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槿惠:權力之禍

2021-02-15 三聯生活周刊



點擊以上封面圖

一鍵下單新刊「悲劇樸槿惠」

絕境之中的樸槿惠依然不打算辭職。青瓦臺消息人士透露,樸槿惠認為辭職「是不負責任的決定」。她的應對是提名已故前總統盧武鉉的幕僚金秉準為國務總理,選擇已故前總統金大中的親信韓光玉出任自己的幕僚長,並任命新的首席政務秘書等青瓦臺高級助理。青瓦臺發言人稱她將在國內事務上「退居二線」。

分權被視為樸槿惠轉移壓力的辦法,但其實,就在今年年初,樸槿惠曾經預見過自己的命運。當時,青瓦臺方面核心人士曾說,樸槿惠考慮分散總統的責任和權限,可能會將青瓦臺的部分權限和人員將轉移到總理室,因為她深感韓國目前的權力體系必然導致總統工作失敗。


11月4日,韓國總統樸槿惠在青瓦臺發表對國民的講話

1997年重返政壇以後,一位做陶瓷的朋友向樸槿惠介紹了「戒盈杯」。這種酒杯在杯底設小孔,斟酒若超過七分滿,杯中之酒便會全部漏掉,一滴不剩。她當場就將戒盈杯列入了自己招待賓客的禮物清單。在自傳《絕望鍛鍊了我》一書裡,樸槿惠不無得意地提到,2007年2月,她訪問美國國務院的時候,國務卿希爾就將一隻戒盈杯放在書桌上。那是他結束美國駐韓大使任期即將回國時樸槿惠贈給他的。在2007年2月的朝美會談上,希爾還提到了這隻杯子。他警告朝鮮方面,如果要求太多會使協商破裂,最後什麼都得不到。

然而,戒盈杯的讖語似乎更適合用韓國總統們身上。當選總統時,他們戒盈杯裡的聲望似乎就已經達到了七分滿的至高點,隨著執政的推進,聲望就如酒水般漏盡。而導致這一切發生的,則是權力的注入。早在2007年出版的自傳裡,樸槿惠就曾寫到:「帝王式的總裁制應該廢除,這才是核心。」

1961年,9歲的樸槿惠隨父母遷居青瓦臺。被後世譽為「現代化之父」的父親樸正熙從此開始了一場浩大的現代化改革。為了應對朝鮮帶來的國家安全壓力,他借鑑日本二戰前的國家資本主義模式,使用貸款、稅收、財政支持等多種手段來牢牢控制企業,督促他們參與全球自由市場的競爭,為韓國的經濟崛起殺出一條血路。


樸正曦與女兒樸槿惠

樸正熙的18年執政為包括女兒樸槿惠在內的後世韓國總統留下巨大而複雜的遺產:震驚世界的「漢江奇蹟」奠定了韓國今天的經濟基礎和地位;而政府對經濟的深度介入則使得官商勾結成為韓國政經運作的「常識」。

樸正熙時代完全以效率優先而不是民主優先的原則組織政府。政府的權力結構以總統為中心,權力自上而下單向流動。威權政治的另一頑強遺存是「帝王總統」。民主化以後,韓國雖然進行了分權設計,但總統依然保留了巨大的權力。韓國學者文宇鎮在他名為《韓國總統權力與政府議題設定和立法結果》的研究中對其進行了量化測評。根據他的研究,憲法明確規定的總統權力包括總統否決權、部分否決權和保留否決權,韓國總統的得分為9分,接近1969年憲法體系下的智利總統。非憲法明確規定的總統的權力包括總統組成、解散內閣的權力,總統解散議會的權力等。在這一項上,當今韓國總統的得分依然高達11.5分,和南美威權主義國家的總統得分相差無幾。

這樣的設計具有部分客觀因素。1973年,小亞瑟·施萊辛格基於美國當時的情況提出「帝王總統」這個概念。他注意到,在越戰時期,美國總統的權限不斷擴張,其中有些是憲法明確賦予的,有的則是在長期的政治實際運行過程中逐漸發育出來的。施萊辛格認為,帝王式的總統權力的出現主要來源於外政策領域的壓力:在對內政策方面,立法部門和司法部門的參與度較高,他們對國內形勢有自己比較明確的判斷。但是在對外政策方面,由於缺乏足夠的信息,他們時常表現出受行政部門脅迫的傾向。國際矛盾越是深刻越是緊迫,國會就越容易手足無措、難以決策,總統的絕對操縱也就越容易實現。而在韓國,南北常年對峙造成的安全處境客觀上為一個「大總統」的存在製造了合理性。


