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燕雲臺》中,喜哥小妃的出場其實挺少的,不過就兩三集的功夫,她便被打入了冷宮,論樣貌,喜哥不差,但是論智慧,她和情敵蕭燕燕差的不是一丁半點,所以她的結局註定不會好。
喜哥是女裡的侄女,當女裡提出要把自己侄女送給主上時,為了安撫女裡的野心,同時也為了讓燕燕吃醋,主上沒多想就答應了。
喜哥一出場,就是一副「我很厲害」的樣子,不僅口出狂言,說要是混得好,或許皇后的位置也可以搶一搶。
也正是因為她如此自信,所以她身邊的婢女也有些高傲,或許在當時的她們看來,喜哥是靠得住的主子,能夠帶自己飛黃騰達。
然而誰也沒想到,喜哥掛掉的速度如此之快,拿著王者的氣勢,最後竟然不過是個青銅而已。
喜哥之所以入宮,是叔叔女裡為了討好主上,同時也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獻出去的一個「禮物」罷了,喜哥心裡也明白,即便不是她也會有其他姐妹替上,所以有了這個機會後,她努力想要證明自己。
一來,是為自己謀取到後位,二來也算是給家族爭面子吧。所以她一出現,就表現出了極強的勝負心,她自認為憑藉自己的美滿,主上一定會看上自己。
殊不知此時的主上心裡都是燕燕,為了討燕燕歡心,他每天雷打不動去她房裡看書,哪怕是和喜哥的新婚夜依舊如此。
於是,喜哥沉不住氣了,她果斷跑到燕燕面前示威,她自認為倆人都是妃子,地位是相當的,老實說她確實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可沒想到燕燕也不是吃素的,三句兩句把她打發了不說,還讓喜哥吃了個悶虧。
女裡要是知道自己推薦了這樣一個「草包」入宮,估計腸子都得悔青了吧。
01.
喜哥之所以會有這樣的下場,還是源於兩個缺點:衝動魯莽、自視過高。
別人都是憑智慧鬥嬪妃,可喜哥小妃倒好,她是真正的憑蠻力在拼搏。為什麼說她拼蠻力的,其實無論從哪一頭來說,她僅僅是一個被叔叔送給主上的女人而已,還沒得寵呢,就敢跑到主上的寵妃那裡去撒潑,也只能說勇氣可當了。
喜哥的撒潑很無釐頭,自己得不到主上的喜愛,不找辦法去吸引主上不說,反而跑到燕燕宮中去求她別一直霸佔著主上,說都是因為她強留主上,所以主上才不去她房間。
燕燕直接懟了她一句:你應該去求主上,而不是在這裡求別的女人。
因為得不到主上的寵愛,喜哥就把氣撒到了蕭燕燕身上,莽撞衝動,一點頭腦都沒有,輸是必然。
這邊吃了虧,於是她去討好兩位太妃,最後在兩位太妃的建議下,她又裝成宮女進入耶律賢的宮內,結果卻被耶律賢轟了出去。
但這兩次都是小打小鬧,雖然喜哥做的事不討喜,但對於自己的地位也沒有損傷,不過就是主上更不待見她了。
可第三次,她是直接把自己送入了冷宮。燕燕父親蕭思溫被暗殺,主上擔心燕燕的身體,一心瞞著,誰知道喜哥在這時候使壞,故意挑唆人去告訴了蕭燕燕。
最後蕭燕燕身體無大礙,可喜哥自己呢,被主上一句打入冷宮,就草草落幕了。
02.
喜哥自己也很明白,如果自己失敗了,那么叔叔還會送其他女眷進宮,充其量她不過就是叔叔的一顆棋子而已。
所以自從進攻的那一刻,她就做好了拼搏的準備,只不過成績還沒打出來,她倒是先把自己的氣勢給駕出來了。
她府裡的婢女,和她一樣都是眼睛朝天的,恨不得把別人都踩在腳底下。這種人一開始把自己的地位放得太高,就別怪之後摔下來的疼痛傷到自己了。
果然,喜哥幾次勾引主上無果後,最後想到了刺激蕭燕燕的辦法,她想要用燕燕父親的死,害她失去孩子,或許她在做這件事時,是抱著僥倖心理的,認為主上不會怪罪她,畢竟她有叔叔撐腰。
但她沒有想到的是,她在主上這裡,也不過就是一顆棋子而已。她進宮的時候,主上和燕燕還沒有同寢,可現在不僅同寢,而且燕燕還有了他的孩子。
所以這時的主上肯定不可能容忍喜哥繼續禍害燕燕,那麼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她發配到冷宮,囚禁起來,這樣也不至於太不給女裡面子。
要是喜哥安安分分,倒是也能平安度日,但偏偏她有野心,在太平王起義時,她背叛了主上,最後太平王造反失敗,喜哥也丟了性命。
不認命這個詞,可以有兩種解釋,一種是褒義,一種是貶義。如果自身的能力過大,通過自己的努力最後為自己改變了命運,那麼它就是褒義,但是如果自己能力不夠,反而因為太過於貪心而害了自己,那就是貶義。
事實上,喜哥並不具備聰慧的頭腦,又沒有玉簫那般柔情似水,所以性格囂張、野心勃勃的她,註定要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買單。
今日互動:你怎麼評價喜哥小妃?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