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鵬:等我明白,已為人父

2021-02-21 思想史略

作者:李承鵬 編輯:辛巴德

摘自:《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新星出版社


小時候我看過一部日本電影《砂器》。影片講戰後日本東北部一對失去土地的父子,他們到處流浪,在大雨滂沱中趕路,在大雪天裡乞討,在崎嶇的山路上跋涉。有一次,兒子被富家子弟毆打,瘦小的父親拼命用身體擋住拳頭和棍棒,滾落到水溝裡。還有一次下大雪,父親討來一碗粥,用砂鍋煮熱了讓兒子喝,兒子讓他先喝,兩人推來推去燙到了嘴,痛得原地大跳,卻又相擁哈哈大笑……這個溫暖的鏡頭,讓我哭了。


電影《砂器》海報

那個父親後來得了麻風病,被強行帶到醫院,兒子則被一戶好心人家收留。後來兒子逃到東京,機緣巧合學習鋼琴並成為嶄露頭角的鋼琴家,還認識了一名大金融家的女兒。正當談婚論嫁時,早前的養父找到了他,讓他去見他的親生父親,當時日本很重視門第,為了掩蓋出身,他在車站把養父殺了。後來偵破的過程很複雜,我不太記得,之記得最後的情景是:警視廳探員把鋼琴家的照片遞到在麻風病院的生父面前,為保全兒子,生父拒絕承認這是他的兒子,只是默默地看著照片,默默地老淚縱橫……

這個鏡頭被評為日本人性系列電影裡最經典的鏡頭之一,電影院裡的人哭得稀裡譁啦。我當時不明白那個父親為何這樣做,等我明白,已為人父。

父親是世上最不堪的那個鬥士。

如果你要問我當了父親最主要的體會,這就是回答。

羅中立 《父親》

我們的父親沒有《至高無上》中男主角的那種不怒自威;連油畫《父親》所展現的那古銅臉色中透出的勤勞堅忍,也不大看得出來。他們中的大多數為生活所困,面色無光,有些不大不小的疾病。其中一些連感情也並不如意,很年輕就顯出一些猥瑣來。可是他們愛著自己的孩子,像愚蠢而勇敢的工蟻,不落下任何一項工作。

我住的小區裡有個撿垃圾的大爺,我到現在也不知他叫什麼。他並非那種邋遢的撿垃圾大爺,而是衣著乾淨,見人很有禮貌地打招呼。他總是精心地把紙盒、廢舊電器、報紙歸類放好在板車上,不掉下來任何垃圾。他兒子也在這城裡打工。曾經覺得他兒子很不孝,後來才知他兒子也極力反對他這麼幹,可他總偷偷跑出來撿垃圾,騙兒子說在公司找了差事。

他說,每回出來撿垃圾都要穿上好的衣服,這樣保安就不會趕他,也不會給兒子丟臉。他偶爾會到我家來收一些紙盒,我媽會留他吃飯,每回他都虔誠地拜拜我家的觀世音菩薩像。我跟他交談過一次,他說:「兒子要在城裡買房,再過半年,差不多首付就有了,我也可以回老家了。」


你問我我的父親是怎樣的。他是個三流的音樂家,形象和性格都有些像《虎口脫險》裡的那個指揮,暴躁而神經質。我很小的時候他便逼我練琴,我若不從或彈錯,便要挨打。我從小身形敏捷,閃躲靈活,有一次鑽到床下面去(新疆兵團的那種床,下面可藏半個班的人),他跟著鑽進來,我在裡面用掃帚對抗,導致床板坍塌,他的鼻梁都被砸出血了……

還有一次學校發大肉(新疆管豬肉叫大肉),因為天冷肉凍得太硬,菜刀切不開,我倆就在院子裡用斧頭砍,我砍時大叫「砍死爸爸」。那天哈密大雪紛飛,他的鼻尖上全是雪花,他問我說什麼,我又大聲說「砍死爸爸」,他聽了,就默默哭了。這是他唯一一次在我面前哭。直到現在我也沒問過他為什麼哭,不必問。

