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不裝ITX主機的我再次入坑,裝個高顏值RTX3070小鋼炮

2020-12-23 技飛狗跳0

電腦攢機,有人追求性能,有人追求顏值,而我就比較膩害了,性能顏值我都要,而且更傾向高顏值的小鋼炮主機。似乎說過打死再也不裝ITX主機之類的言論,但是很抱歉,我又食言了。因為又遇到個顏值不錯的ITX機箱,實在沒忍住,又剁手裝機了,好在只是換個機箱,成本不高。

先直接上配置:AMD 3800X,華碩B450I,影馳RTX3070星曜OC顯卡,HOF EX DDR4-4000 8G*2內存,擎512G M.2固態,愛國者YOGO S1 ITX機箱,海盜船SF750電源,超頻三凌鏡240水冷...市場價在1W左右,對搭配3070顯卡的ITX主機來講應該說並不貴。

裝機配件點評

AMD 5000系列處理器發布後,三代銳龍3800X真的沒啥地位了,但是出掉又沒好價繼續用著其實也不錯。Zen 2架構,8核16線程,主頻3.9GHz,加速頻率可達4.5GHz,三級緩存32MB,TDP 105W,整體也算優秀。當然,新裝機選AMD的話,還是建議選擇5000系列的處理器哈!(就是下面這張圖,帶我再次入坑ITX...)

主板方面,其實我首選的是更有牌面的X570I,但是它不給我面子,死活點不亮,只能先B450I先頂上,搭配3800X也不拉胯,升級BIOS一樣支持5000系列處理器,優秀。

除去價格死貴的3090,其他幾款30系新品顯卡目前依舊是原價卡一卡難求,不過相較而言,3070還是最容易買到的。今兒ITX裝機使用的是三風扇的RTX3070星曜OC顯卡,英偉達最新AMPERE架構,GA104-300核心,8G GDDR6顯存,加速頻率1785MHz,當然最重要的是顯卡三圍316*132*53mm,這麼大的傢伙,要塞進ITX小身板,難度不小 。

ITX板子也就倆內存槽,所以插滿那是必須的,DDR4-4000 8G*2 的HOF EX 內存,三星B-DIE顆粒加持,滿足絕大多數玩家對高頻內存的期待。硬碟方面,先用手邊一直閒置的擎512G M.2頂上,只是可惜,大愛的軍綠色散熱馬甲在今兒的主機上沒法裝上了。

因為一個機箱,所以才有了今兒的裝機,講真,這機箱真的挺不錯的。

愛國者YOGO S1白色桌面迷你機箱,ITX規格(238*175*412mm),整體造型有點像Xbox Series X遊戲主機。機箱整體類似長方體,以金屬材質為主,採用五面通風設計(側板均可拆卸)

顯卡支持320*147*61mm,雙風扇顯卡基本都能支持,三風扇顯卡安裝會相對緊湊。

小身板機箱一般都只能標配SFX規格電源,S1機箱多個SFX-L規格的電源多給你點安慰。

內部標配一個92mm風扇,最高可支持2個sata固態硬碟安裝和1個機械硬碟安裝。

頂蓋採用磁吸設計,IO接口也在頂部,具體配置: 雙USB3.0接口,Type-C接口,二合一音頻口,以及電源開關和燈效切換按鈕

側板均帶防塵網(帶磁吸),底座有一圈ARGB燈帶,支持華碩/微星/技嘉主板燈控管理

散熱限高134mm,但是最高可兼容240水冷安裝。本次裝機使用的散熱器是超頻三凌鏡240一體散熱水冷,冷頭採用可旋轉鏡面設計,ARGB燈效支持神光同步,水棚採用的是石墨軸承,自帶潤滑作用,運行噪音小。搭配3800X處理器使用,即便是在小悶罐裡面,也能完美發揮CPU性能。可惜的是,argb燈效只能委屈下了。

另外因為內部空間有限,為了避免線材幹擾水冷冷盤風扇,S1機箱配備了兩個金屬風扇網罩。

ITX主機除了安裝難度較大外,配件兼容性的高要求也難倒不少玩家。目前市面上流通的SFX規格小電源不少,不過保險起見,還是選擇了一直在這塊有不錯口碑的海盜船SF750白金牌全模組電源。

3070顯卡加3800X的配置,其實650的電源都足夠,但是我還是選擇更大一些的750白金電源,求個安逸。

海盜船SF750全模組,SFX規格,三圍100mm*125mm*63.5mm,80 plus白金牌認證(92%轉化),日系電容,電源風扇支持智能啟停,但是愛作的我,還是選擇去網上訂了一套網包線用來裝機。

