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見人愛的郭麒麟,是「打壓式教育」下自愈的幸運小孩

2020-10-27 蓋飯人物ThePeople

最近郭麒麟真的很紅,同時上著幾個綜藝,圈粉無數。

甚至有網友評價:「這個世界上的人分為兩種,喜歡郭麒麟和不認識郭麒麟的人。」

「我們沒見過,但我特喜歡他。」

這是周迅曾在《嚮往的生活》中,對郭麒麟毫不吝嗇的誇獎,而這樣表白代表了無數被郭麒麟圈住的粉絲。

飯姐很好奇,這位1996年出生的憨憨小男生,是憑什麼得到眾多前輩和大批粉絲認可的?

01公認的高情商

記得幾年前,提起郭麒麟,介紹還是「郭德綱」的兒子。

一個星二代,富二代唄。

但最近飯姐發現,他坐陣的幾檔綜藝節目,沒有了父親的光環,也能不停圈好感,還頻頻上熱搜。

這個小夥子自己有點東西。

其實星二代都面對同一個問題:既享受了爸媽帶來的貴圈高度,又想證明自己不是只能靠父母。

對於剛24歲的郭麒麟來說,正值掙脫父輩臂膀開始展現「自我」的年紀,他也想撕標籤,但他最終坦然接受和擁抱它:

「現在提到我身上的標籤,真正能讓我撕下來的沒幾個,到現在或許只有一個,胖子。反正冬天也到了,不如多貼點標籤身上,暖和。」

記者也直接問他:「有想接你爸的班嗎?」,郭麒麟回應道:「這個差太遠了,我就是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笑過後還會讓人覺得:「這小孩,可真會說話。」

巧妙得四兩撥千斤。

他確實是個情商很高的人,各場合上都表現得挺得體的,這是他最圈粉的地方。

有一次,郭麒麟與父親一起接受主持人李艾的採訪,李艾對郭麒麟開玩笑說:「我看咱倆就挺配的。」

郭德綱聽後,轉身笑嘻嘻的對兒子說:「你可謹慎點考慮啊,她可是只比你媽媽小兩歲。」

李艾在一旁笑著,郭麒麟見狀,立即回答父親:「沒關係,年齡、身高的差距都不是問題,只要兩個人相愛就可以不顧及世俗的眼光。」

一句話逗笑了臺下的觀眾,也維護了李艾開玩笑時的面子。

所謂的情商高,不就是顧及別人的感受麼?

作為後輩的郭麒麟,情商不僅體現在語言交流讓人如沐春風上,更重要的是懂得「放低姿態」。

在《身臨其境》的節目錄製現場,郭麒麟用出色的專業能力連勝了四位戲骨老前輩,為了不讓前輩尷尬,郭麒麟開始了大型「認爹」現場。

他說了這樣一番話:「這個節目組都是親人,胡軍老師、何冰老師都是我小時候崇拜的偶像,現在更是仰望他們……」

郭麒麟調侃自己太多「爹」,並用「疼愛」、「寵愛」等詞,把自己的勝利歸功於前輩爹爹們讓這自己,能力重要但也是運氣使然,這段話既保住了自己勝利的事實,又維護了前輩們的面子。

