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賢文》人這一生,記住這4句話,方可看透人性,直指人心
在中華文化典籍中,對國民精神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增廣賢文》,因為它讀來琅琅上口,通俗易懂,雅俗共賞,因而廣泛傳誦。不論是平民百姓還是達官貴人,幾百年來都把它當作為人準則,處世的標準。
一、力弱休負重
如果一個人沒有足夠的能力和實力就不要逞強背負重物,否則不僅不能做任何事情,而且很容易受傷。
當我們面對這個世界時,我們必須盡我們所能。當我們去做某事時,我們必須首先考慮我們是否有能力去做它,勇敢地做每件事的結果只會是自我困惑和他人的困惑。
二、言輕莫勸人
其實太過於現實,我們平時可能會遇到很多陷入困境的人,可是最好不要輕易的去勸解他們,除非你們的關係真的很好。因為心理學有研究,很多人其實都會瞧不起比不上自己的人,他們在內心深處會有一種優越感,覺得就算自己失敗了也會比你好
如果一個人處於卑微的地位,說話的分量很小,那麼就不要講真話去說服別人,這不僅沒有說服力,而且令人討厭和麻煩。即使你掌握了真理,明白了真相,也不要說出來,不但沒人相信,還會自討苦吃,自找沒趣。
三、無錢休入眾
沒錢就不要混入人群中去。人在沒錢的時候,自己的一言一語都不會受到重視,遭受到的多是被輕視,眾人大多不會理睬,跟著大家混的意義不大。所以還是老老實實的在自己的地方待著。
四、遭難莫尋親
自己遭受困難落難時,親戚朋友間還是少走動的好,真正關心你的人一定會幫助你,說的是人和人交往功利心是佔主導的。
往往都是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之上的,你來我往,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如果你真正遭難了,並且看上去是那種永遠翻不了身的災難,就不要去尋親靠友了。因為即便你去尋求幫助,也沒有用,人家真心相幫,早就自己來了,用不著去求。
危難關頭,你所能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凡事都有利有弊,經歷磨難,未必是壞事,往往在認清別人的同時,也認清了自己,所謂「歷事練心」,這正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增廣賢文》講的是為人處世,一部處世哲學,追求時尚瀟灑的人似乎覺得人太世故不夠意思。但人生在世,處在這樣的環境裡,無法生活在真空中,一點世故都不懂肯定不行,甚至會吃虧、碰壁。所以人不可以「太世故」,也不可以一點世故都不懂,讀一讀《增廣賢文》,有益無害。
增廣賢文原版經典國學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