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背後的奶茶真相:一年新增企業 2 萬多家,90% 都虧損

2020-12-26 砍柴網

2010 年 4 月 6 日,北京中關村銀谷大廈。雷軍帶著他的團隊,喝了小米粥,開始 " 幹革命 "。

誰也沒料到,雷軍的小米,竟意外給中國奶茶業帶來了一場 " 蝴蝶風暴 "。

一、奶茶 300 年

從最早的奶茶到今天的喜茶,至少經歷了三個世紀的演變。

1680 年代,英國皇室在喝下午茶時,琢磨出了在茶水中加鮮奶和砂糖的喝法,一時風靡英倫,成了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至今,奶茶還有 " 伯爵奶茶 "" 皇室奶茶 " 的名稱存在。

後來,英國殖民統治時期,英式奶茶先傳入中國香港,再傳入中國臺灣。

但奶茶真正開始在國內走紅,是在 40 年前。

1980 年代,臺灣春水堂老闆劉漢介喜歡研究新式飲品,搞出了冰泡沫紅茶,大受年輕人歡迎。之後在一次內部新飲品競賽中,一位喜歡吃粉圓的店長將粉圓放入奶茶,製成了珍珠奶茶,結果大受好評。

短短幾個月,春水堂的珍珠奶茶賣瘋了。

隨後,臺灣出現了一大批面向年輕人的奶茶品牌,並開始走進大陸街頭。

1996 年,仙蹤林和快可立先後在上海開出直營店,將珍珠奶茶、泡沫紅茶等茶飲帶進了大陸。90 年代後期,Coco、避風塘、大卡司、50 嵐等奶茶品牌,很快開進了上海、廣州、蘇州等城市。

此時,奶茶的製作方式主要以奶精等粉末衝調為主,輔料除珍珠外,出現了椰果、果醬等。獨立的奶茶店僅需 3~5 平米,街邊攤也開始出現,經營方式以外帶為主,價格在 1~10 元之間。

雖然奶茶已經是西餐廳、咖啡廳中的時髦飲品,但口味上沒什麼改進。

直到 2004 年,85 ° C、快樂檸檬、貢茶、茶風暴等品牌出現,推動奶茶行業再次發生改變。

在製作上,奶茶開始以現場手搖的方式調製,用茶末、茶渣製成基底茶,再加入鮮奶等輔料。這種製作方式,提升了口感,增加了品類。如快樂檸檬,推出了蛋糕奶茶、盆栽奶茶、巖鹽芝士茶等創新品。

在包裝和營銷上,奶茶品牌開始採用有辨識度的 Logo 和包裝,並在店內放置濾水器等,以消除消費者在食品健康安全方面的顧慮。

這一時期,是中國臺灣奶茶品牌在大陸市場大規模擴張的新階段。僅 Coco,2010 年就開出 500 多家門店。奶茶店也開始從街邊走入商場,並由單一奶茶連鎖店轉變為複合式店鋪,除了主營飲品外,還加入了甜品、漢堡等小吃。

奶茶也迅速成為飲料行業的競爭焦點,並催生出杯裝奶茶和瓶裝奶茶兩大新品類。一時間,香飄飄、優樂美、香約、阿薩姆、呦呦等品牌相繼出現,在得到消費者認可的同時快速崛起。

二、新品牌崛起

2010 年 4 月 6 日,北京中關村銀谷大廈。雷軍帶著他的團隊,喝了小米粥,開始 " 幹革命 "。

誰也沒料到,雷軍的小米,竟意外給中國奶茶業帶來一場 " 蝴蝶風暴 "。

彼時,90 後的聶雲宸大學剛畢業。他在廣州開了家手機店,每天忙著給客人免費越獄、刷機,好積攢人氣、多賣手機。

但隨著小米 " 網際網路手機 " 的崛起,橫行天下的山寨機,死得悄無聲息;聶雲宸的線下門店,變得門可羅雀。

迫於生計,2012 年 5 月,聶雲宸關掉手機店,用賺來的 20 萬,轉行開出一家名叫 " 皇茶 " 的奶茶店——這正是當下估值 160 億的 " 喜茶 " 的前身。

