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義烏1月28日電(記者 奚金燕 通訊員 龔書弘)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疫情的動態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最新消息顯示,在「封城」前,有500萬人已經離開了武漢。如今,他們情況如何?在浙江義烏,一對武漢小夫妻的生活記錄或許可以稍解人們心頭之惑。
義烏市民為義烏抗疫工作寫了公益歌曲。
「汪醫生,今早我和老婆的體溫都很正常,身體也沒啥不適。」正當韓志遠給自己的責任醫生發去信息,匯報一早的身體狀況時,房東胡永生也給他的微信留了言,表示買了新鮮的蔬菜和佛堂羊肉,就放在門外。
義烏市民自發捐助20萬件口罩。
短短的一句留言,讓韓志遠懷有身孕的妻子頗為感動,「我很久之前(跟房東)提過愛吃義烏的羊肉,沒想到(房東)這麼細心。」
夫妻倆是武漢人,年前曾回過老家,近期回到了義烏。「回來之前,社區就給我打了電話,問我接下來的安排,我把回來的時間也告訴了他們。」韓志遠告訴記者,回到義烏後,他主動向街道、社區匯報了兩人的身體狀況及開車路線上的接觸人員,主動在家進行消毒消殺和居家隔離,每天兩次監測體溫。
市民在小區群中介紹自身情況,打消鄰裡疑慮。
「房東每天給我們送蔬菜水果,代購一些生活用品,社區專門幫我們對接了一個責任醫生。」看著桌上新鮮的水果、一冰箱的食物,韓志遠心頭一暖,說道:「義烏真沒把我們當外人。」
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保姆式」房東、社區「跑腿哥」在義烏多地湧現,貼心做好居家隔離人員的各項服務工作,嚴格開展體溫監測,搭好隔門內外的「連心橋」。
同時記者還了解到,有接觸史的市民們都主動配合有關工作:佛堂市民在從湖北自駕回義後自覺居家隔離,並用酒精對電梯、樓道進行全面消毒;江東街道市民赴武漢探親回來後,主動前往醫院檢查,並在小區群中介紹自身情況,打消鄰裡疑慮,得到了大家的理解……疫情當前,此番攜手共度難關的景象隨處可見。
義烏各部門24小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當前義烏輸入性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已全面進入實戰狀態。在這場防疫戰中,義烏以「店小二」般的舉措、「急先鋒」般的行動織密防疫網。
記者了解到,目前義烏所有密閉公共場所一律關閉,交通樞紐和主要交通幹道實施24小時人員排查,各鎮街、村(社區)實施地毯式排摸、網格化管理,對醫學觀察人員落實一對一跟蹤管理和點對點隨訪措施,以最嚴格的措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同年鍋(哥)同年妹,少聚會、勤洗手……」採訪中,記者發現義烏各界充分創新宣傳方式,大喇叭、滾動屏,文化禮堂化陣地、H5傳播等頻傳「防疫好聲音」。如今在義烏,無一「局外人」。
27日下午,一批由義烏一名社交電商青年商戶捐贈的20萬件防護口罩整裝入車,即將發往武漢等地。「我和幾個朋友就想著通過自己的渠道買來口罩,獻上自己的力量。」該商戶告訴記者。
除該商戶外,義烏紅十字會已累計收到200餘箱防疫用品、數萬件口罩以及源源不斷的捐款,目前相關物資已全部用於防疫工作當中。
有出錢出物的,也有盡己所能出力的。義烏市民許靜生與朋友範家軍一同製作完成了抗疫公益歌曲《並肩同行》,「白衣天使逆行堅,一份擔當衝前線……不要害怕學勇敢,眾志成城肩並肩。我們希望通過這首歌,鼓舞廣大群眾,攜手打贏這場戰役。」
「不能作出啥貢獻,就不要給社會添亂了。」市民金女士向記者展示了她除夕夜在親友微信群裡的三條信息:「新年快樂!這個春節,不聚會,是對自己和親人最好的尊重。年初一聚會取消了,明年親人們一起再聚。」很快,其他親戚朋友在群裡積極響應,表示理解。
一面是守望相助,溫情以待,體現愛與擔當;一面是從嚴防控,硬核舉措,展現速度與力度。如今在浙江,像這樣「硬核與溫情」並舉共抗疫情的故事還有很多,一個個義無反顧的身影令人動容,一群群積極抗疫的民眾暖人心扉,讓人有理由相信,待「度」過冬天,必將迎來春暖花開。(完)