樸正曦和家人在一起

從更深的層面來講,韓國的政治現代還背負著東亞國家普遍背負的傳統包袱。韓國是典型的儒家政治文化國家。韓國學者金日坤認為,韓國以忠孝為支持的儒教秩序,經過長期的體驗和教化後,形成了一種獨特的以權威為核心的「整體號召機制」。本國的傳統政治價值與從美國直接移植而來的政治價值的本質不同,構成了韓國政治價值的二元結構。

民主政治的核心力量政黨的運作方式正說明了這一點。美國的民主、共和兩黨廣為人知。日本的自民黨也大名鼎鼎,但人們卻很難記起韓國的黨派和他們的主張。事實上,這正是因為韓國政黨是以領袖,而不是以政治理念為核心建立的。樸槿惠曾在自傳裡這樣抱怨韓國政黨運作的弊病:「黨內的總裁一個人就擁有公薦權等黨內所有的決定權……所以再怎麼聰明的人只要進了政黨都必須排隊等待,不是看國民的臉色,而是看擁有公薦權的黨總裁的臉色。」

而直到2001年末,韓國總統一直集黨政大權於一身,兼任執政黨總裁併行使實質上的公薦權。2001年末,作為民主化改革的重要一環,韓國實現了制度上的黨政分離,總統不再參與執政黨的運作,但政治操作往往是按照潛規則而非明規則來運轉的。執政黨依然對總統保持高度的忠誠。同樣,這也是因為權力。從一開始,總統候選人就會選擇對自己忠誠的議員來組成政黨。在保守政黨中,強有力的總統候選人的意見在黨內公薦過程中能夠起到決定作用。而當總統上任,他(她)將有權任命包括法院院長和檢察院院長在內的各種重要職務,而不需要國會的同意。韓國國會議長雖然名義上是由國會選舉產生的,但總統內定逐漸慣例化,而且總統可以通過任命自己的親信組成檢察院的領導機構來達通過檢察權力控制國會議員的目的。此外,韓國總統還擁有預算編制權這一制度武器。議員們要為選區獲得儘可能多的預算金額,就必須與掌握預算編制權的總統搞好關係。


青瓦臺

而在總統權力的擴張過程中,青瓦臺成為一個重要因素。青瓦臺由秘書室和警衛室組成。秘書室是總統的參謀機構,警衛室則負責保醜總統及其家人的安全。總統的秘書室長負責管理秘書室的工作人員、提供總統要閱讀的文件或安排總統要見的人及轉達民意等事務,成了總統與外界交流的屏障。此外,秘書室長還承擔著政策諮詢、政府重要的人事任命諮詢等角色。青瓦臺強大進一步使親信政治和密室政治有了存在的可能。

這就是為什麼11月5日,樸槿惠接受了青瓦臺總務秘書官李在萬、青瓦臺附屬秘書官鄭虎成、國政宣傳秘書官安奉根的辭呈。這三個人被稱作「門環三人幫」(實權三人幫)。而人們長期以來都懷疑他們是由崔順實、鄭潤會夫婦舉薦上任的。韓國《世界日報》於2014年11月28日曾曝光青瓦臺公職紀綱秘書室的一份內部報告,內容為鄭潤會定期與三名青瓦臺秘書等樸槿惠的十名親信(報導將十人稱為「十常侍」)會面,幹涉國家事務。

「帝王總統」對決策權的壟斷決定了政治權力私用幾乎是一種制度性的存在。任人唯親是韓國政治的常態。美國南加州大學韓國研究所主任康燦雄(David C.Kang)指出,韓國總統的權力圈子常常由兩類人組成。一類是親屬。韓國人把家庭看成社會、經濟和文化的基本單位。這種現象並沒有因為國家的現代化而消失。就像當人們提到「現代」和「三星」時,人們真正談論的是鄭周永、李秉哲和他們的家族。樸正熙執政時,最得力助手、前國務總理金鐘泌,其嶽父是樸正熙的兄長樸相熙。在李明博政府時期擔任過國務總理的韓升洙曾在樸正熙政府擔任外交部長。韓升洙是樸正熙妻子陸英修姐姐陸仁修的女婿。

