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請為金庸大俠刷屏吧

2021-02-19 唐唐頻道

今天打開微博一看,金庸先生去世了。我心裡真是驟然一緊,從小到大,是他老人家創造的武俠世界陪我長大的。

木然的回身和朋友說,金老走了。

沒想到她疑惑的看著我,說道:「金老先生不是早就走了嗎?」

她說的沒錯,名人圈裡最常「被死亡」的三個人,金庸、霍金、單田芳。

以至於很多人都錯以為金老早就不在了。

以至於今年早些時候霍金去世的時候,消息都傳了很多天了,我還是不相信這是真的。

沒想到,今年一年這老三位都去了。

很多人都知道金庸這個名字,都知道他創造的武俠世界,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但是很少有人能叫出他的本名,查良鏞。

而且更少有人了解,其實金老這輩子,可真是錦鯉的終極化身。

論起出身他可以說是正經的書香門第,名門之後,百分之一百投胎時中了彩票。

金庸的姑父是著名軍事家蔣百裡。

他的表姐夫是「航天之父」「兩彈一星」功勳錢學森。

他的表外甥女是瓊瑤。

他有個堂兄,名叫查良錚,也就是我們熟知的著名詩人、翻譯家穆旦。

而他的表哥,就是號稱新月派代表詩人的徐志摩。

這一家子,霸佔了中國文學、科學、軍事的半壁江山呀,個頂個都是人中的龍鳳。


而金庸的這一輩子,也有如開掛一般!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和很多名門望族之子一樣,13歲的金庸開始了自己的逃難之旅。

他從嘉興千裡南遷至麗水,並且進入省立聯合中學初中部學習。

孩子時候的他就不安於「本分」,讀初三的時候就糾集自己的同窗,和編了一本指導學生升初中的參考書——《給投考初中者》。

這本書的意思,大概和現在咱們中考輔導材料近似。這麼小小的年紀,已經能給別人編撰輔導書了,他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學霸了。

金庸不光學習出色,而且為人非常愛國,非常有民族大義,動蕩年代他就幾次發文,包括《同情工人,反對騷亂》,《燒不滅正義的聲音》,很多人叫他「豺狼鏞」但是他毫不在乎,仍然筆耕不輟,以筆為劍。

他的小說作品裡,也寄託了很多他的愛國熱忱!

《射鵰英雄傳》裡死守襄陽的郭靖黃蓉,《天龍八部》裡的喬峰,都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他自己也可以說是俠肝義膽,1941年,他因為在壁報上寫諷刺訓導主任投降主義的文章《阿麗絲漫遊記》被其開除。

之後,他懷著一腔報國熱忱,勵志要做個外交家。

雖然被開除,學業受阻,但是金庸在1944年還是考入了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這讓他離自己的外交夢近了一步。

可惜,年輕氣盛的金庸因為對校內學生黨員行為不滿而向校方投訴,反被退學。

最後只淪落成了個圖書館管理員。


你以為這就難倒了開掛體質的金庸?那你就真是小瞧他了。


1946年,他赴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插班修習國際法課程,兩年後他在《大公報》的考試中,在數千人裡脫穎而出成為了該報的編輯和翻譯。

這份工作的分量,不亞於一個大學沒畢業的學生靠自己的努力考進了新華社當編輯。

並且因為這份工作,他來到了香港。你看看,人家的人生真是隨便一弄就水到渠成。

在這之後的幾年,金庸一直在大公報任職,寫了不少文藝小品和影評。

直到1955年,金庸才以自己這個最被人知曉的筆名,寫了自己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

四年後,他又創辦了自己的報社《明報》,並且在上面繼續登載自己的小說。

從這一年開始,一直到1972年他宣布封筆,金老一共寫下了14部武俠名著。

也就是我們現在最熟悉的:

飛—《飛狐外傳》清乾隆

雪—《雪山飛狐》清乾隆

連—《連城訣》晚清

天—《天龍八部》北宋後期

射—《射鵰英雄傳》南宋

白—《白馬嘯西風》清朝

鹿—《鹿鼎記》清康熙

笑—《笑傲江湖》明中

書—《書劍恩仇錄》清乾隆

神—《神鵰俠侶》南宋末

俠—《俠客行》明中

倚—《倚天屠龍記》元末

碧—《碧血劍》明末

鴛—《鴛鴦刀》清朝

你以為這就已經是金老先生這一輩子的總結了嗎?還是那句話你太小瞧他了。

金老在擲筆以後,卻開始了自己的參政生涯。

1986年,他獲邀被任命為中國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政治體制」小組港方負責人,提出了「主流方案」。目前香港政制的基本框架,就源自該方案。

