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郭麒麟真的很紅,同時上著幾個綜藝,圈粉無數。
甚至有網友評價:「這個世界上的人分為兩種,喜歡郭麒麟和不認識郭麒麟的人。」
「我們沒見過,但我特喜歡他。」
這是周迅曾在《嚮往的生活》中,對郭麒麟毫不吝嗇的誇獎,而這樣表白代表了無數被郭麒麟圈住的粉絲。
飯姐很好奇,這位1996年出生的憨憨小男生,是憑什麼得到眾多前輩和大批粉絲認可的?
記得幾年前,提起郭麒麟,介紹還是「郭德綱」的兒子。
一個星二代,富二代唄。
但最近飯姐發現,他坐陣的幾檔綜藝節目,沒有了父親的光環,也能不停圈好感,還頻頻上熱搜。
這個小夥子自己有點東西。
其實星二代都面對同一個問題:既享受了爸媽帶來的貴圈高度,又想證明自己不是只能靠父母。
對於剛24歲的郭麒麟來說,正值掙脫父輩臂膀開始展現「自我」的年紀,他也想撕標籤,但他最終坦然接受和擁抱它:
「現在提到我身上的標籤,真正能讓我撕下來的沒幾個,到現在或許只有一個,胖子。反正冬天也到了,不如多貼點標籤身上,暖和。」
記者也直接問他:「有想接你爸的班嗎?」,郭麒麟回應道:「這個差太遠了,我就是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笑過後還會讓人覺得:「這小孩,可真會說話。」
巧妙得四兩撥千斤。
他確實是個情商很高的人,各場合上都表現得挺得體的,這是他最圈粉的地方。
有一次,郭麒麟與父親一起接受主持人李艾的採訪,李艾對郭麒麟開玩笑說:「我看咱倆就挺配的。」
郭德綱聽後,轉身笑嘻嘻的對兒子說:「你可謹慎點考慮啊,她可是只比你媽媽小兩歲。」
李艾在一旁笑著,郭麒麟見狀,立即回答父親:「沒關係,年齡、身高的差距都不是問題,只要兩個人相愛就可以不顧及世俗的眼光。」
一句話逗笑了臺下的觀眾,也維護了李艾開玩笑時的面子。
所謂的情商高,不就是顧及別人的感受麼?
作為後輩的郭麒麟,情商不僅體現在語言交流讓人如沐春風上,更重要的是懂得「放低姿態」。
在《身臨其境》的節目錄製現場,郭麒麟用出色的專業能力連勝了四位戲骨老前輩,為了不讓前輩尷尬,郭麒麟開始了大型「認爹」現場。
他說了這樣一番話:「這個節目組都是親人,胡軍老師、何冰老師都是我小時候崇拜的偶像,現在更是仰望他們……」
郭麒麟調侃自己太多「爹」,並用「疼愛」、「寵愛」等詞,把自己的勝利歸功於前輩爹爹們讓這自己,能力重要但也是運氣使然,這段話既保住了自己勝利的事實,又維護了前輩們的面子。
情商高啊。
如果說會低頭是他的性格,那「能換位思考」就是一種能力。
在《拜託了冰箱》中,郭麒麟說拍攝《慶餘年》時,陳道明老師主動跟自己要聯繫方式。
這段話沒有讓別人斷章取義的原因,是因為郭麒麟怕陳老師不方便。
陳道明老師是出了名的安靜和閒適,如果貿然前去要微信,因為陳老師不會拂了別人的面子,但很可能會打擾到陳老師。
所以郭麒麟沒有上前,而是等陳老師覺得自己可以深交,就會主動聯繫自己。
這樣的社交禮儀細節,其實很多人在現實中都注意不到。
有一期華少的採訪,就發生一件尷尬的事。
和華少談話時,郭麒麟主動幫他倒了一杯茶,但太緊張,把茶給倒滿了。
俗話說:酒要滿,茶要半,這是規矩。看著滿滿一杯茶,搞得華少有點不知所措。
郭麒麟趕忙說:「不好意思,這杯我來喝。」
然後立刻給華少重新倒一杯。
就這麼一個出自本能的小細節,就體現了這個後輩真的是很會換位思考。
在《飯局的誘惑》上,馬東在開林妍柔玩笑:給大爺笑一個。
郭麒麟馬上反應:來我也給大爺笑一個。
輕鬆化解林妍柔作為一個女孩的自尊心。
其實與其說他情商高,其實不如說他很有同理心。
他輕鬆自如的應對別人拋來的各種問題,還能恰到好處的回答,讓人好感度直線上升,細節中全是機智。
《奔跑吧第四季》某一期節目,男生組面臨一個提問:「男生陪女生逛街,最讓女生難以忍受的行為。」
