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兩驅戰勝Quattro四驅!WRC B組中藍旗亞和奧迪的愛恨相殺!

2021-01-09 城市街道賽

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車迷記得,在上世紀八十年代,WRC中有一個傳奇的組別,它造就了拉力賽車史上最為瘋狂、刺激的年代,並且許多傳奇的車手以及瘋狂的賽車也同樣誕生於那個時候,這個組別就是WRC B組。在這期間,藍旗亞用兩驅賽車戰勝奧迪Quattro四驅的經典戰役,成為了一段奧迪不太願意提及的「屈辱史」,也成為了大家傳頌的故事。

奧迪Sport Quattro S1和藍旗亞037

拉力賽中最「美好」的時代

1982年,WRC B組賽事因為奧迪Quattro四驅的闖入而開始。當時B組賽事規則幾乎對賽車的改裝沒有任何限制,各家車廠都盡力展示他們的機械成就,中後期的B組戰車都具備AWD四驅系統,中空管狀車架,碳纖維車身以及大量高科技組件的特徵,至於動力均超過500匹馬力,0至100km/h加速在2.5秒內,要知道這樣的數據放在今時今日能被稱作怪獸級別的。正是因為這種恐怖的動力,讓這些賽道怪獸變得難以駕馭,還發生了不少事故。也是在那時,誕生了許多經典的拉力賽車,例如:標誌205 T16、福特RS200、藍旗亞Delta S4等。

藍旗亞Delta S4
標誌205 T16

更重要的是,在B組賽事中,幾乎沒有人注意到在1980年代時的FIA對於賽車的安全規範有多麼的鬆散,鋁製的防滾架、沒有任何側面碰撞保護、油箱甚至還能放在座椅的正下方。除了安全規範之外,B組的另外一大問題便是極度熱情的觀眾,他們熱衷於與比賽車輛零距離接觸,往往只有一兩米遠,在賽車即將駛來前的幾秒鐘才會進行躲避。在這樣的情況下,車手和觀眾的傷亡事故經常發生,這段被拉力車迷們認為最為美好的時光,就在1986年託沃寧帶著領航員克裡斯託,駕駛著藍旗亞Delta S4衝下山谷後,便正式寫下了休止符。

奧迪Sport Quattro S1
撞毀的藍旗亞037賽車

那些痴迷於B組瘋狂年代的車迷,每每談到這消逝的B組賽事,都感到十分可惜,甚至狂熱車迷還提出了:「WRC是為小男孩準備的,而B組賽事才是男人的比賽!」

稱霸拉力賽場的奧迪Quattro四驅

時間回到1977年,當時的奧迪正在為德國軍方研發四驅車輛,奧迪的工程師們靈機一動,想試試這套四驅能不能用在民用車上。經過測試後,他們發現裝上四驅後的民用車,獲得了極強的抓地力,在鬆軟路面上,過彎更快,他們認為這種技術可以在拉力賽上大放光彩。但是,在這之前,拉力賽場中都是後驅車型,而且在WRC的規則中,四驅車型還是不允許被使用的。當時奧迪就想了一個對策,派了一個人去參加了1979年的賽事管理團隊會議中,嘗試改變賽事規則。那個人很聰明,因為他等到會議尾聲,其他人準備離場時,才匆匆提出:能否商量一下將「四驅車輛,禁止參賽」這條規則刪掉。其他人匆忙答應,他們心裡想:有人想要用笨重的軍用小卡車參賽,四驅車型對他們來說沒有威脅,但是他們沒想到的是,三年後一輛實力強勁的四驅賽車——奧迪Quattro S1闖進了WRC,所向披靡,無人能敵!這也標誌著WRC B組賽事正式開始。

Quattro是奧迪研發的全時四驅系統,其標誌為一條壁虎,表示奧迪Quattro四驅像壁虎一樣,不管在什麼路面都能有很好的抓地力。1980年奧迪在日內瓦車展上亮相了搭載Quattro全時四輪驅動技術的車型,標誌著Quattro這個奧迪招牌技術的誕生。奧迪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經歷了6次革新,成為反應迅速、穩定可靠的四輪驅動代表技術。奧迪Quattro的核心技術為純機械結構的Torsen中央差速器。

