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粉色,你會想到什麼?童話中的公主?可愛的芭比娃娃?還是一隻粉紅色的小豬佩奇?
珊瑚粉、千禧粉、玫瑰粉、髒髒粉……在今年大熱的Dior Men 2020年春夏秀場設計中,藝術家丹尼爾·阿爾軒將整個現場布置成了粉紅色,粉色潮流波襲來的時候,男生也擋不住這夢幻的感覺!
Dior Men 2020年春夏秀場
不過很多人並不知道,粉嫩嫩的「少女粉」曾經可不是少女專屬色,它是猛男專屬色。
屬於貴族男人的顏色
當下社會中,「男孩穿藍色,女孩穿粉色」似乎是無可厚非的認知。如果有男生穿了粉色,指不定會被人diss。但這種認知,也只開始於一百年前而已。
早期這種明亮的粉紅色是很難被提取加工成粉,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它連名字也沒有,只模糊的存在於文學表達中。
直到文藝復興時期,這種顏色才漸漸進入大眾視野。
文藝復興時期的聖母子
受當時基督教的影響,畫家們開始把粉色運用到了耶穌或是聖母身上。它既能展現人們對上帝的尊重,也體現出健康膚色和血液稀釋的顏色,寓意著「純潔、新生、健康、活力」。
當時的貴族們受神聖畫作的影響,也因為它的稀少,他們便開始為自己家的男孩訂製同樣顏色的衣服。慢慢地,粉色變成了權貴的象徵。
粉紅色在當時也象徵這生命力與力量,是偏向男性的顏色。
後來也出現在了軍隊的服裝中,比如拿破崙兵團就用了大量的粉色,被稱為「粉紅色軍團」。
拿破崙的「粉紅色軍團」
洛可可的粉色泡泡夢
粉色真正盛行是從18世紀的洛可可藝術開始的,當時法國的宮廷及上流社會充斥各種奢華、享樂和愛欲的生活作風。
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著名情婦蓬帕杜夫人也將洛可可與粉色系時尚推廣到了極致。
《蓬帕杜夫人肖像畫》弗朗索瓦·布歇
據說她年輕時在一次皇家狩獵活動中,特意穿了粉裙子坐在藍色的馬車內,從國王身邊經過時成功獲得了國王的青睞。
蓬皮杜夫人還為自己喜歡的粉色發明了一種專屬於自己的粉:蓬帕杜玫瑰紅。
這是一種專門用在瓷器的顏色,當時她全資買下了一家瓷器廠,並推出了一系列蓬帕杜玫瑰紅的瓷器,風靡了整個貴族階層。
粉色在這一時期開始被賦予「純真的誘惑」、「甜美而馥鬱」的特質,並與洛可可那輕佻愛欲的風格相映成趣,受到了貴族女性們的追捧。
畫家弗拉戈納爾的代表作《鞦韆》(The Swing)最能體現出那個時代的粉色與貴族生活的狀態。
《鞦韆》讓-奧諾雷·弗拉戈納爾,1767
但盛極而衰,洛可可後期奢靡的路易十六和瑪麗皇后最後被推上了斷頭臺,法國大革命開始了。粉色隨著革命的血與淚退回到日常當中。
粉色是怎麼變「娘」的?
二戰結束後的1946年,美國迎來了嬰兒潮。當時6歲前的小寶寶們不管是男是女都只穿白色的嬰兒服。
一方面是當時的印染技術不成熟,另外也因為白色在清洗後熨燙不會掉色,可以讓弟妹們接著穿。
美國前任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1884年的童年照,當時這被認為是中性的打扮
各大百貨公司卻並不這麼想,他們瞄準了商機,想極力宣傳「男孩穿粉色,女孩兒穿藍色」的思想。
之所以讓男生穿粉色,是因為粉色是由紅色淡化來的顏色,而紅色象徵著力量與堅強,粉色是紅色的「少年版」。藍色成為女孩的顏色,則是由於藍色代表了聖母瑪利亞的堅貞、純潔。
另一些商家為了競爭,開始唱反調,在爭論中,性別對照顏色的概念開始產生了。加上二戰中,海軍和水手大多穿更利於隱蔽的藍色制服,藍色也逐漸成了男性的顏色。
鋪天蓋地的廣告不斷的給人們洗腦,大部分人接受了這一全新的設定。隨著彩色嬰兒服成為時尚,男性的粉紅色轉變為女性的粉紅色。
著名的「粉紅女郎」們
美國戰後第一位夫人瑪米·艾森豪就超愛粉色。
1953年,在德懷特·艾森豪成為美國總統的就職典禮上,他的夫人瑪米身著一襲鑲滿水鑽的粉色晚禮服亮相了。
第一夫人瑪米·艾森豪
被第一夫人「翻牌」後的粉色,開始在民眾當中流行起來。當時的新聞標題也常把瑪米與粉色聯繫在一起,甚至把這種粉色稱之為「瑪米粉」。
自她以後,粉色就多了一層女性政治力量的含義。往後的第一夫人們也都樂於在重要的政治場合穿著新時代女性的粉色時尚。
第一夫人傑奎琳·甘迺迪
除了第一夫人們加深了這個刻板印象的構建,還有明星們也都穿起了粉色的衣服。
好萊塢的一代女神奧黛麗·赫本也是粉紅色愛好者。在她主演的《甜姐兒》(Funny Face)中出現了一群穿粉紅色裙子的女孩兒,片中的音樂劇的名字就叫「粉紅想像」(Think Pink!)。
奧黛麗·赫本主演的音樂劇《甜姐兒》
無論是在她的電影、時尚大片還是生活中,赫本女神都會穿粉紅色的服裝出現在鏡頭前。她自己也曾說過這樣一句名言:「我相信粉紅色。」
奧黛麗·赫本
在著名設計師艾爾薩·夏帕瑞麗推出了一款名為「Shocking Pink」的中性偏螢光的顏色之後,這種粉色帶來了更強的欲望感與性暗示。
在1953年拍攝的電影《紳士愛美人》中,瑪麗蓮·夢露那條shocking pink的裙子配上銀色的秀髮和滿身的珠寶,讓她舞臺上看上去如此的耀眼和誘惑。
瑪麗蓮·夢露主演的電影《紳士愛美人》
後來,粉紅色已經被打上了深刻的「女性」的標籤。也難怪周杰倫在節目上坦言自己喜歡粉紅色,夢想城堡式婚禮的時候,會說「我好像一個女孩喔!」
到了20世紀60年代,女權運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女性開始開始剪短髮穿褲子,抵制粉紅色的嬰兒服飾。
由於女權運動實在太成功了,最後竟然無意間強化了粉紅色與女性之間的聯繫。
對現代人來說,粉色象徵溫柔、甜美、浪漫、沒有壓力。
不管它代表的是男性還是女性,象徵的是力量還是柔美,劃分是等級還是階層,都是人們自身賦予它的意義。
如今的粉色,可鹽可甜,可直可彎,萌柔騷颯,靈活百搭。讓我們拋開偏見,大大方方的喜歡粉色吧!
文 / YiYi
圖片來源 / 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