聶雲宸轉變創業方向的背景是:作為茶飲大國,消費升級正推動奶茶市場規模成倍增長。

喜茶之後,2013~2016 年間,奈雪的茶、鹿角巷、樂樂茶、茶顏悅色、煮葉等新式茶飲品牌,相繼崛起。

它們成長於大陸,開始通過口感、健康、時尚切入市場,吸引年輕消費者。在底茶萃取上,設備更專業,配料更新鮮,多用低脂奶和新鮮水果。

像喜茶,號稱堅持用 100 ℃高溫水,60 秒高壓萃取,每個茶袋只用一次;奈雪的茶主營 " 茶飲 + 軟歐包 ",當日沒賣完的軟歐包會直接銷毀;茶顏悅色則結合濃厚的中式江南風元素;煮葉更強調傳統茶葉原理的新式體現。

新式茶飲,成功將奶茶從低端消費帶入高端消費的新臺階。市面上,一杯網紅奶茶的售價在 15~36 元之間,遠高於傳統奶茶,與一杯咖啡的價格接近。

2016 年,凱度消費指數的調查顯示,三分之二的消費者會對新鮮製作的飲料進行消費,並對其價格並不敏感。現制飲料的均價為 15.2 元,是超市包裝飲料的 4 倍。

舒適的茶飲環境,則是新式茶飲替代星巴克 " 第三空間 " 的新王牌。

相比以往,新式茶飲的店面更大、裝修風格更多樣、更時尚,北歐、工業、田園、日式、中式各式風格都有。

深圳喜茶 LAB 旗艦店和奈雪夢工廠店,面積都高達 1000 平米,店中除了主營茶飲、小吃,還將品類擴充到冰淇淋、特調雞尾酒、蛋糕等領域,在增加店面收入的同時,大大提升了消費者粘性。

這些網紅店,甚至成為不少消費者擁有 " 特別經歷 " 的場所。

除了旗艦店,喜茶嘗試設計出各種風格店面:有以黑色為主、金色為輔的黑金店,定位摩登輕奢;有以粉色為主題的 PINK 店,定位年輕女性;也有與獨立設計師合作設計的 DP 店;還有含特別設計元素的茶空間店等。

藉助微信小程序和外賣,新式茶飲更吸引了大量線上訂單,預定單和到店自取等方式,大幅提升了店鋪坪效。

此外,新式茶飲的社交文化屬性更強。

對年輕人來說,跟朋友出門、逛街、買一杯新出的網紅奶茶,再自拍發朋友圈是一種社交儀式,即便是排長隊也心甘情願。

為了方便女性消費者自拍,奈雪的茶甚至把杯身設計得更纖細,便於單手持握。

這也是新式茶飲更注重創新與新媒體營銷的原因。

2017 年,喜茶多家門店一開張,就被爆上百人排隊 7 小時,以及黃牛代排、限購 10 杯、不接受加盟等奇葩消息,引發網絡熱議。

有人因此質疑喜茶大搞 " 飢餓營銷 "" 口碑營銷 ",喜茶創始人聶雲宸卻堅決否認:我們沒有做過這種事。

不管起因如何,反正喜茶火了!

於是,其他奶茶品牌在宣傳上也是各顯神通。

2016 年,劉強東和章澤天私人投資的因味茶,不但聯合京東推出了智能化圓葉膠囊泡茶機,還請來了 " 最強大腦 " 王昱珩站臺。2019 年,快樂檸檬更與阿里合作,在上海開出一家無人智慧奶茶店。

為儘可能的吸引消費者,新式茶飲新品推出節奏很快,像喜茶和奈雪,每月至少有一款新品上線;起名和配料也玩盡了花樣,如芝芝芒芒、霸氣芝士嘿嘿莓、紅糖波霸髒髒茶等,讓人忍不住一試。

新式茶飲在贏得消費者的同時,再次引爆了奶茶行業。

2016~2018 年,國內茶飲店的數量從 19 萬家增至 41 萬家,翻了兩倍多。

資本也在奶茶行業競相下注。2018~2019 年,奶茶行業投融資額近 30 億元,騰訊、阿里、IDG、峰瑞資本等競相入場。2020 年初,喜茶完成新一輪融資後,估值超 160 億,令 29 歲的聶雲宸身家達 40 億;奈雪的茶更是傳出了要 IPO 的消息。

