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鴻蒙,這幾個字屢屢出現在各大新聞媒體上。人們期待著、盼望著,都想早日看到一個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產作業系統。從去年9月發布到現在,每每有鴻蒙的新聞曝出,都會挑動無數人的神經。
最近一條鴻蒙的新聞與華為智能手錶有關,據國外知名爆料人Teme爆料:華為Mate Watch將是華為旗下第一款運行鴻蒙OS的智能手錶,將與Mate 40系列同臺亮相。並有消息稱,可能會在國慶期間實現。
華為智能手錶搭載鴻蒙OS的消息傳出後,網友們的態度呈現多極化,一派認為這是個值得振奮的好消息,鴻蒙作業系統將會取代華為Watch GT系列中的Lite OS,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也為未來鴻蒙系統進入手機終端打好基礎。
另一派則不以為然,稱這很可能又是一個假消息。去年華為鴻蒙系統剛剛發布的時候,就有消息爆料稱華為GT2搭載鴻蒙系統,與Mate 30系列同臺亮相。今年不過是將Mate 30改成Mate 40,還是一場終究不會成為現實的炒作行為。
甚至還有人懷疑,鴻蒙系統根本就是假的,因為鴻蒙從來沒有公布過其原始碼,甚至連開發文檔也沒有拿出來。
眾所周知,華為鴻蒙是開源系統,開源最大的特點應該是開放,也就是任何人都能得到原始碼。安卓系統之所以這麼強大,正是因為開源系統營造出強大的開發者生態。而知乎網友們質疑的核心就在於,作為開源系統的鴻蒙,為何遲遲不發布原始碼與開發文檔。對比谷歌旗下安卓系統,各個版本的代碼一直可以公開下載測試。
開源系統不公布原始碼,難怪網友群起質疑。不過,華為也有其難言之隱。作業系統開發難度之高,普通人根本難以想像,在這個領域,無數行業大佬都曾折戟沉沙。當年,三星手機銷量穩居世界第一,試圖推廣使用自家Tizen系統,然而卻無人理會。
要知道,Tizen的來頭可不小,它的前身是英特爾與諾基亞共同開發的meego,後來諾基亞衰落,英特爾轉而與三星共同開發Tizen。就這樣傾注三家巨頭的作業系統,最終還是沒能擋住安卓與ios系統強大的生態,在手機作業系統上敗下陣來。
國內也是一樣,曾經的紅旗linux和阿里雲OS都曾經帶給用戶無限期望。然而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最終都因各種原因裹足不前。
作業系統開發難度巨大,華為不得不謹慎,因而華為制定了小步快走的戰略。根據華為在東莞松山湖華為開發者大會上公布的路線圖,2019年鴻蒙系統主要實現TEE微內核形式化驗證,多終端開發IDE(Beta),用於智慧屏;2020年鴻蒙OS 2.0 內核及應用框架自研,用於創新國產PC、手錶/手環、車機。
路線圖上明確顯示,今年華為將推出搭載鴻蒙OS 2.0 的智能手錶。由此看來,推特大V Teme的爆料或許可靠性很高,運行鴻蒙OS的華為Mate Watch說不定會如期上線。
Mate Watch的消息大概率穩了,那麼它與華為之前的智能手錶又有什麼不同呢?此前,華為曾經推出兩代華為Watch與兩代華為WatchGT,前者用的是谷歌旗下的Wear OS,後者用的是華為自家開發的LiteOS。
用過華為WatchGT的小夥伴都清楚,這是一款運動手錶,具有戶外步行、24小時心率檢測、天氣功能、通知提醒功能等,其中運動記錄和通知提醒還支持聲音播報。從華為WatchGT身上,其實我們可以推導出鴻蒙OS 2.0冰山一角,因為華為WatchGT搭載的LiteOS與鴻蒙OS一脈相承。
華為全球高級產品營銷經理Peter Gauden在接受TechRadar訪談時表示,現有的華為Watch GT未來也將可以採用最新的鴻蒙OS。「事實上,鴻蒙OS初期也加入了一些LiteOS元素在裡面。」他表示。而LiteOS是現有的華為WatchGT系列中所使用的軟體系統,這款全新的軟體系統取代了之前可穿戴設備所採用的Wear OS。
此外,小黑還嘗試在華為智慧屏上找尋鴻蒙OS 的影子。華為智慧屏上的鴻蒙OS,從UI界面到內容,除了設置裡面的系統信息外,看不到與普通智能電視有什麼區別。按照華為發布會上所說,鴻蒙OS最終表現在相同華為帳號的鴻蒙終端分布式多設備協作。目前鴻蒙設備還很單一,估計只有當華為Mate Watch發布之後,鴻蒙OS的特點才會更多表露出來。
不出意外,今年十月我們會看到鴻蒙OS第二代產品華為Mate Watch。按照華為公布的路線圖,今年鴻蒙OS還會在手環、車機等設備上現身,華為鴻蒙OS正在有條不紊地向前邁進。至於手機端鴻蒙OS,難度實在太大,華為在路線圖上也規劃到2022年以後,想要用上鴻蒙OS的手機,估計還要多等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