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英特網之父?

2021-02-24 法理教師楊帆

誰是英特網之父?

丁林

二十世紀人類有兩大最不可思議的發明原來是和人類的猜疑、隔閡和戰爭聯繫在一起的:一樣是原子彈,另一樣是英特網,即國際網際網路。

原子彈誕生在二次大戰後期,但是真正發展得蔚為壯觀卻是在冷戰時期。東西方的政府組織了全人類最出色的科學家,傾其全力展開了一場殺人能力的競賽,結果不分勝負,誰也沒失面子。不過,人類因此擁有的核武器據說可以毀滅人類很多遍了。各大國終於互相證明,造核武器的本事,誰也不輸誰。飯可能吃不飽,原子彈是一樣造得出來的。東西方也因此都有了自己的原子彈之父、氫彈之父。

核競賽開始於冷戰之初。到冷戰之末,人類發明了英特網。英特網的發明對於人類的影響,毫不遜色於現在和未來的和平利用原子能。但是誰是英特網之父呢?

英特網也是冷戰的產物,而且是核競賽的產物。核競賽到了六十年代,美國人對於核戰爭的恐懼已經到了極點。美國人相信技術,我聽一些從六十年代過來的美國人說起,那時候他們真相信隨時隨地有可能爆發核戰爭,他們都會在瞬間死掉的。相比之下倒是我們不大懂技術的人們,那個時候是沒有這個顧慮的。這時候的美國國防部想要解決這樣一個問題:在萬一遭到核打擊的時候,重要通訊幹線必定被毀,指揮部門還怎樣組織還擊呢?

以往的通信線路是有一層層的控制樞紐、幹線和支線組成的,毀掉高層的樞紐或幹線,則下面的支線就沒有用了。要傳遞的消息就象戰場上派出去的通信員,沿著幾條可用的線路,通過一個個的樞紐,從甲地到乙地。如果這些線路或樞紐被毀,甲地和乙地就失去了聯繫。一個叫做玻爾·巴蘭的38歲的計算機科學家提出一個想法。理想的通信線路應該象一張漁網,那是平面的,沒有層次,沒有控 制中心。甲地和乙地之間,就象漁網上的兩個結點一樣,可以有無數條線路相通。即使把漁網炸幾個大窟窿,剩下來的破網雖然離離拉拉,但上面的任何兩點還是聯著的。 那麼,平時消息走什麼線路呢?科學家們提出,把要傳遞的消息分成一小塊一小塊,寫上目的地,然後撒到這個網上,讓它們沿著網線自己奔向目的地。那麼,路途不通走丟了怎麼辦呢?不要緊,這些消息塊可以不斷複製,持續不斷地往網上撒,一直到消息到達目的為止。這時候的消息已經不是一個兩個通信員了,而象一群一群的信鴿。關鍵是,這些信鴿——電子信號的複製幾乎是不需要時間不 需要成本的,而傳遞的速度就是光束,一秒鐘可以繞地球赤道七圈半,在那個「漁網」上走點冤枉路也不在乎的。

這就是英特網的概念來源。但是玻爾·巴蘭並沒被人稱為英特網之父,因為從這個概念到現在的英特網還有一段遙遙長途。

1969年,美國國防部先進研究項目局想把位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史丹福大學等地的四臺高級計算機聯結起來。這本身就是一個國防科研計劃,用的是聯邦預算,但是按照美國的法律和政策,這樣的計劃並不是由實施計劃的國防部某局招人來做,而是要按一定程序向社會招標,由民間公司來做的。我不知道國防部的官員們把這樣高級而絕密的東西放出去,他們怎麼放心得了,但是美國的所 有高級科研項目都是這樣發包的,從空軍的最新式戰鬥機的研製到登月和太空梭。結果,一個叫做BBN的公司爭得了這個項目。這四臺計算機聯成了一個四地共用的網,叫先進研究項目局網,簡稱阿帕網。

