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早就知道《2067》這部片子,設定乍一看亮眼,就是故事跟飾演男主的小夥一樣,羸弱得厲害。
國外的科幻片,無論成本大小、出自好萊塢還是土澳,永遠少不了三件事:
對未知的恐懼,對環境的極端關注,對拯救世界的特別痴迷。
反正都是拯救地球,這次終於換成澳大利亞人。
《2067》105分鐘的片長,只是講了一個救自己兼顧救世界的故事。
拯救全人類,不如先想想自己,這或許是號稱發達國家的澳大利亞,內心深處的覺悟吧。
在看這部片子之前,要有一些心理準備:
理解劇情啥的,千萬不要以我為主,因為你會發現,根本看不懂。
各種邏輯不通的細節,各類莫名其妙的動機,
都是在考驗你一件事:對西方普世價值觀的理解程度。
沒錯,《2067》就是一道超長待機的閱讀理解題,看看你對「政治正確」大背景下的環保理念、救贖情懷等理論知識知道多少。
哪怕你稍微動動腦子,用「家國情懷」在內的正常思維,去理解眼前的一堆亂象,就一定會陷入腦殼疼的尷尬窘境。
劇情的理解思路和人物的出發點,是設定好了的,這才是歐美白左精分片最大的內涵價值。
無論是眼花繚亂、視覺特效滿分的科幻大片,
還是五毛特效之下,用各種室內場景填充的所謂概念科幻電影,
基本上都是這樣一個路數。
影片的時間,設定在不遠的未來,2067年。
這時的地球變得莫名其妙般抽風:高溫、洪水、火災等極端自然災害席捲全球,人類面臨滅頂之災。
災難的源頭,自然是人類自己。
過度砍伐樹木、排放廢水、荼毒土壤,地球的生物多樣性被破壞,生態環境瀕臨破產。
於是,越來越頻繁出現的自然災害和惡劣氣候紛至沓來,首先是包括花草樹木在內的植物大量死亡,隨後是能夠產生氧氣的海藻植物大量消失。
然後,就是大家喜聞樂見的情況了:隨著地球上的氧氣含量開始入不敷出,進一步激起了各個國家之間的緊張氣氛,
對氧氣的爭奪,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毀滅性結果,然後,越來越多的陸地上,人類因沒有含氧空氣可吸而相繼滅亡,窒息而死成為最普遍的死法。
最後,只剩下澳大利亞某地,人類最後的棲息地和庇護所。
這個設定的基本背景是:氧氣耗盡的整個過程或許只有幾年,但環境保護問題自人類誕生之日起就出現了,隨著工業化和現代化而愈演愈烈。
在我們不厭其煩的反覆強調,要構建生態化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要踐行科學綠色的發展理念時,西方的主流思維,依然停留在「人類造了孽,就必須接受末日審判」的神學範疇之中。
所以,雞同鴨說這種事,咱就省省心、別幹了,還是順著這個思路繼續好了。
在這個灰暗、垂死的人類最後棲息地裡,氧氣成了唯一的硬通貨,這個設定就跟《時間規劃局》裡的時間類似,
於是,整日帶著氧氣面罩的人們最奢侈的事,就是吸一口純度很高的氧氣,
工作的所有意義,就是換取少得可憐的氧氣配給。
我們的男主,34465號市民伊森·懷特,是一名電力工程師,他的工作就是在隧道裡負責穩定地下能源反應堆,應對堆芯超載等極端危險的惡劣狀況。
年長他的工友朱迪,是他唯一的知心朋友,而她的妻子贊茜,則面臨著缺氧病的折磨。
於是,他必須幹最危險、最繁重的工作,才能換來日常必須的氧氣過活。
一日,他被控制這座城市的Chroni科技公司請去,這是懷特的父親曾經工作的地方。
黑人女高管告訴他,為了救所有人,公司研製的時空機器,
時空機成功與400多年後對接,卻收到了一條詭異的英文信息:讓伊森·懷特來見我。
科學家們需要懷特冒險穿越到400年後一探究竟。
不過,心系愛妻、珍惜小確幸的懷特,打死也不想去送死,
更不想面對眼前這個由失蹤好多年的老爹創造的時間機器。
於是,在好基友朱迪和聖母婊般的妻子贊茜勸慰下,他終於接下了拯救世界的任務。
和以往的拯救世界大片一樣,一個有各種各樣缺點和毛病的人,註定將成為拯救世界的英雄。
看著《2067》,北美觀眾們埋藏心中的個人英雄主義和「美國夢」更堅定了些呢。
懷特成功穿越,設備卻在墜落時全毀,還好,隨身小電腦阿奇還能工作,而這個未來世界長滿了草木。
未來至少還有氧氣可吸,正當懷特興奮異常時,
卻發現未來的時間機器門外,卻有一個名為懷特的骷髏骨架,明顯是被槍打穿了腦袋。
飢腸轆轆的懷特吃了野果子,卻陷入昏迷狀態,想不到好基友朱迪從過去及時穿越救了他。
他們來到了曾經的城市,這裡雖鬱鬱蔥蔥,卻累累白骨,愛妻贊茜自然難以倖免。
想來,是過度破壞自然環境的人類滅絕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植物再次生根發芽。
人類是地球的毒瘤,這句西方民間環保界的名言,終於在《2067》中成真了。
要想啟動時間機器,必須需要能源反應堆的工作,然而,反應堆因過載無法修復,他們只有一次穿越機會。
在視頻日誌中,懷特終於知道了父親失蹤的原因,原來是黑人女高管殺了他,
原因也很簡單,一臺時間機器救不了所有人,只能支持一小撮人穿越到宜居的未來,人類才能得以存活。
多次救他的好基友,原來是黑人女高管的走狗,他的目的是保護懷特,因為懷特老爸設定了只有他的DNA才能開啟時間機器。
也就是說,無論懷特怎麼努力,過去的人類最終註定滅亡,他逃不過被槍殺的命運。
或許是出於內疚,好基友莫名自殺,懷特心生一計:他先打出了讓伊森·懷特來見我的信息,然後打開時間機器,把一棵樹傳回了過去。
鏡頭一轉,被毀滅的城市如今生機盎然,一棵樹救了人類。
未來的人類,終於過上了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完美生活。
先不管這部電影中,從劇情到人設、從動機到細節,各類奇怪的邏輯錯亂和刻意煽情的片段,
畢竟,人類因窒息而死之前,世界的動植物死乾淨了,沒吃沒喝早就餓死了。
單說整部電影的創作思路,依然離不開個人英雄主義、拯救世界、保護環境這類話題,
套路老、理念不新,讓觀眾很容易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哪怕缺氧滅亡的設定,聽起來還算新鮮,前半段的劇情鋪墊還算細緻,
但老生常談的話題和毫無新意的結果,很難能引發觀眾共鳴,特別是把實用主義當成信仰的國內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