奶茶行業的火爆,還蔓延到了其它領域。

呷哺呷哺在湊湊火鍋中,融入了自製奶茶;達美樂和必勝客受珍珠奶茶啟發,推出了黑糖珍珠披薩;阿奇儂、奧雪、德華等雪糕品牌,也在近兩年因為珍珠奶茶雪糕成為網紅;今年喜茶還與可愛多聯名,出了黑糖波波奶茶味冰淇淋。

▲黑糖珍珠披薩

▲黑糖波波奶茶味冰淇淋

今年 7 月,連中醫藥老字號同仁堂都在北京開出新式茶飲店,名為 " 知嘛健康 ",推出主打健康配方的枸杞拿鐵、羅漢果美式等養生咖啡,以及蘆根荷葉山藥龍骨湯等滋補湯粥。

三、活不下去的 " 好買賣 "

奶茶生意持續火熱,是因為這確實是一筆有較高利潤空間的好買賣。

一杯傳統奶茶,成本只有 1.5~2 元;一杯加了新鮮水果、芝士等配料的新式茶飲,成本也只有 10 元。這意味著,一杯奶茶的毛利率在 50%~90% 之間。

不同的城市、地段、消費水平、店面規模,會導致奶茶店淨利潤的巨大差異。但可供參考的是,奈雪的茶曾公開表示,在早期的深圳店鋪,客單價在 40~50 元之間,月營業額接近 300 萬。

此外,奶茶店的技術、資金門檻也不高,是很多年輕人第一個創業項目。

但伴隨喜茶、奈雪的茶等品牌茶飲的成功,越來越多商家想進入這個競爭激烈的行業。

開奶茶店主要有三種方式:直營、加盟和代理。不論用哪種方式加入,並不是付得起加盟費和租金即可,設備、物料、裝修、培訓等費用甚至比前兩者都高,原材料成本也會不斷上漲。

奶茶製作也是看起來簡單、做好很複雜的事情。每個流程、每道工序都有講究,即便是同樣的茶葉、水果和輔料,如果配置比例不當或物料不夠新鮮,都會影響口感。比如,喜茶就要求加盟店至少有 10 人運營,飲品質量才有保障。

即便奶茶店能在幾個月回本,但想持續盈利,還要跟上潮流,不斷推陳出新來吸引年輕人。

不少奶茶創業者沒看清行業本質,就匆忙入局,結果做了虧本買賣。

2019 年全國新增奶茶企業 2 萬多家,但因同質化嚴重,盈利的不到一成。據聯合利華發布的報告,從 2018 年起,一二線城市茶飲店關店率就超過了開店率。

即便闖出了名氣和品牌,山寨店又是個大問題。

以鹿角巷為例,2018 年它僅有不到百家門店,但山寨店過千家。它們不但影響了原品牌的聲譽,還搶註商標。鹿角巷耗時兩年,耗資千萬,才終於拿回自己的商標。

不過,也有品牌不像鹿角巷那樣死磕的。喜茶原名皇茶,因山寨過多無法註冊,於是 2016 年改名為 HEEKCAA 喜茶;答案茶也因無力對抗山寨,後改名為 1314 茶。

新的競爭態勢下,所有人都要不斷進化、自我升級,才能活下來。

2019 年,快樂檸檬創始人吳伯超在接受採訪表示,快樂檸檬沒有成功,只是還活著。這句話的背後是奶茶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提升業績,快樂檸檬不但把用了 12 年的 Logo 換了,對包裝和產品也進行了升級。

在 Coco 奶茶今年更新的製作流程中,第一道茶湯的制茶工序增加至 12 道,包括萎凋、浪菁、炒茶、揉碾、乾燥等。

深耕臺灣當地市場的春水堂,為了在口感方面保持競爭力,僅用本地最好的牛奶,珍珠煮過 3 小時即丟棄,用折光儀測試奶茶甜度是否合適;新員工培訓更不惜耗時 6 個月,只為選出真正喜愛奶茶文化的人。

要做好奶茶生意,越來越不容易。

四、新挑戰和老出路

奶茶好喝易上癮,在於其中的糖分和咖啡因。但在健康消費大趨勢下,年輕人越來越注重養生。

這對奶茶業可能不是一個好消息。

2017 年,上海市消保委對市面上 51 種奶茶調研後發現,1 杯奶茶與 5 碗米飯或 4.2 斤香辣小龍蝦的熱量相同。寧波市消保委也發布過類似的報告,有的奶茶一杯的含糖量等於兩瓶 500 毫升可樂。