美國國防部為這個阿帕網是很花了點錢的。到1971年,15臺計算機聯入了這個網,1972年,發展到37臺。這個計算機網使分布在全國各地民間公司、大學研究所的各色人等,都可以分享這些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和研究成果,不僅可以互通信息,甚至可以遠距離編寫程序。

然後,國防部的官員馬上發現,分布在全國各地大學、公司和機關的可以使用這個計算機網的人們不知不覺已經把這個聯邦資助的共享的計算機網絡變成了一個高速的電子郵局。在阿帕網上流通的主要不再是計算資料,而是個人郵件和信息。研究人員用阿帕網交換研究心得,協調研究進度,而更多的是個人之間的問候交談,小道消息,甚至他們最喜歡的科學幻想。

這樣的用法和工作無關,照說是美國的工作單位裡很忌諱的一種「揩油」的行為,也有人對此皺眉頭,但是沒有人出面禁止,事實上也禁止不了。為什麼呢?因為阿帕網是平面鋪開的,它沒有一個中心。任何一個大學或研究所,只要擁有一定能力的計算機,很容易聯結到這個網上,成為這個網的一部分,這使得阿帕網的平面伸展非常容易,而且可以無窮無盡。

國防部先進研究項目局是阿帕網的首倡者,是最初出錢的單位,但是它並不是阿帕網的所有者。阿帕網上的計算機分屬於各個單位,而通信線路則主要是從電話公司租借的。國防部先進研究項目局的官員們並不能控制那上了網的個人,他們不歸它管。

1984年,國家科學基金會加入了聯網的行動,協調取得了一些重要技術突破。幾個和科研有較深關係的聯邦政府部門,象宇航局、衛生部、能源部等等,紛紛聯入網絡。在TCP/IP標準出來以後,全世界所有的計算機網絡就都可以用現成的通信線路聯成網,在這一標準下分享數據信息。國際網際網路就這樣誕生了。1989年,阿帕網正式結束。沒有人注意這個事件,因為短短幾年裡,英特網已經在世界各地變得家喻戶曉了。

那麼,讓我們回到一開始的問題上,誰是英特網之父呢?

你可以說,英特網之父是冷戰時代的核競賽。可是,問題來了。怎樣在核打擊下保存通信能力的問題不僅美國有,它當年的對手蘇聯也有。既然美國人在想這個問題,蘇聯人一定也在想這個問題。當年你造一個原子彈,我就再造一個氫彈,你發一個「和平號」宇宙飛船,我就來一個「阿波羅」登月。要是美國人在那些年裡沒有發明創造出英特網,蘇聯人會創造出來嗎?我的回答是,蘇聯永遠也不會創造出英特網來。這不是科學技術的水平問題。美蘇的科學家可謂旗鼓相當。既然雙方有同樣的問題,那麼蘇聯的科學家早晚也會想到玻爾·巴蘭的主意。可是,既然這是為了解決生死存亡的軍事戰略問題,這個主意一旦讓對方也實現,豈不優勢全失?所以,第一要保密,第二要高度中心控制,這個網一定要捏在國防部手裡,可不能讓他的對手也給用了去。蘇聯要是動手創建這樣一個網,可以想見一定會這樣做的。美國的國防部可能也會有人想到這樣控制,可是它做不到。

