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SHE出道16年了。當年三位蹦蹦跳跳的女學生,如今都已變了模樣,事業、生活也都經歷了種種起伏和變化,但曾經青澀的她們著實陪伴了一代人的青春與成長。
那時候,田馥甄這個名字遠不及Hebe響亮。
回看當年的Hebe,在其他兩個熱鬧的女生中間,顯得那麼靦腆,站在舞臺上也時常顯得侷促。Selina和Ella大大咧咧地耍寶,她則在一旁傻傻地笑,眼裡滿是對姐妹的信任與感激。
SHE三人其實都是選秀出身。
2000年,三人共同參加了「宇宙美少女實力爭霸戰」。田馥甄在比賽裡初試啼音,展現了她清亮的嗓音。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在唱歌時忘了一大段詞,田馥甄還是特別鎮定自若,沒有表現出任何慌張的神情。這次比賽後,華研國際讓Ella、Hebe和Selina組成S.H.E。
三個人的聲音各有特點,互相彌補磨合。Ella音色低沉,Selina聲音甜美,Hebe則是清亮有穿透力。
比如,《戀人未滿》最後的那一句「對我說我愛你」、《Super Star》結尾的「You are my super star boy」都充分展現了她嗓音的高亢。
2010年9月,在S.H.E裡當了近十年的Hebe以本名田馥甄發行了自己的第一張個人專輯《To Hebe》,獲得了第22屆臺灣金曲獎「最佳國語專輯」等四項提名。
施人誠、陳信延等王牌詞人為田馥甄的這張專輯營造出了一種城市專輯的感覺,很好地延續了 HEBE 乾淨、人文性極強的優點。
專輯中的第二波主打歌《寂寞寂寞就好》獲得了金曲獎「最佳音樂錄影帶」。
SHE的三人單飛後,田馥甄越來越接近文藝女青年的形象,可能這是她骨子裡與生俱來的模樣。
她有自己的音樂品味和想法,也一直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想要實現什麼。雲淡風輕,而又特立獨行。
她的好朋友陳珊妮說:我從未感覺到她的冰,在團體裡面她反而是最吸引我的那個,神秘又有趣,跟另外兩個女生是不一樣的。
《To Hebe》就是陳珊妮為她專門寫的一首歌。
2011年,田馥甄發行了第二張個人專輯《My Love》,收錄了專門唱給受傷的好姐妹Selina的歌——《你》,以及膾炙人口的《魔鬼中的天使》、《還是要幸福》。
有人說,田馥甄的聲線有些單薄,但她那淺淺的唱腔融合著清亮的嗓音卻特別抓耳朵,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在於她那豐富的自我探索和自我情感,總能讓聽者找到共鳴。
2013年的專輯《渺小》進一步展現了田馥甄的文藝氣質。專輯命名是受到波蘭詩人辛波斯卡的詩《在一顆小星星低下》的影響。
專輯的歌詞內容貼近田馥甄個人心靈狀態,表達了田馥甄個性上的衝突矛盾與對生命、生活情感的自我省思,且曲風多元,涵蓋了電氣民謠、英式搖滾等。
同名歌曲《渺小》大氣磅礴,呈現出一份敬畏的力量。直率清淡背後是滿滿的熱情,田馥甄說,那最像她的個性和講話的方式。
去年發行的《日常》更加凸顯了田馥甄的自我,專輯中有超過一半的篇幅都是在講述「與自己相處」的哲學,低吟淺唱的曲調讓人覺得舒適,珍惜當下的態度裡有著豁達與從容。
縱觀專輯的所有歌曲,有人評價道——
《人間煙火》是和食慾自我的對話;
《無用》是和慵懶自我的對話;
《念念有詞》是和感性自我的對話;
《身體都知道》是和生理自我的對話;
《什麼,哪裡》是和迷茫自我的對話;
《慢舞》是和律動自我的對話;
《獨善其身》是和靈魂自我的對話。
田馥甄始終活的是她自己,歌裡如此,生活中也是這樣。
比如說,在演唱會結束了之後她沒有去熱鬧的慶功宴,而是在家樓下的便利店買了饅頭夾蛋當宵夜;演唱會的安可部分,她會選擇小眾的搖滾《十萬嬉皮》來演唱……
這個喧鬧的世界,仿佛與她無關。
當她可以認真地做自己的時候,愛她的我們也可以不問八卦,不問隱私,從她的聲音去感受她是什麼樣的人。
就像不久前的那首《小幸運》,田馥甄唱出了對青春的緬懷,對感情的理解,對自我的堅守。
學著和自己相處一世,是田馥甄帶給我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