另一類人是同學。1961年,樸正熙當上國家再建最高會議議長後,便提拔了其在偽滿新京陸軍軍官學校的同學李周一、金東河和金潤根等人分別擔任國家再建最高會議副議長、財務經濟分科委員長和交通通信分科委員長等要職。在起決定性作用的9名常任委員中,樸正熙在偽滿新京陸軍軍官學校的同學就佔了4名。


樸槿惠的弟弟樸志晚

儘管樸槿惠與弟弟樸志晚不睦,但有學者注意到,樸懂惠上臺後,弟弟樸志晚在陸軍官學校第37期的同期同學幾乎包攬了軍隊的核心要職。韓國國家軍隊機務司的張經喻少將就任不滿6個月便被急速換下,接任的李宰沫中將正是樸志晚的同期同學。而之前,李宰沫中將2012年的4月才由少將提為中將,距離再次提拔僅6隔越。此外國防司令宮全仁絕少將、趙寶根少將在任期內都快速晉級為中將並升為國防情報部常務。在短短1年多的時間裡,與樸志萬同期的8位同學晉升為中將。

從國家機構的組成人員來看,樸槿惠總統身邊號稱具有政策決策權的「智囊團」幾乎都出身於嶺南地區。檢察院、警察局、國稅廳、審查院四大權為機關官員裡,嶺南地區出生者佔40.8%。嶺南是韓國的一個地區的非正式稱謂,包括慶尚北道、慶尚南道、釜山、大邱和蔚山。樸正熙正式慶尚北道人,在釜山從軍,嶺南一直是樸家的政治紮根之處。

與前任總統不同的是,樸槿惠按照一般政治規則「論功行賞」,但她卻難以信任這些「體制內」的「親信」。這也是樸槿惠的悲劇所在——韓國人無法相信,他們的總統居然可能需要依靠閨蜜來行使權力。


崔順實

韓國環境部前部長尹月久曾經與樸槿惠共事過很久,他曾描述樸槿惠:「她看起來鑄上了層層鎧甲,她感覺沒有任何一個人值得信任……她不開放,不與任何人溝通。她不熱情,也不冷酷,只是冷冰冰的,一直都這樣。樸槿惠與所有人保持距離,這是她的標誌。」從政以前,樸槿惠毫不掩飾地將離開自己的人士斥為叛徒。她擔任總統不久,青瓦臺政務首席秘書一職就李貞鉉、樸晙雨、趙允旋、玄伎煥4人。

為何依靠閨蜜而非政治親信來幫助她處理國家事物,樸槿惠在自傳裡已經說得很清楚。

父親被刺殺後的第九天,樸槿惠帶著妹妹和弟弟離開了居住17年的青瓦臺,回到首爾新堂洞的老房子。樸槿令曾回憶說,姐姐坐在老宅客廳一側父親生前用過的舊書桌前,一一回復緬懷樸正熙的信件,以此消磨時光。


樸槿惠在看父親樸正曦寫字

樸槿惠曾說,看著新堂洞寂靜的家,「仿佛是被丟在深山中一樣孤單無助」。她寫到:「在政治圈內不斷出現出賣父親的言論。我們三姐弟連父母親的祭日也不敢舉行任何公開儀式。結果整整六年時間,我們都沒有公開舉行過父親的追悼儀式,只和弟弟妹妹在家裡一起默默地祭拜他。」她清楚地看到,當年在父親的政治網絡裡活躍的人們,為了迎合批判獨裁的輿論風潮,如何罔顧事實;而那些曾經與樸家親密無間的朋友,又如何對她視而不見。而這些背叛者當中,甚至就包括她的親屬、樸正熙一輩子的助手金鐘泌。

「我真的覺得人生很悲哀。」樸槿惠從此對政界的親疏有了刻骨的認識。「人們在沒有明確的信念之下,為了追隨權力甚至可以隨意改變自己的主張,彼此沒有信義只有算計。能夠遵守原則和信念,用一貫的哲學開拓政策的政治家,簡直少之又少,」她寫到:「一旦嘗到權力滋味的人,就會成天為了不失去權力而戰戰兢兢,他們不會選擇險峻艱困的道路,反而會找尋快捷方式,想要快速成為政壇上的明星。權力這種東西感覺一輩子都能握在手裡,但其實某天會突然像風一樣消失。」


