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3月25日,劉江導演的《歸去來》被列為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獻禮劇,亮相2018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春季)新劇發布單元(以下簡稱:春推會),在當天的發布會上被重點推薦。
重點劇目,向來是歷年春推會上的關注焦點,3月25日,劉江導演的《歸去來》被列為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獻禮劇,亮相2018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春季)新劇發布單元(以下簡稱:春推會),在當天的發布會上被重點推薦。
發布會現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副司長楊錚,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局長楊爍,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副局長戴維,北京市委宣傳部精品辦副主任徐林、《歸去來》導演劉江、總製片人王彤、華誼兄弟傳媒集團副總裁、華誼浩瀚總裁劉韜、《歸去來》發行人王濤、製片人羅汐,演員於濟瑋、王天辰、馬程程、張晞臨等嘉賓悉數到場。
戴維副局長率先致辭,就《歸去來》的題材、拍攝、製作都給予了高度評價;隨後,導演劉江攜眾主演一起,面向廣大媒體,從創作角度對作品進行了深度解讀。與此同時,一組名為「六型青年」的重磅海報也在現場曝光,並宣布該劇近期將同步登陸北京衛視、東方衛視黃金檔以及優酷、騰訊、愛奇藝三大視頻平臺。
好故事、接地氣、製作精
戴維副局長三個關鍵詞推薦《歸去來》
據悉,《歸去來》講述了蕭清、書澈、繆瑩、寧鳴、成然和綠卡等六個年輕人,因為家庭、求知、追愛等種種原因相聚美國,成為藤校精英後,從象牙塔走向社會,一步步完成蛻變的故事。
作為首部聚焦留學生人群的電視劇,《歸去來》並不局限於展現他們的海外留學生活,也不局限於只停留在國外視角,劇集以現實主義題材的創作思路,更深刻地挖掘出每個人背後所牽動的家庭和社會話題:以青年人的留學故事,聚焦青年成長、情感議題、兩代人的價值觀念等一系列現實熱點,並有上一代人權商勾結的反腐劇情線貫穿其中。
青年的情感糾葛和理想志向裹挾著父輩的權錢交易,在原則和誘惑面前,兩代人將發生巨大的分歧和碰撞、年輕人的靈魂也將遭受前所未有的撕扯,這群年輕人,將面臨嚴峻的選擇課題。好故事、接地氣、製作精,發布會現場,戴維副局長用三個關鍵詞推薦了這部現實主義大劇。
「首先這是一個好故事」,戴維副局長表示,這部劇立足現實題材,堅持原創,作品真實,貼近90後年輕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理念,通過曲折婉轉的故事情節,豐滿鮮明的人物形象,展現了當代留學海外青年精英的精神面貌,通過揭露批判當下種種社會現象,生動地詮釋了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和諧,展示了人本性中的真善美,作品所描述的不僅是青春與奮鬥的故事,而且還是探討信仰和正義的故事。
「接地氣」是戴維副局長給出的第二個關鍵詞,她介紹到,這部劇在劇本創作階段,為展現最真實、最原始的留學生狀態,高璇、任寶茹兩位編劇深入到美國各大院校實地走訪青年留學生,歷時數月深度採風。
對此,戴維副局長評價:所有好的創作都是建立在對於真實生活的了解之上,深入生活,紮根人民,這種創作態度,是值得我們學習和提倡的,影視人要自覺以人民為食,把群眾的生產生活當作最好的課堂,只有走到人民群眾當中去,才能推出粘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生動鮮活的作品。
第三個關鍵詞是製作精,戴維副局長將這部劇稱為一部充滿了誠意的匠心之作,並評價《歸去來》的主創團隊是影視劇創作工匠精神的典範:劇本創作從創意之初到採風到成稿,經歷幾年時間,劇組輾轉多國多地拍攝,為了節約成本,甚至把美國一個很大的房子情景1:1地還原到了國內的攝影棚,其中的每一個道具、服裝、細節都做到真實地還原。
戴維稱:通過匠心製作,《歸去來》呈現出的效果主線清晰,結構緊湊,不拖沓不注水,就連總局的審片專家都在審片過程中忘記吃午飯、捨不得去吃飯,還要繼續多看幾集。
憑藉鮮明的主題、積極的價值導向、精良的製作,《歸去來》已被列為2017年北京影視出版創作基金的重點項目,也是市委宣傳部、北京局共同主抓的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的獻禮劇。
劉江:《歸去來》不是留學題材
