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子廣播:有能力的教會和基督徒在哪?耶穌不在,能力何來?

2021-02-15 雁子會客廳

'

關注

雁子廣播:有能力的教會和基督徒在哪?耶穌不在,能力何來? 

   當年使徒們為什麼願意跟著耶穌走?他豈不是拿撒勒的木匠嗎?怎麼就突然尊他為基督了呢?因為他們在耶穌身上看見了能力。親眼看見他把水變成酒,看見他治好了瞎子瘸子大麻風,看見他趕鬼,講天國的道,讓死人復活……看見了他那從上面來的能力。        

    眾人都想要摸他;因為有能力從他身上發出來,醫好了他們。(路加福音 6:19 )     

   使徒們看見了這些,就丟下了手中的一切跟著他走了,他們相信自己也會因此有能力。    

    耶穌叫齊了十二個門徒,給他們能力、權柄,制伏一切的鬼,醫治各樣的病 (路加福音 9:1 )。我已經給你們權柄可以踐踏蛇和蠍子,又勝過仇敵一切的能力,斷沒有什麼能害你們。 (路加福音 10:19 )     

   離開耶穌他們是不是還有能力呢?當然,他們的能力大大顯明出來,因為有聖靈與他們同在。

   使徒大有能力,見證主耶穌復活;眾人也都蒙大恩。 (使徒行傳 4:3 3 )

    這些種地的,放羊的,打魚的,織帳篷的,收稅的……他們沒有辜負耶穌的期望,他們接過了大使命,彰顯神的大能。如今耶穌的身後已經不僅是12個使徒,不僅是耶路撒冷的門徒,而是全世界幾億基督徒跟隨者。    

     後來我們又看見了遠隔萬裡的西方傳教士來到中國,建立起了這麼多醫院學校圖書館;看見特雷莎修女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在人生地不熟的印度建立起了全世界最大的援助機構;看見那些大有能力的牧師舉辦萬人布道會,得救的人成千上萬;看見諾貝爾獎獲得者裡面80%以上都是基督徒……    

    試問,今天中國的教會還有這種能力嗎?

 

我們每周去教會做禮拜,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堂裡你看見了什麼?耶穌在嗎?你是來尋找什麼的?

當讚美詩歌唱響時,你有多少感動?你在用心讚美嗎?耶穌在聽嗎?

一堂講道下來你有感動嗎?有得著嗎?有懺悔和羞愧嗎?也許你只看見了牧師沒有看見耶穌?或者牧師講的只是他自己的話,而不是神的話?

一場耶穌不在場的道如何觸動靈魂?    

  我們的教會越來越沒有能力了,牧師沒有能力,長老沒有能力,基督徒沒有能力。根本的原因就是耶穌不在場。

沒有聖靈的同在,能力從何而來?從人嗎?你的教堂建得再漂亮,十字架再高大,牧師再能說會道,詩班水平再高,鋼琴彈的再好,會眾人數再多……耶穌不在,還有什麼意義呢?    

我們為什麼來教會?是閒的無聊來參加社會活動嗎?是解決吃餅得飽的問題嗎?是顯示自己的特長和能力嗎?是展現講臺上的榮耀和基督徒的名聲嗎?是為了更多的奉獻金嗎?是為了拿錢收買耶穌嗎?    

可能都是。所以我們看不到教會應該有的作為和能力。看不到基督徒應該具有的素質和魅力。我們都看到了什麼呢?    

看到了教會裡的紛爭,看到了彼此嫉妒,彼此攻擊,看到了不停地鼓動奉獻,不聽地算帳,看到了在教會裡賣鴿子牛羊,看到了神醫神藥,看到了講成功講豐富就是不講十字架……

 按部就班地進行例會和儀式,走完過場,習慣性地唱歌,千篇一律地禱告,說重複的話,心不在焉的背使徒信經和主禱文……。    

耶穌交代的大使命呢?做光做鹽呢?幫助貧困的老弱病殘呢?為困難的弟兄姐妹解決問題呢?彼此相愛相互效力呢?    

