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江蘇省各級文明校園積極行動,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動員師生獻愛心、作貢獻,通過線上線下渠道開展各類活動,引導師生健康度過特別的假期。
今天,讓我們看看這些高校是怎麼做的吧~
南京藝術學院
疫情爆發以來,南京藝術學院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下設8個工作組,各司其職、協同配合;建立校領導疫情防控工作群,傳達上級有關精神,匯總工作情況和動態,交流研究問題;組建疫情防控信息員隊伍,建立「教職工在線學習工作群」,切實強化校園封閉式管理,「逢進必查、體溫必測」守好校園第一道門、成立24小時「三班倒」應急醫療隊,建立「學生防疫心理援助群」、開展「藝術戰『疫』青年志願者行動」,成立督查組加強防控工作紀律監督等,這些實實在在的舉措形成了學校聯防聯控的強大合力。學校黨委組織校機關科級以上幹部值班值守,用最有力的舉措確保在校國際學生安全和校園穩定,展現了黨員幹部衝鋒在前的責任擔當。
校長劉偉冬要求按照「保安全、保質量、保秩序、保畢業」的總體思路,做好開學教學工作。學校對本科生、研究生日常教學和畢業年級畢業創作、論文答辯等工作進行了全面細緻的安排部署。編制《本科在線教學指導手冊》,搭建網絡教學技術協作平臺,組織在線教學技能專題培訓近50場;在「中國大學MOOC(愛課程)」平臺上相繼開放23門在線課程,推出「南藝雲講堂」系列微信推送,提供雲端教學資源,整理教育部推介的22個教學資源平臺信息供師生選用,形成適合學校本科生自主學習的優秀網課清單。推出古今中外學術書目電子版70部,鼓勵全校研究生居家讀書撰寫書評和研究綜述。進一步優化VPN策略,新增VPN接入點1萬個,編制VPN使用流程提供給師生員工,實現了師生在校外訪問校內教務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知網及圖書館資源等需求,保障「停課不停學」。
學校發揮專業特色,組織師生創作了數以千計的美術、設計、傳媒和表演類作品,在學校官微推出,為防控工作營造了以「藝」戰「疫」的濃厚氛圍。學校與新華社新媒體中心等媒體單位合作推出的「致敬最美逆行者——我在崗(漫畫系列)」,與荔枝新聞合作推出的「畫筆作賦傳唱眾志成城抗疫情----江蘇援湖北抗疫系列海報展」,累計被全國近800家媒體轉發。學校師生還將疫情防控與教學實踐及創作研究緊密結合起來,在疫情防控中強化責任擔當、提升專業技能。比如用信息圖形設計的方式理性科學地分析整合冠狀病毒數據、防疫知識等信息,運用信息設計手段將準確的數據信息以直觀有效的方式加以呈現;比如推出「疫情下的快題——口罩概念設計」研究專題,既展示了未來生活中口罩的功能,又致敬在疫情中的生產勞作者,體現了藝術教育工作者的社會擔當。
鹽城師範學院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鹽城師範學院把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快速響應,精心謀劃。發布通知、電話溝通、匯總數據、反饋信息……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鹽城師院人事處教師徐彬一刻也沒有閒著。
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在鹽城師院,像徐彬一樣堅守崗位的教師還有很多。保衛部門嚴把「入口」關,對校園進行封閉管理,對進入校園的人員車輛進行登記、體溫檢查,嚴禁校外車輛進入校園;後勤部門多渠道組織體溫測量儀、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的採購,對校園辦公場所、公用設施、值班室等重要部位進行衛生消毒,並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防控技能培訓;教務部門將轉專業考試、補考選課、教育實習等教學活動時間作了推遲調整,並要求各二級學院利用「中國大學MOOC」平臺組織線上課程教學,做到開學延期課不停;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向留學生免費發放溫度計和醫用口罩,加強留學生和外教出行管理,確保不外出不串門,為留學生集中統一採購生活必需品。
為了消解學生面對疫情的恐慌情緒,幫助學生安排好這個特殊的「加長版」寒假生活,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鹽城師範學院全體學工人員化身「鍵盤俠」,與學生開展線上談心談話工作,傳遞戰勝疫情的堅定信心,引導學生合理利用時間,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假期。
停課不停學,「打卡」提升快。該校文學院組織開展了「貢獻青春力量,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主題活動,推出「每周主題團日」「『美』字打卡」「愛上閱讀」「最美朗讀者」「漢字聽寫」等打卡活動,鼓勵同學們在班級群「曬計劃」「曬安排」,引導學生合理利用時間「自我充電」,把「自我隔離」變為「自我提升」,真正做到宅其身、抱道行,做「修行者」。
此外,體育學院吳德州老師傾情打造「抗疫情動起來」系列居家鍛鍊短片傳遞健康抗疫的理念,美術與設計學院輔導員在線發動學生創作抗疫情主題書法美術作品,公共管理學院組織學生為留守兒童開展「網際網路+微課堂」志願服務,外國語學院組織學生黨員用多語種語言手寫抗疫祝福,音樂學院組織舞蹈專業的學生拍攝抗疫公益歌曲舞蹈視頻等。這些活動融入素質教育和家國情懷教育,讓學生在聚力抗疫實踐中感悟中國力量。