裝機の整機

裝機之前上B站看了不少S1這款機箱的測評,看著UP主們各種吐槽難裝,還差點將我勸退。實際動手裝機之後發現,感覺其實蠻簡單的。當然,裝機前,看下說明書,其實是個不錯的好習慣,先將側板取下。

裝機時板U平臺先準備好,SSD可以直接裝好(主板M.2接口帶散熱馬甲,SSD自帶的散熱馬甲先放一邊),散熱器冷頭也可以先固定好...

至於內存的話,過來人告訴你,可以先鎖好主板再來(像我這樣先插好,一會還得拔下來)...

SFX電源可以先預裝也可以鎖好主板再來,但是模組線可以在電源跟主板都鎖好後再接上(實測這樣比較方便)

插上顯卡,簡單理線之後,最後將冷排鎖好...

盒蓋之前,瞅瞅冷頭的RGB燈效

直接收工,看成品

一次點亮那是理所當然的...

機箱底座這一圈ARGB燈效,感覺還不錯

再看看主機側顏

直接上主菜,是不是你喜歡的風格呢?反正我是挺喜歡的!

性能測試&遊戲體驗

對於ITX機箱,肯定更關心的是散熱情況。先直接Furmark 顯卡烤機測試,室溫27度,前面板打開,烤機10分鐘,溫度最終穩定在67°左右...

合上所有蓋板,繼續烤機10分鐘,顯卡溫度最終穩定在77° ,跟開蓋烤機溫差在10度左右。

待機狀態,處理器溫度直接來到 55°

直接使用AIDA64單烤FPU,處理器溫度最終穩定在84°。總的來講,ITX主機散熱肯定不及正常機箱,但是上述實測結果來看,S1機箱駕馭3070顯卡和3800X處理器,是沒啥問題的,畢竟一般遊戲時顯卡跟處理器溫度其實都不會像烤機時那麼高。

再來看下其他測試,新版魯大師跑分測試,整機得分138.5W,處理器得分53W,顯卡得分62W,整體表現應該稱得上優秀。

處理器生產力測試,直接跑個R20,3800X全核得分能跑到4769cb。

CPU-Z跑分測試,處理器單核得分529.7,全核得分5595.6。

3D Mark性能測試。Time Spy顯卡得分13883;Fire Strike顯卡得分33475;Time Spy Extreme顯卡得分6882;Fire Strike Extreme顯卡得分16797。Fire Strike Ultra顯卡得分8615,Port Royal得分8317。 

《古墓麗影·暗影》2k 解析度條件下,超高畫質,開光追,平均幀數:71幀;

高畫質,開光追,平均幀數:76幀;

最高畫質,關光追,平均幀數:116幀;

高畫質,關光追,開DLSS,平均幀數:124幀;

裝機點評

1,對於佔用空間小,顏值在線,性能也強大的ITX主機,我本人是沒啥抵抗力的,裝就完事。2077,走一個?

2,愛國者YOGO S1 顏值肯定沒得說,安裝上其實也沒有B站某些UP主說的那麼難裝,對比小子之前折騰的ITX小主機,S1應該屬於比較好裝的小機箱了,不過裝機前,好好了解下機箱構造,這準沒錯。從上文實際測試來看,這款小機箱的散熱也不錯,容量也大,搭配RTX3070或者3060Ti都是不錯的選擇;

3,新裝機的話,8核16線程的三代銳龍R7-3800X可以說是落伍了,但是好在B450也能刷BIOS支持5000系列的處理器,對於這部分群體來講,應該是不錯的利好消息。當然,如果全新需求裝機,我更傾向於推薦5600X加B550的平臺,性價比高,遊戲性能以及生產力也都不錯;

