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不管愛情還是別的,如來佛祖說了:「上趕著不是買賣」

2020-12-24 L娛音嫋嫋

導語:現實生活中,很多女生付出真心卻慘遭辜負,於是怨天尤人哭天喊地:「為什麼?我對你已經這麼好了,為什麼還要背叛我、辜負我、不要我?我對你付出了全部,對你照顧得無微不至,為什麼你卻愛上那些根本就不拿你當回事、刁蠻任性,自私自我的妖精?」

於是一萬個想不通,更有甚者,因走不出這情傷,絕望到輕生自殺,令父母親人痛苦悲傷。

所以,很多人就想活出『佛繫心態』,用以自救。覺得這可能是前世因果,是前世欠了情債,所以今生才要還。雖然這樣想是好的,至少總比那些看不開的人要強,但卻也有消極沉淪的一面。

更積極的一面是要更多的自我反省,自我檢討和反思:為什麼會落得今天的結果?問題到底出在哪裡?是不是自己的方式方法用錯了?

還是本身就不值得被珍惜、被尊重?很多人錯誤地以為:自己付出越多,就越容易被真心以對,其實未必,甚至很多時候恰恰相反。

這樣的道理,連如來佛祖都知道並早就用實際行動教導世人該怎麼做了。

1、送上門去的東西,永遠沒有涉足千山萬水「自己求來」的更「寶貴」

具體答案在《西遊記》第八回:「我佛造經傳極樂 觀音奉旨上長安」一章中。

如來佛祖對眾菩薩說道:「我觀四大部洲,眾生善惡,各方不一。東勝神洲者,敬天禮地,心爽氣平;北巨蘆洲者,雖好殺生,只因餬口,性拙情疏,無多作踐;

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但那南贍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我今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為善。」

諸菩薩聞言,合掌皈依,向佛前問曰:「如來有哪三藏真經?」

如來曰:「我有《法》一藏,談天;《論》一藏,說地;經一藏,度鬼。三藏共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經,正善之門。

我待要送上東土,叵耐那方眾生愚蠢,毀謗真言,不識我法門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

怎麼得一個有法力的,去東土尋一個善信,教他苦歷千山,遠經萬水,到我處求取真經,永傳東土,勸化眾生,卻乃是個山大的福緣,海深的善慶。誰肯去走一遭來?」

當有觀音菩薩,行近蓮臺,禮佛三匝道:「弟子不才,願上東土尋一個取經人來也。」諸眾抬頭觀看,竟是觀音菩薩。

如來見了,心中大喜道:「別個是也去不得,須是觀音尊者,神通廣大,方可去的。」

菩薩道:「弟子此去東土,有甚言語吩咐?」……

2、如來佛祖,不但俯瞰世事,更加洞透人心

不得不說,人骨子裡有一種劣根成分,是與生俱來的東西,名曰:「犯賤」。越得不到的東西越是好的,越是失去的,越會念念不忘。卻時常忽視了已經擁有的、就在身邊的事物和愛人。

很多男生非常高冷,根本不把女生當回事,時常冷麵以對,無視對方的存在;然而,越是這樣的男生,卻越是備受女生追捧,女生巴巴地貼上去,跪求人家的垂愛,不惜讓自己卑微到塵埃裡。

很多女生亦如此,高冷孤傲,目空一切,卻被男生奉為女神,五體投地拜倒在石榴裙下,甚至甘願長跪不起。

面對那些主動愛自己、對自己付出很多的人,反而得不到他的心,無法在他的內心紮根。

所以,如來佛祖才說:「我待要送上東土,叵耐那方眾生愚蠢,毀謗真言,不識我法門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

也就是說,送上門去的東西,往往人家不稀罕,你前腳走了,沒準人家後腳就給你扔出去。反倒是褻瀆了自己的善心和誠意。

所以,要換一種營銷模式:讓他們自己來取,而且還不能輕易讓他們得到,必須要跋山涉水、經過千辛萬苦、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方才可以把經書賜給他們。這樣得到的經書才能被視作珍寶、被頂禮膜拜——他們才會發自內心的珍惜、珍視。

同理可證:現實生活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尤其是在愛情當中,無論男女,當你放棄自己的矜持和尊嚴去倒貼的時候,往往是不被珍視的。