後來他跟我母親離異,我隨母親回四川,從此父子聚少離多。後來知道他過得落魄,再婚也不幸福,女兒不想理他竟至離家出走……幾年前我倆有過一次很隆重的見面,我給他買了很多衣服,他很開心地試穿了所有衣服,鄭重地在鏡子前走來走去。他把西服的口子一口氣扣到了最下擺,渾然不覺。

我爸是如此不堪的一個鬥士,他想把我培養成一個音樂大師,我卻成了碼字師傅。他想把我兒子培養成一個音樂大師,可我兒子卻成了網球運動員。那次他回河南時,在車站認真拿起珂仔(我兒子)的手看了又看,說:「手指這麼長,韌帶這麼開,可惜了……」頭也不回,黯然離去。


(雨中的父親,感動無數人的一張照片)

你問我和我的父親有什麼不同。曾經覺得有很多不同,現在覺得其實一樣,我們都努力讓自己在兒子面前從容不迫,卻內心恐慌。兒子出生那天,我正在談一件重要的事,聽說要生了,急急開車向幾百裡外那座小城趕去。

等我趕到,他已然出生。他神色安靜,不著喜怒,正躺在襁褓裡昏昏沉睡。他那樣眼熟,卻又無比陌生,像遠方發來的一封不知來歷的郵件,我不敢貿然打開,怕一打開,就接下一個高深莫測的任務。他間或醒來過,眼鏡尚未完全睜開,只淡淡地瞄了我一眼,那麼驕傲甚至暗藏某種不屑……然後又睡去。我盯著他,深覺責任重大又無法逃避。


我不知道其他父親是否跟我有同樣的感受,見到孩子第一眼時,一個突如其來的生命讓自己感到迷茫。我曾對他半夜哭鬧深感煩躁,對他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而感到怒火中燒。可漸漸地,不知何時,他已成為我最好的朋友。我無需承諾,就知此生必須保護他,幫助他,哪怕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我覺得拿一身灑滿北美陽光的父親的標準來要求中國父親並不公平,北美父親是公民,勢必有公民的尊嚴。可你看春運期間的那些父親,他們迅疾地從車窗翻進去,動作粗俗,表情難看。倘搶到一個位置必大聲招呼,怕被別人再搶了去。剛坐定,就忙著找開水泡麵,或用粗糙的手擦拭著蘋果讓孩子吃。他們愛孩子,還要在孩子面前裝得若無其事。我們都知道,倘孩子們發現我們的不堪,才是我們最大的不堪。曾經的一些事情讓珂仔哭了,說再也不練網球了,因為我為供他練球太辛苦。我大笑著騙他,告訴他:「你不知道,老爸我其實是有很多錢的,我暗地裡其實是一個有錢人,你看,這是銀行卡,這是存摺……」他很相信,深以我為驕傲。

我小心翼翼地隱藏住自己不堪的奮鬥,給他創造不必考慮尷尬問題的條件。我得努力工作,每天把鬍鬚颳得乾乾淨淨,穿著整潔的衣服,讓他覺得父親其實很瀟灑很浪漫,不甘人後,不輸於人,成竹在胸。

