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apchat帶起的閱後即焚社群模式,迅速在美國年輕使用者之間颳起炫風,目前Facebook家族旗下最重要的三個社群平臺(Facebook、Messenger與Instagram)都同時導入限時動態(Stories)功能,在使用者貼出動態後的24小時即刪除。其中Instagram限時動態的互動率,更是其他Facebook家族平臺的10倍之多,但這股趨勢,品牌商似乎還沒跟上。
限時動態已經被應用在Facebook家族的各項服務中,而且是爆發式的成長,不僅是在Facebook,在Messenger、Instagram都在成長,Facebook總經理餘怡慧這樣說。
限時動態風潮已久,但品牌商還不會用?
餘怡慧更進一步提出數據指出,如今在Instagram上,每日有超過5億用戶使用限時動態;在Facebook上也有每日超過3億用戶使用限時動態。每一天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都有超過10億條限時動態被分享。
限時動態觀看方式是使用全屏幕翻閱,在大家常用的手機載具上翻閱時,能有沉浸式的觀看體驗。加上有許多的AR濾鏡、設計主題可以套用,版面呈現趣味性高。
儘管一般使用者都對限時動態的運用非常熟悉,但多數品牌商由於尚未掌握限時動態的操作原則。該如何在短秒數的影片中抓住消費者的目光,是限時動態內容創作的一大考驗。
因此,在各種商業考量之下,品牌商依然較常使用一般影音貼文。目前Facebook的800萬個廣告主中,僅有200萬已使用限時動態與消費者溝通,約佔四分之一。限時動態對廣告主來說是很重要的趨勢,但很多廣告主仍習慣使用一般影音,而不是限時動態,餘怡慧說。
限時動態互動率高?內容品質仍是關鍵。
但已有少數品牌抓住限時動態的浪潮,華碩在2018年全球性的ZenBook及ZenFone 5行銷活動中,除了通過知名代言人蓋兒加朵、孔劉、搖滾團體OK GO創造話題外,更透過科學性方式嚴謹追蹤測量成效、關注品牌觸及,運用更適宜行動裝置的創意素材,將品牌訊息傳遞至目標受眾。
華碩電腦全球社群媒體經理李德信提到,以華碩的經驗來看,在不投放廣告的自然觸及(Organic Reach)狀況下,與整體Facebook Group的版位(包含Facebook貼文、Facebook Banner、Instagram貼文等)相比,Instagram限時動態的互動率可以高5到10倍。
所有東西都跟內容有關,當然高品質的內容效果都會很好,李德信強調,Instagram限時動態互動率能比整體Facebook Group版位高多少,內容品質才是最大關鍵。他進一步說明,為了要上到不同平臺,從內容的尺寸(Dimension)就會不一樣,我們也針對每個產品的特性客制化,才能達到更多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