樸槿惠

一生與權力糾纏,樸槿惠曾說,她收到過數不清的禮物,但是2006年「5·31」地方選舉時,她臉部遭到割傷住院後收到的禮物卻真正讓她難忘:一位六十幾歲領日薪的臨時工人送來了四小瓶牛奶;一名女大學生送了一朵玫瑰花以及一封信。似乎,她只能從那些隱身與政治之外,在危難中伸出援手的人們身上去尋找親近和安慰。正是因為如此,她選擇在父親死後陪伴在她身邊的崔順實。2006年那次死裡逃生的襲擊後,守護在她病床邊也正是崔順實姐妹。

1979年10月26日清晨,樸槿惠和父親道別。樸正熙離開了青瓦臺。下午三點左右,樸槿惠在青瓦臺接待貴賓時還聽到直升機的聲音,她知道父親已經回來了。等到她空閒下來,卻被告知,總統已經和其他人有約,讓她自己先在家用晚餐。在中央情報部長金載圭官邸的宴席上,樸正熙批評金載圭及其領導的情報部門工作不力,金載圭拔出了手槍,就這樣,樸正熙死於心腹重臣之手。37年後,樸槿惠的遭遇也莫過如此。

(圖片來自網絡)

| 封面故事 |

| 社會 |

賈敬龍殺人案:分裂的村莊(吳琪)

調查:雙江村,寶藏傳奇(付曉英)

追尋雪豹(劉敏)

城市:電商的「雙十一」,去實體店如何(楊璐)

杜偉生:為古籍續命(艾江濤)

學術:陳映真的左眼臺灣(周翔)

| 文化 |

| 專欄 |

邢海洋:數字靚麗,「L」依舊

袁越:空氣中的汙染物都到哪兒去了?