唯獨先守住自己的尊嚴和底線,以客觀的立場和角度去「考驗、觀察」對方一段時間,之後「接受了」的愛情,才可能被珍惜、被尊重——進而成為對方手心裡的寶。

相關焦點

  • 西遊記後傳我們都被如來佛祖騙了!無天根本打不過他
    書生此前就說過無天的誕生可能是如來佛祖安排好的,要知這「佛母孔雀大明王」可是如來佛祖封的。在原著《西遊記》中如來佛祖當年在雪山頂修成丈六金身時,一不小心被天地間的第一隻孔雀給吞入腹中。要知在《封神演義》中準提道人使出了法相金身和孔宣拼了下肉身之力,而準提道人是聖人修為,如來佛祖頂多剛成道,算是初級聖人。其實大家發現沒有,不管是吳承恩的《西遊記》還是許仲琳《封神演義》裡面的仙佛除了修為,更多依靠的是法寶。
  • 關於《西遊記》中如來佛祖定位問題的說明
    關於《西遊記》,胡適的看法是:【《西遊記》被這三四百年來的無數道士和尚秀才弄壞了。道士說,這部書是一部金丹妙訣。和尚說,這部書是禪門心法。秀才說,這部書是一部正心誠意的理學書。這些解說都是《西遊記》的大仇敵。】
  • 如來佛祖的師父是誰?
    在玉清派、上清派的觀點中,太上老君的師父是靈寶大道君(即靈寶天尊、靈寶道君),而靈寶大道君則是元始天尊的兒子。由此三清成為一體。  在《西遊記》中,如來佛祖乃是人間西方佛老,靈山佛門教主,地位尊崇。不過,如來佛祖也應該有師父,那麼,如來佛祖的師父是誰呢?
  • 《西遊記》中是如來佛祖的佛旨大,還是玉皇大帝的聖旨大?
    西遊世界裡佛道其實是一家,如來佛的西牛賀州也在道教天庭的管轄範圍之內,如來佛祖更像是天庭下屬的一方諸侯。《西遊記》原著不止一次提到過三清、四御、五方五老、六司、七元、八極、九曜、十都等。這實際上是道教權力等級劃分,這樣看的話就一目了然了,以太上老君為首的三清是最高等級的神仙,接下來才是玉皇大帝等四御,在玉帝下面的才是包括如來佛在內的五方五老。
  • 《西遊記》裡3個細思極恐的細節!六耳獼猴是如來佛祖瞎編的!
    西遊記《西遊記》是一本奇書,裡面有很多細節非常值得一探究竟。今天我們要看的是《西遊記》裡3個細思極恐的細節,六耳獼猴是如來佛祖瞎編的!靈感大王這是從階級的角度來看,但如果從《西遊記》的世界觀出發也有的說。《西遊記》的世界觀,殺人吃人不算什麼大事,因為人可以輪迴,特別是在神佛眼裡,更是深諳輪迴因果之道,只要不是拘了魂魄,妖怪殺人吃人上面也不太管。
  • 那個演86版《西遊記》「如來佛祖」的朱廣文,如今怎麼樣了?
    在《西遊記》播出以來,東南亞一些國家認為他就是世間活佛,還說要跟「佛祖」照相,跟「佛祖」握個手,沾沾「佛」氣。這可讓總造型師王希鍾可是頭疼不已,如來佛祖這個角色本身出鏡率就不是很多,加上誰都不知道如來佛祖長什麼樣,找好了沒人說什麼,找不好一大幫佛教徒在背後戳脊梁骨。在當時面試「如來佛祖」的演員都有近20個,但化完妝之後,都讓導演感到不是很合適。眼看拍攝在即,其他的角色都陸續確定,但「如來佛祖」這個角色一時間還真敲定不下來。
  • 上趕著不是買賣
    小時候常聽到這樣一句話:上趕著不是買賣。其表面的意思是做生意不能太主動,太主動了就會被動,在價格上會吃虧。
  • 1985年楊潔《西遊記》選角,見朱龍廣:這不就是如來佛祖嗎?
    中央撥款但是需要他們倆導演親自上陣,不管是挑選演員還是說找一些拍攝場景,其實還是相當困難的。今天我們不說在電視劇《西遊記》裡面的主角,而是要說最厲害的那個人,除了導演,我想他應該算得上是最厲害的男人了。
  • 1985年,楊潔為《西遊記》選角,見朱龍廣:這不就是如來佛祖嗎?
    無論《西遊記》後面再被翻拍幾次,我們都不得不承認最經典的始終還是86年這一版,而如來佛祖始終也是86年這一版的最具威嚴而他流傳最廣,影響最深遠的一個角色——如來佛祖,是在1985年接拍《西遊記》後誕生的。
  • 無天佛祖的愛情:寧負如來不負卿
    在《西遊記後傳》中有一個人物一直讓我很感興趣,他就是無天佛祖。《西遊記後傳》是當代人的作品,所以不被研究者重視,其實讀過同名小說的人會認為,這部電視劇簡直糟蹋了小說。無天佛祖這個角色之所以吸引我,是因為他曾有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這段愛情讓人極為感動,非常觸動人的心靈。無天佛祖原為如來的大護法緊那羅,緊那羅受命傳教,來到一個國家。
  • 《西遊記》中,為什麼唐僧取經時,如來佛祖給他的是空白的經書?
