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將至,在這個情侶們準備喜迎佳節的日子裡,陳小紜和于小彤卻官宣了分手。
于小彤曾在陳凱歌電影《梅蘭芳》中出演「小梅蘭芳」,又在李少紅導演的《紅樓夢》中飾演「小賈寶玉」,年少成名。
陳小紜近期《青春鬥》的作品,也有不少流量。
按照慣例,明星分手後,持有兩種不同觀點的粉絲,會在微博評論下吵起來。
但這次,在二人的微博底下,卻是清一色的「叫好」,無一覺得意外,甚至還有人調侃陳小紜終於脫離苦海。
回顧兩人的日常相處,就不難理解大家不看好的態度了。
因為在這段感情中,于小彤的實在是太情緒化了,只要稍微不順從他的意思、不受他的控制,他就很容易失控,甚至會做出一些危險的行為。
從綜藝《我家那小子》開始,他倆吵架的片段就是情感輿論討論的中心。
原先,兩個人一起開車去買投影儀,路上氣氛一直都不錯,陳小紜不小心放了男歌手的歌,前奏剛出來幾秒就趕緊關掉了。
于小彤聽到瞬間變臉問她「這是什麼」,陳小紜解釋說這是自己以前的歌單,很久都不聽了。
於是于小彤就堅持要看陳小紜手機,陳小紜一開始沒給,於是于小彤就在車裡開啟了無限重複的對話。
一直重複「我看一眼」、「我就看一眼」、「你給我看一眼」,陳小紜不給他他就生氣,還直接動手搶。
因為陳小紜沒交出手機,于小彤直接把車停在路邊摔門下車,陳小紜追過去,于小彤徹底發飆對著她吼:
「你可以讓我看一眼嗎?」
「你這麼逼我,我真的受不了。」
「我現在就想看一眼,可以嗎?」
「我看一眼就好了 這事兒就過了。」
陳小紜沒辦法只能答應把手機給他看,于小彤再次升級,不依不饒地問:
「你為什麼在車裡不給我看呢?
剛剛為什麼不給我呢?
馬上給我看不就好了嗎? 」
陳小紜已經開始很委屈了,各種道歉、反省、哭,並且再三保證以後不聽這位歌手的歌后,于小彤再次靈魂拷問
「只有他的歌才會治癒你嗎?還是他的人才能治癒你?」
發生矛盾時,于小彤完全沒想著講道理,只想揪著一個點胡攪蠻纏,向對方發洩自己的怒氣,甚至不停地腦補,直到對方被自己控制住,才心滿意足。
于小彤這類人,在戀愛裡太過於情緒化,好的時候兩人相處愉快,但他的脾氣上來的時候,就非常可怕了。
歌單事件中陳小紜在兩個人情緒平復下來之後說:
「小彤,我為什麼每次遇到這樣的事情都非常驚慌,不知道該怎麼辦。
你知道有時候你的脾氣和你說的那些話,還有你說話的語調會讓我非常害怕。
你的態度會讓我心虛,我覺得自己錯了,可是有時候我也不知道自己哪裡錯了。」
過於情緒化的伴侶,會因為芝麻大點兒的小事就發火,且完全控制不住,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有爆炸的可能,不僅會炸傷自己,身邊的人也跟著遭殃。
龍應臺寫給兒子的擇偶建議中,就有這一句:
「你需要的伴侶,是能夠和你並肩作戰共同面對驚濤駭浪的人,而不是她本身就是你的驚濤駭浪。」
情緒化的人不會用理性和邏輯思考,他們只會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要求,甚至勒索綁架別人,必須為他的情緒和感受負責任。
一遇到事情就發脾氣,用不恰當的方式宣洩心中的負面情緒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挺常見的。
交往的時候看見這樣的人,一般他的家庭大多就能在及格線以上,並且平時人還不錯。遺憾的是太多人被愛或者錢衝昏了頭腦,就會有這樣的錯覺:
他人帥,會掙錢,人也不錯,就是脾氣壞了點。
相處下來才知道,情緒不穩定的人,大都喜怒無常。
平時再怎麼看起來溫柔體貼,也有著潛在的威脅,因為他們的理智隨時都可能被自己的情緒牽著走,把情緒行動化,導致自己成為傷人的匕首。
發脾氣是本能,控制脾氣是本事。你能控制情緒,才能更好的控制人生。
情緒是在人際關係中溝通交流的一種表現方式,正確的情緒表達能夠幫助別人理解我們的內心想法。
談戀愛相處起來舒服是最基本的,如果不想把生活變成災難現場,請一定保持情緒穩定,並且躲開情緒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