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由趙麗穎、馮紹峰領銜主演的古代社會家庭題材劇。播出以來,雖然豆瓣評分從8.1跌落至7.6分,也被網友詬病出現大量病句,謙辭、敬詞不分,劇情沒有高潮等等,但是當我們沉下心來觀看就會發現,劇裡面呈現出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尋常生活實則隱藏著人生的大智慧,尤其是劇中的婚戀觀,更是讓人受益匪淺。
我早就知道曹家不是好親戚,卻由著母親一直慣著他們,正所謂母親慣子如殺子,兒子慣著母親,結果全家都要遭罪,母親也享受不了今日的太平,為了賀家,我要把這事做個了斷。《知否》賀宏文
盛明蘭和賀宏文在兩家長輩的撮合之下本已打算成婚,但是賀宏文姨母曹氏一家拼命想把自己的女兒曹錦秀嫁給他以求庇護,賀宏文心軟,他的母親是非不分、偏袒親戚且身體不好,而他和祖母又憐惜他的母親,所以賀家一直沒有明確解決此事,故而兩人的婚事不了了之。
我們常說婚姻是兩個人的事情,但其實婚姻是兩個家族之間的事情。明蘭選擇放棄賀宏文就是深知親戚在婚姻中的作用。親戚在中國文化中是一個很神奇的存在,他是一個人一出生就甩不掉的社會關係網。親戚有時候是互幫互助的依靠,有時候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甚至有時候是敲骨吸髓的惡魔。不管我們樂不樂意,也不管我們和親戚來不來往,親戚遲早都會沿著社會關係網對我們的生活質量產生影響。
很多人在結婚前知道對方家裡有幾門不像樣的親戚,但是也沒有太過介懷,認為自己能夠應付,婚後才後悔莫及。有的人甚至不關心對象的親戚是怎樣的,吃虧的時候真是有苦說不出。所以,當父母問你對象:「家裡有幾口人?父母都是幹什麼的?有什麼親戚?」的時候,不要那麼反感,那都是父母生活的智慧。要不然謝廣坤、蘇大強、樊勝美的媽媽等可能成為你真實的噩夢。
與人相守最終依靠的還是那最低處,品性的最低處。淑蘭姐姐嫁的孫秀才,品性最低是無恥,弘文哥哥的最低處,至多不過是那心軟。與人相守幾十年,終究還是要看看最低處的那兒能不能忍下去。《知否》·盛明蘭
小公爺的最低處在於優柔寡斷,牽絆太多,賀宏文的最低處在於太過心軟,不夠果敢。這兩人的低處對於從小就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明蘭來說都意味著黑暗,沒有光亮的未來,她需要的是從一個牢籠衝向廣闊的天空,做回真正的自己,而不是從一個牢籠衝向另一個牢籠,永遠被束縛。所以,這兩段姻緣都沒有修成正果。
婚姻建立於對對方的好感,崩壞於對對方的反感。結婚前的情侶彼此傾心,被對方吸引,進而步入婚姻的殿堂。當激情褪去,現實成為主角,新婚夫婦很快就會迎來磨合期(指婚後新婚夫妻極易陷入矛盾摩擦的時期)。磨合期是兩個人真正一起生活的開始,這個時候雙方都會變得更為真實,缺點和不足也會充分地暴露,婚姻崩壞的概率也會大大提升。
富蘭克林說:「結婚以前睜大你的雙眼,結婚以後閉上你的一隻眼睛。」我想,這可能就是婚姻長久的秘訣。結婚以前睜大雙眼目的是讓我們看到別人身上的優缺點,不要被當前的好感蒙蔽了雙眼,沉迷於自己塑造出的完美結婚對象。要知道沒有人是完美的,當幻想破滅,婚姻可能也就走到了盡頭。當我們下定決心能夠包容對方時,閉上一隻眼睛就成了我們經營婚姻的利器。
這天下沒有誰是誰的靠山,他是個好人,又顧惜著我,這就很好了。不過,凡事最好也不要太指望人,大家都有各自的難處,實在要指望,也不能太多、太深。指望越多,難免會有些失望,失望越多,就生怨懟,怨懟一生,仇恨就起,這日子就難過了。《知否》·盛明蘭
顧廷燁繞了一大圈子將明蘭娶回家後可以說是百般疼愛。但是,明蘭並沒有太依賴他。一方面是因為,明蘭從小就在盛家的虎狼窩裡求生存,這麼多年養成了靠自己的習慣,另一方面是經過祖母的悉心教導和憑藉自己的悟性,明蘭懂得獨立對於一個女人的作用,尤其是在婚姻當中。
婚姻不是消滅自我,合為一體,而是彼此獨立的兩條平行線。辛芷蕾在《戀愛先生》中飾演的顧瑤在得知丈夫出軌後有一句經典的控訴:不是你的問題,是我錯了,當初所有人都勸我不要一畢業就結婚,更不能因為結婚放棄自我,我還信心滿滿的覺得我一定不能把日子過成家庭婦女的樣子,我花時間精心打扮自己,為照顧這個家,可結果呢?我跟那些披頭散髮,渾身掛著奶漬,用剩菜剩飯把自己踹成一百五十斤的邋遢女人是一個結果,憑什麼?
