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個稅應3萬元起徵 我站在窮人的立場上講話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曹德旺:「我是貧困出身,對這個階層非常同情。我沒忘記自己的過去,我現在還是站在窮人的立場上講話。」

全國人大消息,我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自6月29日起徵求意見,為期一個月。根據草案,在2019年1月1日修正案施行之前,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5000元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這意味著,提高起徵點的減稅紅利有望率先落地。

截止到7月3日晚,草案收到意見數已達42719條,距離截止日期還有20多天。

根據草案,此次個稅改革主要有四大看點:

一是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勞動性所得首次實行症候群稅;

二是個稅起徵點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萬元);

三是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

四是優化調整稅率結構,擴大較低檔稅率級距。

起徵點標準正在博弈

當官方建議的5000元/月起徵點剛一公布,提高起徵點的呼聲似乎越來越多。

目前相關部門並沒有公布5000元這一標準究竟是如何測算出來。「綜合所得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是需要科學測算,根據近些年工資收入增長、物價上漲、基本生活費用標準等數據建立模型測算出來,但目前相關數據並未披露,因此也看不出來5000元如何體現了前瞻性。」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說。

國家行政學院馮俏彬教授也稱,由於基本減除費用測算依據沒有公布,這讓社會各界對5000元起徵點高低判斷上多是憑感覺來說

施正文認為,目前5000元/月起徵點偏低。因為2011年的工資薪金起徵點是3500元/月,而7年過去後,工資薪金、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四項所得的起徵點才是5000元/月,這對收入單一來源於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稅人來說能夠減稅,但針對那些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收入較多群體來說,稅負甚至有可能提高,因為這次綜合所得扣除沒有考慮這些收入中沒有扣除經營性費用,而此前有20%的費用扣除,而且新的邊際稅率最高能達到45%,也遠高於此前這些收入的20%稅率。

「在考慮滿足人民生活美好嚮往,物價上升、經營性費用扣除等基礎上,我認為起徵點定在7000元/月(8.4萬元/年)比較合適。」施正文說。

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分組審議個稅草案上,不少人大常委會委員也建議提高個稅起徵點。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曉東表示,這次起徵點偏低。考慮到工資佔GDP的比例,再加上物價上漲和通貨膨脹情況以及採取有力措施刺激消費,起徵點提至8000到1萬元比較合適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尹中卿認為,對草案提出的基本減除費用標準還要再研究論證,可以提高到每月6000或7000元。

施正文表示,上一次個稅起徵點公開徵求意見時,社會普遍反映起徵點偏低,經過各方反映後,最終適度提高了起徵點。這次很可能也是如此。

儘管提高個稅起徵點呼聲高,但也有部分學者認為5000元起徵點比較合適。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表示,有數據顯示,目前被個人所得稅調節的社會成員總規模約為2400萬,這意味著只有2%的國民受到個稅調節,這使得個稅明顯邊緣化了。按照現代國家發展現代稅制的趨向,要謹慎處理數量邊界。若將起徵點提高到1萬元,則邊緣化特徵更加明顯,不利於培養公民的納稅意識和銜接以後的稅制改革。

馮俏彬稱,目前起徵點標準並不低,甚至有點偏高。如果絕大部分公民不繳納個稅並不符合個稅改革方向。其實政策設計上不一定只從提高起徵點來降低負擔,可以進一步降低個稅稅率,甚至設定0%稅率,讓個稅涵蓋更多納稅人,但同時多數納稅人並不用交稅或者交很少的稅。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博導,政府預算研究中心主任王雍君認為,雖然標準扣除額(即起徵點)仍低於許多人的預期,但提高的幅度超過40%,而且適應範圍擴大到包括勞務報酬、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在內的綜合所得,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可謂較為充分地體現了基本的稅收公平觀:稅收不應侵蝕個人的基本生存。以目前城鎮人口的個人基本生存所需底線費用測量,5000元大致接近。以此來看,普適性的標準扣除額提至5000元是適當的。

企業家談個稅起徵點

除了經濟學家、學者外,個稅起徵點也是企業大佬們非常關注的一個話題,尤其是每年兩會期間。

宗慶後談個稅起徵點:工薪階層乾脆免掉不用交

個稅起徵點還只有800元的時候,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就開始建議提高個稅起徵點。2013年兩會期間,宗慶後談個稅起徵點時曾表示,「工薪階層乾脆免掉,不用交了。工薪階層的個人所得稅只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因此對國家的財政稅收影響較小。」宗慶後說,「老百姓手頭的錢多了,就能拉動國內消費,企業生產就滾動起來。企業經營效益好,國家稅收自然也就上去了,這筆帳划算!