緊貼新時代下的廣大國人
發布會現場,除了戴維副局長的精彩點評外,導演劉江也攜於濟瑋、王天辰、馬程程、張晞臨等演員登臺,結合六位青年留學生人物海報的發布,對這部劇出現哪些人物、講了什麼故事進行了一次既揭開好奇又吊足胃口的透露。
六型青年海報,青春氣息濃鬱,人物朝氣蓬勃,對應主持人向真的一一介紹,他們分別是由唐嫣飾演的「原則少女」蕭清、羅晉飾演的「稜角少年」書澈、許齡月飾演的完美女神繆盈、於濟瑋飾演的普通青年寧鳴、王天辰飾演的紈絝闊少成然,馬程程飾演的「不差錢卡姐」綠卡,單從人物的標籤即可獲悉,這完全是六位來自不同原生家庭、不同條件、不同性格的留學生。
而除了海報上所展現的青年之外,這部劇還聚集了王志文、張晞臨、史可、施京明、張凱麗、王姬等諸多老戲骨,組成了孩子們的「家長會」,出席發布會的張晞臨便是「家長會」的代表。
縱觀劉江導演的都市劇作品,從《媳婦的美好時代》、《咱們結婚吧》到《咱們相愛吧》,每一部都與時俱進,緊扣著時代脈搏,具有濃厚的時代氣息。近年來,中國留學人口高速上升,中國已然成為海外留學生最多的國家。這次劉江將視角對準中國留學生群體,雖然手握標新立異的題材,卻並不想被人誤讀為「留學題材」的電視劇。
劉江表示「不管拍的是哪類人群,主要還是想要關注當下的人。我們講的是中國人的故事,我們反映的是當下中國人。」在劉江的介紹中,這部劇雖以留學生為切入點,卻與當下的國人有著巨大聯繫。
改革開放四十年,當代年輕人做為社會的中堅力量且思想開放的一代人,基本上是最具有時代性的新青年,他們對於現實需求、理想抱負、自我價值等追求都頗具自由、自主、自信的個性特徵,但同樣他們也面臨著時代和現實的考驗。
劇中的年輕人無不如此,正如上文所說,青年的情感糾葛和理想志向裹挾著父輩的權錢交易,年輕人的價值觀與上一代人的價值觀展開激烈交鋒,他們每個人,都站在了選擇的路口:一個優秀的人到底應該選擇做有利於自己的事,還是應該選擇做對的事情;以及在追求財富、名望和權勢的社會中,是做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還是做一個「保持本心堅持自我價值觀」的人。
在改革開放的四十年中,中國在最短的時間內發生著最大最快的變革,中國當下的每個年輕人,也都將在自己的人生中一次或者多次面臨這樣的抉擇。
劇中的青年一代經過世俗的紛擾、現實生活的洗禮,保持本心,在迷失之後,能認清自己,完成自我的再造與實現,重新回歸到正確的社會主流價值觀裡,其實就是對選擇的正確詮釋,也是「歸」、「去」、「來」三個字的真正含義。
導演希望《歸去來》通過對海外留學生這個極具現實代表性的群體刻畫,以及他們背後的家庭階層的剖析,非常直觀地反映新時代下中國青年所面臨的選擇和成長。
除了六位留學生所映射的青年群體,王志文、張晞臨、史可、施京明、張凱麗、王姬等一眾老戲骨飾演的父母輩人群,也將給更廣泛的成熟觀眾帶來思考:在劇中,他們給子女設置了什麼樣的選擇課題,他們又拿出什麼樣的價值觀影響子女、衝擊子女。
劉江表示,探討公平正義是這部劇的核心,做對的事情,還是做對自己有利的事情,無論新一輩、老一輩,還是新老之間的所有衝突,都將圍繞這個立足點去展開。
最後,劉江生動地將影視劇作品比喻為「粗糧和精糧」:精神文明的新時代下,影視創作者應該讓老百姓多吃精糧,少吃粗糧,所謂粗糧就是唯娛樂化、娛樂致死的影視內容,所謂精糧就是有營養、耐咀嚼的影視內容,在創作的道路上,劉江也一直追尋著「思想性、藝術性、娛樂性」的三性合一。
據悉,這部劇拍攝輾轉多個國家和地區,從北京到洛杉磯、拉斯維加斯、舊金山,到天津、石家莊,再到柬埔寨、金邊、七星海,除了完成精神上的「歸去來」苦旅,也完成了地理上的「歸去來」。是一部實打實的有著環球視角的中國現實主義題材大劇。
精彩劇作離不開主創團隊的共同努力,《歸去來》作為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高度重視的春推會重點推薦項目之一,由知名編劇高璇、任寶茹執筆,由北京完美蓬瑞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北京完美影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儒意影視製作有限公司、霍爾果斯吉翔影坊影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文化廣播影視有限公司、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劇中心、上海上象星作娛樂(集體)有限公司出品,優酷聯合出品。
在發布會現場,主創團隊也表示此劇不會讓觀眾等太久,已經提上日程,近期即將登陸東方衛視、北京衛視、優酷、騰訊、愛奇藝播出。
【微信號:Imuhou】
臺前有光鮮亮麗
幕後有光影傳奇
我們帶您探索影視圈幕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