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貓科動物,為什麼獅子是群居?而老虎是獨居的?

2021-01-10 科學獵奇

獅子因為群居的習性,一直為人詬病,有的人甚至說獅子應該劃到喜歡群居的犬科動物之中。其實。這些都是對獅子的誤解,實際上,獅子作為頂級的貓科動物,它的群居不過只是環境所致,而老虎的獨居,同樣也是為了適應環境才有的習性。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說明一點,群居和獨居的習性並不是判斷物種科屬劃分的標準。比如犬科動物大都是群居的,但是狐狸則更喜歡獨居一些,而獅子也是如此。

獅子為什麼選擇群居?

獅子之所以會選擇群居,有三個主要的原因。

01 棲息環境

現存的獅子一共有2種7個亞種,這7個亞種並不是均分的,而是非洲獅6個亞種,亞洲獅僅此一種。早在20世紀以前,亞洲獅曾經廣泛地分布於西南亞地區的遼闊森林中。這裡的氣候特點是熱帶季風氣候,水源的短缺造成了這裡的動物密度較低。因此,缺水和食物匱乏成為了亞洲獅頭號的「天敵」,因此,為了生存,它們選擇了群居的生活,這樣能將有限的獵物最大化地發揮作用。而非洲獅大都生活在遼闊的草原上,這裡有著豐富的食物,但是,太小的獵物不果腹,太大的獵物捕獵的風險又高,這是非洲獅選擇群居的原因之一。

02 競爭壓力

非洲大草原是野生動物的天堂,眾多的食草動物,為食肉動物的生存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食物,這使得非洲大草原上的食肉動物也複雜多樣。統一生態位中太多的競爭者,獅子僅僅靠體型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像斑鬣狗、非洲野犬等兇猛的食肉動物,雖然體型不及獅子大,但是它們可是群居動物。

成群的鬣狗和野犬雖然很難給成年的雄獅造成傷害,但是,對母獅來說,如果遇到一群鬣狗或野狗卻是致命的。所以,為了讓自己更有競爭力,同時也減少被其他動物的威脅,獅子們選擇了群居。

非洲獅的雄獅與亞洲獅不同,它會一直待在獅群中,除非被其他雄獅挑戰。而造成這種差別的主要原因還是出在雄獅的密度上,非洲獅數量眾多,流浪雄獅也非常的多,如果強悍的雄獅不守住自己的獅群的話,很可能等自己回來,獅群的母獅已經被其他雄獅「捷足先登」了。

03 獵物決定習性

在非洲大草原上,雖然有各種各樣的動物,但是,能夠滿足獅子需求的動物卻不多。相對來說,食草動物中能夠滿足獅子需求的最小也得是羚羊。但是,羚羊的奔跑速度高達80公裡每小時以上,是獅子望塵莫及的。因此,獅子只能選擇一些大型的食草動物,而像斑馬、水牛、角馬等大型的食草動物都具有很強的攻擊性,而且還是群居的。

再有就是遼闊的大草原不利於隱藏,獅子也很難通過偷襲獵殺獵物,只能選擇「硬剛」。

所以,獵物的體型偏大,單獨捕獵風險較高,是獅子選擇群居的主要原因之一。這樣才能減少受傷的機率,使得種群數量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下。

總的來說,獅子群居的習性是最能適應它們的生存環境的,這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最好的詮釋。

同樣是貓科動物,老虎為什麼是獨居的?

老虎之所以選擇獨居,與獅子一樣,都是環境所致。首先,老虎僅分布於亞洲地區,而且老虎還是典型的山林動物,它們大都生活在深山密林之中。密林之中,地形複雜,有著諸多的石頭以及樹木,這顯然是不適合老虎成群狩獵的。這是其一。

其二,老虎所處的環境中對它的潛伏非常有利,它可以用亂石和樹木作為遮擋,不需要直面獵物。並且,老虎的獵物大都以鹿科動物、野豬等中型的動物為主,捕獵的風險相對也較低,再配合上偷襲,單獨行動反而能夠提升捕獵的成功率。