相關焦點

  • ITX主機新年換新衣 先馬趣造打造精緻小鋼炮
    ITX主機新年換新衣 先馬趣造打造精緻小鋼炮時間:2020-12-25 14:14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ITX主機新年換新衣 先馬趣造打造精緻小鋼炮 魔幻的2020年即將過去,馬上就要迎來嶄新的2021年。
  • 10L大小的高性能ITX小鋼炮主機 微星海皇戟X
    另外我申請的時候是有附帶一塊玻璃側板,可將CPU一面的側板從鋼板改為側透,因為是申請測試的產品,所以不清楚未來零售版這個是標配,還是說作為選購配件。外形基礎設計延續海皇戟那種輕薄豎直置放設計,如果你喜歡把主機放置桌面的話,這樣的設計是很有優勢的,因為佔用的空間最少,甚至比一些A4機箱佔地面積都小。
  • ITX主機能帶上飛機嗎 水冷itx主機怎麼帶上飛機
    ITX主機能帶上飛機嗎 水冷itx主機怎麼帶上飛機 ITX主機能不能帶上飛機,如果可以的話,對於帶上飛機的ITX
  • 2020年itx配置推薦 itx主機和筆記本電腦哪個好?
    2020年itx配置推薦 itx主機和筆記本電腦哪個好? ITX只是個一種機型的泛稱,因為所有平臺都基於主板規格,正如ITX都是基於Mini-ITX規格主板,消費級主板規格按照大小有E-ATX、ATX、M-ATX、ITX這四種規格,當然還有更小的就是
  • 自己裝一臺客廳迷你小電腦,我很幸運避開數個大坑
    就是部分老哥在開車的路上越走越遠,我怕哪一天和他們就一起進去了。打開電腦就是淡黃的長裙,蓬鬆的空氣劉海,實在沒法安心碼字。正好這兩天也忙,把老哥定製的itx拎包帶走主機給基本組裝完畢了。為啥是基本完畢呢?
  • 提著玩的ITX主機?酷魚S3裝機
    好巧不巧,在裝上次那臺純白主機的時候,老電腦也是「用完扔」,又被我救起來一塊短款的GT630和一根4G的窄條內存,至於為啥這套的板U就隨它去了……主要是主板是大板,而U是速龍II,這代雖然當年好玩,但是如今是徹底Yes不起來了…回到家,我把東西放一起,突然覺得,這不已經成一套了麼……再加個機箱,ITX小主機的裝機就可以來一篇了,
  • 雙11裝了一臺10600KF迷你主機
    小小的身材竟能吞進旗艦級RTX 3080不禁令人拍案叫絕,有了它組建一臺比肩全尺寸ATX的性能小鋼炮輕而易舉。到了年底也該犒勞下自己,正好趁著雙11配件降價,入了臺喬思伯的A4 Ver1.1機箱。【裝機思路】雖然今年Q4的CPU市場是AMD一家獨大的局面,但真香優勢已經遠去。
  • 手把手帶你裝一臺性能強悍又安靜的九代i7+RTX2080Ti 主機
    整機前面板/頂蓋/左右側板,4個位置都貼滿了消音棉(市面不少機箱可能是是雙面或者三面),後面我實測靜音效果是很明顯的。箱子價格不到五百,自帶三枚性能及格的14cm風扇,頂部還有一個Type-C USB口,所以性價比還是比較高的。當然缺點就是對比千元級型號,細節跟用料還是有差距。這個機箱設計主要針對的是放在桌面下的,所以IO口都是在機箱頂部。
  • 桌面顏值擔當小主機,過氣三代銳龍配3060Ti顯卡裝機分享
    itx小主板本身只有2個內存插槽,雖然只組了個8G*2的雙通道,但是3600MHz的高頻率,用來玩遊戲也是不錯的選擇。星曜D4-3600 內存,支持板廠燈控同步,對於喜歡光汙染的玩家來講,也是不錯的加分項。如果有合適的16G*2的內存,再升級也不遲。
  • 好色之徒:把10100F + 昂達H410 itx塞進喬思伯T8,哎呦不錯~
    大家好,我是蘑菇。這次裝機屬於欠下的債,之前有朋友問我itx主機配置推薦,其實我本人不太喜歡裝itx箱子,配件貴不說,還不好塞。吐槽一下,我不要求你過度包裝,起碼來說主板應該固定一下吧?這個盒子明顯是M-ATX版型的標準大小,問題是現在是ITX版本總裡面會亂晃啊。這一路的撞擊下來,得虧主板屁輕屁輕的,不然沒準兒哪兒就嗑出個坑來。配件上同樣是能省則省,一個擋板加一條sata線就糊弄過去了。
  • 【再裝個機吧】裝一套微星燈光同步主機