情商高啊。

如果說會低頭是他的性格,那「能換位思考」就是一種能力。

在《拜託了冰箱》中,郭麒麟說拍攝《慶餘年》時,陳道明老師主動跟自己要聯繫方式。

這段話沒有讓別人斷章取義的原因,是因為郭麒麟怕陳老師不方便。

陳道明老師是出了名的安靜和閒適,如果貿然前去要微信,因為陳老師不會拂了別人的面子,但很可能會打擾到陳老師。

所以郭麒麟沒有上前,而是等陳老師覺得自己可以深交,就會主動聯繫自己。

這樣的社交禮儀細節,其實很多人在現實中都注意不到。

有一期華少的採訪,就發生一件尷尬的事。

和華少談話時,郭麒麟主動幫他倒了一杯茶,但太緊張,把茶給倒滿了。

俗話說:酒要滿,茶要半,這是規矩。看著滿滿一杯茶,搞得華少有點不知所措。

郭麒麟趕忙說:「不好意思,這杯我來喝。」

然後立刻給華少重新倒一杯。

就這麼一個出自本能的小細節,就體現了這個後輩真的是很會換位思考。

在《飯局的誘惑》上,馬東在開林妍柔玩笑:給大爺笑一個。

郭麒麟馬上反應:來我也給大爺笑一個。

輕鬆化解林妍柔作為一個女孩的自尊心。

其實與其說他情商高,其實不如說他很有同理心。

他輕鬆自如的應對別人拋來的各種問題,還能恰到好處的回答,讓人好感度直線上升,細節中全是機智。

《奔跑吧第四季》某一期節目,男生組面臨一個提問:「男生陪女生逛街,最讓女生難以忍受的行為。」

當時,大家都在認真聆聽女嘉賓們的分析,一旁的鄭愷卻突然調侃起了李晨:「晨哥,你有陪過二十到三十五歲的女性逛街嗎?」

話語中,很明顯帶有挑起李晨過往情史的意味。話音剛落,李晨臉上的笑容瞬間就消失了,無奈地反問鄭愷:「有這麼狠的嗎?」

正在場面陷入尷尬時,郭麒麟一句「誰小時候沒陪媽媽逛過街」成功幫李晨解了圍。

好像很久沒有一個明星的言行這麼拉好感了。

02初中畢業,卻談吐不凡

能在演藝圈混的如魚得水,當然不能光靠「嘴皮子」,作品和實力同樣重要。

前段時間郭麒麟受邀錄製《最強大腦》,消息剛公布,就有知名作家微博喊話郭麒麟,這位作者覺得,一個初中畢業的不配參加文化類綜藝。

在節目錄製中,主持人問郭麒麟的感受,郭麒麟沒有過多的解釋,淡淡的說了句:「這很正常」。

郭麒麟被人嘲笑的點很大一部分來自學歷,但學歷並不代表文化修養,他雖然初中肄業,但他的表現,讓人知道這小夥子沒少用功。

比如,他在誇獎從本科一直讀到博士的「三清」清華學霸,便引用了《封神演義》中「老子一氣化三清」的素材,運用諧音梗的方式巧妙的進行暗喻。

今年的郭麒麟上臺說相聲的機會很少,而是參加了很多綜藝。

一般經常出現在綜藝上的人會讓人視覺疲勞,但是郭麒麟卻能是時時刻刻圈粉,給人談吐不凡、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感受。

《奔跑吧》有一期節目說的是清明上河圖的時間,「巳時」這個詞其實很少出現在生活中,但是郭麒麟能立刻反應回答道:「辰巳午未,那就是九點到十一點吧。」

輕描淡寫一句話,這是語文科代表才能做到的吧?