我們的教會實在沒有能力。所以教會勝不過世界,勝不過驕傲,勝不過欲望,勝不過名利。勝不過外邦人。一旦逼迫來了,就敗下來了,就屈服了,就軟弱了,就沒有辦法了,就妥協了。

所以基督徒勝不過苦難,勝不過疾病,勝不過貧窮,勝不過錢財。很多傳道人因為收不到奉獻金最後都離棄了主,奔向了世界。而更多的人在苦難和疾病中一蹶不振,原本就不多的信心徹底沒了。告知教會卻只能聽見說:為你禱告。「為你禱告」成了迴避一切麻煩的擋箭牌,成了牧師長老同工的口頭禪。

所以,我們勝不過魔鬼,勝不過世界,勝不過缺乏,勝不過淫念,勝不過欲望,勝不過驕傲,勝不過嫉妒,勝不過軟弱,勝不過手機,勝不過騙子,勝不過垃圾信息……

 

這樣的教會和基督徒是神想要的?

    一個沒有耶穌同在的教會註定是沒有能力的。

 

很多教會的長老和牧師一再的強調,基督徒要委身教會。沒錯。但如果你這個教會,沒有聖靈的同在,沒有神的能力,你讓人家委身誰呢?委身這個教堂還是委身你這個人呢?

 

使徒保羅告訴我們:基督在你們身上不是軟弱的,在你們裡面是有大能的。(哥林多後書 13:3 )

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 (使徒行傳 1:8 )    

弟兄姐妹,把耶穌請回來吧,教會原本就是耶穌的家,並不是你的我他的,而是耶穌的,是我們偷竊了耶穌的位置啊。

 

重建聖殿,重修祭壇,讓耶穌做主,掌管我們的生命。建立起通向神的管道,從神那裡支取能力。

 

記住,不要去找教會,不要去找牧師,不要去找有恩賜的同工。我們要找的是耶穌。我們不知道別的,唯有耶穌並他釘十字架。

 

 關注雁子微信前請先關注公眾號「雁子會客廳」

雁子微信:yanzi000777

雁子廣播:任何政zhi形勢都不會對天國造成影響

雁子廣播:警惕,你的綠碼可能瞬間變紅。我們其實都是倖存者

雁子廣播:奇!現任美g總/統被封口,此事細思極恐

雁子廣播:神奇,都不能動了,他的喜樂平安從何而來?

雁子廣播:焦慮生恐懼,恐懼生敬畏,敬畏讓我們遇見神

雁子廣播:語言的能量有多大你知道嗎?植物也能被活活罵死

 