可以說他是中國領帶下快速發展的新香港的元勳之一。

他是惟一受到4位海峽兩岸最高領導人接見的香港傳媒人。

但這還不是金老全部的開掛曆史。

在年輕的時候,金庸是個出色的記者和作家,中年的時候是個出色的政治評論家,而到了老年他又成為了一名偉大的商人。

1991年1月23日,金老註冊成立了「明報企業有限公司」,而僅僅在兩個月後,該公司就成功的在中國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

他的朋友倪匡就驚呼說他是「千古以來以文致富的第一人」。

這老爺子是什麼變的?怕不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來人間體驗生活的吧。

晚年的金老生活的相當的悠閒,除了時不常要去各個著名大學領一領院士呀、博士呀,這些雜七麻八的學位之類的小事以外,沒什麼需要他老人家操心的。

(註:2005年,劍橋大學授予金庸榮譽文學博士名銜。2010年,英國劍橋大學授予金庸榮譽院士和哲學博士學位。2011年,國立清華大學授予金庸名譽博士學位院士。)

金老的這一生,真的可以用傳奇來形容,一點都不負「香港四大才子」的美譽。

能在94歲高齡,安詳的上路也不失為一種福氣。

但是,對於像唐唐一樣,小時候每天放學必定回家守在電視機前等著看《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等著看蓉兒幫著靖哥哥和歐陽鋒鬥智鬥勇的我們。

感慨的是那一去不復返的武俠情懷。

中國的武俠之魂就是金老塑造的,哪怕他的書你一本都沒看過,你也會被他的字句影響、塑造。

金老的作品,就是我們這一代人,對於武俠的記憶。


他的武俠,是我們對中華文化認同感最通俗的來源。

他的這一輩子堪稱一個俠字,一個義字,一個絕字。


想起金老在《神鵰俠侶》裡寫的那句話,你瞧這些白雲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離合,亦復如斯。

一句話點透了人生,人的這一輩子豈不也是盡在聚散離合之間。有人喜聚不喜散,有人則感慨人有聚就有散,聚時喜歡,到散時豈不清冷?聚又何來的歡喜。

金先生這一輩不可謂不熱鬧,他給我們帶來了一片刀光劍影、風花雪月、俠肝義膽、快意恩仇的武林世界。

可是他走了,卻留下了個空蕩蕩、冷清清的江湖讓我們去闖,金老,沒有您這武俠二字哪裡還有味道。

可是,不能因又散,而舍聚。因傷離別,而不再相逢。金老,這輩子結識了您是我們的福分。

江湖已遠,大俠一路走好,唐唐拜過...

(本張圖片來源於微博博主@阿駘)