在做遊戲的過程中,規則是「接到電話就能坐專車去現場,否則只能坐道具車」,郭麒麟開始展現小機靈鬼的風格,機智的給所有人發消息,不斷圓自己撒過的謊,成功完成任務。

網友評價:「小小年紀老謀深算」。

在《看圖猜電影名字》的遊戲中,郭麒麟的聯想能力也被充分發揮,每次都能先人一步說出答案,不要以為這是聰明,更多的是他腦子裡的素材庫真的是豐富。

在場的人都驚訝了:「郭麒麟的腦袋裡到底裝了多少東西?」

第三期中,跑男成員來到開封博物館,鄭愷看到「東京」二字,疑惑的表示「為什麼叫東京呢?」

還沒等講解員開口,郭麒麟就解釋道:「這個地兒就叫東京汴梁嘛」

本來是衝著娛樂看的《跑男》意外被郭麒麟圈粉,他這個行走的智囊團不僅帶動了氣氛還讓觀眾越發喜歡。

學歷還真的不等於學識。

如果《跑男》展示了郭麒麟的知識儲備能力,那《密室大逃脫》絕對是展現了他的聰明,讓在場的嘉賓嘆為觀止。

解方程,大張偉看到郭麒麟的思路都蒙圈,甚至還沒看明白怎麼回事就被郭麒麟碾壓。

解經緯度和調鐘錶的挑戰,郭麒麟直接上手,別人還在審題,他就輕輕得到了答案,沒有任何負擔,非常輕鬆。

大張偉感嘆:「你當藝人真的是可惜了,華羅庚那邊應該找你」,這是對郭麒麟的認可和贊同。

聰明可能是遺傳,但是實力卻是自己努力的結果。

小夥子背後沒少下功夫。

03「打壓式教育」下自愈的幸運小孩

又有同理心、又有學識,妥妥的好學生啊,這樣的小孩我們總是會好奇他的家庭教育。

但對不起,他的家庭教育並不完美。

父親郭德綱對郭麒麟用的,一直是「打壓式」教育,和其它95後受的教育非常不一樣。

老郭曾經說:一個嶽雲鵬,一個郭麒麟,從沒誇過。多好,都得罵。

郭德綱和很多70、80後的父親一樣,相信嚴父出孝子,而且他是真的嚴。

家教上,長輩站著,兒子就絕對不能坐著(其實長輩坐著,他也不能坐著);

長輩沒吃飯,兒子就絕對不能動筷子;

跟爸爸說話,一定要尊稱「您」;

父親沒走,兒子就絕不能先走;

花錢也控得死死的,從小零花錢都不給,所以郭麒麟知道自己掙錢辛苦,所以非常「摳」;

除了家教外,父親在專業上更嚴,其它的德雲社的人三天背下來的東西,郭麒麟兩天就得背下來;

在相聲沒有選好題材時,郭德綱罵他「蠢子無知,糊塗至極」,罵到粉絲都看不下去,求著郭德綱別罵。

郭麒麟說過一個比喻:別的徒弟是碎片,我被碾成了粉末。

從沒有嬌生慣養,人越多的地方,父親罵得越起勁兒,傷自尊的那種罵。

父親為什麼會這樣?

在郭德綱心中,他作為父親,把兒子欺負夠了,遠比他之後出去,讓外人欺負他,老父親心裡更好受。

因為郭德綱,吃過太多這個社會的苦。

前半輩子闖蕩江湖,見識了太多人情冷暖和世間殘酷,他要自己先給孩子上一堂「打壓課」,打一劑最疼的針,讓他以後出了社會,得到免疫。

有這麼一個強勢的父親,孩子一般走極端:要不很乖要不很壞,郭麒麟的高情商和有同理心,顯然成了第一種。

但被迫明事理的孩子,多少讓人心疼。

被爸爸罵多了,出來後,只剩讓別人喜歡了。

還好,他的生活也有甜。

父母從小離異,親生母親遠走異國,他跟著爺爺媽媽長大。後來來了後媽。

王慧是郭麒麟的後媽,在她身上,看不到「惡毒後媽」的人設,更多的是視如己出、母子情深,郭麒麟曾說:「我和我媽(王慧)的關係比我爸親。

王慧把郭麒麟接到身邊生活後,沒有急著生孩子,相反尊重郭麒麟的意願,也沒有當媽高高在上的姿態,而是選擇和他當朋友。

一手操辦郭麒麟的衣食住行,不管郭麒麟去哪做什麼,都堅持每天打電話。

甚至當郭麒麟拍攝電影《解放終局營救》受傷時,王惠「痛罵」道:「我跟你爸是躺在家裡不能掙錢,要指著你養活我們了嗎?大不了咱不拍了啊,這是幹嘛啊。」

說得難聽,但句句都是來自媽媽的愛。

另一份甜來自於師傅于謙,于謙有家世、有閱歷和頭腦,性格樂觀豁達,處事圓潤,對郭麒麟言傳身教。

在各方的影響下,郭麒麟有著與年齡不符的超脫和成熟。

從11歲登臺演出到16歲開辦個人專場,再到20歲展開全國巡迴演講,他在相聲之路上越來越優秀,現在在演戲和綜藝上的表現也可圈可點,甚至最近還傳出了「郭麒麟養了整個德雲社」的聲音。

不管真假,都是對這位小少爺的肯定和讚譽。

或許站在父親肩膀上能給他帶來巨大的曝光,但是他選擇平視,崇拜父親的同時,尋找適合自己的定位,不急不躁不狂不傲,慢慢前行。

其實,他也一直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小郭曾經說:

他(郭德綱)本身不是刺蝟,是因為他吃的苦太多了,總有一天,我得把他扒拉到我身後。

我去保護他啊。

真暖啊,打壓式教育下,竟教出了一個知冷知熱的孩子。

兒子如此,父親何求?

