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披荊斬棘一路向前,我點一盞小燈伴你同行。
今天,是第二十一個記者節,《傳媒茶話會》祝廣大新聞工作者節日快樂!
讓傳統主流媒體人活得有尊嚴,是《傳媒茶話會》的願景。
活得有尊嚴,首先是工作內容要有尊嚴,其次是收入也要體面。
成立四年來,《傳媒茶話會》捧一顆熱心,秉一顆匠心,懷一顆真心,持一顆公心,始終和新聞工作者緊緊站在一起。
我們圍繞新聞工作者的不同需求,逐漸從一個微信公眾號,發展成為集公益平臺、內容平臺、交流平臺、評價平臺於一體的新媒體平臺。
捧一顆熱心,打造公益平臺
「升官發財請走別路,貪生怕死莫入此門」。這句話用在新聞工作者身上很恰當。
記者是個相對清貧的職業,從業十多年的老記者,薪資待遇或許還比不上網際網路公司入職一兩年的新人,更有媒體人跳槽到網際網路公司後,工資翻幾倍甚至十來倍。
但很多記者甘之如飴,不過是為了兌現青春年少時期許下的關於理想的誓言。
為眾人抱薪者, 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為社會立言者, 不可使其困頓於荊棘!
因此,《傳媒茶話會》一直以來都致力於打造服務新聞工作者的公益平臺。
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勢最為嚴重的時候,各媒體派出記者深入湖北和武漢進行採訪報導。
為了保障逆行記者的健康,農曆大年初一,《傳媒茶話會》聯合愛心企業發起「疫情報導者特別援助項目」,千方百計為逆行記者募集資金和防疫物資,
後期又向450名「逆行」湖北的新聞工作者,按照每人每天100元的標準為其發放關愛金。
(《傳媒茶話會》聯合愛心企業發起「疫情報導者特別援助項目」)
其實,這只是《傳媒茶話》公益平臺的一個縮影。
疫情期間,《傳媒茶話會》還為兩位去世記者的家人分別募捐到40876.35元和26萬元善款。
再往前推,《傳媒茶話會》在2017年發起中國媒體人「雙心體檢」項目,2019年發起關注媒體人營養健康活動,為媒體人的健康保駕護航,今後,我們還將發起夜班援助項目等公益項目……
(《中國媒體人「雙心」健康報告(2017)》發布會現場)
你們奮力向前,為國為民而戰,《傳媒茶話會》竭盡全力護你周全。
版權難做,但不能不做,2018年12月,《傳媒茶話會》主導成立了中國財經媒體版權保護聯盟,開始幫助主流媒體維權及版權交易。
秉一顆匠心,打造內容平臺
從0到近700篇原創需要多久?從0到168000個粉絲需要多久?
《傳媒茶話會》告訴你:3年10個月。
自2017年上線至今,《傳媒茶話會》頭條篇均閱讀量達1萬+,已實現10萬+文章18篇。
(《傳媒茶話會》部分十萬+文章匯總)
更為難得的是,《傳媒茶話會》多次獲得中央新聞主管部門和新聞協會的表揚。其中,中央新聞主管部門閱評點名表揚3次,採納觀點多次,中央政治局委員批示一次,受到中國記協輿情專報點名表揚1次,獲得中國經濟傳媒協會「媒體創新獎」1次,
這對於一個垂直類媒體研究平臺來說,實屬不易。
《傳媒茶話會》竭盡全力所取得的成績還得到了官媒同行的肯定。
2019年9月下旬,《新聞戰線》一期正刊文章全部來自《傳媒茶話會》,這在該刊歷史上還是頭一次。
(《新聞戰線》刊發《傳媒茶話會》文章目錄)
同時,《傳媒茶話會》還收到了來自學界的認可。
中國最老牌的新聞院系之一的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傳媒茶話會》編輯部成立了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專業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
(蘭大新聞學院在《傳媒茶話會》設立專業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
傳媒茶話會還將聯手中國新聞史學會新聞傳播教育史研究委員會設立「茶茶杯」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年鑑獎。
隨著團隊的不斷壯大,《傳媒茶話會》多渠道開花。
微信公眾號逐步發展成為媒體圈大號,人民號、微博號、頭條號排名一步一步靠前。其中,人民號9月自媒體影響力排行榜位列第12名,9月影響力排行榜總榜第42位(位列1905電影網/國家稅務總局等人民號之前)。
(《傳媒茶話會》人民號9月自媒體影響力排行榜位列第12名)
(《傳媒茶話會》人民號9月影響力排行榜總榜第42名)
當下,傳統主流媒體處在融合發展的關鍵時期,《傳媒茶話會》堅持圍繞主流媒體關注的採編、經營、融合、版權四個方向深耕,保持客觀、冷靜、中立態度,為助推媒體改革發展輸送新鮮、有用養料。
懷一顆真心,打造交流平臺
四處取經為新聞業界的融合改革提供優秀的樣本;多方協調幫助新聞學界培養符合融媒體時代需要的人才。打造業界與業界,業界和學界的交流平臺,是《傳媒茶話會》努力的目標。
《傳媒茶話會》已連續承辦四屆的中國產經媒體融合發展高峰論壇,每年都會吸引四五百位媒體大咖和中堅力量圍繞當下時興的、媒體普遍關注的熱點和焦點話題展開討論與交流。
(第四屆中國產經媒體融合發展高峰論壇會場)
從去年開始,《傳媒茶話會》成為中國新聞史學會教育分會年會的主要協辦方,與100多所新聞院系的領導一起共話新聞教育熱點痛點。
此外,《傳媒茶話會》還為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捐款30萬元倡議成立樹田基金,用於支持學界師資發展。
(《傳媒茶話會》為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捐款30萬元倡議成立樹田基金)
除了各類線下活動,在線上,《傳媒茶話會》積極建立媒體交流群,包括退休媒體高層群、在職社長總編群、媒體高層交流群、媒體核心交流群、媒體交流群、主流媒體新媒體群、疫情報導者援助群、中國財經媒體版權保護聯盟群等50餘個社群,構建媒體人線上交流的精神家園。
持一顆公心,打造評價平臺
《傳媒茶話會》客觀、中立的態度得到了主管部門和粉絲的認可和讚許,這也讓《傳媒茶話會》的影響力和權威性大幅度提升。
如今的《傳媒茶話會》致力於打造一個善意建設性臧否主流媒體的評價平臺。
在各類評獎活動中,《傳媒茶話會》或作為評委參與評獎,或作為推薦單位舉薦優秀作品或優秀個人參評。
例如,在即將在紹興召開的中國經濟傳媒大會中,《傳媒茶話會》不僅推薦袁隆平院士參評「2020年中國經濟新聞人物」,而且還推薦了多家經濟媒體報名參加經濟新聞的評比。
(袁隆平預祝2020中國經濟傳媒大會圓滿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由中國經濟傳媒協會主辦的「中國經濟新聞大賽暨經濟新聞人物評選」是全國評比達標表彰保留項目。
作為由中國經濟傳媒協會主管的新媒體研究平臺,《傳媒茶話會》也致力於積極宣傳「中國經濟新聞大賽暨經濟新聞人物評選」。經過《傳媒茶話會》的報導,大賽組委會收到參評報送新聞作品680篇(件),較去年增長82.80%,申報單位由去年的98家增加到今年的141家。
此外,《傳媒茶話會》還將協助中國經濟傳媒協會和多方溝通,爭取將「中國經濟新聞獎」納入職稱評定體系中。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自高。往後餘生,《傳媒茶話會》仍將繼續和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