我不要珂仔看出我的不堪。

我已是父親。

相關焦點

  • 文李承鵬:等我明白,已為人父
    後來偵破的過程很複雜,我不太記得,之記得最後的情景是:警視廳探員把鋼琴家的照片遞到在麻風病院的生父面前,為保全兒子,生父拒絕承認這是他的兒子,只是默默地看著照片,默默地老淚縱橫……這個鏡頭被評為日本人性系列電影裡最經典的鏡頭之一,電影院裡的人哭得稀裡譁啦。我當時不明白那個父親為何這樣做,等我明白,已為人父。父親是世上最不堪的那個鬥士。
  • 【道場】李承鵬:我不想以身飼虎
    在之前的兩周裡,他的新書《全世界都知道》籤售時因現場一位突兀的「扔刀者」而演變為一次大眾傳播事件,事件過去一周之後,他在酒桌上對新星出版社副主編老愚說,「這件事讓我學會了寬容」,許多朋友勸他訴諸法律,可隨著這位現場「扔刀者」的身份信息逐漸清晰,李承鵬發現自己的「敵人」其實是一位生活窘迫的中年人,對於練過泰拳的李承鵬來說,這位「攪局者」似乎更值得同情。
  • 李承鵬的公知牌坊
    我指出他當年就知道劉漢的集團涉黑,那個叫句豔東的所謂「平民監工」是漢龍集團辦公室主任,而且那個校舍根本不是最牛希望小學,而他的回應卻是激烈地罵司馬南夾頭,好無釐頭啊。 遇到這種撒潑式的論辯陣勢,我只能低下頭梳理我的文字。以前李承鵬寫《看得見的臺灣》時,我就以我在臺灣三個多月的經歷反駁過他,寫了一篇《你看不見的臺灣》,他的寫作路數我還是熟悉的,也知道其漏洞。
  • 李承鵬 ▏父親是世上最不堪的鬥士
    後來偵破的過程很複雜,我已不太記得,只記得最後的情景是,警視廳探員把鋼琴家的照片遞到得麻風病的親生父親面前時,父親為保全兒子,拒絕承認這是他兒子,但看著照片,老淚縱橫…… 這個被評為日本人性偵破系列電影最經典畫面的鏡頭,電影院裡的人哭得稀裡譁啦。我倒沒哭,當時我還不明白父親不承認這是他兒子的原因。等我明白時,已為人父。
  • 李承鵬欠一個道歉
    附圖是一些公知在恐怖襲擊事件後言論的微博截圖,包括李承鵬那條被刪的微博。這引起了李承鵬的強烈情緒,表示「很震驚」,說「文字獄都不帶這麼搞的」,「你哪裡看出我同情恐怖份子?我等你來抓!」如易天之流力挺李承鵬,說這是沒有經過立案調查法庭審判辯護等一些列法製程序的法盲行為。那麼,事實究竟是怎樣呢?
  • 33歲的陳曉已為人父,同歲的李易峰卻仍然單身
    縱觀生活中,大部分33歲的男人都已經成家立室,並且已升級為人父,進入了人生的另一個階段。但仍然有小部分33歲或者33歲以上的男人,仍然處於單身狀態。33歲的陳曉,如今已為人夫已為人父。當年,陳曉跟趙麗穎談戀愛,兩人愛得難分難捨,但最後卻無緣修成正果,戀情畫上了句號。
  • 李承鵬:父親是世上最不堪的一個鬥士
    文|李承鵬小時候看過一部日本電影——《砂器》,講戰後日本東北部一對失去土地的父子。他們到處流浪,在雨地裡趕路,在崎嶇的山路上跋涉,在大雪飄飛的農舍前乞討。後來偵破的過程很複雜,我已不太記得,只記得最後的情景是,警視廳探員把鋼琴家的照片遞到得麻風病的親生父親面前時,父親為保全兒子,拒絕承認這是他兒子,但看著照片,老淚縱橫……這個被評為日本人性偵破系列電影最經典畫面的鏡頭,電影院裡的人哭得稀裡譁啦。我倒沒哭,當時我還不明白父親不承認這是他兒子的原因。等我明白時,已為人父。我已明白,父親便是世上最不堪的那個鬥士。
  • 【可憐或偉大的父親節】李承鵬:父親是世上最不堪的鬥士
    後來偵破的過程很複雜,我已不太記得,只記得最後的情景是,警視廳探員把鋼琴家的照片遞到得麻風病的親生父親面前時,父親為保全兒子,拒絕承認這是他兒子,但看著照片,老淚縱橫……這個被評為日本人性偵破系列電影最經典畫面的鏡頭,電影院裡的人哭得稀裡譁啦。我倒沒哭,當時我還不明白父親不承認這是他兒子的原因。等我明白時,已為人父。
  • 英雄聯盟:Mystic馬鞍未卸已為人父,大舅子重回LPL
    英雄聯盟:Mystic馬鞍未卸已為人父,大舅子重回LPL 原標題:英雄聯盟:Mystic人物誌,
