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黃亞蘋 實習生 龔正偉 視頻 何佳潔 郭輝
「您有一個包裹待籤收,請核對收件人姓名及手機尾號。」12月22日10時,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心血管康復科副主任醫師邢祖忠從順豐快遞員手中接過發自湖北省黃岡市的快遞包裹,同時幸運地成為了2020年中國第800億件快遞收件人。
一年送出800億件快遞意味著什麼?這個寄給新冠肺炎疫情時帶隊援鄂醫生的包裹背後,又有哪些暖心故事?
錦鯉
他收到今年全國第800億件快遞
「太驚喜了,從黃岡回來9個月了,還有這麼多人記得我們。」邢祖忠打開沉甸甸的包裹,看到蜂蜜、小魚乾、板慄仁等黃岡當地特產塞得滿滿當當,不禁發出感慨,「這些特產在黃岡就吃過,味道好得很。」
12月21日,國家郵政局中國快遞大數據平臺實時監測,邢祖忠手中這件從湖北黃岡羅田縣燕兒谷寄往湖南長沙的快遞包裹,成為2020年第800億件快件,由順豐集團承運。該包裹於12月21日12時09分到達湖北順豐吳家山中轉場,並於17時從吳家山中轉場發往湖南長沙,次日上午抵達順豐快遞砂子塘分部。
為了感謝醫護人員的付出,順豐從雲南空運康乃馨、鬱金香共99盒鮮花,還決定請邢祖忠吃一年好吃的。2021年每個月,邢祖忠將會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特色農產品,如安徽宣城的鱘龍魚、遼寧丹東的草莓、福建雲霄的枇杷、江蘇無錫的陽山水蜜桃等。
故事
踏上抗疫歸途,羅田縣以最高規格送行
今年2月22日,在中央對口支援號召下,湖南派出第七批醫療隊馳援黃岡。邢祖忠作為隊長,帶領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第二批共13名醫護人員奔赴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人民醫院新冠肺炎危重病房,任援助羅田湖南醫療隊隊長兼科室主任,負責8名危重患者的救治工作。
3月13日,羅田縣新冠肺炎病人「清零」,標誌著黃岡與疫情作鬥爭的阻擊戰取得重大勝利;3月22日,以邢祖忠在內的28名醫務工作者,踏上了返鄉之路。彼時,羅田縣舉行最高規格歡送儀式,縣委書記汪柏坤表示;「相知無遠近,萬裡尚為鄰。我們誠摯地邀請大家常回羅田看看,羅田永遠是你們的家。」
「3月份春暖花開,在回家路上,當地市民都自發地站在馬路兩旁感謝我們。援鄂雖然辛苦,但它是值得珍藏一輩子的珍貴記憶。」邢祖忠表示,明年有空,一定要再回羅田看看。
與病毒鬥爭的一個月,邢祖忠與並肩抗疫的醫護人員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這件快遞的寄件人,便是羅田縣人民醫院醫務部主任徐赤,臨近年關,為了感念醫療工作者對黃岡人民的付出,徐赤特意挑選了幾件當地的土特產,表達黃岡人民的心意。
正如他在簡訊中所言,「青山一道,風雨同心,感謝您在湖北羅田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發展的最嚴峻時刻,帶隊馳援。白衣為戰袍,懸壺盡入楚,感謝湖南援鄂醫療隊與羅田同道一起並肩作戰,同舟共濟,共克時艱。時近年關,備上一份羅田土特產,再次表示感謝。紙短情長,伏惟珍重!」
觀點
多方發力讓快遞業再破紀錄
這份亮眼的成績單背後,是火爆的線上消費,是蘊含巨大消費潛力的中國超大規模市場。據國家郵政局統計,11月1日-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件39.65億件,其中11月11日當天共處理快件6.75億件,同比增長26.16%,再創歷史新高。
「『買得多、送得快』背後,是快遞行業推動物流和供應鏈數智化升級。」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曾軍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在快遞行業的倉儲、運輸、配送等環節正大展拳腳,刷臉、掃碼等讓包裹取、寄提效,為快遞運送帶來智能服務。
在湖南,不少快遞企業也加大了倉儲設備智能化升級、末端配送服務優化等方面的投入。如,順豐投入全自動分揀設備、快遞員手持終端,實現100%豐密電子運單;湖南郵政不僅採用倉配一體化手段提升商家發貨速度,還加大收寄一體機、矩陣分揀等智能化設備資金投入,日均最多能處理300萬件包裹。
此外,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郵政快遞業能夠克服疫情影響,迎難而上重回高位增長區間,得益於行業的率先復工復產,得益於我國消費市場加快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得益於400萬快遞小哥像勤勞的「小蜜蜂」一樣夜以繼日的辛苦付出,「三四線城市及農村市場增量較快,在消費者享受到經濟網購服務的同時,也令快遞市場獲得了新的規模擴張。」
物流是經濟的「晴雨表」,其發展同樣離不開政策支持,在日前公布的《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也提到,支持長沙申建空港型物流中心城市,加快航空物流產業發展;推進長沙郵件、快件、跨境電商一體化業務發展。
數據
前11月,我省快遞業務量達13億件
今年,湖南快遞業也逆風跑出加速度。三湘都市報記者從省快遞行業協會獲悉,2020年1-11月,全省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130587.97萬件,同比增長42.02%,從全國排名第13位上升至第12位。截至12月20日,長沙市主要快遞企業今年完成快遞業務量86160.27萬件,同比增長46.21%,在全國排名同比上升4位。
省郵管局市場監督處一級主任科員楊璨熔介紹,在「十三五規劃」期間,湖南省年快遞業務量增長速度超30%,目前,鄉鎮已實現快遞100%覆蓋,快遞進村覆蓋率達45%,累計已覆蓋超過1萬個行政村。
在落實快遞「下鄉進村」方面,湖南省推出郵快合作、快快合作、快鄉合作等措施,以縮減末端投遞的快件運輸成本。在綠色快遞方面,省內超99%的企業用一聯電子面單替代了傳統手寫式五聯面單,有的企業嘗試普通輕件打「一字條」、中大件打「十字格」的打包法及包裝箱發貨等方式減少快遞垃圾。
「企業在末端配送的費用不能一降再降,要保證『最後一公裡』服務商賺取可支撐品牌平穩運行的利潤;快遞企業應提高與消費行業的融合程度,提升自動化分揀效率,降低成本。」省快遞行業協會秘書長伍聲揚表示。
新紀錄
快遞量破800億件,人均年快遞57件
湖南與湖北,一江之隔,一衣帶水。邢祖忠手中的包裹,不僅承載著濃濃的「湘鄂情」,還創造了中國年快遞業務量的新紀錄。以14億人口的數字計算,800億件快遞意味著人均年快遞57件,每個人至少每周會享受一次快遞服務。
自9月10日我國快遞業務量達到500億件開始,每登上一個百億級臺階的時間僅需一個月,已實現500億件、600億件、700億件到800億件的「四連跳」。目前,中國年快遞件數增長率超25%,自營國際快遞網絡服務覆蓋超過60個國家和地區。
科普
第800億件快遞是如何確定的
三湘都市報記者了解到,國家郵政管理局的大數據監控中心實時監測整個郵政快遞行業運作情況,只要快遞網點收件並錄入企業系統,監控中心便能更新全國快遞業務量實時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