如今,不少品牌推出了 "0 卡糖 " 茶飲,用甜菊糖等代糖代替砂糖。這種代糖甜度高於蔗糖,熱量僅為蔗糖的 1/300。雖是如此,網紅奶茶的配料如芝士奶蓋、珍珠波霸、果醬中的含糖量依然不少。

除了高糖,奶茶行業還存在染色劑超標、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劑、衛生環境不合格等問題。

如今,網紅奶茶店在一二線城市趨於飽和,開始向三四線城市和海外市場拓展。據招商證券報告,一線城市茶飲門店經營已經趨於成熟和飽和,門店開店數量出現負增長,三線及以下城市的開店數量增長率則超過 138%。

但下沉市場客單價低,高端新式茶飲賣不上價,如何贏得這些市場的消費者也存在新挑戰。

為打入下沉市場,喜茶推出了新品牌喜小茶,定價在 6~16 元之間;奈雪的茶則通過營造更強社交空間的 "BlaBlaBar 奈雪酒屋 ",用品牌跨界的方式拓展盈利空間,迎合熱愛社交的城市消費者。

▲ BlaBlaBar 奈雪酒屋

平價新式茶飲,雖然讓下沉市場消費者更易接受,但也容易喪失品牌光環。況且一點點、Coco、快樂檸檬等,本來就在下沉市場打拼多年,要拓展生存空間並非易事。

但喜茶則嘗試結合本地餐飲文化,迎合當地消費者。比如,四川人嗜辣好酒,喜茶就在成都開出一家黑金店,推出酒與水果混合的茶飲,甚至在其中加入藤椒。在長沙,喜茶又和臭豆腐品牌文和友,聯名推出臭豆腐甜品。

新式茶飲,看上去市場空間廣大。

36 氪研究院發布的《2019 新式茶飲白皮書》預估,2019 年中國茶飲市場總規模突破 4000 億,是咖啡市場的兩倍。但數據不忍細看:這個 4000 億,實為 " 新式茶飲 + 傳統茶業 " 的銷售總額。

而前瞻產業研究院《2019 奶茶行業發展報告》的數據是,中國奶茶市場容量為 986 億,尚不足千億。

究竟是看好未來的空間,還是當下的瓶頸,取決於你究竟是樂觀主義者,還是悲觀主義者。

而珍珠奶茶的鼻祖、臺灣春水堂老闆劉漢介,反倒成了行業的另類。他從業近 40 年,門店 50 家,不管寰球經濟起伏,一輩子保守又固執地就做奶茶。連競爭對手進店當臥底,最後都被他的愛茶之心折服。