    前些時候有個朋友找我裝機,一開始預算6000及其理智,信誓旦旦說自己就是個臭打遊戲的性能夠用就好了,我當時和他說要不再等等吧
  • RTX3070裝機總共分幾步,看看這篇不光顯卡牛掰,火鳥更是個靚仔
    我居然想到的是鳳凰座聖鬥士——一輝。而這次真是想多了,不但想錯了,還暴露了年齡……其實這次帶來的是火鳥機箱中的新品——炫光戰神黑色鐵網版。我拿到這款Enso MESH發現從它的定位來看應該是要面向主流玩家用戶的,而從火鳥官網看旗下的低價機箱基本沒有。
  • 影馳RTX 3070星曜 OC評測:透明外殼,「要你好看」
    顯卡開箱:透明水晶外殼,顏值在線 傳統遊戲性能測試 由於RTX 3070支持光線追蹤,新遊與老遊,支持光線追蹤與不支持的我們會分開進行測試。
  • 入手一張影馳 RTX 3070 GAMER,你還能得到什麼?
    如果說影馳 RTX 3070系顯卡當中,有哪個系列能讓人直呼「我可以」,那GAMER應該算得上第一,畢竟擁有一張影馳 RTX 3070 GAMER,能帶給玩家超多不同的趣味體驗!影馳 GeForce RTX 3070 GAMER憑藉著出眾的積木設計構想,成為影馳歷代顯卡中造型尤為獨特突出的一張卡。
  • 搭建一臺itx小主機之in Win A1 Plus.
    關注我們B博的應該知道,這個機箱在幾個月前已經曬過圖了.同時他也是我們淘寶店萬元整機的備選方案之一,不過itx還是太小眾,也談不上多少性價比,所以暫時還是拎出來先裝個機
  • 【裝臺機】3000元撿垃圾裝臺水冷主機
    上次有個朋友裝機,被他扯掉燈光的喬思伯顯卡發光支架,因為他弄壞了燈光就扔給我了,我從垃圾堆裡翻出來,重新改了下燈光,把燈光問題修復了,但是這個支架是銀色的,與我們白色的主機不太搭,那怎麼辦?     完美復活,就是燈光擋條我裝反了哈哈,後來發現了又給它換了個方向就好了。我說怎麼看起來總覺得怪怪的。
  • 又大又白的顯卡 影馳GeForce RTX3070 星曜
    大家好,我是波導終結者。有一段時間沒寫文了,前陣子身體出了點毛病,趴了一段時間,現在腰上還貼著藥膏呢。長期久坐,坐姿不端正,壓迫同一個位置,長了個囊腫,想著扛一扛過去了,結果越腫越大。影馳(Galaxy)GeForce RTX3070 星曜 OC,工作室樓上的小夥伴搶到的,我借過來玩耍一陣子,順便蹭個開箱。這外包裝就很懂行,你看這又大又白的N……NVIDIA顯卡呀,多誘人是吧。星曜系列官方的英文名稱是BOOMSTAR,感覺也挺有道理的,既然BOOM了,那不就曜了麼~以前學過的恆星還是記得的。
  • 挑戰ITX主機高難度分體水冷安裝,過程全記錄
    最近要裝一臺非遊戲為主要應用的主機。首先被Portal(波特星)ITX機箱種了草,最近還有優惠,於是就沒忍住入了手。國外有人裝過,把硬碟架拆掉後可裝入240mm冷排,但是由於硬碟架為不可拆卸設計,小熊不想作不可逆的改造,而且因為應用原因,也需要裝入3.5寸硬碟。所以整個水冷系統還是自己設計並安裝完成,不知道算不算國內Portal水冷第一人呢?
  • 聚友曬單丨懷著白色信仰,裝純白系主機
    便有了裝一臺純白主機的念頭了。正巧中秋美帝有親戚回來,就去美亞看看有什麼合適的硬體讓親戚順帶回來了~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主板這差價還是比較大的,其它件算上運費成本差價不大,也不好意思叫親戚拿太多,畢竟也挺重的,而且現在好像還會控制你託運的東西的價格。所以只買了主板和內存,其它件就直接在國內購買了。
  • 6000塊給朋友裝了臺主機,寶寶心裡苦但是寶寶不說
    給朋友裝臺電腦,倒貼錢不說還得一直負責解答各種小白問題? 這種事相信很多裝機朋友都遇到過,而且經歷過一次之後,都不會想再有第二次,箇中辛酸,體驗過的都懂。這不,又有朋友找我給他裝機,硬著頭皮又接下了。朋友純小白1個,主機預算6000,主要玩遊戲,挑來選去,選中了96KF配2060的搭配,最後我是賺了還是虧了,各位老鐵幫我評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