當時,大家都在認真聆聽女嘉賓們的分析,一旁的鄭愷卻突然調侃起了李晨:「晨哥,你有陪過二十到三十五歲的女性逛街嗎?」
話語中,很明顯帶有挑起李晨過往情史的意味。話音剛落,李晨臉上的笑容瞬間就消失了,無奈地反問鄭愷:「有這麼狠的嗎?」
正在場面陷入尷尬時,郭麒麟一句「誰小時候沒陪媽媽逛過街」成功幫李晨解了圍。
好像很久沒有一個明星的言行這麼拉好感了。
能在演藝圈混的如魚得水,當然不能光靠「嘴皮子」,作品和實力同樣重要。
前段時間郭麒麟受邀錄製《最強大腦》,消息剛公布,就有知名作家微博喊話郭麒麟,這位作者覺得,一個初中畢業的不配參加文化類綜藝。
在節目錄製中,主持人問郭麒麟的感受,郭麒麟沒有過多的解釋,淡淡的說了句:「這很正常」。
郭麒麟被人嘲笑的點很大一部分來自學歷,但學歷並不代表文化修養,他雖然初中肄業,但他的表現,讓人知道這小夥子沒少用功。
比如,他在誇獎從本科一直讀到博士的「三清」清華學霸,便引用了《封神演義》中「老子一氣化三清」的素材,運用諧音梗的方式巧妙的進行暗喻。
今年的郭麒麟上臺說相聲的機會很少,而是參加了很多綜藝。
一般經常出現在綜藝上的人會讓人視覺疲勞,但是郭麒麟卻能是時時刻刻圈粉,給人談吐不凡、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感受。
《奔跑吧》有一期節目說的是清明上河圖的時間,「巳時」這個詞其實很少出現在生活中,但是郭麒麟能立刻反應回答道:「辰巳午未,那就是九點到十一點吧。」
輕描淡寫一句話,這是語文科代表才能做到的吧?
在做遊戲的過程中,規則是「接到電話就能坐專車去現場,否則只能坐道具車」,郭麒麟開始展現小機靈鬼的風格,機智的給所有人發消息,不斷圓自己撒過的謊,成功完成任務。
網友評價:「小小年紀老謀深算」。
在《看圖猜電影名字》的遊戲中,郭麒麟的聯想能力也被充分發揮,每次都能先人一步說出答案,不要以為這是聰明,更多的是他腦子裡的素材庫真的是豐富。
在場的人都驚訝了:「郭麒麟的腦袋裡到底裝了多少東西?」
第三期中,跑男成員來到開封博物館,鄭愷看到「東京」二字,疑惑的表示「為什麼叫東京呢?」
還沒等講解員開口,郭麒麟就解釋道:「這個地兒就叫東京汴梁嘛」
本來是衝著娛樂看的《跑男》意外被郭麒麟圈粉,他這個行走的智囊團不僅帶動了氣氛還讓觀眾越發喜歡。
學歷還真的不等於學識。
如果《跑男》展示了郭麒麟的知識儲備能力,那《密室大逃脫》絕對是展現了他的聰明,讓在場的嘉賓嘆為觀止。
解方程,大張偉看到郭麒麟的思路都蒙圈,甚至還沒看明白怎麼回事就被郭麒麟碾壓。
解經緯度和調鐘錶的挑戰,郭麒麟直接上手,別人還在審題,他就輕輕得到了答案,沒有任何負擔,非常輕鬆。
大張偉感嘆:「你當藝人真的是可惜了,華羅庚那邊應該找你」,這是對郭麒麟的認可和贊同。
聰明可能是遺傳,但是實力卻是自己努力的結果。
小夥子背後沒少下功夫。
又有同理心、又有學識,妥妥的好學生啊,這樣的小孩我們總是會好奇他的家庭教育。
但對不起,他的家庭教育並不完美。
父親郭德綱對郭麒麟用的,一直是「打壓式」教育,和其它95後受的教育非常不一樣。
老郭曾經說:一個嶽雲鵬,一個郭麒麟,從沒誇過。多好,都得罵。
郭德綱和很多70、80後的父親一樣,相信嚴父出孝子,而且他是真的嚴。
家教上,長輩站著,兒子就絕對不能坐著(其實長輩坐著,他也不能坐著);
長輩沒吃飯,兒子就絕對不能動筷子;
跟爸爸說話,一定要尊稱「您」;
父親沒走,兒子就絕不能先走;
花錢也控得死死的,從小零花錢都不給,所以郭麒麟知道自己掙錢辛苦,所以非常「摳」;
除了家教外,父親在專業上更嚴,其它的德雲社的人三天背下來的東西,郭麒麟兩天就得背下來;
在相聲沒有選好題材時,郭德綱罵他「蠢子無知,糊塗至極」,罵到粉絲都看不下去,求著郭德綱別罵。
郭麒麟說過一個比喻:別的徒弟是碎片,我被碾成了粉末。
從沒有嬌生慣養,人越多的地方,父親罵得越起勁兒,傷自尊的那種罵。
父親為什麼會這樣?
