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熱愛動作片的看客而言,以汽車為主要元素的獨特類型片更是會在感官上帶給觀者有別於傳統劇情片獨有的快感與衝擊力。今天網易汽車「電影與車」欄目為您盤點十大最佳汽車主題電影(劇情片),給速度一個造次的理由。
No.6:《亡命駕駛》
定位:北歐黑色文藝悲劇
經典程度:★★★★
出場車型:雪佛蘭Impala(開場搶劫接應車)
克萊斯勒300C (黑幫分子追逐用車)
雪佛蘭Malibu(1973年出廠 主角平日座駕)
如果說王家衛是藝術的哀嘆,吳宇森是唯美的暴力,那《亡命駕駛》則是將美國文化與文藝、暴力美學最巧妙的結合,它作為筆者最推崇的一部片子,《亡命駕駛》集合了太多令人震撼的元素。氣質陰鬱,全篇基本上沒有大篇幅的對白,一切的語言和情感都用氛圍的營造來突出。動作戲犀利大膽血濺熒幕,飆車部分雖不多,但設計感及整體水準卻完全不輸傳統汽車動作電影。
與其說是好萊塢當紅小生瑞恩高斯林塑造了《亡命駕駛》,倒不如說是他的推薦成全了尼古拉斯溫丁雷弗恩將北歐式的文藝動作電影在全世界範圍內發揚光大,在主角冷靜的視角,激烈的速度、淡淡的情感中電影散發著令人迷醉的殘酷低氣壓。巧妙的逃脫橋段,黑幫分子們慘無人道的報復說短以及簡單卻足夠悲壯的感情線,極冷與極熱的碰撞交匯火花四濺,但這一切卻又是那麼的平緩、真實、充滿力量。
配樂和汽車是本片最重要的兩個亮點,開場部分主角(片中沒有交代他姓名,演員表中的對應稱謂是:Driver)駕駛一輛再普通不過的雪佛蘭Impala接應搶劫者,用電波全程監聽警方對講頻率,在夜幕和在建築物的粉飾下,上演了一場十足經典的逃脫戲碼。低頻段的襯樂隱隱的節奏電子樂表現著緊張情節駕駛者應有的心裡活動,而主角的臉上卻全程無表情。直至車最終駛入體育場地庫,隱入車流和人流之中……字幕起,後現代地下電子樂明確的重低音混搭效果人聲開始「控訴」社會,電影才正式開場……
不僅是開場,影片中主角在90%的時間中都是面無表情的,唯有他在於艾琳在一起的時候才能看到笑容和幸福感。1973年產的雪佛蘭Malibu老爺車上,他們乘著夕陽在乾涸的橋堤飛馳,盡頭是面積不大的樹林和溪水,這就是他們僅僅需要的那麼一點點美好而已。舊舊的車和舊舊黃色的陽光映襯下,時間短暫且珍貴,是唯屬於他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
為了成全她,主角答應幫助其丈夫完成黑老大交給的交易任務,殊不知一腳剛踏出罪惡,身上就已經連中數槍前去問候天公。他,奪路而逃,粗狂的野馬和貴氣的克萊斯勒300C上演一場美式大馬力後驅較量。專職駕駛的主角贏得並不輕鬆,但也算是逃過一劫,不過黑幫不可能停止滅口行動,最終Driver選擇主動迎擊,完爆罪惡的反派,不過他們的愛卻已走遠,在電梯裡艾琳的表情讓他絕望,悄悄的離開始無盡漂泊(上集結束,咱們下周繼續!)
本文來源:網易汽車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分頁導航:
第01頁:10盤點十大汽車電影——《頭文字D》 第2頁:10盤點十大汽車電影——《死亡飛車1》 第3頁:10盤點十大汽車電影——《偷天換日》 第4頁:10盤點十大汽車電影——《變形金剛1》 第5頁:10盤點十大汽車電影——《亡命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