曹德旺:個稅應3萬元起徵

2014年兩會,福耀玻璃創始人曹德旺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現在,個稅起徵點是3500元,我員工的平均收入是6000多元,基本上都要被徵收個稅,這當然減少了他們的收入。如果按照通貨膨脹的比例來算,現在(個稅)的起徵點應該是3萬,而不應該是3500元。我是貧困出身,對這個階層非常同情。我沒忘記自己的過去,我現在還是站在窮人的立場上講話。

許家印劉永好董明珠均建議:個稅起徵點提至萬元

2018年的兩會,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均提出了應提高個稅起徵點的建議。

許家印表示,不僅要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而且應該大幅度提高到一萬元以上。「個人所得稅起徵點的高低,事關每個人的切身利益。現在消費比較高,工資漲的不是很快,比如一個普通工薪階層,月工資七八千塊錢,除去五險一金和個稅,最後拿到手的也就是五六千」。

許家印說,現在個稅起徵點是3500元,去年全國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的個人所得稅收入是11966億,其中中央財政個稅收入7180億,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並不是很高。他認為把個稅起徵點提高到一萬塊錢,只要在財政支出上稍微壓一壓,就可以平衡這部分少徵的個稅收入。這樣就會讓很多老百姓增強獲得感,而且是馬上就有獲得感,這是國家讓利於民、普惠民生的重要舉措。

許家印認為,現在國家經濟結構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尤其是消費佔比不斷提升。減免個稅,增加工薪階層的收入,就可以有效拉動消費。

董明珠表示,現在80後已經是社會的主流人群,但他們的孩子還很小,小的可能幾歲大一點可能剛上初中。但孩子教育費用不低,比如小孩在私立幼兒園,一個月大概要3000元,甚至更高。一年幾萬元的教育費用對普通家庭壓力不小,如果加上房貸,對生活確實會有影響。「所以我覺得3500元個稅起徵點要改,應該提高到1萬元。起徵點提高後,個稅應由富人承擔。」董明珠表示。