奧迪之所以能在1982-1986年稱霸B組賽事,依靠的就是他們的奧迪Quattro S1賽車。之後,奧迪又推出了更強勁的奧迪Quattro S1的終極版本——奧迪Sport quattro S1 Pikes Peak,這部「機械魔獸」將2.1L直列5氣缸渦輪增壓發動機調教到了極限,最大輸出功率在每分鐘8000轉的時候達到了620馬力,從靜止加速到時速100公裡僅需2.3秒。

奧迪Sport quattro S1 Pikes Peak

藍旗亞用兩驅打敗奧迪Quattro四驅

當所有人看到奧迪用四驅的制霸B組時,他們都認為之後想要贏得B組比賽,就必須要四驅車型才行,他們都開始著手研發四驅,但是除了藍旗亞。藍旗亞從一開始就是拉力賽的好手,造出了著名的Stratos賽車,他們認為四驅只會增加賽車的重量,影響速度和操控,還讓賽車的可靠性下降,他們只要做好自己的後驅車型就能打敗奧迪,藍旗亞037就是他們對於奧迪Quattro的回應。 這輛037車身材質主要由聚酯樹脂和玻璃纖維組成,車身重量僅為980Kg,1995cc排量的機械增壓發動機功率最高達到了350匹,這樣的數據讓藍旗亞有了對抗奧迪的能力。

藍旗亞037

實力懸殊的對決

但是事實上,奧迪背後擁有的是大眾集團雄厚的實力、充裕的資金,一群樂於動手的德國工程師。與此同時的藍旗亞,只有一個愛好美女和遊艇的車隊老闆——切薩雷·菲奧利奧,和一群義大利人,而且預算吃緊。在車手方面,奧迪有哈努·米科(Hannu Mikkola)、 史蒂格·布洛維舒特(Stig Blomqvist),以及米歇爾·摩頓(Michele Mouton)等實力非凡的車手,而藍旗亞的車手有馬爾庫·阿倫(Markku Alen)和沃爾特·羅爾(Walker Rohrl),後者雖然實力很強,但是他不想出風頭,一心只想當個普通人,他只參加五六場風景優美的分站賽,對成為世界冠軍並不感興趣。儘管實力懸殊,但是藍旗亞也不是好惹的,他們涉獵拉力賽多年,對拉力賽的每一條規則都爛熟於心,豐富的經驗成為他們的殺手鐧。

藍旗亞車隊老闆切薩雷·菲奧利奧(Cesar

移形換影 矇混檢查

賽會有一條規定,參賽車型必須量產400臺作為公路車售賣,但是資金緊缺的藍旗亞只能生產出200臺。他們便想到將檢查分開到兩個停車場檢查,早上先讓工作人員檢查200臺,並稱另外200臺在另一個停車場。午餐過後,那另外200臺車輛就神奇的出現在另一個停車場當中。

藍旗亞037

還有另外一條規定是:賽車必須加裝防滾架。藍旗亞認為防滾架無疑會讓車變重、變慢,他們便用紙板做成防滾架的樣子,混過檢查。事實證明,當年他們的賽車也的確不那麼堅固。

藍旗亞037

上演歐洲版田忌賽馬,利用規則,智取勝利

賽季第一站蒙特卡洛,藍旗亞就遇到了中置後驅的天敵——冰雪路面,但是機智的藍旗亞在比賽開始前去超市買光了所有的鹽,把它們撒在很多複雜的彎角,當輪到他們出場時,冰早就融化了。同時,他們還向主辦方「抱怨」:路上有冰,這對車手和觀眾來說都很危險!」於是,賽事組也出動清掃路面,簡直是幫了「大忙」!更出乎意料的是,當冰雪賽段結束後,藍旗亞便直接停在了路邊,換下了雪胎,因為當時的比賽規則並沒有說不可以這樣做。聰明的藍旗亞善於利用規則的灰色地帶,讓他們的後驅車在以低摩擦力聞名的拉力賽道上包攬冠亞軍。

藍旗亞037

不過,這招到了第二站瑞典就失效了,因為沒有足夠的鹽來融化雪山。然而藍旗亞也沒有輸,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參賽。藍旗亞開始了田忌賽馬,因此奧迪在瑞典站、葡萄牙站、東非站中都順利奪冠。但接下來的賽道在科西嘉島(Corsica),所有的分賽段都在乾燥順暢的柏油路面,藍旗亞希望用靈活的兩驅能夠追上點積分,他們帶來4臺賽車參賽,如果他們完美發揮(後來確實如此),奧迪最多只能到拿第五名,然而奧迪卻因故障連第五名都沒拿到。之後路況極差的希臘站,強大奧迪賽車卻全部遇到機械故障,集體趴窩;而看似破爛得藍旗亞037賽車卻完美地衝過終點!

