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爽直播翻車被群嘲了,全網都在喊她有病快去治病。
沒有辦法良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受到忽視時,就開始不分場合和地點的開始釋放自己的情緒博得關注。
如果她不是一個明星,不是一個一言一行時時刻刻都處在千萬人的目光之下的人。
或許她就只是平常生活裡比較「作」,過於嬌氣的一個平凡女孩子。
可惜她成了一個時刻自帶話題的公眾人物。
享受了流量帶來的一切好處的同時,也必須承擔與之相對應的責任,人畢竟是一種社會性的動物。
鄭爽沒有辦法站在他人立場思考問題,缺乏同理心,內心高度敏感脆弱。
這些確實和她的童年以及家庭環境有關係。
但是世界上存在問題的家庭千千萬,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成為她這樣的人。
雖不至於世界吻我以痛,我卻報之以歌。
但是其他人並沒有承擔你的情緒垃圾的義務,這點和你擁有多少流量,什麼身份都是無關的。
在她肆無忌憚的傷害別人的同時,受到等量的來自外界的傷害也是無法避免的。
人們總是會嚴於待人,寬以律己。
尤其是現在的網絡環境亂象叢生,層出不窮的各種網絡暴力。
言語確實會化作利劍給予每個人都不同程度的傷害和痛苦。
這幾年不斷的出現各種反轉新聞。
上一秒百萬網友一同臭罵的惡人,下一秒也能變成遭受誤會的可憐人來博得歉意和尊重。
不斷地反轉讓人們的同理心越發的淡漠。
與事實的真相對比來說,事情到底是怎麼樣的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哪一方的情緒能贏得多數人的共鳴與認同。
沉默的螺旋在網絡的匿名性等的加持下會被不斷弱化。
越來越多的人披著網絡的外衣,做著與自己截然不同的人。
例如,之前b站爆出來的翻車知乎北大女神,
誰能想到看上去只是一個自律向上,憑藉自己努力擺脫了原生家庭的痛苦的女孩子
是一個內心猥瑣,只為了滿足自己與眾不同的齷齪心理的男生呢?
網絡太虛幻了。
在這另一個世界裡,每個人都能經營著自己虛幻的人設,迎合更多人的喜愛從而博得關注和讚賞。
但是很少人關注在真實世界裡,怎麼樣才能成為一個讓自己都會欣賞的人。
內省的人太少了,不斷外化的要求著其他人,什麼時候才能看到自己所真正或缺的那一部分呢?
鄭爽是個缺愛的人,她拯救不了自己。
而網絡的苛責也只會讓她更加覺得自己所不被世俗重視和喜愛,這種心理缺陷,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被彌補。
可能作為贏得關注的一部分,這種特質反而會被資本所喜愛和推廣吧。
如果是這樣,真不敢想像,以後三觀未成的年輕人看多了這種新聞會產生怎麼樣的心態和行為。
希望網際網路不要失意,也不要推波助瀾不斷的強化一些並不美好的觀念和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