總結

不同動物的不同習性主要還是環境導致的,而動物的習性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這一點從動物園的老虎能夠成群結隊地玩耍就能看出。因此,如果將老虎和獅子的環境互換,它們的群居和獨居的習性也是會互換的。這樣才能更好地在該環境下生存。你說呢?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獅子是群居動物?看完你就明白了
    獅子和老虎同是頂級獵食動物,老虎獨居獅子卻群居,這也是很多人認為獅子不如老虎的原因。但關鍵是非洲草原充滿危險,即便獅子也可能被鬣狗捕食,只能「抱團取暖」。獅子和老虎體型差不多,都是體型最大的獵食動物,因為體型龐大所以它們不以速度見長,所以它們捕食的對象都不是奔跑特別快的物種,還需要通過潛形捕獵,像貓一樣趴在地上緩慢移動避免引起獵物的注意,等到距離合適的時候突然暴起,這時可能造成動物的慌亂。也因為距離比較近更容易撲倒獵物,老虎等獨居的貓科動物都是如此,只有少數比如花豹、獵豹是依靠速度和敏捷性捕獵。
  • 老虎和獅子到底誰更厲害,為什麼有人總認為老虎打不過獅子?
    老虎和獅子到底誰更厲害,為什麼有人總認為老虎打不過獅子? 老虎和獅子都是動物界的霸主,它們都是貓科動物的代表,有些人認為老虎打不過獅子,還有一些人認為獅子打不過老虎,他們雙方在網絡上見到就懟,不相上下。
  • 獅子和老虎誰更厲害?為什麼森林之王是老虎,而不是獅子?
    老虎是大型的貓科動物,也是「背影殺手」自從北京八達嶺老虎吃人事件在網絡曝光後,很多人都驚魂未定,事發女子犯了一個最大忌,那就是背對著老虎,當她轉過身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老虎在貓科動物中是最強有力的「背影殺手」!就連動物園中的飼養員,都不敢直接背對著它們。
  • 為什麼只有大型的貓科動物,而少有大型犬科動物?
    提及貓科動物,我們能馬上想到常見的家貓、老虎、獅子等,貓科動物甚至還有貓亞科和豹亞科兩個亞科,可以說貓科動物的數量眾多。並且它們之間除了體型上的差距,就連習性也比較接近,大多都是雜食性,喜歡獨居。而再提及犬科動物,或許我們第一時間只會想到狗和狼,當然它們也有類似貓科動物一樣顯著的特點:擅長奔跑,喜愛群居,且嗅覺靈敏。
  • 為什麼貓不是群居動物?關於貓的秘密
    群居是自然界一種常見的存在形式。從小小的昆蟲,再到鳥類、魚類和野獸,到處都遍布著群居動物。除了食草動物外,食肉動物也常常會一起捕獵,貓的近親獅子也是群居動物。對於食草動物來說,群居可以減少自己被捕殺的機率,也可以提高自己找到食物的機率。因此,大部分食草動物都趨向於群居。
  • 把老虎放到非洲,會不會被獅子和鬣狗咬死?能適應嗎?
    最大的問題在於繁衍,因為虎是獨居動物,後代很容易被襲擊,尤其在草原上。非洲視野開闊,老虎沒有在草原隱藏的經驗,對於野生動物來說確實不好捕獲,但是動物來說也沒見過老虎,適應過後應該沒問題! 關於泚狗群,和獅子,自己河馬鱷魚,老虎生性比較謹慎,繁育個三五代過後老虎在草原生存問題不大,再者食物比較充裕情況下,有可能退化或者形成群居。
  • 自然界中為什麼很少看見死亡的獅子和老虎?
    每一個個體都是地球生態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這裡不會有任何浪費,一種動物的屍體有的時候也是其它動物的資源。老虎和獅子的屍體很少見有諸多原因,接下來我們深入可以討論一下。花豹獨居,無法面對成群的鬣狗,因此在打獵之後通常會把獵物藏在樹上,斑鬣狗不會爬樹也就無法搶到獵物。而獅子不會這樣做,因為獅子是唯一群居的貓科動物,它們喜歡靠著自己的團隊力量保護獵物。但是有的時候斑鬣狗的數量太多,多達幾十隻,小群的獅子無法抵擋它們的搶奪獵物行為,最終只好放棄。運氣不好的時候獅子還會被斑鬣狗殺害,當然大部分都是雌獅。