在郭德綱心中,他作為父親,把兒子欺負夠了,遠比他之後出去,讓外人欺負他,老父親心裡更好受。
因為郭德綱,吃過太多這個社會的苦。
前半輩子闖蕩江湖,見識了太多人情冷暖和世間殘酷,他要自己先給孩子上一堂「打壓課」,打一劑最疼的針,讓他以後出了社會,得到免疫。
有這麼一個強勢的父親,孩子一般走極端:要不很乖要不很壞,郭麒麟的高情商和有同理心,顯然成了第一種。
但被迫明事理的孩子,多少讓人心疼。
被爸爸罵多了,出來後,只剩讓別人喜歡了。
還好,他的生活也有甜。
父母從小離異,親生母親遠走異國,他跟著爺爺媽媽長大。後來來了後媽。
王慧是郭麒麟的後媽,在她身上,看不到「惡毒後媽」的人設,更多的是視如己出、母子情深,郭麒麟曾說:「我和我媽(王慧)的關係比我爸親。」
王慧把郭麒麟接到身邊生活後,沒有急著生孩子,相反尊重郭麒麟的意願,也沒有當媽高高在上的姿態,而是選擇和他當朋友。
一手操辦郭麒麟的衣食住行,不管郭麒麟去哪做什麼,都堅持每天打電話。
甚至當郭麒麟拍攝電影《解放終局營救》受傷時,王惠「痛罵」道:「我跟你爸是躺在家裡不能掙錢,要指著你養活我們了嗎?大不了咱不拍了啊,這是幹嘛啊。」
說得難聽,但句句都是來自媽媽的愛。
另一份甜來自於師傅于謙,于謙有家世、有閱歷和頭腦,性格樂觀豁達,處事圓潤,對郭麒麟言傳身教。
在各方的影響下,郭麒麟有著與年齡不符的超脫和成熟。
從11歲登臺演出到16歲開辦個人專場,再到20歲展開全國巡迴演講,他在相聲之路上越來越優秀,現在在演戲和綜藝上的表現也可圈可點,甚至最近還傳出了「郭麒麟養了整個德雲社」的聲音。
不管真假,都是對這位小少爺的肯定和讚譽。
或許站在父親肩膀上能給他帶來巨大的曝光,但是他選擇平視,崇拜父親的同時,尋找適合自己的定位,不急不躁不狂不傲,慢慢前行。
其實,他也一直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小郭曾經說:
他(郭德綱)本身不是刺蝟,是因為他吃的苦太多了,總有一天,我得把他扒拉到我身後。
我去保護他啊。
真暖啊,打壓式教育下,竟教出了一個知冷知熱的孩子。
兒子如此,父親何求?
網友評說:他有一千種理由變壞,可他用最善良的方式,最溫柔地長大了。
真的是這樣,他是「打壓式教育」下自愈的幸運小孩子。
郭麒麟人見人愛的原因有很多,情商高、有涵養、有同理心、會換位思考……
但我們喜歡他可能不只這些,還因為他的成長和我們有很多軌跡上的相似:
也同樣經歷過嚴厲的家教,後來我們慢慢學會了換位思考,和小時候的創傷「和解」;
早早知道人世的繁雜,所以學會了圓潤,儘量以溫和待人、禮貌得體,讓彼此輕鬆舒服。
我們都很乖,儘量讓自己不長歪,還希望自己更努力更獨立,有天成為變老的父母的依靠。
其實,郭麒麟不是什麼典型的富二代、星二代,只是我們身邊一個普通的中國孩子罷了。
#郭麒麟#、#郭德綱#
編輯:有趣的惡魔、娛兒
作者:無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