綜合經濟參考報、中國經濟周刊、廣州日報、新華報業網、網易財經、第一財經日報

相關焦點

  • 專家建議個稅起徵點因城施策 北京應調至1萬元
    ■閻 嶽  個稅起徵點的問題在全國兩會召開之前就已成為熱點話題了。在全國兩會上,財政部部長肖捷稱,將進行綜合測算,確定是否提高免徵額,該提高就提高。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黃奇帆則建議,將個人所得稅最高邊際稅率從45%降低至25%。由此看來,個稅起徵點或者稅率都有調整的可能。
  • 窮人越來越多?曹德旺說出大實話
    自2018年10月1日起,我國的個稅起徵點就從3500元調整到了5000元。經過這次調整之後,個稅的繳納人數就從1.87億人減少到了6400萬人,也就是說,月收入在3500元-5000元之間的納稅人達到了1.23億。
  • 個稅起徵點將提高,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等專項費用可扣除
    大家究竟能減多少稅,取決於起徵點到底提高到多少,以及專項費用的認定。我們先來複習一下個稅的計算公式:應納稅所得額 = 工資收入金額-各項社會保險費-起徵點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x稅率-速算扣除數其他都好理解,最後一個速算扣除數是什麼呢?在超額累進稅率條件下,用全額累進的計稅方法,只要減掉這個常數,就等於用超額累進方法計算的應納稅額,簡稱速算扣除數。
  • 2020年個稅起徵點提高到多少?個稅起徵點2020稅率表
    2019年不少人都享受到個稅起徵點提高的福利,稅收方面少交了。那麼,2020年1月個稅起徵點是多少呢?個稅改革之後,個稅起徵點從3500元變為5000元。無疑,這樣的改變,讓不少人都受惠了。可是,如果工資超過5000元,是怎樣繳稅呢?
  • 2020年個稅起徵點是多少?最新個稅稅率表2020
    工資條上有很多類別,扣除社保費、個稅還有其他費用才是拿到手的工資,而掙得越多的人,需要繳納的個稅也越多,那個稅是怎麼算的?2020年個稅稅率表是怎麼規定的?月入5000繳多少錢?上班族需要詳細了解一下吧。
  • 2018年10月工資按哪個個稅發?個稅計算方法你知道嗎?
    不過,在社會各界針對個稅起徵點的討論聲音中,一個讓不少人困惑的話題:對於那些選擇延後到下月發放工資的企業和單位來說,在個稅起徵點調整的交接期,個稅起徵點應該按照怎樣的標準執行?對於那些習慣延後到下月發放工資的企業來說,這就意味著這些企業員工9月份的工資就可以享受5000元的新個稅起徵點了,根本沒必要拖到11月。」  事實上,在之前的個稅起徵點調整中,跨月發放工資應如何計算個稅這個問題,就曾經被提起過,而當時,有關主管部門也對此給出了相當明確的回覆。  例如,自2011年9月1日起,個稅起徵點從此前的2000元提高到了3500元。
  • 個稅起徵點提至5000元 你到手工資能漲多少?
    新的個稅起徵點今日(10月1日)起正式實施,10月1日後發放的工資都能適用5000元的起徵點和新稅率表,月收入2萬元以下的人可減稅50%以上。來看看你每月到手工資能增加多少錢。5000元個稅起徵點今起正式實施今年8月3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這是個人所得稅法自1980年出臺以來第七次大修。為了讓納稅人儘早享受減稅紅利,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先執行新稅法過渡期政策。
  • 個稅時間表:5000元起徵點新政有望10月1日起施行
    6月29日,中國人大網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下稱個稅修正案)全文,向社會公眾徵求意見,截止日期為7月28日。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個稅修正案提出在2019年1月1日施行,但在施行前,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並按照新的稅率表來計算納稅款。
  • 2020年個人所得稅最新稅率表一覽 新個稅計算方法介紹
    一、個稅調整  2020個稅起徵點調整為每月五千元,每年六萬元;  1、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勞動性所得首次實行症候群稅;>  2、個稅起徵點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萬元);  3、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  4、優化調整稅率結構,擴大較低檔稅率級距。
  • 明年累計收入不超6萬元月份暫不預扣個稅,你知道應該怎麼算嗎?
    個稅的改革在歷史上經歷了數次,最近的一次是2018年8月31日,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通過,起徵點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實施最新起徵點和稅率。結算方法是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起徵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為什麼要進行本次個稅的改革
  • 2020廣州個人所得稅起徵點多少錢?
    2020廣州個人所得稅起徵點多少錢?  廣州個稅起徵點為5000元,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1、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收入-5000元(起徵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 央媒:個稅起徵點5000元改了,工資10000元也可不交稅!
    根據央媒於今天早間時分發布的報導顯示:2021年個稅扣繳將有這些新變化! 在上述報導中,個稅(即「個人所得稅」)有了一些新變化,主要是在預扣預繳方法上,有了進一步的優化!
  • 勞務報酬個稅稅率表 2020勞務報酬個稅計算公式
    勞務報酬個稅計算公式一覽 2020年勞務報酬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一、2020年勞務所得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應交個人所得稅=某項目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某項目應納稅所得額=某項目收入總額-費用扣除額。
  • 年終獎該繳多少個稅?1萬~100萬對應稅額全解析!企業派「大紅包」時...
    假設A先生年薪為5萬元(減除「三險一金」後),沒有專項附加扣除項目,他的年終獎為1萬元,由此年終獎個稅的算法是:10000÷12≈833元,適用現行稅率表中3%的稅率,由此A先生的年終獎應繳稅10000×3%-0=300元。
  • 今日財經觀察:姚餘棟建議提高個稅起徵點統一稅率 房地產調控大幕...
    3.姚餘棟:建議提高個稅起徵點 要點:28日訊,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餘棟建議降低個稅稅率,提高個稅起徵點。稱可將勞動最高邊際稅率從45%一次性降到35%,同時將累進稅制改為20%的單一稅制。他還建議將個稅起徵點從3500元提高至5000元,並增加相應的抵扣項目,如將撫養孩子、贍養老人的費用和住房按揭貸款納入等等,以應對老齡化和去庫存。
  • 2019年終獎個稅的兩種算法及籌劃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後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為了在個稅改革期間不增加個稅納稅人負擔,在2019年至2021年期間,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可以自由選擇按【全年一次性獎金計算】或【併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自2022年1月1日起,應按【併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 卡裡有這個數 就不算「窮人」?
    就從目前來看,在一線城市,月入1萬元都已經算是一個「窮人」了,這些城市的生活成本很高,每個月除去房貸或者是車貸以及家裡的日常開銷之後,根本就剩不下什麼錢。但是在三四線城市,月入1萬元那稱得上是「有錢人」,這些城市的物價要比大城市低一點,所以每個月除去了日常開銷之後,還能夠落下一部分錢。
  • 新個稅稅率表2020 最新工資扣稅標準稅率表一覽
    工資申報系統根據計算,得到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1月到當月的累計數);按照對應的預扣率,計算累計應預扣預繳稅額;再減除累計減免稅額和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剩下的餘額,就是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  說白了就是,不再是像以前按每月的工資扣個稅了,而是根據工資的波動,個稅隨之波動。如果工資增加了,那就累計的基礎上加計扣除,如下表所示。  舉例:原本你一個月的工資扣稅在第一級,到了第二個月累計扣稅超過了3.6萬,那就到第二級了,交的個稅就要重新按級別計算。
  • 記得申請個稅退稅,不領就沒了!
    就是個稅的退稅,那具體是怎麼回事?從2019年開始個稅進行改革。一方面個稅的金額提升到每月5000元,也就是全年是6萬元。而且個稅改為平時按月預繳個稅。在4年3月份到6月份,就按全年進行大納稅。把這個權限收入加在一起,然後再重新計算個稅多退少補。如果2019年多繳納的話給你退稅,如果你少繳稅,就需要補稅。
  • 45%個稅下調呼聲再起,專家建議、民眾呼籲,個稅該如何「徵」?
    自從上一輪個人所得稅進行改革之後,大家每次拿到工資單,都要多瞅兩眼,畢竟起徵點提高至5000元之後,不少人已經退出了「納稅」這個群體了。上一輪減稅改革,讓全國2.5億人享受了減稅紅利,而官方給出的一則數據,也十分驚人。這一輪減稅紅利的實施,涉及金額規模超過了5000億元,而起徵點調整到5000元,也僅僅是那次改革的一個「小禮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