相關焦點

  • 金庸大俠地圖走紅網絡 金蛇郎君被曝是重慶籍大俠?
    網友自製的金庸大俠分布圖,其中《碧血劍》裡的「金蛇郎君」夏雪宜成為地圖中唯一的重慶籍大俠。 商報圖形 徐僑唯 制  金庸武俠小說創造了眾多俠客英雄,「金庸大俠」頻現螢屏。  引圍觀  90後自製金庸大俠分布圖  3月23日下午1點過,網友「蛋疼要人命麼」在金庸貼吧發帖:「誰說90後不看武俠,看本人自製一份金庸大俠分布地圖,求鑑定。」隨即,他發布了兩張圖,一張是顯示471位大俠的分布地圖;另一張,是各地分布大俠的具體姓名列表圖。
  • 金庸新 |《大俠風清揚》:金庸武俠小說偽作系列第三十三部
    九陰九陽該書是陽朔續寫金庸作品的小說,以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結束十幾年後為故事發生時間,講述了大理段氏後裔段子羽的傳奇故事。金庸新《九陰九陽》:金庸武俠小說中的絕世神功他都會 好事都被段子羽一人佔完了!
  • 金庸生平最佩服的「大俠」是誰?
    這兩句詩是金庸武俠世界的濃縮。金庸,社會評論家和政治活動家,武俠小說家、著名報人,被全球十餘所著名學府授予過名譽博士學位。金庸筆下創作出「大俠」無數,但他最佩服的是哪一位?傳統的江湖俠義,《射鵰》傳奇裡的郭靖,已是巔峰。
  • 90後自製金庸「大俠」分布地圖 河南大俠最多
    網友自製金庸「大俠」分布地圖《笑傲江湖》裡的令狐衝是陝西人、《鹿鼎記》裡的「總舵主」陳近南屬於港澳臺,日前,一篇《誰說90後不看武俠,看本人自製一份金庸大俠分布圖》的帖子發在百度金庸吧之後引起網友熱捧。
  • 金庸大俠為何對「表哥」耿耿於懷、吐槽不斷
    還有《倚天屠龍記》中的衛璧、《連城訣》裡的汪嘯風等「表哥」,在金庸大俠的筆下,沒有一個表哥不是窩囊廢。 為什麼呢?這是金庸大俠的幼年心理陰影或者說一個心病。 表哥這兩字,在金庸未成年之前,便被定義成了一個壞蛋。
  • 金庸大俠,一路走好!
    蕭峰大俠最後怎麼樣了?令狐衝和東方不敗兩人的恩怨情仇怎麼了結的?金庸面對自己的作品謙虛道:「寫這種小說,自己當做一種娛樂,自娛之餘,復以娛人。」可滾君知道,如果沒有金庸的武俠小說,我的青春真的會黯淡很多。
  • 金庸之後,世間再無大俠.
    昨天聽聞李詠離開的消息,今天又看到香港媒體報導,我們的小說泰鬥金庸(本名查良鏞)在香港養和醫院因病辭世,享年94歲,心中實在是悲痛。小時候讀金庸,眼裡是刀光劍影絕世秘籍,幻想自己成為他故事裡大俠,劫富濟貧威震四方;長大了讀金庸,更愛他故事裡的情懷:「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俠之小者,行俠仗義。大浪淘金,狹義不死」。
  • 12首金庸武俠金曲!金庸去世後,突然被一句話刷屏:這是今年聽過最難過的話
    金庸的去世,猛然覺得,那個熱鬧、喧囂、美好、夢幻的武俠世界似乎就這麼逝去了。聽到大俠去世的消息後,小編不停循環聽著那些經典的金庸武俠影視歌曲。分享給大家,一起懷念查大俠,懷念逝去的江湖。1,83版《射鵰英雄傳》主題曲《鐵血丹心》。
  • 金庸去世後,一句話突然刷屏!網友:這是今年聽過最難過的話
    金庸去世後,突然間,「90後已經開始失去了」刷屏,而網友的留言也讓人看哭……金庸筆下角色扮演者紛紛發文悼念
  • 金庸大俠,咱們就此別過
    金庸是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與黃霑、蔡瀾、倪匡並稱「香港四大才子」,後與古龍、梁羽生合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劍客」。根據公開資料,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省海寧市,家世系浙江海寧查氏,其家為書香門第,世代金庸本人是查升之孫查揆的後裔,金庸有7個兄弟姐們,他在家中排行老二。
  • 當金庸大俠們玩了《金庸群俠傳》之後……