這段控訴道出了無數為家庭」犧牲「自我,卻慘遭背叛的女性的心聲,也突出了獨立在婚姻當中是多麼重要。顧瑤的失誤就在於認為婚姻是消滅自我,合為一體,殊不知,一體是對外而言,對內來說,就是要各自獨立。當你為家庭放棄自我,家庭就會把你的付出和犧牲當作理所當然,還會徹底抹殺掉你的自我,仿佛它從未存在過。所以才會有那麼多傷害別人的人理直氣壯的說:」當初是你自己要放棄學習的,是你自己要放棄工作的······「
結婚的時候兩個人是在一個頻道上的,就像在同一個平面的兩條平行線,當我們失去自我,不能獨立的時候,兩條平行線就會產生偏差,最終越走越遠,無法長長久久在一起。
我不願看你再這麼委屈地過一輩子。我不敢說你嫁給我有天好地好。總之,我指著天對著地說一句,從今以後,我在男人堆裡是老幾,你在女人堆裡便是老幾。吾傾慕汝已久,願聘汝為婦,託付中饋,衍嗣綿延,終老一生。《知否》·顧廷燁
顧廷燁後來雖然榮華顯貴,但曾經有過一個外室,還生了一雙兒女,這樣的他為什麼能把才華橫溢,玉樹臨風的小公爺和妙手回春,溫柔體貼的賀宏文比下去呢?我想就在於,他為明蘭撐起了一片天,可以讓她做回自己,不用再委屈憋悶,他自己則做她堅強的後盾,護著她,寵著她,當她需要大展拳腳的時候給她力量,當她需要幫助的時候給她依靠,當她受到委屈的時候給她撐腰。
一個合格的丈夫,一定是一個懂得維護自己妻子的男人。顧廷燁對明蘭的維護就好比一把傘,替她遮著人生的風雨和烈日。堅強如明蘭也需要有人能了解自己的不易和脆弱,安撫自己的焦慮和不安,能讓自己得以休息,而不是一直故作堅強,何況我們普通人呢?
生活中,我見過不少不懂得維護妻子的丈夫。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對年過杖朝之年的老夫妻。老爺子年輕的時候不懂得維護自己的妻子,當妻子和別人發生口角或者有人向他告狀,他就開始打妻子,從來不問妻子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他們的家裡常年放著一根扁擔,不是用來挑東西的,而是用來打妻子的。所幸,他們的兒子長大後特別維護自己的母親,老爺子這才放棄毆打妻子。可惜,這個老奶奶是個要強的人,在巨大的精神壓力之下出現了精神疾病,從此活在了自己幻想的世界裡。
婚姻可以是殿堂,也可以是地獄,關鍵在於雙方如何經營。如果雙方可以相互容忍,攜手共度,那是再好不過,如果雙方在一起痛苦異常,不如一拍兩散,各自安好,以免悲劇重演。
與《延禧攻略》、《慶餘年》這類的「爽劇」不同,《知否》的劇情顯得有些平直,瑣碎,女主隱藏鋒芒,處處小心,事事留意,可以說是夾著尾巴做人。男主則更是有瑕疵,在女主之前就先有了外室,還生了一雙兒女,家裡的長輩,兄弟還個個如狼似虎。可正是因為這份不完美才更貼近我們的生活。看劇悟人生,在這方面,《知否》可以說是一部良心劇。
作者介紹:我是前進青年,一個向前進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