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下午四點多,潘瑋柏在微博上宣布了自己結婚的喜訊,妻子比他小了13歲,眾多網友粉絲紛紛送上祝福。很多人心中難免會有一絲疑惑——年齡差距是不是有點大呀?其實這個問題很多人在結婚時都會考慮,那就是年齡真的那麼重要麼?
結婚雙方在年齡上有多種可能性,有的雙方年齡相當,有的男比女大3-4歲,或是女比男大3-4歲,這都是比較正常的;還有的兩者相差十幾歲、二十幾歲;更有甚者,兩者相差四五十歲,這樣的差距太大了。就像楊振寧教授和妻子翁帆,兩者年齡相差就非常大,楊教授在82歲高齡迎娶28的翁女士。當然了,他們的婚姻是否幸福,只有他們自己知道,外人是不好隨意猜測的,至少在目前的公開場合,二人還是十分恩愛的。那麼回歸本文的主題,年齡重要嗎?筆者的答案是:重要!
年齡反映的不是一個數字,不是28、28、38等等數字,這些數字代表的是身體狀況、社會經驗、價值觀念、思維意識、知識技能、社會階層和生活習慣等。我們都很清楚,數字跟結婚生活沒有任何關係,但是數字背後的這些內容則跟婚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往往決定著婚姻的質量。
第一點,年齡代表的是身體狀況。8歲孩子的力量無法跟18歲、28歲的小夥子相比,58歲、68歲的人的身體素質肯定不如20-30歲的小夥子。結婚了是需要過夫妻生活的,很多人由於身體狀況不佳,難以滿足對方的需求,使得對方紅杏出牆或是「在外偷吃」,這些是婚姻所不能容忍的問題,夫妻生活質量的低下自認也會影響到婚姻的幸福感。
第二點,年齡代表社會經驗。年紀大的人社會經驗相對豐富,而年紀小的人往往經驗欠缺,少不更事;年紀大的人辦事老練,年紀小的人愛出風頭;年紀大的人辦事緩慢,年紀小的人往往迅速快捷。這兩者在同一件事情之上是有分歧和矛盾的,倘若處理不好,就會發生爭吵摩擦,影響到婚姻質量。
第三點,年齡代表價值觀念、思維意識。中國人大概對「代溝」一詞並不陌生,往往出現在父母尊長和孩子之間,但是如果夫妻之間的年齡差距太大,「代溝」就出現在夫妻之間了。夫妻之間由於大的年齡差距以至於在價值觀念,思維意識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別,這一點不難理解,90後的孩子似乎都看不懂00的孩子在幹些什麼了,當然也不理解70後為什麼要那樣想,那樣做。
第四點,年齡代表知識技能。一般來說,年齡稍長的會比年齡稍幼的有較多的知識與技能。但在今天這個社會,情況又不是一般的了,知識技能更新的很快,年長的反而可能不如年幼的。這種結構性的差異也可能引發一些衝突,從而影響婚姻質量。
第五點、年齡代表了社會階層。首先我們把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人排除在外,我們很容易發現,那些有頭有臉的人物大概都是堅持拼搏了很久的,才到今天這個位置,因而年紀大都已過四旬。而那些剛剛畢業的年輕人,哪一個會有很多錢,會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呢。社會階層不一樣的人,在看待問題,對待人物的態度上也不一樣。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也很難幸福長久。
第六點,年齡代表生活習慣。不同的年齡階段的人生活習慣是不一樣的,年長的喜歡早睡,年幼的又喜歡晚上玩。年長的喜歡清淨的生活,年幼的喜歡花花世界。總之,不同的年齡階段,其生活習慣會大不相同,也會影響到婚姻質量。
總的來說,年齡反映的不是簡單的數字,而是與婚姻密切相關的因素,因此不得不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