這裡沒有網紅奶茶的爆火神話,憨憨的老闆,只是地信奉 " 思創新,走百年,用調和,融古今 " 的道理。可不管奶茶業怎麼發展,人們還是會追根溯源地來到這裡。

來源:華商韜略

相關焦點

  • 喜茶背後的奶茶真相:一年新增企業2萬多家,90%都虧損
    彼時,90後的聶雲宸大學剛畢業。他在廣州開了家手機店,每天忙著給客人免費越獄、刷機,好積攢人氣、多賣手機。但隨著小米「網際網路手機」的崛起,橫行天下的山寨機,死得悄無聲息;聶雲宸的線下門店,變得門可羅雀。迫於生計,2012年5月,聶雲宸關掉手機店,用賺來的20萬,轉行開出一家名叫「皇茶」的奶茶店——這正是當下估值160億的「喜茶」的前身。
  • 喜茶背後的真相:一年新增2萬多家奶茶店,90%都虧損
    而在火爆背後不為人知的卻是,2019年新增奶茶企業2萬多家,但盈利不到一成,佔據餐飲倒閉店鋪第一名,堪稱「小白創業殺手」,開奶茶店成為一門「活不下去的好生意」。 作 者丨三 川 2010年4月6日,北京中關村銀谷大廈。
  • 喜茶的「騙局」,一年新增企業2萬多家,90%都虧損.
    彼時,90後的聶雲宸大學剛畢業。他在廣州開了家手機店,每天忙著給客人免費越獄、刷機,好積攢人氣、多賣手機。但隨著小米「網際網路手機」的崛起,橫行天下的山寨機,死得悄無聲息;聶雲宸的線下門店,變得門可羅雀。
  • 這一年,超3000家奶茶企業關門:娃哈哈也要賣奶茶,加盟費28萬
    這一年,喜茶、奈雪の茶、鹿角巷、茶顏悅色、答案茶等品牌擴張,全國新增奶茶企業超過23000家,但奶茶店的日子並不好過。北京一位鹿角巷加盟店店主郭偉(化名)對投資界坦言,「我們準備撤店了。生意不好做,新開的時候還行,時間長了沒有新品生意就越來越不好。」這是一門暴利生意?連娃哈哈都要賣奶茶了當代年輕人的生活儼然已被奶茶攻陷。
  • 火爆的奶茶店真相:一年新開了20000多家,盈利的企業還不到10%!
    現實生活中,喜茶、奈雪の茶、一點點等奶茶店門口,經常出現排很長隊的現象,足以可見,街邊的奶茶店生意越來越火爆,甚至還吸引了不少人湧入這一行業,並希望能夠以開奶茶店的方式,實現財富的積累。從表面上看,奶茶店確實很火爆,但真正盈利的又有多少呢?奶茶店真的那麼賺錢嗎?
  • 喜茶2019年新增227家店,82.31%用戶線上下單
    近日,喜茶披露了2019年經營數據。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喜茶已在全國43個城市開出390家門店,年內新增227家門店,其中主力店157家,智能店型GO店63家,包括數家茶空間、Lab店等概念店型。相比2018年的163家,喜茶門店增加一倍多。此外,喜茶還披露了年度代表門店及城市,線上用戶等數據。
  • 2019年開店200多家,喜茶為什麼不敢鬆懈?
    在喜茶發布的2019年經營數據中顯示,過去一年,喜茶實現新增門店200多家——這一數字,超過喜茶前6年的門店數字之和。而在銷量數據方面,喜茶銷量最高的門店出現在北京,北京朝陽大悅城店全年一共賣出超過113萬杯;深圳是銷量最高的城市,2019年的銷量超過2000萬杯。
  • 香飄飄沒落與喜茶崛起背後,是奶茶的產業變遷
    投稿來源:礪石商業評論9月23日,「秋天裡第一杯奶茶」梗刷屏,溫情背後,奶茶市場爆發之勢盡收眼底。從學校門口的三無奶茶店的火熱,到迄今為止賣出去120億+杯可繞地球40圈的香飄飄等工業標準化奶茶們屢創佳績,再到喜茶等新式茶飲門口的長隊,小小一杯奶茶,卻引來市場風雲變幻。
  • 90後創業賣奶茶,從20平米小店起家,靠喜茶8年創下45億身家
    隨後,聶雲宸開始向外擴張,規模越來越大,名氣也越傳越開,到2015年末,皇茶在整個珠三角地區就已經有了近50家門店。(圖源:視覺中國)但緊跟而來的,卻是越來越多的「山寨皇茶店」。據當時媒體報導,廣東300多家「皇茶」奶茶店中,山寨就佔了九成多,僅3家是正牌。
  • 奶茶「兇猛」背後的真相
    彼時,90後的聶雲宸大學剛畢業。他在廣州開了家手機店,每天忙著給客人免費越獄、刷機,好積攢人氣、多賣手機。但隨著小米「網際網路手機」的崛起,橫行天下的山寨機,死得悄無聲息;聶雲宸的線下門店,變得門可羅雀。
  • 奶茶也漲價了!喜茶多款產品漲2元,奈雪的茶也漲了!「報復性漲價...