奧迪Sport Quattro S1

到了賽季後段,奧迪和藍旗亞兩隊戰況焦灼,兩隊都為衝擊年度車隊總冠軍而努力。到了芬蘭站,藍旗亞遇到一大難題——他們的王牌車手沃爾特·羅爾拒絕參賽,原因是他不喜歡芬蘭站頻繁的飛坡,這也因此將芬蘭站冠軍拱手送給了奧迪。

主場作戰 決戰義大利聖雷莫

藍旗亞希望他們能在鄉親們面前奪冠,賽季最後三站中的聖雷莫站,也成為了他們衝擊總冠軍的關鍵一戰。而聖莫雷的最大困難,就是飛揚的塵土,前車發車後,揚起了塵土,1分鐘後,後車也要跟著起跑,這樣後車的速度便大大受到限制。這時,藍旗亞又想到一個妙計,讓一輛貨車裝上刷子,開上賽道,希望能減少灰塵,但這並沒有起到很大作用。之後,藍旗亞的車手想到在發車之前,以安全帶故障等藉口拖延時間,等待灰塵的散去。然而,詭計終究會被識破,奪冠只能靠實力了,這時車手沃爾特·羅爾挺身而出,他用完美的表現幫助藍旗亞拿下聖莫雷站。

沃爾特·羅爾回憶到:「在我的賽車生涯,那可能是我的最佳發揮了。當時一切好像做夢一樣,只想著我要這個方向切彎,用盡路上的最後10釐米。車的指向性非常精準,行雲流水一般。037的表現堪稱完美。」最終,賽季一共58個賽段,沃爾特·羅爾稱雄33個,因此車隊也登上了世界冠軍的寶座。藍旗亞用兩驅打敗了四驅巨人奧迪,之後再也沒有兩驅車複製這樣的傳奇。

沃爾特·羅爾

那個瘋狂的年代早已過去,鬆散的安全規則和無休止的升級賽車,為WRC B組的消失埋下了伏筆。有人說現在的WRC不好看了,因為它少了那份瘋狂和危險,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更好更安全的賽車才是正道,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繼續看到我們熱愛的賽車運動。

