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張國榮,也講究「錯峰」?

2022-01-27 三石一聲

本想在今年張國榮離開我們十四年的紀念日時,安利古巨基的這張《Salute to Dear Leslie》專輯給大家,但看到當天近乎所有的公眾號、大V都在真真假假地憶哥哥,三石便打消了這樣的念頭。

喜歡張國榮,未必要在愚人節去湊熱鬧,等情緒淡化後,一樣可以給他獻上誠摯的敬意。或推後,或提前。

在音樂網站輸入關鍵字「張國榮」,並按照專輯類型分類排列的話,你會發現,張國榮發行過的「精選集」比他的「錄音室專輯」還多。

——這其中絕大多數一定都不是哥哥的本意,就像,他離開我們這麼多年,他的精選一年發一張,甚至有時發多張,沒新意,更沒誠意。

好在2012年時,環球唱片組織了一大票旗下歌手,發行了一張《ReImagine Leslie Cheung》,十八組歌手翻唱了張國榮的大熱或冷門歌曲,總算在哥哥離開我們第十個年頭,在音樂上做出了新意,想必是能令處女座的哥哥滿意的。

矯情的人喜歡說「一歲一枯榮」,但講真,用「哭榮」的氣力做一些別的什麼,都比這樣的矯情來得更有意義,哪怕,可能是些許遲到的一份禮物。

哥哥張國榮生於九月,離開在一個四月,所以能在每年他的生日或者他的祭日,想起他,重溫他的作品,總是好的。

古巨基就曾計劃在去年哥哥60歲誕辰的時候,發行一張翻唱哥哥的專輯,但因為滿檔的工作以及其他不可抗拒的因素,計劃推遲,一直到今年三月才完成,但這並無妨我們在《Salute to Dear Leslie》這張翻唱專輯中,聽出基仔最高的致敬誠意。

古巨基的這張《Salute to Dear Leslie》,與五年前環球群星翻唱發行的《ReImagine Leslie Cheung》,沒有一首曲目是重疊的,想必基仔做了不少的功課,儘量避開別人翻過的作品,選擇一些新的、甚至一些哥哥並不熱門的作品來唱。

音樂形態上,《Salute to Dear Leslie》專輯中,古巨基極力做到了「Salute」的意義。

在編曲方面,基仔並不與原作刻意做出區分,儘量還原作品的意味,除了能聽出在編曲、混音、錄製這些環節,因年代原因,做了些許的調整之外,古巨基從唱腔開始,收起高音、假音,最大程度還原哥哥中低音區的吸引力,這與五年前群星顛覆原曲的「ReImagine」意象截然不同。

古巨基到底有多尊重原曲的原汁原味呢?

比如《最愛》一曲中,結尾句「估唔到你同我一樣」,哥哥的原曲是用念白的,古巨基也同樣惟妙惟肖地還原了這句念白成分。

與古天樂合唱的《當年情》也是個很好的示範,一來,這「二古」惺惺相惜的人物關係,與當年哥哥+周潤發在《英雄本色》中的搭配有異曲同工之妙,二來,歌曲一開始那標誌性的口琴聲一出,《當年情》的味道也被還原有七七八八了。

基仔版的副歌處弦樂成分越來越重,悲壯感也就越來越強大,哥哥原版的副歌有節拍器撐住,其實更顯得瀟灑不羈,這與演唱者的本身性格都是有呼應的。

《風繼續吹》與《有心人》在配器方面做了「減法」動作,給鋼琴唱了主角,減少節拍的呈現,為旋律讓路,呼應張國榮的原唱,古巨基演唱中的時過境遷意味,都令新版像是承接原唱故事來的下半集。

美中不足的部分也有。

《當愛已成往事》作為專輯中唯一的國語歌,其實中段二胡的solo加入,很能突出歌曲本身的中國風味道,但對比原作,古巨基在主歌第二段「依然將你放在我心中」和「我無意的柔情萬種」兩句中,與哥哥的演唱有比較大的出入,聽感略有不適。

