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首次構建出人腦細胞結構數字圖譜---Julich-Brain

2021-01-11 生物谷

2020年8月1日訊/

生物谷

BIOON/---Julich-Brain是第一個人腦三維圖譜的名稱,它以微觀解析度反映了大腦結構的變化。該圖譜有近250個結構不同的區域,每個區域都是基於對10個大腦的分析。24000多張極薄的大腦切片由專家們進行數位化處理、三維組裝和繪製圖譜。作為歐洲人腦計劃(European Human Brain Project)的EBRAINS研究基礎設施的一部分,該圖譜作為一個接口,以空間精確的方式連接關於大腦的信息。由Katrin Amunts博士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在Science期刊上發表了這個新型大腦圖譜,論文標題為「Julich-Brain: A 3D probabilistic atlas of the human brain’s cytoarchitecture」。

圖片來自 Forschungszentrum Juelich / Katrin Amunts。

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人腦的結構並不統一,而是被劃分為清晰可辨的區域。這些區域在神經細胞的分布和密度以及功能上都有所不同。藉助於Julich-Brain,這個研究小組如今提出了最全面的大腦細胞結構數字圖譜,並通過EBRAINS研究基礎設施向全世界提供。

Amunts說,「一方面,這個數字大腦圖譜將有助於更準確地解讀神經影像學研究的結果,比如對患者的神經影像學研究。另一方面,它正在成為大腦'谷歌地球'的基礎--這是因為細胞水平是連接關於大腦非常不同方面的數據的最佳接口。」

大腦「谷歌地球」

通過這種方式,這些研究人員為這個人腦計劃做出了重大貢獻。Amunts 說,「我們和這個項目的許多合作夥伴一起,正在把EBRAINS建設成新的、高科技的神經科學研究基礎設施。」

對這個三維圖譜的研究工作已經進行了25多年。數十名專家多年來利用圖像分析和數學算法對大腦組織切片進行評估,並確定了大腦不同區域之間的邊界,這些區域的長度加起來有近2000米。

大腦各個區域的差異

這個大腦圖譜顯示,大腦不同區域之間存在差異,比如,在大小和位置方面就存在不同。因此,Julich-Brain將各個區域的位置和形狀以概率圖的形式顯示出來。這些研究人員發現,與語言有關的布羅卡區(Broca region)存在著特別大的差異。相比之下,初級視覺區域則顯得更加統一。

作為EBRAINS的一部分,Julich-Brain人腦圖譜是將結構和功能結合起來的起點。該圖譜已經在幫助將基因表達、連接性和功能活動的數據聯繫起來,以更好地理解大腦功能和疾病發生機制。「EBRAINS還使得我們能夠利用這些圖譜進行模擬,或者應用人工智慧來探索大腦區域之間的分工。由此產生的海量數據利用EBRAINS計算平臺進行處理。」這種計算能力來自新的歐洲超級計算網絡FENIX,該網絡由五個領先的高性能計算中心組成,其中包括Julich超級計算中心(JSC)。

數字腦科學

Amunts說,「看到大腦研究和數位技術的結合取得了如此大的進展,真是令人興奮。這些研究成果中的大多數匯集在Julich-Brain人腦圖譜和EBRAINS中。它們幫助我們和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們更好地理解大腦的複雜結構,並共同揭示事物之間的聯繫。」(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Katrin Amunts et al. Julich-Brain: A 3D probabilistic atlas of the human brain’s cytoarchitecture. Science, 2020, doi:10.1126/science.abb4588.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20/07/29/science.abb4588

2.A centerpiece of the 3-D human brain atlas published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7-centerpiece-d-human-brain-atlas.html

