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第27屆東京國際電影節(10月23日~10月31日)的官方發布會上正式公布了其所有競賽展映片目與評委陣容,競賽單元中唯一一部日本作品《紙之月》的導演吉田大八(《聽說桐島要退部》)以及今年的電影節女代言人中谷美紀出席了發布會。
(左起吉田大八導演、中谷美紀、電影節主席椎名保)
那麼,今年的東京電影節有哪些新的東西和看點,除了電影之外還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讓我們來詳細盤點一下吧。
首先是主競賽單元,本屆電影節共有來自92個國家與地區的1373部作品報名,經過嚴格的篩選後選出15部上映,這些作品將競逐最高獎項「東京大獎」。主競賽單元的評委會陣容則由《銀河護衛隊》導演詹姆斯·岡(James Gunn)任主席領銜,其他評委有《我腦中的橡皮擦》的韓國導演李載漢、《律政俏佳人》的澳大利亞導演羅伯特·路克蒂克(Robert Luketic)、《辰巳》的新加坡導演邱金海、英國選角導演黛比·麥克威廉士(Debbie McWilliams),以及《三分之一》的日本本土導演品川祐,幾乎是清一色的專業導演。
主競賽單元入圍作品名單如下,其中有一部中國大陸作品:
《一千零一克》(1001 Gram),本特·哈默(Bent Hamer),挪威/德國/法國
《法國緝毒風雲》(La French),Cédric Jimenez,法國/比利時
《到來的日子》(Les Jours Venus),霍曼·顧皮勒(Romain Goupil),法國
《天知道》(Heaven Knows What),約書亞·薩弗迪(Joshua Safdie)/Ben Safdie,美國/法國
《La foresta di ghiaccio》,Claudio Noce,義大利
《Urok》,Kristina Grozeva / Petar Valchanov,保加利亞/希臘
《Los hongos》,Oscar Ruiz Navia,哥倫比亞/法國/德國/阿根廷
《墨爾本》(Melbourne),Nima Javidi,伊朗
《威猛的天使》(Pod Mocnym Aniołem),沃吉西奇·斯瑪佐斯基(Wojciech Smarzowski),波蘭
《Nabat》,Elchin Musaoglu,亞塞拜然
《紙之月》,吉田大八,日本
《榴槤忘返》,楊毅恆,馬來西亞
《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李睿珺,中國大陸
《Ruined Heart – Another Love Story Between a Criminal & a Whore》(Pusong Wazak: Isa na namang kwento ng pag-ibig sa pagitan ng puta at kriminal),Khavn de la Cruz,菲律賓/德國
《ISPYTANIE》,Alexander Kott,俄羅斯
此外東京亦另設幾個副競賽單元,其中「亞洲的未來」單元評委包括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的藝術總監Cameron Bailey,香港國際電影節選片人王慶鏘,以及韓國導演梁益俊。「國際交流基金亞洲中心特別獎」評委為日本資深影評人、電影史學家佐藤忠男與國際交流基金理事長安藤裕康。以扶持日本本國電影為目的的「日本電影splash」單元作品獎評委為坎城電影節副首席代表Christian Jeune、日本電影導演雄切和嘉以及著名電影學者託尼•雷恩(Tony Rayns)。
「亞洲的未來」單元片目如下,也有一部中國大陸作品入圍:
《雲上》(Above the Clouds),Pepe Diokno,菲律賓/法國
《Kırlangiclar Susamissa》,Muhammet Cakiral,土耳其
《As You Were》,Liao Jiekai,新加坡
《Bedone Marz》,Amirhossein Asgari,伊朗
《Selamat Pagi, Malam》,Lucky Kuswandi,印度尼西亞
《漫畫肉與我》(マンガ肉と僕),杉野希妃,日本
《The Last Reel》,Sotho Kulikar,柬埔寨
《中國製造》,Kim Dong-hoo,韓國
《東北偏北》,張秉堅,中國大陸
《Terbaik Dari Langit》,Nik Amir Mustapha,馬來西亞