相關焦點

  • 藍旗亞和WRC B組的故事
    於是,各個廠商「各顯神通」,將一系列當時還無法在量產車中運用的技術裝備到了自己B組賽車上,讓這個舞臺誕生了一個又一個純種機械「猛獸」!而這其中,就屬藍旗亞最為突出。過分的偏執創造賽場神話在1982年,民用車四驅技術還不是特別成熟,彼時的四驅系統結構複雜,體積大,不太適合在轎車中裝備。
  • 賽車|藍旗亞037 最後一輛後驅的WRC B組冠軍車
    上世紀80年代是拉力賽車的巔峰時期,1982-1986年間WRC設置了限制寬鬆的B組,各家廠隊為了搶奪B組冠軍研發出一臺又一臺瘋狂的拉力賽車,既有奧迪Quattro,也有它的宿敵藍旗亞037。B組冠軍藍旗亞0371980年,藍旗亞(Lancia)開始研發符合WRC B組新規的賽車,該項目的內部代號為037,因此後來也就成為這款車的名稱。這輛車是由Pininfarina、Abarth、Dallara和項目經理工程師Sergio Limone合作開發完成。
  • 這就是藍旗亞與Group B
    上一期的WRC專題我們見證了B組的建立以及藍旗亞的B組新車的誕生。作為一輛中置後驅架構的賽車,藍旗亞037在B組複雜的比賽路面上非常不佔優勢,在面對奧迪Quattro S1的衝擊下,藍旗亞自知僅靠賽車的性能以及車手的駕控技術來獲得勝利的機會渺茫。
  • 不應遺忘的藍旗亞 回顧Delta的輝煌過往
    [愛卡汽車 汽車文化 原創]似乎沒有多少人會記得,在當年瘋狂的B組比賽中,在藍旗亞曾經用後驅的037戰勝了擁有頂尖四驅系統的奧迪車隊,實際上這一賽季的精彩程度,絕對並不亞於福特GT40與法拉利330 P4的世紀大戰,而藍旗亞對拉力賽事的熱情,也在此時自信重燃。
  • 講真 沒有什麼冰雪路面是奧迪quattro不能解決的
    ,讓你親身駕駛體驗各種漂移,因為這種培訓它們已經堅持18年,同時還有那地球人都知道的奧迪quattro四驅。隨後在1980年,奧迪quattro(粉絲稱之為「Ur-quattro」)作為奧迪第一輛全時四驅轎車在日內瓦車展首發,從此開始了屬於奧迪的四驅傳奇。
  • 2020奧迪quattro冰雪試駕真超值
    如果你期待用速度書寫你的人生,那麼,你將會選擇這裡!如果你渴望用勇氣點亮你的生命,那麼,一段裡程在等你!追逐quattro全時四輪驅動系統的永恆經典。以冰雪為舞臺,等您來挑戰!二、quattro是全時四驅技術代表奧迪與冰雪結緣並不難理解。奧迪quattro是目前最好的全時四驅技術之一,這個自1980年面世的技術,幫助奧迪旗下的車型徵服了各大賽事,它經典的壁虎標誌幾乎成為四驅的代表之一。
  • 魔鬼中的天使,藍旗亞Rally037
    正如集齊了F1、Indy、WSC和NASCAR冠軍大滿貫的賽手馬裡奧·安德瑞蒂所言,如果一切看起來盡在掌握,那只能說明速度還不夠快。看看83年的比賽錄像就會明白,Rally 037像是跳著探戈在跑百米衝刺。在WRC賽場上,Rally 037是最後一款真正戰勝過四驅對手的後驅賽車。
  • 售價35萬全新奧迪A4 allroad quattro探索家正式上市!
    12月19日,活出生命的遼闊 2020奧迪瓦罐市集在佛山鷺湖度假區精彩開啟,一汽-大眾奧迪旗下兩款B級旅行車同時上市。新奧迪A4 allroad quattro探索家市場指導價為41.88萬元,新奧迪A4 Avant先鋒派市場指導價區間為34.98萬元—38.98萬元。
  • 孫惠斌:科技是奧迪第一生產力!打造技術品牌需必備三要素
    與此同時,還要不斷追求迭代的改良和迭代的發展。」quattro不負「最強四驅」之名就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而言,「奧迪quattro是一項出道即巔峰的技術。」孫惠斌介紹道,「1980年誕生並投入測試後不到一年時間內,搭載quattro技術的賽車便贏得了1981年WRC義大利賽段冠軍,並在隨後的8年間累計獲得24次世界拉力錦標賽賽段冠軍。」
  • 專業組四驅兩驅大混戰 亞洲巴哈決戰七百公裡
    雖然專業組的賽車數量不多,但除了雲翔之車隊之外,該來基本都來了。亞洲巴哈是趙永國想把美國BAJA賽事落地中國的一個形式,雖然它的比賽規則和賽道都是粗暴式開放的,但國情的不同,來到國內的巴哈賽事已經有所「改良」,至少草原賽道和沙漠戈壁相比,少了那麼一點意思。但亞洲巴哈一口氣跑完700公裡的特殊賽段,這樣的公裡數與BAJA500的強度相仿,對國內的車手也是一個很好的考驗。
  • 進口身份+四驅,全新奧迪A4 allroad實車,搭2.0T動力能越野