相關焦點

  • 【雁子廣播】重新審判耶穌,看他的下場如何?
    是根據發生在他自己身上的真實故事寫的一本書。2017年拍成了電影。    李,優秀的記者,美滿的家庭,一個堅定的無神論者,對基督教信仰極度排斥,認為那是愚昧和荒誕的。然而他的妻子卻信了上帝。他感覺到了危機,感覺到上帝成了他和妻子之間的第三者,完全不能接受。他們之間發生了激烈的衝突,導致婚姻危機。
  • 雁子廣播:「迷羊之家」讓我再次淚流滿面
    文:雁子  播音:雁子  上一篇關於麻風村基督徒志願者的廣播播出之後,收到來自全國各地親人們的愛心支持,並有好幾個弟兄姐妹立志加入了這個事工。同時也有不少殘疾人和流浪者找到他們,希望得到幫助。(以西結書34)為了找尋這些可憐無助的迷羊,鄭弟兄和張弟兄把自己也裝扮成流浪乞討的人,進入到這個悲慘世界,去大街小巷,地鐵站的地下通道,火車站,汽車站……只要有窮人聚集的地方都去尋找,給他們買吃的,穿的,給他們講耶穌愛窮人,救窮人,提供他們吃住。他們開始不相信,以為他們是賣人體器官的。後來有教會經常幫助他們的弟兄姐妹親自去了迷羊之家,告訴他們才相信了。
  • 如今的教會完全沒有能力,因為不想悔改,不帶著能力在世界行走就是在羞辱主!
    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我們就能抵擋魔鬼。主說:「斷沒有什麼能害你們。」那為什麼很多基督徒常常會說:「啊,魔鬼已經吞吃了我的婚姻、我的財務,牠現在正在攻擊我的孩子;我在被魔鬼攻擊,我在經歷爭戰...」聖靈的能力,救恩的能力已經賜給我們了。那我們有這麼大的能力,魔鬼怎麼還能做這些事?為什麼教會表現得好像沒有能力?沒有能力是在羞辱主耶穌。
  • 雁子廣播:人格尊嚴是個什麼東西?比命還大?
    他們不約而同地認為,不能因為生存而喪失了自己的人格尊嚴,寧可死也不能和婦女孩子爭座位。並沒有什麼制度和規則,他們值守的是人類準則:保護弱者,保護女人和孩子,是男人的責任和擔當,是人格和尊嚴,比生命重要。    面對災難,他們有守護弱者的責任,他們有強者應有的擔當,他們以執著與無畏為他人換來生存的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搭起他人通往彼岸的橋梁。向這些人致敬。
  • 雁子廣播:胃癌晚期,醫院說還有三個月,然後……
    作者:雁子  播音:雁子  幾乎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甚至海外的朋友加我微信,大部分是擦身而過,因為我籤名後面寫了一句「不閒聊」(需要歌曲劇本資料除外)。沒有辦法,只有這麼多時間。  2013年,她開始感覺胃不舒服,到年底發展到難以吞咽食物,已基本無法進食。
  • 沒有心志,哪來能力?
    他必有以利亞的心志能力,行在主的前面,叫為父的心轉向兒女,叫悖逆的人轉從義人的智慧,又為主預備合用的百姓。藉著這段經文,我和弟兄姊妹分享一個主題信息:沒有心志,哪來能力?天使論到了施洗約翰的工作。他的工作就是為主預備合用的百姓,叫父神的心轉向兒女,悖逆的人歸回真道。
  • 基督徒離婚與教會應付之道
    夫妻之間出現不信任、抱怨勞苦、操控對方、推卸責任、耍詭詐、用暴力等問題。 基督徒婚姻的特別之處,乃是有神作證婚人。基督徒的婚姻是盟約的,是終生的,是神聖的,也象徵基督與教會的關係。夫妻唯有敬畏基督,讓他在婚姻中居首位,讓耶穌成為夫妻間的橋梁,天天支取神的愛,倚靠主的赦罪恩典,並順服聖靈的引導,遵行神的話,兩人才可能有舍己的愛以及彼此的順服,有認罪和寬恕的力量。如此,夫妻才可能長久真正的"合"。 什麼時候基督徒夫妻與神的關係有了阻塞,他們彼此的關係也會出現困難,身、心想"分離"的情形就會產生。
  • 「聖經」基督徒應當脫去行為上的舊人,在基督耶穌裡成為新造的人
    教會就是基督的身體,有的基督徒在教會裡面行駛的是胳膊的功能,有的基督徒在教會裡行駛的是手的功能,有的基督徒在教會裡行駛的是腳的功能,有的基督徒在教會裡行駛的是頭的功能,不同的基督徒在基督耶穌裡面會有不同的恩賜和能力。
  • 基督徒離婚與教會因應之道
    對於這樣越來越開放的風氣,基督徒有不同的立場。有些人堅持,基督徒應嚴守聖經教導,不離婚,教會也可不讓離過婚的信徒參與重要服事,以免絆倒其他人。有些人則主張,以恩典的角度來看待離婚一事,接納離過婚的基督徒,讓其享有與一般信徒相同的權利。還有人認為,要看離婚者當初離婚的原因為何.
  • 救恩如此充足有能力,為什麼我還是常常失敗?常常回到老我的裡面?