黨旗插在最前線,黨員挺在第一線。文學院50名學生黨員主動擔任班級對接人,密切追蹤班級學生動態;商學院學生黨員尹佳林主動參加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在得知當地物資緊缺的情況下,主動採購酒精口罩等物資,免費贈送給附近村民,並叮囑他們做好個人防護;文學院湯晨煒、李欣宜等3名學生黨員主動在戶籍所在地居(村)委會參加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在學生黨員的感召下,朱婷、王超凡、蔡逸帆等 7名共青團員加入了防疫檢查、宣傳的行列,成為疫情防控前線一道亮麗的青春風景線。大學生志願者楊秀敏在日記中寫道,「作為一名大學生、一名共青團員,我要積極行動起來,為國家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疫情防控是場大戰,也是一場『大考』,高校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育人,在抓細抓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牢記立德樹人的初心使命,不辜負黨和國家的重託。」鹽城師範學院黨委書記戴斌榮說。
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我們原本平靜有序的生活,讓我們經歷了一個特別而難忘的春節。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的同學們在家鄉錄製了祝福視頻,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積極行動,成立校疫情防控各專項工作組,按照職責分工,全面組織做好宣傳教育、情況摸排、教學統籌、後勤保障等相關工作,確保疫情防控工作紮實有效開展。學校制定了疫情防控工作總方案和分項工作子方案,建立了「學校——二級學院——各班級」防控體系,責任落實到人。
為加強疫情防控,學校制定一系列管控措施,構築嚴密防線。學校實施封閉管理,校內工作人員進出校門時需進行體溫篩測並做好信息登記,校外人員謝絕進入校園;學校嚴格假期留校學生管理,做好疫情預防知識宣傳和學校管控措施的情況通報;制定暫停校內外集體活動和公共場所使用的相關規定,暫停開放圖書館、教職工活動中心、離退休活動室等公共場所,全面停止志願者服務及各類社會實踐活動。
為了保證各項工作穩定有序,學校安排各二級學院輔導員、班主任及時聯繫班級學生,統計和了解近期出行情況和健康狀況,建立了嚴格的日報制度。為了確保假期校園穩定和春季開學各項工作順利進行,學校制定了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學生應急處置方案,湖北等疫情防控重點地區學生提前返校應急預案、疫情防控非重點地區學生提前返校工作預案等。學校還通過電話、簡訊、QQ群、微信群等多方渠道,與學生和家長充分溝通,確保學生不提前返校。學校以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等傳染病為重點,加強每日消毒和垃圾清運,改善學校環境衛生條件,切實做好重點區域和場所的環境衛生,做到日常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為廣大師生創造健康、文明的校園環境。
根據教育部「停課不停學」要求,學校及時做好延遲開學的通知發布和教學協調,制定《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防疫期間在線教學工作方案》,指導各二級學院結合各專業教學計劃,制定在線課程安排和實施辦法;學校教務處積極完善在線教學平臺,各專業教學團隊充分利用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國家虛擬仿真項目、省級在線開放課程、江蘇高校建設的在線開放課程等優質在線資源做好在線教學準備;各二級學院強化授課管理,安排專人對網絡教學過程進行督導,要求授課教師確保做到「上課時間全在線,時時進行;課外時間不掉線,及時指導」。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學校充分發揮學校官方微信、微博、校園網、防疫專題網等平臺的宣傳功能,大力宣傳黨中央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詳細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知識,發布學校應對疫情防控工作的統一部署與安排,及時轉載各類權威媒體的報導信息。通過微信平臺和校園ERP發布《致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全體師生及學生家長的一封信》、《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黨委給學校各級黨組織和全體共產黨員的動員令》,引導廣大師生從思想上高度重視疫情的嚴峻性。推出防疫小貼士和防疫知識在線答題活動,普及防疫知識。
強化心理疏導,關注師生心理健康。學校不僅開通應對疫情心理援助服務QQ平臺,為學生提供一對一心理諮詢服務,幫助學生做好疫情發生後的心理調適,還推出了「抗疫」心理健康小課堂,為師生們緩解焦慮情緒、合理安排假期時間提供指導建議。與此同時,學校通過官方微信平臺推出由體育部骨幹教師「領操」的居家健身小課堂、由學校學生朗誦的原創視頻《鐵院人的戰疫進行時》、由學校藝術設計學院教師設計的「抗疫進行時」系列海報,通過呈現各類作品,豐富廣大師生的假期生活,舒緩疫情帶來的精神壓力,增進廣大師生對疫情防控的信心和決心。
延展思政課堂,用好身邊鮮活事例。在疫情防控的非常時期,學校師生積極響應校黨委號召,為打贏疫情阻擊戰貢獻力量。學校多名學子挺身而出,積極加入社區志願者行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助力家鄉疫情防控工作;學校多名黨員同志自願留校,投身校園防疫一線,為學校疫情防控各項舉措的有效實施加班加點;學校畢業生在鐵路客運一線堅守崗位,為疫情防控物資的運輸做好交通保障。學校黨委宣傳部、團委深入挖掘身邊故事和典型人物,延展思政課堂,通過學生訪談、志願者日記、教職工故事等多樣形式展現「校園逆行者」的鮮活事例和奉獻精神,教育和引導廣大學子為社會進步和發展貢獻力量,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來源:文明江蘇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