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0日20點32分,網絡小說《鮫人餌》最後一次更新。
雖然第二天下午,這部小說的作者「深海先生」發微博稱「爬起來碼字,今天依然是黑鮫和師尊的戲份」,但新的章節再也沒有出現在網站上。直到幾天後,消息傳出,「深海先生」因涉嫌非法經營,在上海被武漢警方抓獲。
「深海先生」是武漢某高校在讀研究生唐某的筆名。2014年起,這個90後女孩在晉江文學城網站發表了多部耽美小說,在圈內逐漸小有名氣。唐某此次趕赴上海,是為了參加一個線下的新書籤售活動。她聯繫淘寶網店印製的那些個人作品,隨她一起從線上走到線下。而她之所以被捕,正與這些書有關。
時隔一年半,2019年5月15日,武漢市武昌區人民法院做出一審判決,認定唐某參與出版發行非法出版物12372冊套,非法經營數額118萬餘元,以非法經營罪判處唐某有期徒刑4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2萬元。
掛牌督辦
在被捕前的四個多月,「深海先生」就進入了警方的視線。2017年7月,湖北省「掃黃打非」辦公室接到「深海先生」通過網絡製售非法出版物的舉報。該辦隨即責成武漢市「掃黃打非」辦公室進行查辦。8月3日,武漢警方決定立案。此後,以這個日期命名的「803」案件成為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公安部聯合掛牌督辦的案件。
2014年年底,當「深海先生」的網絡文學處女作《德薩羅人魚》連載完成後,就有讀者表示希望收藏這部小說的紙質本。出版紙書,也是「深海先生」一直以來的心願。
既為實現自己的夢想,也為回應讀者的需求,唐某開始了出版紙書的努力。嘗試著聯繫合法渠道未果後,她把目光轉向淘寶網店「XMOON」「更路簿工作室」「記憶鋪工作室」。這些淘寶店鋪不僅提供代理印刷服務,還可以進行預售、發貨。從2015年到2017年,採取先預售後印刷的模式,唐某先後將自己的5部作品交予這幾家店鋪銷售。這些圖書,售價低的90多元一冊,售價高的135元一冊。「XMOON」「更路簿工作室」收取銷售額的6%~8%作為代理費,「記憶鋪工作室」收取純利潤的10%作為代理費,其餘利潤歸唐某所有。
通過在杭州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的調查取證,武漢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局甄別整理出《德羅薩人魚》等非法出版物交易信息1166筆。
「正規的紙質圖書出版流程,包括選題申報、內容審核、複製印刷和發行等環節。在『803』案件中,所有環節都沒有走正規渠道。」武漢理工大學數字傳播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劉永堅如此判斷。
對於出版活動,《出版管理條例》有著明確規定。武昌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書認為,唐某作為作者或者根據一般常識應當明知屬於非法出版圖書,即使其主觀上不明知出版圖書需要申請書號及經過必需的面世程序等,亦不能否定其經營行為客觀上的非法性。
並非個案
精裝,深紅色的封面,一條碩大的蠍子形象凹印其中,若隱若現,這部名為《欲望法則》的圖書印製裝幀頗為精緻,「深海先生」的其他幾部作品同樣考究。
在網絡文學圈內,這種自行印刷出版的圖書被稱為「個人志」或「個志」。一位讀者告訴警方,「深海先生」每出版一部「個人志」,她就會同時購買兩本,一本用於閱讀,另一本用於收藏。為了表達對作品、作者的喜愛與支持,即使明知不是正規出版物,也要堅持購買那些圖書,這樣的讀者不在少數。與此同時,像「深海先生」這樣出版「個人志」的作者也不在少數。
「『803』案件很典型,但絕不是個案。」置身數字出版領域多年,劉永堅有著這樣的觀察。經統計,警方在偵破此案過程中,搗毀儲存倉庫、文印部、印刷廠4處,查扣非法出版書籍40餘種18000餘冊,收繳電腦、印刷機等大批作案工具。
2017年12月11日,「深海先生」被捕同日,「記憶鋪工作室」網店經營者董某也被武漢警方抓獲。一審法院認定,除了唐某,這家網店還幫助筆名為「有人無品」「北南」等13名作者代理印刷、銷售非法出版物,非法經營數額共計人民幣450萬餘元。而位於廣州的一家印刷廠,除了為「記憶鋪工作室」印製非法出版物,另印刷非法出版物32150冊。
「XMOON」「更路簿工作室」兩家網店的經營者同為尹某。一審法院認定,除了唐某,尹某還幫助筆名為「七生有幸」「SISIMO」等11名作者代理印刷、銷售非法出版物,非法經營數額共計人民幣460萬餘元。受尹某委託,另一家位於廣州的印刷廠,除了唐某作品,還印製非法出版物17700餘冊(套)。
在對唐某作出判決的同時,武昌區人民法院還以非法經營罪分別對尹某、董某等作出一審判決。湖北省「掃黃打非」辦公室副主任廖明玉表示,該案違法犯罪環節完整、切斷利益鏈條徹底、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數多,刑事打擊力度大,在社會上和網絡輿論上引起較大反響,對於規範出版發行秩序,震懾網絡非法出版發行犯罪起到了示範引領作用。(記者 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