張斌:凡人偉業

宋曉軍:殲-20下一步還要過「兩關」

⊙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臺

點擊以下封面圖

一鍵下單新刊「悲劇樸槿惠」


相關焦點

  • 揭秘 樸槿惠邪教事件始末...
    韓國媒體回溯當時的情況,2014年的時候,韓國《世界新聞》曾報導有一個叫鄭潤會的人,雖然不擔任任何國家公職,但卻在青瓦臺有巨大的權力,可以定期同總統秘書等十位高權人士會面,討論決定國家事務,《世界新聞》直接了當的說鄭潤會是韓國政府幕後實權人物
  • 樸槿惠被彈劾了
    場外「挺樸」集會民眾高呼「撤回彈劾」口號,揮舞太極旗,高唱愛國歌曲,老人們情緒高亢。道路另一頭是針鋒相對的「倒樸」集會,年輕人面帶微笑,準備好彈劾通過後載歌載舞來慶祝。樸槿惠曾說,「權力與地位真的沒有什麼魅力,只是看似美麗的泡沫」。但自「親信幹政」事件以來,她堅決不主動下野、全面否認檢方指控、指責輿論歪曲報導,背後勢力別有用心。
  • 明天就是韓國光復節,文在寅會特赦樸槿惠?
    8月11日當天,樸槿惠的老部下國尹相已經喊話文在寅,樸槿惠已經是韓國總統中坐牢時間最長的前總統,她所受的刑罰,無論是從政治上、還是從人道主義上,都是非常沉重的,此時特赦樸槿惠,有利於國民團結。尹相現替樸槿惠求情,就是希望已經69歲的老上司能夠早點走出監獄的大門——安享晚年。不過,聽到尹相現的喊話,不想特赦樸槿惠的文在寅就當沒聽見一樣,一聲不吭。
  • 韓國總統樸槿惠宣布辭職!
    其實,當韓國檢方突然搜查了樸槿惠的秘書和助理的住所和辦公室,並沒收帶走了電腦、文件和行動裝置的時候;當韓國媒體深挖曝光除了崔順實,還有另外7名女性同時幹政的時候;當數萬燭火照亮了首爾市中心的清溪川廣場,遊行示威人群高喊「集合吧!憤怒吧!下臺吧樸槿惠!
  • 樸槿惠真要把牢底坐穿?三大因素決定了她已深處絕望之險境!
    韓國前總統樸槿惠親信幹政案和國情院受賄案的終審,5月20日在首爾高等法院舉行,檢方要求判處樸槿惠35年有期徒刑。檢方求重刑的理由,無外乎是為了彰顯韓國的法治道義,認為樸槿惠利用國民賦予的權力為自己和崔順實謀私利,且拒不承認錯誤,反而責怪他人。
  • 樸槿惠真的會辭職?
    雲水隨緣,生命之舟順水推,惜緣不攀緣。 日行慈悲:隻言片語皆可布施。樂觀的人只顧著笑,而忘了怨。悲觀的人只顧著怨,而忘了笑。看得透的人,處處是生機;拿得起的人,處處是擔當;放得下的人,處處是大道;想得開的人,處處是春天。
  • 樸槿惠的「第一夫人」歲月
    「她架起了總統和國民之間的橋梁,急民眾之所急,解民眾之所困,全心全意地為國家和人民付出一切。」《京鄉新聞》8月16日報導,「我們失去了國母,失去了這個國家的『賢內助』,不堪忍受心靈支柱就這樣被硬生生地折斷。」當陸英修的靈車來到青瓦臺正門時,樸正熙突然緊抓住車尾的菊花裝飾,嗚咽不已,他一遍遍輕撫靈車,跟妻子做最後的告別,最終佇立著目送靈車遠去。
  • 樸槿惠被彈劾:家國山河一夢遙
    韓國憲法法院以8票贊成,0票反對,通過總統彈劾案。樸槿惠成為韓國歷史上首個被彈劾下臺的總統。象徵權力帶有金色鳳凰徽章的總統府大門緩緩關閉。高牆環繞的青瓦臺被留在樸槿惠身後。韓國輿論說「這似乎是宇宙之神氣的指向」,「彈劾命運不可避免」。樸槿惠曾說,「權力與地位真的沒有什麼魅力,只是看似美麗的泡沫」。但自「親信幹政」事件以來,她堅決不主動下野、全面否認檢方指控、指責輿論歪曲報導,背後勢力別有用心。
  • 樸槿惠昔日風光:從公主到女王,韓國首位女總統最後成「階下囚」
    樸槿惠作為一介女流,是如何成為韓國首位女總統,又是如何從權力頂峰跌下神壇鋃鐺入獄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樸槿惠權利人生,是如何從崛起走向衰落的。1952年,樸槿惠出生在韓國大邱的一個特殊家庭裡。這時的樸槿惠的父親,是韓國的陸軍少校,家中的長女。時間輾轉來到1961年,這時的樸槿惠還不到十歲。
  • 彈劾案通過,樸槿惠被彈劾下臺!
    10日上午,韓國憲法法院通過了對總統樸槿惠的彈劾案。樸槿惠將立即被免去總統職務,成為韓國歷史上首位被彈劾下臺的總統。
  • 關注 | 樸槿惠昨晚正式搬離青瓦臺 稱「真相終會水落石出」