網友評說:他有一千種理由變壞,可他用最善良的方式,最溫柔地長大了。

真的是這樣,他是「打壓式教育」下自愈的幸運小孩子。

郭麒麟人見人愛的原因有很多,情商高、有涵養、有同理心、會換位思考……

但我們喜歡他可能不只這些,還因為他的成長和我們有很多軌跡上的相似:

也同樣經歷過嚴厲的家教,後來我們慢慢學會了換位思考,和小時候的創傷「和解」;

早早知道人世的繁雜,所以學會了圓潤,儘量以溫和待人、禮貌得體,讓彼此輕鬆舒服。

我們都很乖,儘量讓自己不長歪,還希望自己更努力更獨立,有天成為變老的父母的依靠。

其實,郭麒麟不是什麼典型的富二代、星二代,只是我們身邊一個普通的中國孩子罷了。

#郭麒麟#、#郭德綱#

編輯:有趣的惡魔、娛兒

作者:無速

往期精選

相關焦點

  • 強權打壓式教育下的郭麒麟
    因為郭德綱一直都是打擊羞辱式教育,從來沒正面誇過徒弟,有一天終於不罵人了,嶽雲鵬就稀裡譁啦的掉眼淚。可這種方式真的好嗎?至少從小嶽嶽轉頭去打擊李斯丹妮的這件事情來看,有點噁心。他對郭麒麟的教育是一種強權打壓式,甚至說漠不關心也不為過。郭德綱的觀點是,就在郭麒麟青春期的時候,故意讓孩子顏面掃地,把他所有的自尊都打掉。
  • 人見人愛的郭麒麟,身上藏著挫折教育成功的秘籍
    了解郭麒麟成長經歷的人都知道,他一度被調侃為&34;。 從「留守兒童」,到「輟學少年」,郭麒麟和那些動不動就斥巨資讀名校、出國鍍金的星二代截然不同。可能很多人會誤認為就是讓孩子在打擊中成長,讓孩子吃苦受罪,把挫折誤認為是打壓;平時少表揚,還會常常批評孩子,總拿孩子和別人作比較;甚至見不得孩子脆弱的一面,不許孩子哭、難過······其實上將所說的都不是正確的挫折教育,讓孩子經歷挫折,絕不是一味的打擊孩子,而是讓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培養面對挫折的勇氣、擁有積極的思維方式、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經驗。
  • 人見人愛的郭麒麟,為什麼讓人越看越心疼?
    有這麼一個強勢的父親,孩子一般走極端:要不很乖要不很壞很叛逆,人見人愛的郭麒麟,顯然成了第一種。因為他的生活裡除了父親的嚴苛,還有後媽和師父的甜和曖。更何況郭麒麟人見人愛的背後,何嘗不是一種自我長期被父親強制犧牲成自我習慣成自然的結果?想起《奔跑吧,兄弟》中,有一個環節需要沙溢說出對每個嘉賓的印象,輪到郭麒麟時,沙溢對他的評價是:「最寂寞的人。」
  • 八婆學派 | 人見人愛,花見花開郭麒麟
    都說郭麒麟可愛、人見人愛,還有很多粉絲圈地自萌,說他是什麼「大小姐」、拿的是女主劇本,這些評價都很不負責!嚴正譴責這種信口雌黃貼標籤的無恥行為!他說打小家裡的教育就是挫折教育,粉碎自尊,長大之後自己慢慢把粉碎的自尊撿起拼上,「如同骨頭斷了之後,他在癒合的時候會比原來更堅韌。」
  • 郭麒麟沒被郭德綱毀了,純屬幸運
    正因如此,隨著郭麒麟的走紅,網絡上流傳出這樣一種說法——是郭德綱的教子有方,成就了郭麒麟的今天。恰逢最近,郭德綱談起兒子幼時的教育方式,讓不少人大跌眼鏡。可看到他充滿優越感地展示,對孩子近乎羞辱的言語打壓,不少人質疑:這樣的「封建大家長式」教育也值得引以為傲嗎?郭麒麟沒長歪,真的不容易!