我們觸及了英特網誕生和發展的一個制度性條件,權力和利益的分享。美國聯邦政府所花的每一分錢都是老百姓的稅金,怎樣向老百姓交代得過去,是聯邦花錢的時候不得不考慮的。納稅人是主人,聯邦官員是主人僱來辦事的。從小地方來說,聯邦政府各分支各部門為此十分注意自己的形象。首都華盛頓幾乎所有的聯邦部門,包括國會、白宮、最高法院、國防部、聯邦調查局,都要有專門的地方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小民百姓,「隨便看看」。還要用錄像、展覽、免費資料向大家解釋這個部門在幹些什麼。凡是聯邦政府的博物館、藝術展覽、森林公園,都是免費提供服務,從緊急救援到公路上的標誌信號。而且,你會發現,這些地方的聯邦工作人員都特別的彬彬有禮。 從大地方來說,聯邦政府的花錢項目在國會辯論通過的時候,不僅要解釋這項目對國家有什麼好處,更重要的是讓老百姓信服,這對納稅人有什麼好處,特別是對民間的經濟有什麼好處。所以,美國歷來的做法是,政府重大花錢項目不是主管部門自己招人做的,它必須按照一定程序發包給民間,刺激民間經濟的發展,這就好比是政府向民間購買一塊「千人糕」。美國人特別忌諱政府部門的一手包辦。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政府部門的腐敗和浪費不容易失控,因為民間的公司是有競爭的,永遠有別人的眼睛在盯著。而對於一手包辦一手遮天的權力部門來說,腐敗是不治之症。

美國人的概念是,如果你用的是納稅人的錢,那麼你得到的成果應該讓納稅人分享。大學裡的博士研究如果用的是政府的資助,論文或發明成果就屬於納稅人,你要是去申請專利納為己有,那是非法的。在英特網發展過程中,有一個裡程碑式的突破就是全球資訊網的瀏覽器軟體,它使得全世界各地使用不同計算機的人可以檢索、索取、顯示其他地方不同計算機中的數據、資料和圖象。第一個重要的瀏覽器——「馬賽克」,是在伊利諾大學的超級計算機中心的科學家編寫的。它是在聯邦政府資助下完成的,所以從第一天起就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免費取得的,包括它的源程序。這樣的軟體如果是一個公司或個人所有的話,那就是一個鐵定的發財機會。在它以後的「網景」就是憑著類似的一個瀏覽器軟體,短短幾年就造就了一個大公司

「馬賽克」的版權現在還是伊利諾大學的,但是誰也不能用它發財。今天的平面結構的英特網具有太多的平等和分享的特點。英特網是沒有中心的,沒有層次的,沒有上下級的關係,甚至「敵我不分」。當年阿帕網開始自我 擴展的時候,美國國防部就不能說它擁有阿帕網。今天,也沒有人能夠說他是英特網的所有者,沒有人能夠阻止誰的計算機聯上網,也沒有人能夠說他是英特網的擁有者,沒有人能夠阻止誰的計算機上網,也沒有人能夠不讓誰離開,甚至沒有人確切知道,到底有多少計算機、多少人、多少數據和信息在這個網上。但是所有聯上網的人,在分享網上的數據信息的權利上卻是一律平等的,不管你是在華盛頓,還是在非洲。

在阿帕網發展的初期,這種平面結構和平等分享的特點就必須在同樣的社會條件下才能形成。英特網好人可以用,「壞人」也可以用。英特網上有無數有用的資料數據,也有數不清的惡劣的「垃圾」,從色情資料到教唆怎樣製造郵包炸彈,應有盡有。政府難道不加強管理嗎?不是不想管,聯邦政府國會和白宮都想管過,但是美國的憲法傳統忌諱由政府來決定什麼是寶貝,什麼是垃圾,儘管對你我來說,有時候寶貝垃圾是一目了然的,可是美國人習慣於不把一己之看法強加於人,當然也就不讓政府的觀點強加於人。這就是意圖打擊網上色情資料的聯邦正經通訊法被最高法院宣布違憲而廢除的文化背景。要是美國國防部從阿帕網一開始就能來個「加強管理」,也就不會有今天的英特網了。

家裡裝了電話的人都知道,只有當你想通話的人也有了電話的時候,你的電話才有用。裝了電話的人都恨不得自己所有的朋友也都裝上電話。當你的朋友都有電話的時候,你就發現沒有電話幾乎是不可忍受的了。上網也是一樣。