    《西遊記》中,為什麼唐僧取經時,如來佛祖給他的是空白的經書?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西方佛教的來歷和如來佛祖為什麼要給東土大唐傳揚西方教的三藏真經兩個問題。如來佛祖為什麼要鼓動大唐皇帝去靈山求取三藏真經?
  • 西遊記後傳:無天佛祖秒殺如來,他到底是什麼來歷?
    看完西遊記後傳之後覺得無天是一個很有魅力而神秘的人物,他不僅能逼得如來不戰而退直接轉世投胎,並且還差點就統一了三界,堪稱是一代梟雄啊。
  • 西遊記中這2個妖怪有多厲害?連如來佛祖和觀音菩薩都非常棘手
    《西遊記》作為我國的經典文學名著,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早已經家喻戶曉。而其中的核心關鍵人物孫悟空,其形象自誕生之後,更是成為老少皆知的英雄形象。他的一身本領,也被無數青少年所羨慕。不過,說起《西遊記》當中的孫悟空,那就不得不提另外兩個關鍵角色——如來佛祖和觀音菩薩。這兩人可以說是《西遊記》中的頂尖大神,一個居於靈山,一個居於珞珈山。
  • 西遊記中的玉帝是怎麼將元始天尊和如來佛祖玩弄於股掌之間?
    西遊記中的玉皇大帝給人一種無能的印象,因為他制止不了孫悟空大鬧天宮,並且在危急時刻還向下界的如來佛祖求救。不過,事情真的這麼簡單嗎?不,事情遠沒有看起來那麼簡單。玉帝在孫悟空大鬧天宮這件事發生前並沒有無動於衷,大鬧天宮發生後向如來佛祖求救也不是無的放矢。
  • 菩提祖師與如來佛祖誰更厲害?
    因為,在《西遊記》中吳承恩大師說得明白,什麼阿難、伽葉那都不是如來佛祖得弟子,人家的二弟子叫做金蟬長老,轉世是唐僧。至於大弟子與其他弟子,在書中並沒有明確交代,但絕對不可能是阿難,伽葉。  因此書中阿難、伽葉與唐僧見面時,全沒有提到師兄弟情誼,更沒有用師兄弟相稱。這二位在西遊記中,那就是如來身邊兩個僕從,相當於皇宮中的太監角色。
  • 他是如來佛祖扮演者,去泰國買佛像,結果發現上面畫的都是自己
    》中「如來佛祖」時,引起很多人的關注。朱廣龍在娛樂圈中出現的次數並不是很多,但是劇中人們對「如來佛祖」的敬仰隨著《西遊記》的播出,我們在社會上很多地方都看到了「如來佛祖」的畫像,甚至人們常常採用劇中的情節,拜祭畫像。
  • 取經路上此劫難驚動了玉皇大帝 出場的妖怪與如來佛祖關係匪淺
    在《西遊記》唐僧師徒的取經路上,大家都懂得,遇到的很多妖怪都是仙佛的坐騎、童子、親戚。而所謂的唐僧取經,不如說金蟬子活出了第二世,作為師父的如來佛祖要再次考驗下這個不聽講的徒弟,因而唐僧必須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取得真經,立下功德從而成佛呀!
  • 他把如來佛祖演成本人,每次一進寺廟,所有人都跪著叫他「佛祖」
    86版的《西遊記》之所以能成為永垂不朽的經典,離不開劇組所有工作人員的努力,當然了,優質的劇本也是很重要的。但是電視劇最終是要呈現在熒幕上的,所以除了這些幕後的東西,幕前的演員形象也十分重要。現在讓大家回憶如來佛祖的形象,想必大部分人腦海中第一時間浮現的都是這一版《西遊記》中慈祥和藹的佛祖形象。這一版的如來佛祖由朱龍廣飾演,他不僅長相十分符合這個角色,而且用自己的精湛演技完美詮釋了悲憫的如來。
  • 他是最經典的如來佛祖,也是「佟湘玉」的爹,連名字都致敬吳承恩
    他是最經典的如來佛祖,也是「佟湘玉」的爹,連名字都致敬吳承恩娛樂圈可以說是一個黑洞,每天都有成千上百的人在這裡面進進出出,因此也是有著長江後浪推前浪的話語,娛樂圈就像是一個自然圈,新老交替是必然的現象,隨著現在新人的出現,很多老戲骨是都慢慢地淡出了大家的眼前,甚至是有的老戲骨已經是悄然離世,大家只能對他的作品進行緬懷
  • 他是《西遊記》中的佛祖,走路上遭人跪拜,買佛像畫的是他本人
    ,我們都不得不承認最經典的始終還是86年這一版,而如來佛祖始終也是86年這一版的最具威嚴。而他流傳最廣,影響最深遠的一個角色——如來佛祖,是在1985年接拍《西遊記》後誕生的。而《西遊記》播出之後,觀眾更是紛紛信服朱龍廣的如來佛祖,讚嘆楊潔導演選的一手好演員。如來佛祖形象深入人心,他買佛像照片買到自己照片其實朱龍廣在《西遊記》裡的戲份並不多,加上後來續拍的部分,一共也就是四場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