3.EBRAINS
https://ebrains.eu/

4.The Human Brain Project
https://www.humanbrainproject.eu/en/

相關焦點

  • Science|遺傳相互作用圖譜可確定蛋白質複合物的整合結構
    大家好, 今天分享的是發表在science上的一篇關於遺傳相互作用圖譜輔助蛋白複合物整合結構確定的文章,題目是Genetic interaction mapping informs integrative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protein complexes
  • Science:利用基因相互作用圖譜確定蛋白複合物的整體結構
    但蛋白並不是單獨行動的,科學家們還需要知道蛋白在一起工作時形成的複合物的形狀和組成--他們稱之為結構。 有了關於蛋白複合物結構的精確信息,科學家們就有更大的機會設計出高效的藥物來阻斷或提高這種複合物的活性,從而達到治療目的。他們還可以更好地預測突變如何可能破壞一種複合物並導致疾病。 但確定蛋白複合物的結構是一項艱苦的工作。
  • 媒體知識圖譜的構建簡析
    現有代表性的知識網絡有Wordnet、DBpedia、Freebase、NELL(Never Ending Language Learning,永不結束語言學習)、YAGO和谷歌知識圖譜等。其共同點是均基於單一文本進行構建。根據知識來源與頂層概念設計理念,現有數據驅動的知識圖譜構建的研究工作大致分為如下幾類。
  • 圖靈獎得主論體系結構創新,自動構建知識圖譜,盡在WAIC開發者日
    2017 年圖靈獎得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計算機體系結構宗師 David Patterson 給出了他的答案:針對 AI 和 深度學習量身定製硬體,針對雲和邊緣進行計算機架構創新。明略科技吳信東:如何自動構建知識圖譜?從 Google 搜索,到聊天機器人、大數據風控、證券投資,這些應用無一不跟知識圖譜息息相關。知識圖譜在技術領域的熱度也在逐漸上升。在今年的 WAIC 開發者日上,明略科技首席科學家、明略科學院院長吳信東分享了「自動構建知識圖譜」的主題演講。
  • Nature Genetics:繪製皮層下大腦結構的遺傳圖譜
    1、Nature Genetics:繪製皮層下大腦結構的遺傳圖譜近日,來自荷蘭伊拉斯謨醫學中心M. Arfan Ikram和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聖安東尼奧健康中心Claudia L.Satizabal等研究人員在《Nature Genetics》上發表了題為」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subcortical brain structures in 38,851 individuals」的研究文章,描繪了38851名個體皮層下大腦結構的遺傳結構。
  • 新冠研究中國登上Science封面首次揭示新冠病毒人體蛋白受體結構
    【新智元導讀】日前,西湖大學周強實驗室的一項關於新冠病毒的研究登上了最新一期Science封面,該研究利用冷凍電鏡技術成功解析了此次新冠病毒的受體——ACE2的全長結構,屬全球首次。該成果最終將對研發精準的新冠肺炎診斷、治療手段起到關鍵作用。「新智元急聘主筆、高級主任編輯,添加HR微信(Dr-wly)或掃描文末二維碼了解詳情。」
  • Science|人類前腦發育過程中的染色質可及性變化圖譜
    Paca研究組合作在Science發表題為Chromatin accessibility dynamics in a model of human forebrain development的文章,在人誘導多能幹細胞細胞來源的三維類器官中對前腦發育過程中的染色質的可及性動態變化過程進行了研究
  • 中國構建首個人類細胞圖譜基本框架 80後浙大學者領銜
    「長遠來說,人類細胞圖譜計劃旨在描述人體中每個細胞(約37萬億個)的詳細特徵,呈現不同類型細胞在人體組織的3D結構,勾勒所有人體系統的相互聯繫,揭示圖譜變化與健康和疾病的關係。人類細胞圖譜計劃將徹底改善人們對疾病的理解、診斷和治療。」郭國驥表示。這項大科學計劃也被認為堪比人類基因組計劃,該計劃提出之初主要由英美科學家主導。
  • 華為開發者大會HDC.Cloud技術探秘:知識圖譜構建流程及方法
    一、什麼是知識圖譜?知識圖譜是由實體、關係和屬性組成的一種數據結構。以下圖為例,「劉德華」是一個人物類型的實體,「劉德華」有自己的身高、國籍等信息,這些信息便稱之為實體的屬性。同樣,「無間道」是一個電影類型的實體。
  • 科學家繪製出胎兒染色質可及性的人類細胞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胎兒染色質可及性的人類細胞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6 13:54:15 美國華盛頓大學Jay Shendure等研究人員合作繪製出胎兒染色質可及性的人類細胞圖譜。
