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愛奇藝首席內容官兼專業內容業務群(PCG)總裁王曉暉出席2020上海電視節白玉蘭電視論壇,參與「守正為本 創新為王——電視劇創作的精品化之道」主題探討。現場,王曉暉與新麗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曹華益、湖南廣播電視臺副總編輯彭國元、檸萌影業董事長蘇曉,共同圍繞「電視劇的精品化創作」展開了精彩的討論。面對上半年疫情對中國影視產業的衝擊,王曉暉表示:短期內壓力確實很大,但依然看好中長期的產業發展。雖然受疫情影響,但視頻仍舊是網際網路用戶使用時間最長的內容,目前全行業都在加快內容供給,提高內容質量,希望通過減量提質加速產業的復甦及發展,從業者們依舊對未來充滿信心。
回歸內容本源、提倡現實主義創作
短劇集為影視產業帶來新增長
今年年初,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通知,對電視劇、網絡劇內容「注水」的問題進一步規範,提倡拍攝製作不超過40集,鼓勵30集以內的短劇創作。對此,王曉暉指出:短劇集和長劇集各有各的敘事方式和敘述需求,但內容足夠好才是可以留住用戶的真理。目前,長劇集注水嚴重,行業需要回歸本源,短劇集在有限的時間內能夠為用戶提供最精華的內容,能夠很好的滿足用戶觀看需求。
過去半年間,愛奇藝通過對於精品內容的持續探索、創新和深耕,讓「短劇集」模式在市場上脫穎而出。事實上,愛奇藝早在2017年就開始倡導短劇+季播的內容制播模式,並推出了精品化網劇代表作《河神》《無證之罪》,率先開啟了國產短劇集的探索之路。今年,愛奇藝的「迷霧劇場」中,多部精品短劇集的集中推出,更是直接帶動了用戶付費觀劇的熱情,在商業層面更是撬動了品牌廣告主的投放意願,讓精品短劇集模式徹底走通。對此,王曉暉認為:短劇集的破局需要規模化輸出,達到集中化、規模化的放送,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培養用戶觀看精品短劇集的習慣,更能帶動整個商業模式改變和良性循環。無論是從長遠發展,還是用戶需求、創作本身、商業模式的改變,短劇集在未來五年內都會成為影視劇增長的重要手段。
隨著以愛奇藝《隱秘的角落》為代表的精品短劇集推動了「中劇崛起」,也讓市場看到了短劇集的更大可能性。談及短劇集的創作,王曉暉再次表示:短劇集更考驗編導演、攝錄美、服化道的審美和功力。歐美短劇集大部分採用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創作的基點是接地氣、有煙火氣,能夠從表演上感受到真實與藝術的結合。只有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才能夠讓用戶在觀看短劇集的時候,既欣賞到精闢的故事,又能感受到現實共鳴,同時也能讓更多優秀的演員被發掘。
堅持創新、多樣化布局
行業共同努力推動影視產業發展
受今年新冠疫情的影響,需求側的激增對劇集的品質競爭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上半年的《唐人街探案》《我是餘歡水》《鬢邊不是海棠紅》,到近期熱播的《隱秘的角落》《怪你過分美麗》《河神2》《二十不惑》等,愛奇藝多部精品劇脫穎而出,掀起了國產網劇的小高潮。這些作品題材覆蓋懸疑冒險、青春成長、都市情感、民國傳奇等多個類別,實現了在多個內容賽道上的全面開花。
提及平臺對於精品內容的選片購片標準,王曉暉分享到:第一,看重創新,無論是題材、風格、人設還是故事,都要眼前一亮;第二,選擇靠譜信任的合作夥伴,因為優質的合作夥伴是保障故事品質的基礎;第三,多樣性,愛奇藝在現實、歷史、古裝、都市、青春、校園、愛情、懸疑等領域都有所覆蓋,滿足不同細分用戶人群的需求;第四,性價比,基於內容考量,控制單集內容成本。最後,王曉暉強調,故事品質是最核心的,應該將更多的投入集中在故事和人物的打磨上。
面向未來發展,王曉暉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影視產業的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需要新政策、新技術、新資金的加持,以及全行業的共同努力,才能夠讓產業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