  • 從輟學到人見人愛的星二代,郭麒麟的事業和人生,比相聲還精彩
    年少輟學,如今卻是人見人愛大眾對於星二代的關注,最初都是源於他們的父母,而郭麒麟在父親的光環下成長,每走一步都變得更加小心謹慎。要說郭麒麟人見人愛也是一點都不誇張,但凡是與郭麒麟合作過的明星,都對他印象深刻
  • 睜不開眼睛的郭麒麟,憑什麼成為人見人愛的星二代?
    最近,微博上有吃瓜群眾統計了上半年參加綜藝最多的藝人,前三位分別是郭麒麟、楊迪和鄭爽。緊隨其後的,是一批往綜藝方向發展的愛豆,例如黃明昊、範丞丞等。但是,能讓各大綜藝紛紛拋出橄欖枝的郭麒麟,到底有什麼魅力呢?01.早年退學,在挫折式教育下長大1996年出生的郭麒麟,今年24歲。放在普通人家,24歲的孩子剛進入社會沒幾年。但24歲的郭麒麟,已經在相聲圈浮沉將近9年了。
  • 郭德綱成就了郭麒麟,但郭德綱的教育方式是否值得我們學習?
    我們當然希望真的可以,畢竟郭麒麟是多麼樂觀向上、低調謙遜、自強不息的孩子。我看到他身上閃閃發光的「鈍感力」,正因為具備「鈍感力」,他才能經受住這種「非人」教育的考驗,並成功逆襲。對於自己的打壓式教育,郭德綱自有一番解釋:我在家說他,是為了讓他先在我這把苦都吃遍了,把「小性兒」給磨沒,這樣以後出了社會,別人再怎麼罵,他也不會放在心上。有人問過郭德綱為什麼要這樣教育郭麒麟,郭德綱說因為自己吃過很多苦,人情冷暖他最能體會,在家裡把郭麒麟罵夠了,出去別人就不會再罵郭麒麟了。
  • 郭德綱挫折式教育出優秀的郭麒麟,李雙江溺愛李天一成坑爹代言人
    眾多坑爹的星二代裡,郭麒麟是為父親贏得榮譽的一個。幾乎零口碑,待人謙和、工作努力。租一室一廳的房子,生活也不奢侈。不買房是因為還沒有繳納夠五年社保。他很愛參加網上各種滿減湊單優惠活動,正常價買了就是吃虧。
  • 幸運的郭德綱之子--郭麒麟,真的只是因為幸運嗎?
    所以郭麒麟就在爸爸的「期待」下輟學從藝了!後來有一檔綜藝節目,郭德綱和郭麒麟都去了。郭德綱一進門就說,我要趕緊進去看看我的兒,我們都幾個月沒見著了。因為郭麒麟搬出去了郭德綱的家,獨立生活了。平常通告結束的時候也是後半夜了,所以郭麒麟就很少趕到家裡去專門看父親了。這也是郭麒麟事業紅火的一方面的表現吧!
  • 兒時說哭郭德綱,長大後被稱大小姐,星二代郭麒麟因何人見人愛?
    一直被父親和外人「打壓」,郭麒麟內心是不自信的 6歲之前,郭麒麟對郭德綱只能用兩個字形容:陌生。可艱難的是,那時他似乎給人當走狗都沒人要。 可當時郭麒麟心裡想的是:我五六歲,突然來個陌生人,說我是你爸爸。 郭麒麟從小對父親的第二個感受,是害怕。因為郭德綱一直信奉挫折教育。
  • 「逆襲女主」郭麒麟,老郭式教育下與王思聰天差地別,哪種好?
    相聲這一行算是比較辛苦的,對基本功的要求特別高,半路出家的郭麒麟,他所學所面對的可想而知。但是父親郭德綱卻總是故意打壓他,「在家裡把他罵夠了,出去別人就不會罵他了。」郭麒麟打小就是胖胖的特別可愛,但是長大了要站上舞臺,這個形象就說不上多討喜了。他出道開始登臺,當時正是嶽雲鵬當紅,大家都愛買票去捧小嶽嶽的場,哪怕頂著郭德綱兒子的名頭,也沒有人願意去看他的演出。
  • 「我哭不是因為摔倒,而是因為沒人來扶」,郭麒麟的童年讓人心疼