英特網所創造的機會和可能,英特網的好處,和上網的信息資料的數量成正比。如果沒有你所需要的大量資料信息,英特網對你來說可能就是一個電子信箱的作用。但是,如今的英特網上,幾乎可以找到你所需要的一切資料,從全世界幾乎所有地方的天氣預報,到任何一個生僻的英語單詞的解釋,從常用的免費軟體,到免費的電子信箱,免費的網頁,以及象ICQ這樣的免費的通訊服務。這一切都要有大量的人力和財力的投入。

美國幾乎所有象樣的大公司都在自己的網站上提供一定的服務。它們為什麼要這樣大方呢?我們觸及了造就今日英特網的第二個社會條件,那就是自由經濟制度下的競 爭。美國的商家在網上免費提供信息資料和種種服務,不僅是看中了英特網所創造的可能的商業機會,更要緊的是,只要它的競爭對手上了網,它就不敢不上網。它的競爭對手提供了一定的服務,它就不敢不提供更好的服務。美國的商家,再大也有競爭對手,聯邦有反託拉斯法,防的就是大公司壟斷。是自由經濟的競爭把商家逼上了英特網,紛紛向公眾提供網上服務,這才造就了如今英特網上極其豐富的超出以往想像的數據資料庫。自由競爭也使得平民百姓上網的代價迅速下降,這也使得美國的角角落落裡都有了英特網。

所以,英特網之父是造就英特網的條件,那就是權益分享的政治制度和自由競爭的經濟制度。我特別想說的是,這兩個條件在現實中是同一事物的兩面,你不能只要一個而不要另一個。技術的突破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蘇聯沒有這兩項條件,所以英特網不誕生在冷戰中的那一方,不是偶然的。

英特網雖然產生於冷戰和對抗,但是今天的英特網卻展現了真正冷戰後的面貌,在這個網上人人平等。我在美國鄉村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農舍裡從網上查到的所有資料,任何人在莫斯科、在上海、在巴格達都可以查到。英特網暗示了下一個世紀人類關係的一種新的可能性。怎樣看待這種可能性,就靠各自的悟性了。