「日本電影splash」單元是與PFF(Pia Film Festival)合作的單元,作品知名度都不高,以甄選表彰日本新人導演作品為主,片單如下:
《愛的小歷史》(愛の小さな歴史),中村龍太郎
《解放區》,太田信吾
《未知的街道》(知らない町),大內伸悟
《Starting Over》,西原孝至
《去看瀑布》(滝を見にいく),衝田修一
《Chokolietta》,風間志織
《百元之戀》(百円の戀),武正晴
《擁抱》(抱擁),坂口香津美
相比於這些新人作品,「特別招待」單元中的日本作品就相對熟悉多了,片目如下:
《寄生獸》,山崎貴,閉幕片
《次世代-機動警察-(第十集)》(THE NEXT GENERATIONパトレイバー エピソード 10:暴走!赤いレイバー),田口清隆
《戴維克羅的戀愛和魔法》(MIRACLE デビクロくんの戀と魔法),犬童一心
《核桃夾子人偶》(くるみ割り人形),增田塞巴斯蒂安(増田セバスチャン)
《最後的德魯伊:加爾姆戰爭》(The Last Druid: Garm Wars),押井守
《救命》(救いたい),神山徵二郎
《花宵道中》,豐島圭介
《蘋果核戰記:阿爾法》(アップルシード アルファ),荒牧伸志
《劇場版進擊的巨人前篇:紅蓮之弓矢》(劇場版 進撃の巨人 前編 〜紅蓮の弓矢〜),荒木哲郎
《百日紅(暫定)》,原惠一
由於今年東京電影節的大方向是「動畫」 能陸戰隊》。而本屆電影節最大的看點,既然就是動畫鬼才庵野秀明的最全個人影展「庵野秀明的世界」了。
因此可以看到其中不少都是動畫作品,包括其開幕片也是動畫片《超能陸戰隊》。而本屆電影節最大的看點,既然就是動畫鬼才庵野秀明的最全個人影展「庵野秀明的世界」了。
這個「庵野秀明的世界」除了一些代表作以外,其餘各類作品被彙編為三部上映,分別為「業餘·庵野秀明」、「動畫師·庵野秀明」以及「導演與其他·庵野秀明(短片)」。
「業餘·庵野秀明」片單如下:
《諺語辭典:熟能生巧》(ことわざ辭典 へたな鉄砲も數うちゃあたる!)(1979),監督、作畫、攝影
《水》(みず)(1980),監督、作畫、攝影
《空中換裝》(空中換裝)(1980),監督、作畫、攝影
《奧特曼》(ウルトラマン)(修正版)(1980),總監督、出演
《在公交站》(バス停にて…)(再現版)(1980),監督、作畫
《結實的輪胎!SHADO輪胎》(じょうぶなタイヤ! SHADOタイヤ)(1980),監督、作畫、攝影
《傑克奧特曼:MAT ARROW1號發射命令》(帰ってきたウルトラマン マットアロー1號発進命令)(1983),總監督、出演、設計
這部分作品基本都是庵野秀明學生時代的業餘作品,相信對其熟悉的觀眾並不陌生,而剛看過熱播劇《青色火焰》的粉絲則更為眼熟。
「動畫師·庵野秀明」 片單如下:
《超時空要塞Macross》(超時空要塞マクロス)(1982)(摘選),原畫/首席導演:石黑升
《風之谷》(風の谷のナウシカ)(1984)(摘選),原畫/原作・監督:宮崎駿
《超時空要塞:可曾記得愛》(超時空要塞マクロス 愛・おぼえていますか)(1984)(摘選),原畫/監督:石黑升、河森正治
《王立宇宙軍 海賊版》(王立宇宙軍 パイロットフィルム)(歐尼亞米斯之翼製作發表當時的影像)(1985)
《無限地帶23》(メガゾーン23)(1985)(摘選),原畫/原作・監督:石黑升
《王立宇宙軍:歐尼亞米斯之翼》(王立宇宙軍 オネアミスの翼)(1987)(摘選),作畫監督・特效・設計/原案・監督:山賀博之
《Metal Skin Panic Madox-01》(メタルスキンパニック MADOX-01)(1987)(摘選),原畫/原案・監督:荒牧伸志
《螢火蟲之墓》(火垂るの墓)(1988)(摘選),原畫/原作:野坂昭如、監督:高畑勳
《江口壽史のなんとかなるでショ!》(1990)(摘選),原畫/原作:江口壽史、監督:河崎實
《大鐵人 地球靜止之日》(ジャイアントロボ THE ANIMATION 地球が靜止する日)(1992)(摘選),特別嘉賓・動畫師(#1)、特別嘉賓・主要動畫師(#2、3、5)/原作:橫山光輝、監督:今川泰宏
「導演與其他·庵野秀明(短片)」片單如下:
《VICTOR ROBOT COMPO CM》(1987),分鏡·效果作畫
《夢幻戰士瓦裡斯》(夢幻戦士ヴァリス CM/PV)(1987),監督·分鏡
《動畫商店「parody」》(アニメショップ 「パロディ」 CM/BATTLE MODE PV)(1990),監督