三石本人在聽多、見多了歌手發行翻唱專輯之後,本能是對這些舉動充滿排斥的,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聽了一聽古巨基的這張《Salute to Dear Leslie》,卻一不小心上了癮,repeat一遍又一遍。

十首舊作之外,古巨基還演唱了唯一一首新歌《Dear Leslie》,是張國榮「哥迷會」的會歌,歌曲中融進了哥哥影視歌的各種經典字詞句,即使只一句一句地看著歌詞,就覺得熟悉不已了。

三石改天會再專門寫一寫這首歌裡面的典故與細節。

如果只發行一張《Salute to Dear Leslie》,也足夠能令人體會到古巨基的心意與誠意了,但在專輯發布當天,古巨基還在香港舉行了一場追憶哥哥張國榮的專屬音樂會,用更多的身體力行動作來紀念哥哥,著實令人欽佩,更令人為哥哥音樂作品所留下的恆久感染力感動。

三石不怕被說有「背書」的嫌疑,也要把《Salute to Dear Leslie》安利給每個喜歡張國榮,或者喜歡古巨基的歌迷。

相關焦點

  • 懷念張國榮
    又到了4月1日愚人節,也是張國榮去世的日子,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大家紀念張國榮時候。大家至今仍然記得在他電影路上的裡程碑裡,阿飛、程蝶衣、何寶榮、寧採臣、十二少......當然還有《英雄本色》中的宋子傑,這些經典還一直活躍在熒幕上,每次看到都會感傷張國榮去世,如此多性格不同的角色,他都完美的演繹出來了,他要還在是該多好,能給我們帶來多少經典。哎,斯人已逝,無比懷念。
  • 時隔多年,為什麼我們還是會懷念張國榮?
    標題的講究是我不懈的追求,為什麼用了「我們」?因為張國榮先生也是我所愛之人啊!我沒有經歷過他的時代,更不可能在生活中認識他,我所了解的關於張國榮先生的一切都是從影視作品和他的歌聲中感受到的。但是這已經足夠了,我不會對現在的飯圈嗤之以鼻,但也稱不上喜愛,對如今的演員和歌手也有很多我喜歡的,但是在我心目中能稱得上真正「偶像」的,永遠都只有張國榮先生。我一直對於「天生的演員、天生的舞臺王者、演技炸裂、開口跪……」之類的詞很反感,可能是因為「某些文化」的過度宣揚。但是我覺得這些詞用在張國榮先生身上真的是一點都不為過。
  • 傷逝:當我們懷念張國榮時,我們在懷念什麼?
    陳淑芬知道,張國榮當時深受抑鬱症的折磨,病情嚴重時整夜失眠,直冒冷汗,手不停顫抖,連水杯都拿不穩,甚至伴隨著胃酸倒流的症狀。可她不知道,在一片平靜的背後,醞釀著一場訣別。陳淑芬準時赴約,遲遲不見張國榮的身影,便打電話問他何時能到。電話那頭,張國榮若無其事地說遇到堵車,稍後就到。那時,張國榮已在酒店,這是他第一次欺騙她,也是最後一次。
  • 第十七年 風繼續吹 懷念張國榮
    又是一年四月一,每當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我們都會想起張國榮,在網上發表對哥哥的懷念之情,我也一樣。一生未見,一世懷念。盤點我心中哥哥的經典電影,表達我對他的懷念。以下電影按影片的上映時間排列:英雄本色1986年上映的《英雄本色》由張國榮、周潤發、狄龍主演。
  • 17次緬懷張國榮!為什麼我們還在懷念張國榮?
    「謹以此文,紀念離開我們17年的張國榮。」27年前,程蝶衣在《霸王別姬》裡,拔劍自刎,以絕美的身姿慘痛離去,永遠地活在了自己還是虞姬的夢裡;17年前,飽受抑鬱症折磨的張國榮,從文華酒店的24層縱身躍下,結束自己絢爛的一生,留給世人的無限唏噓。4月1日,是愚人節,本該是世人笑起來的日子。