  • 《哈利波特》羅恩初為人父!哈迷們卻已不再是少年
    近日,31歲英國男星羅伯特·格林特宣布初為人父,女友喬治婭·格洛梅的挺肚照也跟著著曝光,有粉絲笑稱「女友懷孕,為何榮恩也跟著發福了!」早在先前就有媒體拍到喬治婭·格洛梅挺著孕肚,與羅伯特·格林特走在街上的模樣,事後雙方經紀公司也證實女方已經懷孕,兩人即將升格當爸媽。
  • 鄭愷自曝身份升級已為人父,結婚才五個月,網友:奉子成婚的?
    鄭愷自曝身份升級已為人父,要知道他們倆結婚到現在才五個月,很明顯就是疫情期間苗苗未婚先孕了這一次從鄭愷主動說出已為人父,然後讓媒體朋友給他們一些時間就可以看出來
  • 《如父如子》:先為人子,再為人父
    從三年前我女兒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就有了一個新的身份——母親。初為人母,我一直很難適應這個身份。我看了很多文章,買了很多書,像在學校念書時一樣,對著書本一點一點摸索。三年過去了,我從開始的不適應,到現在樂在其中,不知不覺中竟然完成了身份的轉變。對此我不禁有了一個疑惑:從孕育了小生命的那一刻起,我們開始被稱為父母,但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才真的成為了父母呢?
  • 【靜生活】夏楓:初為人父
    初為人父作者:夏 楓    校對:大 梅二車行進入隧道,我的思路也穿行回去年9月,那時大乾出生已愈兩月,除了最初體重的波動,在大梅開奶後他的「噸位」便一路飆升,差不多也有14斤了。每每看到沉墩墩的他,我心裡就忍不住的笑。我笑大乾也笑,笑的可開心了。愛笑的孩子運氣都不會差。偶爾還會去想孩子對於我來說意味著什麼。
  • 李承鵬:投名狀
  • 娛樂圈5位明星,明明還是小鮮肉卻已為人父了
    今天小編就來盤點幾位娛樂圈內的年輕奶爸,他們明明還是小鮮肉,實際上卻已為人父。第1位陳曉,陳曉是位難得的不炒作、低調的流量男演員,他的顏值和演技雙在線,為觀眾帶來了很多經典作品。沒想到都已成為父親
  • 男藝人力爭兒子撫養權,壓力過大淚灑節目中,已為人父境遇各不同
    雖有些許無奈卻努力盡職盡責,已為人父的道路有各自不同的境遇其實娛樂圈中不乏有年紀輕輕就已為人父的例子,任嘉倫是近兩年紅起來了的一位男明星
  • 英雄聯盟:Mystic人物誌,馬鞍未卸已為人父,大舅子重回LPL
    就在近日的直播過程中,Mystic向粉絲們公布了自己已經籤約了一支LPL頂尖戰隊的消息,離開LPL賽區僅一年,Mystic最終選擇了回到這片戰場,正如他所說:「加入LPL打得更好,證明AF的失利不是我的問題。」如此倔強一如當年一樣。
  • B站哲學之王現狀:VAN是製片人,香蕉君已為人父,他讓人惋惜
    哈嘍大家好,我是小嗶嗶。
  • B站「哲學之王」現狀:VAN是製片人,香蕉君已為人父,他讓人惋惜
    哈嘍大家好,我是小嗶嗶。每次說起B站,你可能最先想起的是二次元文化,而不是哲學,但是在當代中國社會裡,說起「哲♂學」,很多年輕人第一時間必然想到的就是B站。然而在告別哲學後,如今的香蕉君,已擁有自己幸福的家庭,為人父親的他日常不僅要監督孩子的學業,還要料理各種瑣事,實在沒有時間再重修「哲學」,為保護家人他更希望網友們不要在惡搞自己了,真是位盡責的父親。3、比利王為什麼將比利王放到最後才說,因為他是B站哲學界的傳奇,動畫中的主角們都是最後一個才出場的嘛!
  • 《如父如子》,一部為人父前必看的電影,道出親情陪伴的重要性
    《如父如子》改編自導演是枝裕和自己的同名小說,用他獨有的細膩給觀眾描繪出了我們東方家庭中父子關係普遍存在的問題。《如父如子》於2013年上映,在豆瓣上的評分為8.6分,曾榮獲第66屆坎城電影節評審團獎和同年日本電影學院獎多項提名,影片娓娓道來的故事和人物細膩的情感也令電影節上眾影人感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