相關焦點

  • 中國的肯德基之父是誰
    52013761191408037201584288906439_104:39來自Q啟程肯德基的創始人是誰相信每個人都知道,那個留著白鬍子的老頭唄,但你要問中國的肯德基之父是誰估計不少人會一臉蒙圈,這肯德基還有中國之父你說的不會是鄉村肯地基吧,這個人把肯德基帶進了中國,讓西餐文化融入到中國人的生活中,說他是肯德基的中國之父毫不誇張,她的名字叫王大東40年代出生在四川內江,王大東還沒來得及記下天府之國的佳餚,六歲的時候就跟著父母南下臺灣,青年時赴美留學隨後定居美利堅,31歲啊王大東加入肯德基,一直幹到了南加州地區的經理,
  • C語言之父和Linux之父誰更偉大?
    那麼這兩位誰的貢獻更大呢? 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就如同關公戰秦瓊,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還是先對兩位大神做個介紹吧。 一、Dennis Ritchie C語言之父,UNIX之父。 1) Dennis Ritchie(1941年- 2011年10月12日)
  • 「科幻之父」究竟是誰?
    、誰是第一位科幻小說家?這個問題,很難有每個人都認同的答案。一般說來,《海底兩萬裡》的作者儒勒·凡爾納、驚悚小說中帶有科幻元素的愛倫·坡等作家,都是常見人選。而英國女作家瑪麗·雪萊,則被認為創作了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說——《弗蘭肯斯坦》。
  • 在計算機軟體領域 C語言之父和Linux之父誰更偉大
    那麼這兩位誰的貢獻更大呢? 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就如同關公戰秦瓊,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還是先對兩位大神做個介紹吧。 一、Dennis Ritchie C語言之父,UNIX之父。 二、 Linus  Torvalds(1969年12月28日- ) Linux之父、Git之父。
  • 你知道誰是「交響樂之父」嗎?
    伴隨著他的陣陣啼哭聲,欣喜萬分的父母給這個小生命起了一個美好的名字——他們尚無法預料,眼前這個哭聲洪亮的嬰兒,便是在後世被尊為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奠基人,交響樂之父的弗朗茨·約瑟夫·海頓(Franz Joseph Haydn)。
  • 奧特之父與奧特之王勾心鬥角,誰是最後贏家?
    對內,奧特之父是在奧特大戰爭之中拯救光之國的超級英雄,是光之國的最高領導人,對外,宇宙警備隊大隊長威名遠揚,奧特之父平息宇宙最大惡魔宙達、打退黑暗宇宙大皇帝安培拉星人,可以說在宇宙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是奧特兄弟馳騁宇宙的一個堅實的後盾!
  • 奧特曼:7個黑暗皇帝奧特之父只承認兩個,另外五個都是誰?
    不過他們雖然都稱皇帝,可是奧特之父卻只承認兩個,那另外五個又都是誰呢?首先我們先來說說奧特之父承認的兩個吧,說實話他們都是讓奧特之父吃虧最大的。首先一個就是安培拉星人,這是奧特之父親口承認的黑暗皇帝,他之所以會如此受重視,或許就是因為當初安培拉星人發動了戰爭吧。圓谷稱這場戰爭為奧特大戰爭,說句實話它確實給奧特曼帶來了很大的教訓,死在當場的人也特別多。
  • 小米 MIX 2 PK 安卓之父手機,到底誰吊打誰?
    大家還記得安卓之父的那部手機麼?戳連結送你回去看看:你們買的都是假安卓手機!看安卓爸爸出手Essential Phone圖文黨這邊走:顏高不高?第一眼看上去,肯定會有人覺得 Essential Phone 長得像小米 MIX 2。
  • 光纖之父高錕逝世享年84歲 高錕是誰為什麼被稱為光纖之父?
    高錕一生最大的成就,莫過於發明光纖通訊,他也因此有「光纖之父」之稱,享譽全球。高錕在上世紀60年代就已提出光纖理論,但初時不獲認同,更被批評「痴人說夢」。然而,他並沒有放棄,持續不懈地研究,終獲得世人拜服的成就。光纖理論起初不獲認同高錕1933年出生於江蘇省金山縣(今上海市金山區),祖父高吹萬是晚清詩人和革命家,父親高君湘是律師。
  • 奧特之父
    泰羅·奧特曼兒子泰羅是奧特之父與奧特之母的親生兒子,也是奧特兄弟中排名第六的成員,作為奧特兄弟裡綜合實力第一的戰士,現任宇宙警備隊總教官。佐菲·奧特曼養子佐菲是奧特之父與奧特之母的養子,奧特兄弟中的大哥,也是宇宙警備隊的隊長。他只有在戰士們遇到真正的可怕緊急事件時,佐菲才會前來助戰。