  • 張國榮遺珠錄音上線,林憶蓮坦言:很懷念哥哥的聲音
    >遺珠錄音上線,林憶蓮坦言:很懷念哥哥的聲音喜歡張國榮和林憶蓮的歌迷都知道,這兩位曾經合唱了一首英文歌曲《from now on》,張國榮已經離開我們多年了,因而《from now on》原版也成了珍藏MV。
  • 張國榮逝世11年 眾明星發微博懷念
    張國榮逝世11年 眾明星發微博懷念   2014年4月1日,張國榮離開我們第11個年頭,圈內眾明星好友紛紛發微博懷念哥哥,沒有人會因為歲月的流逝而忘記哥哥,再次看到他的電影、聽到他的音樂,都是無限的懷念和崇敬。
  • 懷念哥哥張國榮版的寧採臣
    張國榮張國榮出演過的那麼多部電影裡,《倩女幽魂》我真的是對這部片子相當熟悉了,因為這個故事的電影版本,電視劇版本,還有動畫版本我都看過.一部劇的成功與否,除了是它的劇情精彩之外,還有就是要求演員對劇中人物的演繹與塑造的恰到好處.其實我一直都很懷念張國榮版本的寧採臣,覺得這個人物是因為哥哥的演繹才讓我印象深刻的.
  • 懷念張國榮,再也看不到你風華絕代的樣子
    張國榮提起張國榮,永遠是一個痛,世人永遠不會知道,他為什麼會用那樣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感謝摯愛唐先生對他的照顧……張國榮,唯一一個去世不到十年名字就被《辭海》作為詞條收入在內的演員,為什麼說是詞語呢?就是說當你選擇為張字組詞的時候,寫張國榮也是對的。張國榮,出生於香港,影視歌多棲發展藝人,大中華地區天皇巨星,兩岸三地最受歡迎的明星,是所有香港人的「哥哥」。
  • 17年後,我們為何依舊懷念張國榮?
    張國榮那麼多年的壓抑與病痛,最終還是聚沙成塔,壓垮了張國榮。6點41分,在香港文華東方酒店24樓縱身一跳,將自己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7歲。1977年,香港麗的電視臺主辦「業餘歌手大賽」,張國榮在朋友的鼓勵下決定去試一試。比賽中,張國榮以一首7分多鐘的英文歌驚豔亮相,最後,21歲的張國榮獲得那屆比賽的第二名。
  • 4.1風繼續吹,繼續寵愛張國榮,榮迷為什麼一直懷念張國榮?
    1956.9.12,張國榮出生於香港。君生我未生 ,我生君正茂,但我不知君,我知君已走。2003.4.1,張國榮於香港東方文華酒店24樓縱身躍下。此後再無張國榮,但張國榮依舊活在每一個榮迷心中。春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2003年那個春天,我還是個孩子,電視上都是張國榮的新聞,那個時候不太懂娛樂新聞,只是好奇什麼樣的人,去世後,會有這麼多媒體報導,會有這麼多人不舍。時至今日,也許還有些許媒體報導懷念,但是在榮迷心中,張國榮就是永恆的傳奇。2013年那年,是我最懷念你的一年,那個時候已經聽過你的歌,看過你的電影,了解你的生平。
  • 4月1日丨張國榮懷念專場
    張國榮的父親張活海,一度是香港知名的洋服店老闆,據稱為馬龍·白蘭度和希區柯克定製過西裝。1956年出生的張國榮,是十兄妹中的老么。因為家境殷實,13歲時,家人將張國榮送往英國留學。幾乎同期出道的陳百強已經呼風喚雨,張國榮卻仍舊沉寂無聲。以至香港人後來常說,連張國榮都要熬十年。轉折出現在1982年,轉投華星唱片的張國榮拜入黎小田門下,又結識了後來的經紀人陳淑芬。粵語專輯《情人箭》的口碑,算是差強人意。1983年,《風繼續吹》面世。這首翻唱自山口百惠《再見的另一方》的歌曲,也是電影《縱橫四海》的主題曲。