《炎之轉校生》(『炎の転校生』 特報)(1991)(原始LD特別報導),熱烈友情演出/原作:島本和彥、監督:西島克彥
《LD Box藍寶石之謎完美收藏》(LD Box 『ふしぎの海のナディア パーフェクトコレクション』 PV)(1991),構成·剪輯
《松隆子歌曲<戀人>PV》(2001),監督
《流星課長》(2002)(short video),監督・腳本/原作:しりあがり壽
《動畫店長》(アニメ店長 PV)(2002),友情監督・效果作畫/監督:今石洋之
《空想機械中的破壞發明》(空想の機械達の中の破壊の発明)(2002)(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展覽用短篇影像),監督・原作・腳本
電影《戀之門》片中動畫《不可思議實驗體gibarenga》片頭影像(2004),導演・機械設計/原作:羽生生純、導演:松尾鈴木
《魔女的考驗》(シュガシュガルーン)片頭/片尾/新片尾(2005),片頭:分鏡・導演|片尾:分鏡・導演|新片尾:分鏡・導演/原作:安野夢洋子、監督:yukihiromatsushita
《監督失格》特報(2011)製片人/導演:平野勝之
《館長 庵野秀明 特攝博物館 模型中看到的昭和平成之技巧》(館長 庵野秀明 特撮博物館 ミニチュアで見る昭和平成の技)(2012)(展覽用CM),館長
《庵野秀明監修:圓谷公司作品 特攝影像集》(庵野秀明監修:円谷プロ作品 特撮映像集)(2012)(展示用影像),構成·剪輯
《巨神兵出現在東京 劇場版》(巨神兵東京に現わる 劇場版)(2012)(劇場用短篇真人電影)製片·腳本・光學作畫/監督:樋口真嗣
除了這三部彙編以外,其他上映的庵野秀明導演代表作如下:
《飛躍顛峰》(トップをねらえ!),放映全6話
《藍寶石之謎》(ふしぎの海のナディア)#1、8、16、21、22
《藍寶石之謎》(ふしぎの海のナディア)#35、36、37、38、39
《新世紀福音戰士》(新世紀エヴァンゲリオン)(1st night #1 – 13)
《新世紀福音戰士》(新世紀エヴァンゲリオン)(2nd night #14 – 26)
《新世紀福音戰士劇場版DEATH(TRUE)2/Air/真心為你》(新世紀エヴァンゲリオン劇場版 DEATH(TRUE)2/Air/まごころを、君に)
《愛與時尚》(ラブ&ポップ)
《他和她的事情》(彼氏彼女の事情)#1、2、3、4、10、12、13
《式日》
《甜心戰士》(キューティーハニー)
《新世紀福音戰士新劇場版:序》(ヱヴァンゲリヲン新劇場版:序)
《新世紀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破》(ヱヴァンゲリヲン新劇場版:破)
《新世紀福音戰士新劇場版:Q》(ヱヴァンゲリヲン新劇場版:Q)
當然,除了令人炫目的各類動畫作品以外,東京還是有不少其他值得一看的影片的。在其「特別上映作品」單元中,就有不少亮點,包括《烈火戰車》(Hugh Hudson)、《今天誕生》(降旗康男)、4K修復版《無因的反叛》(Nicholas Ray)、《次世代 -機動警察-》系列1~4章(押井守等)、上海國際電影節競賽片《窈窕舞妓》(周防正行)、《賽文奧特曼》HD Remaster2.0(満田かずほ)等,不容錯過。
在電影節本身的放映之外,同期間與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MOMAT)電影中心合作的「MOMA的電影寶藏(Film Treasures from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影展,更是影迷們不可錯過的重磅節目。該影展於10月24日~11月9日在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電影中心舉辦,參加東京電影節的影迷可以趁此期間選擇前往觀看。片單如下:
Kentucky Pride
1925│71 min│24fps│35mm│Silent│Black-and-white
Director│ John Ford
The Shamrock Handicap
1926│67 min│23fps│35mm│Silent│Black-and-white
Director│ John Ford
Paid to Love
1927│74 min│24fps│35mm│Silent│Black-and-white, Color
Director│ Howard Hawks
East Side, West Side