    不是一邊做基督徒,一邊保留著人生哲學,保留對神的質疑。這樣的人不會進入神的國度。我們要完全順服在聖靈的主權下,而且我們必須主動抵擋邪惡。這一代最大的問題就是掌控。我們想要掌控自己的生活,只留一點點給耶穌,剩下的我們要自己掌控。拒絕順服聖靈的管制,這就是教會中問題的開始。不!
  • 雁子:從「中國好聲音」看基督教音樂的創作
    因為有了劉歡和劉歡類的高雅歌曲,大大提升了節目的水準,通俗美聲,這種目前在國際正流行的演唱方法被拉到了中國舞臺的臺前;因為有了那英、楊坤,讓我們欣賞到變幻無窮的通俗演唱方法,歌唱藝術原來如此豐富多彩;因為有了哈林,讓我們擴展了對非主流音樂的全新認識,原來歌曲是可以這麼唱的。同樣的一首歌曲,到了他們嘴裡,風格和音效大不同,真是耳目一新啊。享受,感動,激動。一時間,中國掀起「好聲音」熱。
  • 【我真的是基督徒嗎】三:如果你僅僅只是喜歡耶穌而已,那麼你還不是基督徒
    甚至連《古蘭經》都將耶穌視為先知和神的使者。我們應如何看待耶穌的討人喜歡呢?我們很容易想像,基督徒肯定是喜歡耶穌的,一個對耶穌全無好感的人大概算不上基督徒。但我們能不能說,只要一個人對耶穌有好感,這個人就足以成為基督徒呢?如果連佛教徒、印度教徒,甚至無神論者都有可能喜歡耶穌,那麼這個說法顯然不成立。
  • 上海一教會主日證道:基督徒不可自欺
    基督徒的自欺體現在哪裡?自欺會帶來怎樣的危害?針對這一系列問題,6月5日上海某教會的主日禮拜上,姚長老以「自欺」為主題進行了分享講解。自欺:就是「自己騙自己」。在小時候聽到一個傳說:「鴕鳥有個特點,獵人追得急時,它就把頭藏到沙土裡,以為這樣獵人就看不到了。」這就是自欺,自己看不見自己,以為別人也看不見。
  • 教會丨基督徒應紮根於聖經和聖靈,好在末後的日子得勝仇敵
    於是,教會寫信詢問使徒保羅,帖撒羅尼迦教會的做法值得每個肢體效法,當基督徒遇到疑惑時,切勿驚慌發散,應該禱告求問神或與教會的屬靈長者交通!使徒保羅回信消除他們的疑惑,「弟兄們,論到我們主耶穌基督降臨和我們到他那裡聚集,我勸你們,無論有靈、有言語、有冒我名的書信,說主的日子現在到了,不要輕易動心,也不要驚慌。人不拘用什麼法子,你們總不要被他誘惑。
  • 在基督裡滿有能力
    在基督裡:滿有能力    基督徒應當像普通人一樣,屈從於自然律,只是在道德上不一樣嗎?這是今天很多基督徒的想法,甚至是堅定不移的信念。若有人膽敢與他們提出不同意見,他們就要上崗上線,給對方貼上標籤。然而,我們要回到聖經,探尋古道,看看那真實的應許和見證。
  • 『真耶穌教會』解析
    ,本會亦然(即是「基督」與「真」的問題)。一、會名的來源‍ 1、真神藉聖靈啟示本會初期工人: 會名當加「真」字,以代表真神,為了要更正一切假神、假道、假教、假師傅、假信徒。 2、1917年冬,在天津西頭開布道會時,欲書寫一面丈二長的大旗名稱,17位同工同心迫切跪禱,聖靈大聲啟示魏保羅長老說:要寫「真耶穌教會」。
  • 受苦之地,是得能力之地
    主復活的能力就使他從死中復活。為什麼我們活著沒有能力?因為我們連眼前的障礙都克服不了,如果你的丈夫、孩子、婚姻每天像一堵牆一樣壓迫你,你的婚姻就死去了,像拉撒路一樣徹底死透了!死在洞裡,直至臭了!若你不仰望耶穌,你看到的就只有眼前的困苦,不能逾越的鴻溝。但是你的信心在哪兒呢?
  • 真耶穌教會(楊恩鑫)
    或者難道就你們的教會是真的,我們的教會是假的?今天,我們雖然也是真耶穌教會的信徒,如果有人問你,為什麼別的教會都是取名為基督教而你的教會的會名卻是取名為真耶穌教會?這時的你,是否懂得如何解答?甚至對於我們會名認識不清楚的不明白的,也許也會心底暗生疑惑,難道我們真的是真的麼?別人就是假的麼?今天我們就來解析,為什麼我們的教會是取之為真耶穌教會?
  • 耶穌復活,讓我生命不再一樣!
    每個基督徒都要以實際行動來回答。作者 | 同舟人對基督徒來說,聖周和復活節是過山車似的一個禮拜:從耶穌騎著驢駒榮耀進京的興奮,到禮拜五受難日的悲痛,又到禮拜天的復活節,我們反思信仰,重新立志跟隨主。禮拜五那一天,想到耶穌犧牲,我們會痛苦、哀哭。但禮拜五過去,禮拜天來到了!這是慶祝主耶穌復活的日子,是神的能力彰顯的日子,是得勝的、歡呼的、有盼望的。
  • 真耶穌教會的特色
    關於天上的真神降下晚雨聖靈建設教會,不僅有經上的預言(珥二28-31;亞十1);且有以利亞之預表(雅五17-18;瑪四5-6;參看:王上十八17-21、30-45)。連末世真教會將出現於東方(中國),也是有聖經的預言可以為證(參看:結四十三2、4;賽四十三5;四十六10-11;啟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