  • 每日聽力|BBC六分鐘雙語版239 - Meditation and the Brain
    Richard DavidsonThere is no question at this point in time based upon the current science that has been conducted over the last 10 years, that meditation can change the brain
  • 知識圖譜的皇冠:知識圖譜推理的前世今生
    [ 導讀 ]業界和學界對知識圖譜的關注主要集中於兩大領域,分別是知識圖譜的構建和知識圖譜的應用。 前者聚焦於通過對結構化、非結構化數據的整合,實現統一形式的數據存儲;後者則著眼於通過算法對海量知識圖譜數據進行學習與挖掘,從而推理出新的知識,服務於具體行業應用。
  • Human Brain Mapping|中國作者高被引論文集錦
    來源:Wiley神經心理Human Brain Mapping 出版經過同行評審的跨學科和快速發展的腦圖譜領域相關的基礎,臨床,技術和理論研究。期刊主要關注非侵入式腦成像研究,主要來探索人類神經系統空間維度和(或)時域維度上的腦區功能、結構、連接的變化和組織形式。
  • 知識圖譜不複雜,我來幫你理一理!
    將數據中蘊含的知識用圖的結構表示出來,就形成了知識圖譜。圖片來自 Pexels知識圖譜可以應用到智能搜索,自動文檔,推薦,決策支持等領域。例如:WordNet,Freebase,Wikidata。今天和大家一起了解知識圖譜構建的方法和基本原理。
  • 2020年中國面向人工智慧「新基建」的知識圖譜行業白皮書
    ,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知識圖譜幫助機器實現認知智能的「理解」和「解釋」能力:通過建立從數據到知識圖譜中實體、概念、關係的映射,使機器能理解數據,從數據中提煉出行業或領域內高精度的知識;通過利用知識圖譜中實體、概念和關係來解釋現實世界中的事物和現象,使機器能解釋現象。更進一步的,基於知識圖譜和邏輯規則或統計規律,機器能推理出實體或概念間深層的、隱含的關係,實現認知智能的「推理」能力。
  • 科學家們繪製小鼠大腦的詳細3D結構圖譜
    據外媒BGR報導, 科學家們近日已經完成一個歷時三年的項目,其旨在為實驗室小鼠的大腦製作一個詳細的3D結構「圖譜」。 由此建立的模型將幫助科學家們更好地了解使用嚙齒類動物進行的治療和測試的效果。考慮到這一點,研究人員想儘可能多地了解小鼠的大腦是有道理的,一個為期三年的項目剛剛完成了有史以來最完整的小鼠大腦「圖譜」。在 《細胞》 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新論文中,研究人員對小鼠大腦的每個結構進行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研究。這項工作的成果是一個豐富詳細的3D模型,其他科學家可以在自己的研究工作中使用。
  • 騰訊雲小微獲首批知識圖譜產品認證,加速 AI 交互能力升級
    本次測評認證的是依據《信息技術 人工智慧 知識圖譜技術框架》等標準,該標準規定了知識圖譜技術框架、利益相關方、關鍵技術要求、性能指標、典型應用及相關領域、數字基礎設施、使能技術等,騰訊標準團隊前期積極參與該項標準的編寫工作,對測評認證的要求有著深刻的理解,為本次騰訊雲小微獲首批知識圖譜產品認證打下了基礎。
  • 清華唐傑教授:認知圖譜是人工智慧的下一個瑰寶
    自 1956 年 AI 的概念首次被提出,至今已有 60 多年的發展史。如今,隨著相關理論和技術的不斷革新,AI 在數據、算力和算法「三要素」的支撐下越來越多地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
  • 一文教你用 Neo4j 快速構建明星關係圖譜
    篩選出個人主頁中含「明星關係」的數據,進一步爬取並解析出後續關係圖譜所需的數據。以「張國榮-個人主頁」為例,其直接相關的明星並不多,可見數據質量不一定多高,僅供練手,故不在此處過多糾纏。數據到手後,存成 csv,丟到 neo4j 裡,就能查詢出「張國榮」的關係。
  • 百分點入選艾瑞《面向人工智慧「新基建」的知識圖譜行業白皮書》
    基於此,報告從善政、惠民、興業、智融四個部分對知識圖譜技術在各行業中的代表性應用場景進行梳理,對知識圖譜未來的發展和應用做出兩大展望:(1) 創新的知識圖譜形態,構建多模態知識圖譜,拓展知識圖譜的應用場景和領域。(2)與區塊鏈技術結合發展,優化知識來源管理、知識儲存和更新、智慧財產權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