1927│91 min│24fps│35mm│Silent│Black-and-white
Director│ Allan Dwan
The Big Trail
1930│122 min│35mm│Black-and-white
Director│ Raoul Walsh
Love Affair
1939│88 min│35mm│Black-and-white
Director and Story│ Leo McCarey
Brute Force
1947│98 min│35mm│Black-and-white
Director│ Jules Dassin
Panic in the Streets
1950│96 min│35mm│Black-and -white
Director│ Elia Kazan
The Band Wagon
1953│112 min│35mm│Color
Director│ Vincente Minnelli
It Should Happen to You
1954│87 min│35mm│Black-and-white
Director│ George Cukor
Bonjour Tristesse
1958│94 min│35mm│Black-and-white, Color
Director│ Otto Preminger
Four of Andy Warhol’s Most Beautiful Women
1964│15 min│16fps│16mm│Silent│Black-and-white
Director and Cinematographer│ Andy Warhol
The Velvet Underground and Nico
1966│67 min│16mm│Black-and-white
Director/Appearance│Andy Warhol
Director/Cinematography│ Paul Morrissey
Sweet Sweetback’s Baadasssss Song
1971│98 min│35mm│Color
Director/Screenplay/Music/Appearance│ Melvin Van Peebles
Ganja & Hess
1973│113 min│35mm│Color
Director/Screenplay/Appearance│ Bill Gunn
Italianamerican
1974│48 min│35mm│Color
Director/Screenplay/Appearance│ Martin Scorsese
Decasia
2002│67 min│DCP│Black-and-white
Director/Screenplay│ Bill Morrison
Interior N. Y. Subway, 14th Street to 42nd Street
1905│4 min│24fps│35mm│Silent│Black-and-white
Diretor│ G. W. Bitzer
The Lonedale Operator
1911│17 min│16fps│35mm│Silent│Black-and-white, Color
Director│ D.W. Griffith
Friends
1912│13 min│18fps│35mm│Silent│Black-and-white
Director/Screenplay│ D.W. Griffith
The Tourists
1912│6 min│16fps│35mm│Silent│Black-and-white
Director│ Mack Sennett
Newman Laugh-o-Grams
1920│3 min│23fps│35mm│Silent│Black-and-white
Director/Appearance│ Walt Disney
Flushing Meadows
1965│8 min│16mm│Silent│Color
Director│ Joseph Cornell
最後是一則與電影無關的喜訊,10月24日~10月31日,在電影節會場所在六本木Hills Arena將會開辦所謂的「東京電影食堂」,屆時5位日本頂級主廚將親臨現場,影迷們將能以較為便宜的價格吃到主廚們的美味料理,吃貨們可以關注起來了!
【編輯:Lill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