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潼軍
他是工科男,還是金融高管,不僅出了詩集,還將詩變為原創歌曲
上周,李潼軍在微信朋友圈發了18條信息。其中大部分是螺紋鋼、橡膠等大宗商品的期貨價格分析,另外兩條則完全不同,一條是某詩歌朗誦會的消息,一條是他自己寫的短詩《手機滿存》。
李潼軍是永安期貨股份公司重慶營業部總經理,他辦公室的書櫃裡擺滿了諸如《金融海嘯》、《金融戰爭》等財富類的書籍。而在寫字檯上,卻堆著一摞他在春天剛出版的詩集《無法告別》。他說每天寫幾行詩,對自己是另一種救贖。
李潼軍談及期貨,洋洋灑灑,而說到詩歌,卻是一字一頓。在他的生活中,既有暴漲的螺紋鋼、股票指數,也有詩,有去世的媽媽,有回不去的童年,有到不了的遠方。李潼軍以詩為船,來回擺渡。
1968年,李潼軍出生在沙坪垻的土灣。從八中畢業後,李潼軍考取了華中理工大學的製冷專業,正式成為一名工科男。製冷專業善於將環境搞得凝固而僵化,但李潼軍在這裡卻與詩社碰撞得火星四射。
在大學,李潼軍加入了夏雨詩社,閱讀了大量朦朧派詩歌,也創作了一批作品,但大學畢業後,他還是順理成章地進入重慶建設工具機廠。當年,建設廠剛剛涉足汽車空調項目,李潼軍成了一名專注項目的工程師。
李潼軍說,他從小就喜歡關注世界各國發生的大事,而這些事或多或少會以蝴蝶效應的方式影響到我們的生活。1992年,海南「富島基金」、深圳「天驥基金」等37家基金成立,中國的基金市場迅速啟動。1993年,李潼軍離開建設廠,投身期貨行業,成了中國第一代期貨經紀人。
在所有的金融產品中,期貨以「血腥」而聞名。巴林銀行因為期貨交易失誤而倒閉,日本住友在期貨交易中損失超過40億美元。在期貨市場,無數人一夜暴富,無數人突然破產。經過20多年的不斷跳槽和市場歷練,李潼軍目前擔任永安期貨重慶營業部總經理。
2013年,李潼軍在微信上聯繫到了昔日同學,包括大學夏雨詩社的詩友,大家在微信裡再次聚合。在中斷了24年後,李潼軍開始重新寫詩。
此後,李潼軍每周六會堅持在微信朋友圈發表一首完整的詩歌,而每天會在小範圍的微信群裡貼出一首三四行的小詩。這樣堅持了兩年,詩集《無法告別》面世。
《無法告別》書影
■對話
詩歌與金融的道理是相通的
重慶晨報:目前重慶的期貨行業怎麼樣?
李潼軍:與銀行、股市相比,期貨的發展並不太好。在重慶的金融板塊,期貨一直沒能做大,只能算個小兄弟。目前有4家本地公司,另外有30多個營業部,全市保證金規模在80多個億。
期貨行業主要從事的是經紀業務,盈利模式靠收取手續費為主,目前正在向財富資產管理和風險管理轉型。
我們的第一塊新業務是銷售發行私募基金,第二塊新業務是從事風險管理,第三塊新業務是我們也在參與一些投資諮詢業務。幾大新的業務正在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期貨行業。
重慶晨報:你怎麼看待自己重新開始寫詩?
李潼軍:最初也是湊熱鬧,大學詩社的同學在微信上聚在一起,互相說起詩歌,我才開始重新提筆。一首詩發表在微信上,受到朋友們的點讚,最初是別人的鼓勵,後來慢慢成為自己的需要,是內心的需要,詩意的表述是一種內心的救贖,它讓我安靜並得到其他東西不能給予的滿足。
重慶晨報:你寫詩想要傳遞給讀者的是什麼?
李潼軍:我已快到50歲了,我的詩歌更多的是一個中年人的人生感悟,情感的表達和過去不一樣了,會更加內斂含蓄。我沒有特別針對讀者想要表達的想法,主要是個人對外界的觀察,當你發現進入你知覺和經驗的事物都能變成詩篇時,那真是快樂,如同創造了一個新世界。
重慶晨報:寫不出來時怎麼辦?寫不好又怎麼辦?是否擔心有人抨擊你的詩?
李潼軍:在詩歌圈子裡,我肯定還算是新人,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還屬於局外人,我寫詩純粹是一種業餘的心態,創作上也處於詩歌寫作的初級階段。我的詩,是按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寫作,都是自我的東西,更多還是讓自己和朋友們能感覺到愉悅。詩歌本身的美感其實無高下之分,一首詩發出來後就不屬於你了,它的好壞每個人的體會是不一樣的。因此,我不太擔心寫得好壞的問題,那可能是一個專業詩人需要強調的,我也在學習研究其他優秀詩人的作品,重慶地區有很多出類拔萃的詩人,能夠經常與他們交流受益匪淺。《無法告別》只是我這兩年在朋友圈發表的詩作合集,是朋友們給我的一份很棒的生日禮物,我們在一起度過了一個非常開心又難忘的夜晚。
重慶晨報:你怎麼看待金融職業背景與詩歌的關係?
李潼軍:兩者其實是不衝突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們都是個性的表達。
詩歌是將有關聯的詞句組合起來,形成一個有更高人生意味的新世界,而期貨是將產業、將宏觀和微觀的變化用邏輯的形式組合起來,並加以判斷,兩種思考方式非常接近。如果越往上走,你會發現其實投資與寫詩是一模一樣的,越高級的狀態越簡單,用簡單的狀態去創作和思考,就越能抓住事物的本質和核心。
重慶晨報:你提到了詩歌對於你的「救贖」,在生活中詩歌和金融工作有衝突嗎?
李潼軍:我這個年紀,早已學會了在理性中尋求平衡點。我沒有想到會用詩歌來謀生,但寫詩可能會為我後半輩子的生活做些鋪墊。我不想重複上一代人退休之後打麻將、跳壩壩舞的晚年生活。好的詩歌有很強的愉悅感,當然一線詩人看得更遠,李元勝老師說詩人是其他人的避風港和瞭望塔,北島說詩人是無權的權力,無家的家園,無言的語言,我目前體會還不深,但願意為之努力。
■連結
渝商中的詩人和作家
○金山科技董事長王金山,除了成功研製出膠囊內鏡等科技產品外,還曾在1986-1989年組建詩社,出版過《巴茅草》詩刊。詩刊卷首語曾說:《巴茅草》謹獻給中國文學魯迅之後、外國文學高爾基之前的讀者。王金山有詩歌代表作《孤島》、《雪地裡》、《雨後》等,但目前未出版詩集。
○藍洋金控董事長胡定核,曾擔任四川大學文學社社長,並組建「百色花」詩社。胡定核曾在《人民日報》、《讀者》等刊物上發表多篇文章。
本報記者 仇崢
聯繫記者 仇崢
13320200206
26827536@qq.com
《渝商》周刊得到重慶市工商聯(總商會)、市國資委、市外經貿委支持,特此鳴謝!
來源:重慶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