    【江湖招募令】玩家原創作品所在區服:IOS 3區風雲再起角色名:海沒有浪角色ID:131465971當金庸大俠們玩了金庸群俠傳之後
  • 請再多刷一天「金庸」吧.
    相信大家昨晚,都被哀悼金庸先生的消息刷屏了朋友圈。今早我打開新浪微博,恍然間看到有關「金庸」的不少話題都佔了微博熱搜的前十,有的甚至排到了第一,參與討論的人數過億。只是沒想到,像金庸先生這樣的人物,也不能在我們的視線裡多停留一些時間?似乎死亡,在現在這個時代,也是一剎那的狂歡。 罷了罷了我這姍姍來遲的悼念者,與其在這裡口誅筆伐,不如做些先生所願的事情吧。
  • 今天,他們在香港送金庸先生最後一程!馬雲8個字淚別大俠
    據《聯合早報》報導,金庸今天傍晚在香港殯儀館設靈,靈堂的布置工作從早上11時開始,動用到二三十名工作人員。靈堂的設計和布置工作由James Wong Florist花店負責,花店老闆黃源喜說,他們花了10天時間來籌備,這是他們第一次接到如此隆重和莊嚴的喪禮設計工作。據觀察,靈堂的布置以素色為主,入口處擺滿了鈴蘭,這是世界上最名貴的花種之一。
  • 金庸逝世|武林幽幽,獨嘆大俠歸道山
    金庸說這14個字,便是他的整個青春。 金庸是我們時代的一個神話。再見,大俠!他擁有一串長長的頭銜──大俠、小說家、電影編劇、導演、著名學者、企業家、北大名譽教授、浙江大學教授和人文院長。他第一次把人文精神注入了古老的武俠小說中,創造了一個獨具魅力的虛擬世界。
  • 《九陰九陽》終結篇《劍聖風清揚》,金庸新續寫大俠風清揚傳奇
    段子羽和風清揚師徒兩人的傳奇故事顛覆了我們的想像,金庸筆下的諸多高手在二人面前大都走不過三招兩式,當時看的青莓都牙痒痒,心裡實在想不通金庸先生怎麼會編出這樣的故事!三部曲的《九陰九陽》和《大俠風清揚》青莓前面已經寫過了,今天就和大家聊聊系列終結篇《劍聖風清揚》。
  • 少年,我們一起來讀讀金庸吧
    演唱:羅文、甄妮今天是年初一,雜誌社的一位實習同學向我拜年,並且跟我說:「我覺得金庸小說真好看,你安利得好好。」這真是一個令人溫暖的反饋。這位同學正在看的是《射鵰英雄傳》,我建議他看完這部之後,下一部可以看《神鵰俠侶》,此後若有餘暇,可以看《倚天屠龍記》。武俠小說家中,我最喜歡金庸與古龍。
  • 金庸去世後,突然被一句話刷屏!了卻書劍恩仇 此行笑傲江湖
    2007年6月,得知我約訪到金庸談香港回歸10周年,一連幾位 「骨灰級金迷」都跑來跟我說:拜託了,給金庸留一個大點的版面。報導見報後,手機收到一堆數量不亞於今日刷屏的讀後感。去見他的那個下午,香港有很好的陽光,可遠比不上先生笑容的感染力。這讓我決定不能只談香港回歸,我要寫金庸先生在幸福地變老,他為我們構築武俠夢的那一身天真力氣,從未從他身體裡抽離。
  • 當浮一大白,金庸小說中那些大俠喝酒從不找錢,難道不怕給少了?
    而在金庸小說中,大俠也往往喜歡飲酒作樂,可是,這些大俠喝酒歸去常常是丟下一塊銀子走人,他們不怕給少了? 金庸武俠的高手也偏愛以酒助興。 郭靖初見黃蓉時,便是以一頓下酒菜開始的,店小二看不起偽裝成臭要飯的黃蓉,本想將其趕出酒館。可郭靖卻仗義出手,請了黃蓉一頓酒菜。臨走之時,郭靖也是出手闊氣,扔下一錠銀子便灑脫離開。這一幕似乎像極了現代的富家公子爺。 張無忌和趙敏的私會也同樣是在酒館,兩人對飲,逐漸情迷,忘卻了雙方的對立立場。
  • 金庸去世,一代「大俠」謝幕
    去年7月,本刊記者曾前往香港追尋金庸的蹤跡,與和他交往過的人談論他的往事。在向來被視為「文化沙漠」的香港,金庸的武俠小說開出了一朵絢爛的花。香港人也把金庸這個「造俠者」直接當成「大俠」來膜拜。今日,我們重發舊文,致敬這位香港傳奇,也致敬這位華人世界的「大俠」。
  • 何開華案前擺金庸著作,秉承大俠精神
    何開華案前擺金庸著作,秉承大俠精神 2020年12月21日來源:北國網 提要:金庸的多部小說被改編成為電視劇,電影以及漫畫眾多作品一直流傳至今,金庸擁有了像馬雲這樣忠實的粉絲,何開華也非常的喜歡金庸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