    脫胎於旅行車的奧迪A4 Allroad其實並不是一款那麼傳統的旅行車,它以奧迪A4 Avant(奧迪A4旅行版)為基礎,增高了離地間隙、增加了外觀套件,並使用了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奧迪也給它了一個很硬氣的名字,allroad——全路況。隨著新款A4以及A4 Avant的上市,奧迪A4 allroad也迎來了全新改款。
  • 同時喜歡寶馬630GT和奧迪A6L 55TFSI,請問老司機應該選哪一款?
    實話講,寶馬630GT和奧迪A6L並不能算是同類型的車,雖然兩者都定位中大型車,都歸屬於轎車範疇,但是,寶馬630GT屬於掀背車,也就是與我們常說的轎跑車有相似之處,面奧迪A6L則屬於傳統轎車。同時,就題主提到的車型來講,寶馬630GT指導售價為58.39-68.39萬元,全系配備2.0T渦輪增壓發動機,採用前置後驅的驅動方式;而奧迪A6L 55TFSI屬於奧迪A6L車系中的高配車型,搭載的是3.0T渦輪增壓發動機,指導售價54.48-65.38萬元,並且全部配備奧迪quattro四驅系統。
  • RS中網+MIB 3 運動科技雙升級 奧迪A4L中期改款上市
    這次改款還有一個重大的意義,那就是奧迪A4L的主要競爭對手奔馳C級和寶馬3系均已完成升級,如果A4L想要繼續佔領市場,那麼實打實的改變就顯得刻不容緩了。OK!既然需要的是實打實的改變,那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此次奧迪A4L的改款究竟夠不夠有誠意。
  • 外觀更運動 內飾科技感提升 奧迪A4L到店實拍
    而且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奧迪車型的價格也不再是高高在上,選擇奧迪車型的消費者也越來越多。而小編在近日也探店了奧迪品牌,其中奧迪A4L是我們這次探店的主角。從目前奧迪的車型布局來看,A4L也是奧迪在中級車市場中最重要的車型。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奧迪A4L的產品表現怎麼樣?
  • 千萬別惹銀耳奧迪,這臺S4和A4真的不是一個概念
    作為一個性能車迷們的大玩具,很多人不願意花費高昂的價格去買一臺百萬超跑,但是他們卻願意花費百萬打造一臺屬於自己的玩具,它有你無時無刻都想踩油門的六缸發動機,有奧迪必備的純正quattro,有改裝潛力、原裝進口
  • 2.0T高功率車型值得推薦,全新奧迪A4旅行版車型上市!
    誠然,轎車擁有著更好的乘坐感,SUV車型則是有著出色的視野和通過性,可謂是各有千秋。旅行車第一眼看上去則不是那麼的吸引顧客。不過,這樣的情況正在發生變化,隨著寶馬,奧迪等等品牌將旅行車車型引入市場,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將目光投了過來。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款說到旅行車繞不開的車型,全新奧迪A4 旅行版!
  • 千萬別惹銀耳奧迪,這臺S4和A4真的不是一個概念_易車網
    作為一個性能車迷們的大玩具,很多人不願意花費高昂的價格去買一臺百萬超跑,但是他們卻願意花費百萬打造一臺屬於自己的玩具,它有你無時無刻都想踩油門的六缸發動機,有奧迪必備的純正quattro,有改裝潛力、原裝進口
  • 到店體驗奧迪Q5L,39.5萬的入門版40 TFSI有什麼?動態表現如何?
    奧迪Q5L的外觀還是有非常強的家族化設計語言,首先就是這個六邊形大嘴式的進氣格柵,辨識度十足,內部和下方包圍都用橫向飾條來裝飾,從視覺上拉寬了車身。另外,入門版的Q5L大燈遠不如中高配的全LED大燈更有科技感,看起來略顯寒酸。
  • 奧迪這次成功了,原廠帶RS套件,全系2.0T,30萬出頭就有四驅
    同時智能四驅系統下放且懸架調教偏運動化,鐵了心要與3系硬碰硬。改款的A4L全系換裝EA888 2.0T系列發動機,分低中高三種功率,相較於老款的入門1.4T及奔馳C級的1.5T還是會高級許多。且改款A4L入門車系廠商售價上調至30.58萬元,目前全系已有現金優惠,以深圳為例,40 quattro車型目前在32.70萬元左右,30萬出頭買輛四驅豪華B級車還是挺不錯的。
  • 約一個快炮 ——全球首試奧迪RS3 Sedan
    車迷們一直愛用「扮豬吃老虎」來形容奧迪的RS車型,因為在以往RS車型的外觀設計上,採用的都是比較沉穩、內斂的風格,把高性能的都藏於「善良」之下,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然而全新的RS3 Sedan不再想扮豬吃老虎,奧迪最驕傲的矩陣式LED前大燈自然不會缺席,鐮刀型的造型比facelift之前的A3更具科技感和時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