  • 原來美洲獅屬於貓科動物,你知道它們的生活習慣嗎?
    原來美洲獅屬於貓科動物,你知道它們的生活習慣嗎?眾所周知,獅子是一種兇猛的動物,很容易不敢靠近。上海動物園近期爆出的更多被獅子撕咬的新聞,更讓人震驚。每個人都覺得獅子不是溫順的動物。可是,小編了解後才發現,原來有一種獅子屬於貓類,這種獅子就是美洲獅。
  • 最容易混淆的貓科動物分類:獅子屬於貓科,獵豹和雲豹不屬於豹屬
    貓科動物種類繁多,分為多個屬和大約40個種,其中貓科豹屬的動物都是大型貓科動物,它們體型較大,性情兇猛,還能發出吼聲。貓科豹屬共分5個種,但是很多人經常弄混淆,這其中有你嗎?1.虎。獅子是群居性貓科動物,分為非洲獅和亞洲獅兩個亞種,亞洲獅的獅群一般比非洲獅的獅群小。很多人對獅子的分類混淆,誤認為獅子屬於犬科而不屬於貓科,其實這是不正確的,事實上獅子不僅屬於貓科,還屬於豹屬。美洲獅雖然名字帶「獅」字,但也不屬於豹屬。3.美洲虎。美洲虎主要分布在美洲,是美洲最大的貓科動物,它的體型、力量、身上的花紋均比豹大。美洲虎也叫美洲豹,不要誤以為它們是兩種貓科動物。
  • 罕見的老虎與獅子搏鬥,誰才是真正的萬獸之王?
    老虎和獅子都屬於大型猛獸,且同屬於貓科動物。所以,兩者之間究竟誰更厲害也一直都是人們熱衷於討論的事情。
  • 這個特徵多數貓科動物也有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細心觀察過老虎等貓科動物,它們除了外表十分漂亮之外,還有一個顯著的特徵,那就是大多數貓科動物耳朵背後都有一抹白色的毛髮,看起來相當顯眼。通常來說,獨居的貓科動物多採取伏擊的方式捕獲獵物,所以對它們來說隱蔽性十分重要,現實中大多數貓科動物也都發展出了極佳的偽裝色,比如豹子的斑紋,老虎的條紋,雲豹的雲狀圖案等等。
  • 豹子捕殺過哪些貓科動物?除了野貓、藪貓、獰貓,還有獅子和老虎
    豹子捕殺過哪些貓科動物?除了藪貓和獰貓,連獅子和老虎也不放過豹子是一種性情兇猛的貓科動物,主要分布在亞洲和非洲。雖然豹子的體型比獅子老虎小很多,但兇猛程度卻不輸給這兩位「貓科大哥」。作為一種專性食肉動物,除了各類食草動物外,豹子還常常捕殺各種食肉動物,哪怕是同為貓科動物的親戚也不放過。下面,一起來看看豹子都捕殺過哪些貓科動物吧!豹子捕殺野貓。野貓和家貓一樣屬於貓屬動物,兩者血緣關係很近,體型相差不大,但野貓比家貓更靈活,也更擅長奔跑和爬樹。當野貓遇到老虎時,還有可能通過爬樹逃脫,然而遇到了十分擅長爬樹的豹子時,它就很有可能會喪命。豹子捕殺藪貓。
  • 同為食肉動物,為什麼犬科動物的吻部比貓科要長?
    在食肉目下,貓科和犬科是最具代表性兩大類動物,而且貓科和犬科都有突出的吻部,但是貓科動物的吻部突出沒有犬科長而已。我們先來看一下「吻部」的概念。吻部簡單來說就是動物向前突出的嘴部。那麼,為什麼貓科比犬科的吻部要短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會水的5種貓科動物:老虎獅子豹子美洲獅,都比不上小小的它
