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近日,家住紅橋區水木天成閣林園、南開區觀園公寓、河東區第六大道小區的居民蘇女士、趙先生、王先生反映稱,小區存在道路坑窪的問題,現在正值雨季,居民出行十分困難。
紅橋區水木天成閣林園內 部分道路被軋塌陷有積水
7月13日14時,一路記者來到紅橋區水木天成閣林園,從小區北門進入,是一條由磚石鋪設的主幹道路,道路東側停滿了車輛,另一側已經被車軋得塌陷,部分路段還有一些積水。有的車輛為了躲避行人,不得不開到路旁的土地上,造成土地被軋出不少坑窪。小區25號樓、26號樓前的道路,都有不同程度塌陷情況,旁邊的土路更是被軋出大坑,道路上滿是幹了的淤泥。
一位居民說,一到雨天小區到處都是積水,出行很不方便。物業公司從去年就說要對小區道路進行整修,但到現在也沒進展。
隨後,記者來到鑫盛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經理魏建民說,閣林園路面坑窪問題確實存在,修復需要動用專項維修基金。因為疫情原因,錯過了今年的最佳維修時間。等雨季過後,他們會馬上展開工作,最快明年開春施工。
記者來到水木天成第一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負責人李超說,接到過閣林園小區路面坑窪破損的反映,他們會協助物業,儘快開展入戶問卷調查,推動小區路面整修工程儘快開工。
南開區觀園公寓小區裡 樓前施工挖溝路面未恢復
7月13日15時,一路記者來到南開區紅旗南路觀園公寓,小區共有29棟樓,大部分樓棟前的道路都挖了長長的溝渠,樓門最多的樓棟前溝渠有十幾米長。這些溝渠已經用泥土填上,但並沒有對路面進行硬化處理。這些用泥土填上的溝渠內仍有積水。在24號樓前,有居民在溝渠上用木板搭起小橋,方便進出。
一位13號樓的居民說,居民出入樓棟無法躲避門前的溝渠,稍有不注意就可能發生危險。
隨後,記者來到觀園裡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社區黨委書記王毅說,小區為準物業小區,大部分是7層樓。去年9月底進行二次供水管網改造,小區大部分道路破路施工,今年年初又受疫情影響,無法繼續施工。目前,施工單位想要填平溝渠恢復道路,但小區供熱管網需要進行改造,為了避免重複勞動,所以遲遲沒有施工。目前,他們已經召集供熱、二次供水施工單位及部分居民開了幾次協調會議,預計7月下旬至8月初進行施工。若不施工,也會儘快恢復路面。
河東區第六大道小區內 路上存在數十處坑窪
7月14日9時10分,一路記者來到河東區津濱大道旁的第六大道小區,沿主路右拐前行,沒走幾步就看到一個約50釐米長、30釐米寬、六七釐米深的坑窪,坑窪內布滿了碎石塊。旁邊是一個圓形的坑窪,其深度在六七釐米左右。由於剛剛下過雨,這裡已經形成了一個水窪。
隨後,記者在小區內第博雅園36號樓與38號樓之間、44號樓與47號樓之間,又發現四十幾個類似大小的坑窪,路過的車輛稍不注意,車輪就會軋入坑中,並發出「咯噔咯噔」的響聲。騎車的居民只能按「S」路線前進。居民樓之間的小路,地磚破損、路面坑窪的問題更加嚴重。
優聯物業公司負責第六大道小區的物業服務工作。記者見到了該物業副經理張永發,他說,整個小區裡有至少80個這種坑窪。2002年小區建成後,雨水浸泡加上車輛碾軋,久而久之形成了這些坑窪。申請專項維修基金才能徹底解決,這要得到多數居民的同意,他們需要做大量的協調工作。下一步,他們會抓緊修補小區內比較大的坑窪,保障居民正常出行。
隨後,記者來到陸典庭院黨群服務中心,副主任崔玉鳳說,他們一方面會將居民的訴求向上級進行反映,另一方面,他們會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督促物業公司按照正規流程,申請相關資金,抓緊對小區路面進行徹底整修。(津雲新聞編輯 張志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