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在今年張國榮離開我們十四年的紀念日時,安利古巨基的這張《Salute to Dear Leslie》專輯給大家,但看到當天近乎所有的公眾號、大V都在真真假假地憶哥哥,三石便打消了這樣的念頭。
喜歡張國榮,未必要在愚人節去湊熱鬧,等情緒淡化後,一樣可以給他獻上誠摯的敬意。或推後,或提前。
在音樂網站輸入關鍵字「張國榮」,並按照專輯類型分類排列的話,你會發現,張國榮發行過的「精選集」比他的「錄音室專輯」還多。
——這其中絕大多數一定都不是哥哥的本意,就像,他離開我們這麼多年,他的精選一年發一張,甚至有時發多張,沒新意,更沒誠意。
好在2012年時,環球唱片組織了一大票旗下歌手,發行了一張《ReImagine Leslie Cheung》,十八組歌手翻唱了張國榮的大熱或冷門歌曲,總算在哥哥離開我們第十個年頭,在音樂上做出了新意,想必是能令處女座的哥哥滿意的。
矯情的人喜歡說「一歲一枯榮」,但講真,用「哭榮」的氣力做一些別的什麼,都比這樣的矯情來得更有意義,哪怕,可能是些許遲到的一份禮物。
哥哥張國榮生於九月,離開在一個四月,所以能在每年他的生日或者他的祭日,想起他,重溫他的作品,總是好的。
古巨基就曾計劃在去年哥哥60歲誕辰的時候,發行一張翻唱哥哥的專輯,但因為滿檔的工作以及其他不可抗拒的因素,計劃推遲,一直到今年三月才完成,但這並無妨我們在《Salute to Dear Leslie》這張翻唱專輯中,聽出基仔最高的致敬誠意。
古巨基的這張《Salute to Dear Leslie》,與五年前環球群星翻唱發行的《ReImagine Leslie Cheung》,沒有一首曲目是重疊的,想必基仔做了不少的功課,儘量避開別人翻過的作品,選擇一些新的、甚至一些哥哥並不熱門的作品來唱。
音樂形態上,《Salute to Dear Leslie》專輯中,古巨基極力做到了「Salute」的意義。
在編曲方面,基仔並不與原作刻意做出區分,儘量還原作品的意味,除了能聽出在編曲、混音、錄製這些環節,因年代原因,做了些許的調整之外,古巨基從唱腔開始,收起高音、假音,最大程度還原哥哥中低音區的吸引力,這與五年前群星顛覆原曲的「ReImagine」意象截然不同。
古巨基到底有多尊重原曲的原汁原味呢?
比如《最愛》一曲中,結尾句「估唔到你同我一樣」,哥哥的原曲是用念白的,古巨基也同樣惟妙惟肖地還原了這句念白成分。
與古天樂合唱的《當年情》也是個很好的示範,一來,這「二古」惺惺相惜的人物關係,與當年哥哥+周潤發在《英雄本色》中的搭配有異曲同工之妙,二來,歌曲一開始那標誌性的口琴聲一出,《當年情》的味道也被還原有七七八八了。
基仔版的副歌處弦樂成分越來越重,悲壯感也就越來越強大,哥哥原版的副歌有節拍器撐住,其實更顯得瀟灑不羈,這與演唱者的本身性格都是有呼應的。
《風繼續吹》與《有心人》在配器方面做了「減法」動作,給鋼琴唱了主角,減少節拍的呈現,為旋律讓路,呼應張國榮的原唱,古巨基演唱中的時過境遷意味,都令新版像是承接原唱故事來的下半集。
美中不足的部分也有。
《當愛已成往事》作為專輯中唯一的國語歌,其實中段二胡的solo加入,很能突出歌曲本身的中國風味道,但對比原作,古巨基在主歌第二段「依然將你放在我心中」和「我無意的柔情萬種」兩句中,與哥哥的演唱有比較大的出入,聽感略有不適。
三石本人在聽多、見多了歌手發行翻唱專輯之後,本能是對這些舉動充滿排斥的,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聽了一聽古巨基的這張《Salute to Dear Leslie》,卻一不小心上了癮,repeat一遍又一遍。
十首舊作之外,古巨基還演唱了唯一一首新歌《Dear Leslie》,是張國榮「哥迷會」的會歌,歌曲中融進了哥哥影視歌的各種經典字詞句,即使只一句一句地看著歌詞,就覺得熟悉不已了。
三石改天會再專門寫一寫這首歌裡面的典故與細節。
如果只發行一張《Salute to Dear Leslie》,也足夠能令人體會到古巨基的心意與誠意了,但在專輯發布當天,古巨基還在香港舉行了一場追憶哥哥張國榮的專屬音樂會,用更多的身體力行動作來紀念哥哥,著實令人欽佩,更令人為哥哥音樂作品所留下的恆久感染力感動。
三石不怕被說有「背書」的嫌疑,也要把《Salute to Dear Leslie》安利給每個喜歡張國榮,或者喜歡古巨基的歌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