  • 當年情——懷念哥哥張國榮
    當年情——懷念哥哥張國榮他是一個普通的男人,他是一個不一樣的男人。我不知道在他跳出的剎那可曾有過後悔,我只知道,我們是真的失去了他,永遠的失去了他——哥哥,張國榮!失去了,才知道去珍惜。於他,也是如此。
  • 張國榮永遠不知道有人一直在懷念他
    然而,那年的4月1日,張國榮墜樓身亡。人們一直在懷念他,不管是他生前的好友,還是一些壓根張國榮想都想不到的人,也在懷念他。過了這麼多年,很多人已經忘記了冠希哥和張栢芝轟動一時的豔照,那些照片也在人們的腦海中變得黯然。而張國榮,卻一直沒有從人民心中走開。
  • 懷念張國榮=懷念最美好的香港時代
    對這個名字只有所耳聞的盆友,在維基百科輸入「張國榮」三個字後,會得到一長串閃閃發光的文字:保持華語唱片在韓國最高紀錄,被CNN評選為「史上最偉大的25位亞洲演員」……歌手、演員、編劇、導演,都是對他身份直接全面的概括。歌手,是張國榮進入我們視線的第一個身份。在英國利茲大學紡織專業念完一年級的他,因父中風不得不中斷學業返港。
  • 不朽的指標人物:我們懷念的不只張國榮,更懷念那個黃金時段
    十七年來,很多人在4月1日懷念張國榮,其實他們更懷念的,還有那些與他一起遠去的光輝歲月。 在那個風雲迭起的年代,留學歸港的張國榮也不知命運的軌跡即將引向何方。 張國榮自幼家境優渥。他父親是香港當地著名的裁縫,在香港中環經營一家洋服店,顧客多為海內外名流,就連導演希區柯克、演員馬龍·白蘭度也是他的忠實主顧。對她寵愛有加的乾媽,出身豪門,家族財產超百億。 張國榮留學海外時學的是紡織專業,寄託著父親盼望其子承父業的理想。
  • 風繼續吹,2019懷念張國榮演唱會
    梁朝偉曾在演唱會上懷念你說「不如我們,重頭來過。」 但他一生最精彩的演繹 是他自己 「我最自豪的不是功成名就,而是我張國榮始終是張國榮。」如今時光帶走了曾經的小報娛聞 而留下越發鮮活的張國榮的歌 哥哥曾說: 「我相信六十年後仍會有人聽我的歌。 但六十年後,還會有人看小報的八卦報導嗎?」
  • 陌上人如玉,哥哥世無雙,17年過去,人們在懷念張國榮什麼?
    曾經小說裡說「不見容止終身誤,一見容止誤終身」,這句話我覺得同樣可以形容哥哥張國榮。哥哥在愚人節那天,從樓上一躍而下,時至今年,哥哥仍然47歲。永不會再改變,每到愚人節,總有粉絲舉辦一些對哥哥懷念的活動,為什麼過去了17年,人們仍舊在思念哥哥張國榮?
  • 14年丨最長久的告別 為什麼我們還在懷念張國榮
    時間的流逝沒有減淡我們對張國榮的記憶。十四年過去了,每到這個時候對張國榮的懷念,依然如斯。今天,就讓我帶大家走進屬於張國榮的似水流年。張國榮的星運由此開始,但直到1984年張國榮才真正成名,這段時間有8年。「張國榮也要捱十年才有今天」,在當時已是香港人的一句口頭禪。1984年,張國榮以一首《莫妮卡》拿了香港電臺的中文十大金曲的頭名。
  • 張國榮去世多年卻出新歌,從未曝光的演唱會版本,是炒作還是懷念
    不僅如此,他還和圈內的很多知名藝人有過合作,在他因為抑鬱症離世以後,每當他生日的這一天,都會有眾多的圈內好友懷念他,由此可知他的人緣究竟是多好。不得不說,這個人有著屬於自己的人格魅力,在那個年代竟然敢拉著同性戀人的手出現在大街上,並且任由媒體拍攝,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