    理論上,不再是韓國總統的樸槿惠應立刻搬出總統府青瓦臺,但韓國媒體報導,樸槿惠除了位於首爾江南區的私宅之外無處可去,此處私宅年久失修,這好像給已經混亂的韓國政局增添一分變數。  不過昨天,樸槿惠用行動回應了傳言。當地時間昨天下午4點多,開始有貨車來到樸槿惠私宅門前,工作人員把床墊、茶几、冰箱、電視等物品卸車。
  • 樸槿惠她爹怎麼死的?因權力鬥爭被槍殺,跟正義沒有一毛錢關係
    樸槿惠老爹老媽先後被人槍殺,她自己又身陷囹圄,要說這家姓樸的也是倒黴透頂。當然,我們今天看到結果的人自然可以這麼評價,如果放在五六十年前,這個家族可以說是韓國最顯赫的家族。樸槿惠的父親樸正熙在1961年通過政變上臺,把持韓國權柄長達18年,至今沒有一任韓國總統的任期能超過他。
  • 文在寅公開道歉,樸槿惠在獄中等來好消息?
    第一,從韓國"法檢之爭"中可以看出,文在寅對於政壇的掌控力度,依舊不足。或者換句話來說,僅憑總統文在寅的一人之力,並不足以撼動韓國檢方的權力。要知道,韓國檢方的"一家獨大"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在韓國,幾乎所有人都把"當上檢察官",視作可以"光宗耀祖"的重要方式。再加上,韓國檢方與政黨、財閥、反對派勢力存在的"微妙聯繫"與利益紐帶,註定了檢方權力是難以撼動的。
  • 樸槿惠的一生:江山依舊 木槿花殘
    樸槿惠自1997年參政以來,留給公眾和媒體一直是為國為民的好形象,韓國媒體甚至一度打趣的將這個無父母無丈夫無子女的「三無女人」稱為國家的女人。2016年12月9日被停職時,樸槿惠說,「我接受國會和國民的決定,真心希望現在的混亂狀況能早日結束。」可如今,被彈劾下臺的樸槿惠應該何去何從呢?
  • 樸槿惠在監獄收到了壞消息,離開監獄是一個夢!
    韓國總統樸槿惠入獄的時長這麼久,樸槿惠收到的消息可是一個比一個壞。在近段時間,樸槿惠在監獄中已經意識到韓國政壇的發展已經慢慢的超出了她的想像,文在寅如今的實力更是強大得讓她想像不到。最讓樸槿惠失望的就是韓國的保守黨派領袖朱豪英想要辭去韓國保守黨黨首的位置。
  • 樸槿惠的「閨蜜門」新進展 閨蜜姐姐是幕後黑手 閨蜜父親崔太敏聲稱樸槿惠和他是精神世界的夫妻
    ,逐個細節與邪教獻祭儀式做比對,這要是真落實了,漢武帝搞的「巫蠱之禍」與之相比可能都是小意思。崔牧師在沸騰的輿論中,一位已故之人再次進入韓國民眾的視線。他就是崔順實的父親崔太敏。在韓國門戶網站naver.com的搜索欄中用韓語輸入「崔太敏」時,會自動跳出這麼一些熱搜關鍵詞:「崔太敏樸槿惠」、「崔太敏樸槿惠女兒」、「崔太敏永生教」、「崔太敏樸槿惠關係」、「崔太敏與樸槿惠」、「崔太敏新天地」,等等。
  • 樸槿惠總算等來了一個好消息?文在寅公開道歉,韓國政壇風雲再起
    這一回,深陷牢獄的樸槿惠,總算等來了一個好消息。 第一,從韓國"法檢之爭"中可以看出,文在寅對於政壇的掌控力度,依舊不足。或者換句話來說,僅憑總統文在寅的一人之力,並不足以撼動韓國檢方的權力。 要知道,韓國檢方的"一家獨大"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在韓國,幾乎所有人都把"當上檢察官",視作可以"光宗耀祖"的重要方式。
  • 青瓦臺囚徒:樸槿惠的絕望十日
    正是如此,三姐弟六年內都未曾給父母舉行過任何追悼儀式,默默地祭拜和隱隱的憤怒植根在了青年樸槿惠心中:「今天看似和藹可親的人,明天也許會變身為見利忘義之輩。海水難量,人心難測。」「變化無常的人心,變化無常的社會實在令人不安、令人擔憂。」樸槿惠在日記中多次這樣寫道。此後,樸槿惠開始了18年的「隱遁」生活。
  • 樸槿惠長嘆一聲:你們現在來救我有什麼用?
    最近有兩側新聞讓樸槿惠感到非常擔憂:第一則就是,韓國有110萬民眾籤名要求釋放樸槿惠;第二則就是,挺樸派計劃強行攻陷監獄搶救樸槿惠。
  • 自由韓國黨為啥還站出來力挺樸槿惠?黃教安VS文在寅的必然之局
    韓國前總統樸槿惠,自2018年2月27日被韓檢方控訴監禁,政治前途顯然徹底毀滅了,也讓過去前迎後捧之人,避之唯恐不及。但蹊蹺的是,樸槿惠的「老東家」自由韓國黨,卻依然多次不避嫌隙,站出來力挺樸槿惠,被稱為「樸槿惠如今最大的政治支持者」。在翻雲覆雨,最跟從勢力消長而左右的政壇,如此反常操作,顯然讓外界感到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