    有媒體走訪部分喜茶門店以及通過喜茶點單小程序發現,確實有不少單品在2019年價位的基礎上漲了2元。例如,喜茶於2019年第四季度推出的新品「豆豆波波茶」,價位從25元漲至27元。而幾款常規產品,例如「奶茶波波」、「芝芝莓莓」、「多肉葡萄」等產品的價位,亦分別在原來25元、30元、28元的基礎上漲了2元。
  • 全國400家門店,員工過萬,疫情下喜茶、奈雪如何持續擴張?
    具體來講,兩者的門店數量均在400家左右,直接管理的員工數量超過1萬名,人力成本巨大;此外,注重空間體驗的理念下,門店面積多在200平方左右,是普通奶茶門店面積的3-4倍。疫情的衝擊下,營收銳減,人力與房租壓力凸顯。
  • 喜茶2020年門店數擬翻倍 2019年新增220家
    北京商報訊(記者郭詩卉郭繽璐)喜茶上交了2019年的成績單。1月14日,喜茶披露了2019年經營數據,截至2019年12月31日,喜茶已在43個城市開出390家門店,其中新增主力店157家、Go店63家。
  • 奶茶步入30元時代!喜茶、CoCo、瑞幸…都漲了
    「30元時代」近期,有不少網友在微博等社交平臺上高呼「喜茶漲價了」。有媒體走訪部分喜茶門店以及通過喜茶點單小程序發現,確實有不少單品在2019年價位的基礎上漲了2元。例如,喜茶於2019年第四季度推出的新品「豆豆波波茶」,價位從25元漲至27元。
  • 挖一挖喜茶爆紅背後的陰謀
    它就是火遍網際網路融資一億的喜茶,關於這杯網紅茶的消息也是鋪天蓋地:購茶實名制、叫板星巴克、排隊把路堵了、廣州第一家賣歐包的喜茶,紅到家裡爺爺奶奶都知道。這家由90後小火給茶飲市場帶來的大驚喜,讓所有飲品企業都心生畏懼! 與其說產品做的好,不如說一手營銷牌打的同樣出色,接下來,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小編將為大家挖一挖喜茶爆紅背後的究竟藏著什麼陰謀。
  • 90後賣奶茶7年估值百億,深度解析喜茶商業邏輯
    「喜茶是中國新茶飲領域標杆企業,2012年誕生於三線小城江門市。短短幾年,喜茶快速迭代,先後獲得IDG等知名機構數億元投資。截至目前,喜茶已累計融資5億,擁有門店190家,排隊盛況空前,網紅打卡必去,喜茶憑藉各大現象事件獲得了脫穎而出的熱度。喜茶還在持續擴張,喜茶火爆的背後有偶沒有可以借鑑的方法論,我們請來許曉輝老師為大家深度剖析喜茶案例。
  • 蜜雪冰城估值 或超奈雪的茶和喜茶?
    若消息屬實,蜜雪冰城的估值將超過估值160億元的喜茶及估值130億元的奈雪的茶,成為茶飲品牌估值最高企業,或也成為繼喜茶、奈雪的茶之後最有望爭奪「茶飲第一股」的企業。  《證券日報》記者就蜜雪冰城完成首輪融資、計劃今年IPO的消息向蜜雪冰城方面核實,該公司相關負責人稱:目前沒有接到相關信息。
  • 線上零售之喜茶篇
    店面規模:2018年163家到2019年在43個城市開了390家的店面。線上零售全面爆發:2020年喜茶GO小程序全年新增1582萬用戶,小程序用戶總數達到2150萬(不包括第三方平臺,美團以及餓了麼平臺)。一、喜茶發展外部影響因素1.
  • 喜茶爆紅的秘密:日售4000 杯的奶茶神話
    2、英式奶茶傳入香港與荷蘭的奶茶不同,英國飲用奶茶的風氣最初只限於皇家和上流社會,比如著名的維多 利亞女王的外交使臣格雷伯爵及查理二世的皇后凱薩琳都對奶茶情有獨鍾。三、喜茶爆紅的背後(一)喜茶簡介:三四線向一線城市的逆襲2012 年,喜茶誕生於廣東江門一條名為江邊裡的小巷。由於廣受消費者歡迎,喜茶由 東莞、中山、佛山、惠州一路拓展到廣州、深圳。
  • 奶茶步入30元時代!喜茶、CoCo、瑞幸……都漲了
    有媒體走訪部分喜茶門店以及通過喜茶點單小程序發現,確實有不少單品在2019年價位的基礎上漲了2元。例如,喜茶於2019年第四季度推出的新品「豆豆波波茶」,價位從25元漲至27元。而幾款常規產品,例如「奶茶波波」、「芝芝莓莓」、「多肉葡萄」等產品的價位,亦分別在原來25元、30元、28元的基礎上漲了2元。另一奶茶品牌「奈雪的茶」目前雖未出現產品大規模漲價的情況,但仍有個別單品上調了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