    貓科動物是地球上食肉動物中最出名的家族,種類眾多,個個身懷絕技。它們能上樹,能入地,但是若論起水中功夫來,哪種最厲害呢?【獅子】大多數人認為獅子是不會遊泳的,其實這是一種不太正確的認識。獅子和很多貓科動物一樣,天生都會遊泳,只不過很多獅子不太喜歡水,每次在水中似乎看上去都慌裡慌張,一不小心就會沉下去一樣。【豹子】豹子不但會爬樹,也會遊泳。豹子遊泳要比老虎遜色一些,從圖中就可以看出來它並不太鎮定,但好像比獅子也好不到哪裡去。【美洲獅】美洲獅是一個全能的貓科動物,能在山中捕食野獸,能在海邊捕食魚類,也能像花豹一樣把獵物藏在樹上。
  • 地球上最兇猛的動物,比老虎和獅子本領都強,到底是啥?
    地球上最兇猛的動物,比老虎和獅子本領都強,到底是啥?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內容,說到世界上最厲害的動物,相信在很多人的心裡一定會想到百獸之王的老虎,或者是非常兇猛的獅子,獅子和老虎的一哥之爭一直以來都爭論不休。
  • 獅子比老虎智商低?看看獅子如何施展「氣味捕獵法」就知道了
    作為自然界最大的兩種貓科動物,老虎和獅子哪個攻擊力更強、哪個的智商更高一直都是喜歡大貓的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在智商方面,有些人認為獅子比老虎的智商低,之所以這麼覺得是因為獅子是群居性貓科動物,很多事情需要群體來完成,而老虎是有名的獨行俠,孤身一個就可以憑藉著自己的「高智商」應對所有困難和挑戰……其實這樣判斷是不恰當的。我們僅僅從一個方面就可以判斷獅子絕非是有勇無謀的大貓——看獅子是如何施展「氣味捕獵法」的。
  • 百獸之王之間的戰鬥 獅子和老虎到底誰厲害
    1.體型比對老虎是最大型的貓科動物目前已經沒有任何異議。但在古代西方世界,他們所能接觸的是最大型的非洲雄獅和最小型的中南亞老虎,由此引起視覺上的誤會,而認為獅子是最大的貓科,並成為西方許多國家的標誌。直到百餘年前他們接觸到了更大更兇猛的孟虎和西虎,才最終改變的這種觀念,形成了由獅子中心說向老虎中心說的轉變。
  • 為什麼貓交配時,叫聲這麼悽慘?人類與貓科動物,有何不同?
    第一:為什麼貓交配時,叫聲非常悽慘?貓在交配時,叫聲非常的慘烈,它們的性行為在人類看來,如此怪異,但其實,如果從貓科動物的角度來看人類的話,人類的性行為才是這個世界上最怪異的。人類馴化狗,主要是為了狩獵,狗的祖先是狼,但是,狼的戰鬥力在肉食動物界是屬於弱者,不如獅子、老虎和獵豹,人類為什麼去馴化毫無戰鬥力的狗,而不去馴化獵豹呢?在古代社會,無數的貴族和富人在自家的苑囿中飼養獵豹,試圖馴化獵豹用於狩獵,但是,無一例外,獵豹的馴化都失敗了,原因就是獵豹在求偶的過程中需要長途奔跑。
  • Lezoo 真實的老虎對決獅子!誰才是真正的獸中之王!
    其實上面的生理數據已經說明了孰優孰劣。技巧性更多的是些人為觀察的主觀概念,但實踐往往就是生理在生活中應用,我們姑且把它作為一個參考。3、生活習性(1)有的人因為獅子是群居而說其群體戰鬥力強,即獅群強於虎群。其實這種人是根據獅子的實際生活,即獅子的整體意識強來說的,但他們卻把另一個事實忽略不計,即獅群在同類打鬥中只有最強的雄獅才能決定勝負。
  • 闢謠:獅子居然是犬科?長文,多圖
    2、生活習性:貓科喜獨居,而獅子和熟知的犬科豺、狼、狗等一樣都喜群居,這些群居動物都是以雌性居多,且都有一首領,可見獅子與這些犬科地社會形式極其相似。典型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見表象不知本質。獅子雖然是群居,但獅群的社會結構和豺、狼、狗等犬科動物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