    出演電視劇《18歲給我一個姑娘》,參加《歡樂喜劇人》《星廚駕到》,但是影響力都不夠大,還因此被很多人批評說他參加的節目有黑幕,郭麒麟就只是有一個好爸爸。,演出效果不好,郭德綱在家裡罵兒子不算,還在微博上公開罵,「你憑什麼考慮不周」,「別人都能胡說唯獨你不能」,「蠢子無知,下不為例」。
  • 沒有郭德綱的挫折式教育,能有今天的郭麒麟嗎?
    沒有郭德綱的挫折式教育,能有今天的郭麒麟嗎?>很多人可能說,對小嶽嶽這麼苛刻,因為再親的徒弟也並不是自己的孩子。這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對自己的親兒子郭麒麟,郭德綱更是奉行了"挫折式教育"的理論了。
  • 生子當如郭麒麟?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承受得住「挫敗式教育」
    挫敗式教育真的有用嗎?想必說起郭麒麟大家一定不陌生最近幾乎每個綜藝節目,都能看到他...,郭德綱是一位「嚴父」,嚴厲沒毛病,但郭德綱最受爭議的是他的強權打擊侮辱式教育。如果用一個詞來總結郭德綱對郭麒麟的教育方式,那就是:挫折!15歲的郭麒麟第一次上臺,演出十分成功,觀眾全程鼓掌叫好。郭德綱一上來又直接把郭麒麟的努力否定得一文不值。
  • 郭麒麟,是強權教育下的「作品」,高情商的背後,全是察言觀色
    今天,我們深度探究下這位德雲社少班主郭麒麟的故事。小時候不愛吃菜的郭麒麟被爸爸夾了一碗的青菜,讓他坐在樓梯口吃完,甚至邊吃邊哭郭德綱也是不管不顧,這件事郭德綱不止一次在節目中提起,甚至有種引以為豪的感覺,因此自此之後郭麒麟一直很乖,直到現在都是如此。
  • 「把他罵夠了,就沒人罵他了」老郭的教子方式看似很糙,卻很實用
    而郭德綱在家書中寫到的——「生子當如郭麒麟」,也在網上特別火,由此可見他已經成為大眾眼中教育非常成功的案例,可是你知道嗎?在被外界盛讚的郭麒麟,其實從小在家庭中都飽受「打壓」。孩子的教養是家長的影子:郭麒麟優秀,要歸結於郭德綱捨得下「狠手」郭麒麟是郭德綱和第一任老婆生下的孩子
  • 《女兒們的戀愛》任容萱:打壓式教育,毀掉了多少孩子的自信
    任容萱在採訪中說,爸爸總是各種打壓她,而她卻很在意父母的意見,甚至會在心裡種下一顆種子,逐漸發芽影響她的想法。被問到有什麼影響的時候,她眼泛淚光說,就是對自己沒自信。當任爸爸說他跟媽媽都喜歡任容萱的前男友的時候,任容萱當即哭出聲來。
  • 為什麼郭麒麟都不敢打壓同門師兄弟?看完你就知道了
    對於同門師兄弟,郭麒麟還真的沒有打壓的必要,他也確實從未打壓過他的師兄弟。反而呢,郭麒麟對他們還是畢恭畢敬。話說,郭麒麟也是一名相聲演員,和德雲社的師兄弟們也算是同行中人啊。作為同行,多少都有些競爭吧,特別是在德雲社這個團體裡,如果權力與名氣都被師兄弟們佔光了,那郭麒麟這位少班主豈不是很沒面子。當然,德雲社沒去打壓師兄弟,反而對師兄弟們如此恭敬,而且看他們不管在舞臺上,還是在生活上,也都相處得非常友好,這關係處的都有些讓人羨慕了。
  • 郭麒麟,是強權教育下的「作品」,高情商的背後,滿是察言觀色
    受到疫情的影響,各行各業都深受「打擊」,而我們今天的主角德雲社也是逃不出,雖然現在德雲社恢復了演出,但是在小劇場等地比起以往的觀眾還是弱很多的,因此網上飄出了許多的留言,而最吸引人眼球的便是「少班主郭麒麟養活整個德雲社」的議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