  • 無線電通信之父,誰可當此殊榮?-虎嗅網
    為了表示對這位「無線電之父」的深切悼念,美國,英國,義大利和海上所有船隻的廣播電臺都沉默了兩分鐘。馬可尼逝世後,埋葬在義大利的薩索,靠近他的家鄉博洛尼亞。在義大利佛羅倫斯的聖十字教堂,至今仍有他的紀念碑。
  • 雷神中眾神之父奧丁是和誰生的死神海拉?
    雷神4:諸神黃昏中介紹了索爾還有個姐姐,眾神之父奧丁的第一個孩子——死神海拉,但是她在MCU的母親是誰呢?誰是索爾真正的MCU第四階段的繼者:簡·福斯特還是貝塔·雷·比爾?海拉的父親在漫威電影宇宙是奧丁,但她媽媽是誰?從2008年喬恩·費儒的《鋼鐵俠》開始,MCU多年來一直將漫威漫畫中的各種角色搬上大銀幕,為2012年復仇者的到來奠定了基礎。團隊的原始成員之一是索爾,他在2011年雷神:黑暗世界首次亮相MCU,被許多人認為是漫威中最弱的項目電影。
  • 「鋼琴之王」、「鋼琴詩人」 「音樂之父」還在傻傻分不清楚?
    誰是「歌曲之王」?奧地利的舒伯特,因為留有超過六百首的歌曲而被稱為歌曲之王。是19世紀歐洲偉大的浪漫主義作曲家,是浪漫主義音樂的奠基人之一。代表曲目有《野玫瑰》《魔王》等,套曲有《冬之旅》《美麗的磨坊女》。誰是「交響樂之父」?
  • 舒爾茲鋼琴:德國製造之父、德國聯邦鋼琴技術倡導人、施坦威技術之父
    舒爾茲鋼琴:德國製造之父、德國聯邦鋼琴技術倡導人、施坦威技術之父~SCHULZ
  • 中國核潛艇之父 黃旭華
    中國核潛艇之父 黃旭華 2020-07-25 16: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機動奧特曼:奧特之父如果出現,是否能打爆百慕拉呢?
    >奧特之父曾是光之國宇宙警備隊的總隊長,後來將重任交給了佐菲奧特曼。奧特之父能做到大隊長的職位,這足以說明了奧特之父首先有著極強的戰鬥實力,其次他有著很高的聲望,能受到隊友及光之國人民的愛戴與尊重。正如「奧特之父」這幾個字所言,奧特之父一直關注著奧特戰士的成長,在年輕的奧特戰士遇到危機的時候,奧特之父總會出現救助他們。他能被光之國眾多奧特戰士尊稱為父親,那麼,這就能證明奧特之父在光之國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領導者。
  • 卡爾羅傑斯是誰?他為何被稱為人本主義之父?
    ——卡爾·羅傑斯卡爾·R·羅傑斯是誰?(1902-1987)羅傑斯出生在美國1902年1月8日生於美國芝加哥附近的奧克帕克。他的父親是一個土木工程師,母親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羅傑斯兄妹六人,他排行老四。羅傑斯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宗教氛園濃厚的家庭,父母篤信基督教新教,格守道德。羅傑斯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人本心理學的創始人。
  • 日本馬拉松之父:金慄四三
    招牌上的跑男是誰呢?雖然glico男的形象幾經變化,但基本上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他是以金慄四三為原型的。金慄四三是一名馬拉松運動員,他參加過三次奧運會。在退役之後,他致力於日本田徑事業的發展,推動了箱根接力和福岡馬拉松的舉辦,因此,他被稱為「日本馬拉松之父」。
  • 歷史上的誰被稱「羅馬之父」
    但是有一個人,被稱為「羅馬之父」。他就是世界成為世界軍事史上的奇才——愷撒大帝!愷撒的一生,用敬業和權力的欲望來形容最不為過。畢生都在戰場上馳騁,最終建立了龐大的羅馬帝國。然後回到了羅馬,在到達羅馬的時候,羅馬人民迎接這位戰神歸來,由元老院的貴族和人民大會授予愷撒為」羅馬之父「的稱號。這也就是」羅馬之父「的由來。但是好景不長,獨裁的愷撒對羅馬進行了大規模的整頓與權力的劃分,讓貴族們感到害怕的同時,也秘密的聯合了起來,打算策劃一場刺殺行動。公元前44年3月15日,在元老院的策劃下。愷撒孤身一人接受元老們的邀請前往元老院去開會。
  • 「電動汽車之父」特魯夫!
    特魯夫品牌命名源於「國際公認的電動汽車之父」!山東特魯夫新能源車業有限公司,這家自建立之初就以「國際公認的電動汽車之父」命名的新能源電動車品牌,其立志於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讓綠色出行方式真正惠及於民的決心,與「世界電動車之父」的初心,可謂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