業化將成為今後主流的發展趨勢。
  • 三星利用5G毫米波實現創紀錄8.5Gbps傳輸速率
    三星日前宣稱,該公司已經創造了5G傳輸速率的新紀錄,在實驗室環境下在兩臺設備之間實現了8.5Gbps的傳輸速率,它的兩個客戶端設備同時從單個三星5G毫米波接入單元分別接收4.3Gbps的峰值數據速度。三星通過使用800 MHz的毫米波(MmWave)頻譜結合MU-MIMO(多用戶、多輸入、多輸出)技術,將信號從其接入單元發送到兩個測試行動裝置上,從而實現了這一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